超声波指纹模组和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01428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9: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超声波指纹模组和电子设备,超声波指纹模组包括第一电极层、压电层、第二电极层和电路板,第一电极层、压电层和第二电极层依次层叠设置,电路板设有位于不同平面的第一电连接区和第二电连接区,第一电连接区与第一电极层电连接,第二电连接区与第二电极层第二电极层电连接。通过在电路板上设置第二电连接区,将第二电连接区与第二电极层贴合,从而完成电连接,连接工艺简单,同时减少了使用导电胶连接的工艺次数,从而避免电路板与第二电极层或第一电极层之间存在间隙而导致断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超声波指纹模组和电子设备
本技术属于指纹识别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声波指纹模组和具有该超声波指纹模组的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超声波指纹识别通过超声波指纹模组发出特定频率的超声波扫描手指,利用指纹的不同对超声波反射的不同,从而建立3D图像。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与基于传统电容触摸屏的指纹技术相比,提供更高的识别能力、适用性和集成性。如体现在扫描能够不受手指上可能存在的污物(汗水、护手霜或凝露)影响。超声波指纹模组中的电路板需要与上电极和下电极电连接,对压电层产生电压,以使压电层发射超声波。目前,电路板与上电极连接的表面和电路板与下电极连接的表面一般为同一表面,其需要二次连接工艺完成连接,故工艺较为复杂,不良率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超声波指纹模组,其工艺简单,能提升良率。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超声波指纹模组,超声波指纹模组包括第一电极层、压电层、第二电极层和电路板,所述第一电极层、所述压电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依次层叠设置,所述电路板设有位于不同平面的第一电连接区和第二电连接区,所述第一电连接区与所述第一电极层电连接,所述第二电连接区与所述第二电极层电连接。通过在电路板上设置位于不同平面的第一电连接区和第二电连接区,第一电连接区与第一电极层电连接,第二电连接区与第二电极层电连接,结构和工艺较为简单,能提升良率。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主体部和第一连接部,所述压电层沿层叠方向的投影落入所述第一主体部内,所述第一连接部通过导电胶与所述电路板的第一电连接区电连接。通过设置第一连接部突出于压电层的侧面,便于第一电极层的第一连接部通过导电胶与电路板连接,有利于简化连接工艺。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电极层和所述压电层之间还设有粘胶层,所述第二电极层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主体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主体部层叠在所述粘胶层,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对设置,所述第二电连接区和所述第一电连接区位于所述电路板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电路板的第二电连接区贴合。通过设置与第一连接部相对的第二连接部,便于第二电极层的第二连接部与电路板的第二电连接区电连接,有利于简化连接工艺。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连接部突出于所述粘胶层的侧面,所述电路板中设有第一电连接区和第二电连接区的部分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通过设置第二连接部突出于粘胶层的侧面,电路板中设有第一电连接区和第二电连接区的部分位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受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挤压,增强了连接强度,同时降低了间隙产生的风险。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超声波指纹模组还包括保护层,所述保护层层叠在所述第二电极层背向所述压电层的一侧。通过设置保护层,保护层保护第二电极层,避免振动冲击破坏第二电极层。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电极层背向所述压电层的一侧设置有相互连接的主体区和连接区,所述保护层层叠在所述主体区,所述电路板的第二连接区贴合于所述连接区第二电极层。通过设置第二连接部突出于保护层的侧面,便于电路板与第二连接部背向第一连接部的表面连接,有利于第二连接部与形状复杂的电路板进行连接。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电路板包括相互连接的本体部和安装部,所述安装部朝向所述第一电极层的一侧设置有依次连接的第一安装面、过渡面以及第二安装面,所述第一安装面、过渡面以及所述第二安装面形成的整体呈台阶状,所述第二安装面位于所述第一安装面远离所述本体部的一侧,且相对所述第一安装面远离所述第一电极层;所述第一电连接区设于所述第一安装面,所述第二电连接区设于所述第二安装面。通过设置第一安装面、过渡面和第二安装面呈台阶状,电路板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有利于抵抗外界的冲击。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电连接区的数目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电连接区在所述电路板上呈阵列排布。通过设置多个第二电连接区在所述电路板上阵列排布,多个第二电连接区共同与所述第二电极层贴合,增大电路板与第二电极层的贴合面积,保证了电路板与第二电极层的电连接的强度,降低了由于间隙而造成的断路风险,同时优化第二电连接区的分布形式,增强了电路板与第二电极层的电连接的稳定性,进一步降低断路风险。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粘胶层掺杂有金属粒子。通过在粘胶层内掺杂金属粒子,增强粘胶层的导电性,有利于第二电极层向压电层传输电信号。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电连接区的材质为铜,所述第二电极层为金属箔。通过设置铜材质的第二电连接区,降低成本的同时,第二电连接区与第二电极层具有较好的兼容性,导电性能优良且稳定。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壳体和第一方面任一项实施方式所述的超声波指纹模组,所述超声波指纹模组安装于所述壳体。通过在电子设备中加入本技术提供的超声波指纹模组,简化了电子设备的制作工艺,电子设备不容易产生断路,能够稳定地进行指纹识别。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一种实施方式中的超声波指纹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的超声波指纹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超声波指纹模组100,超声波指纹模组100可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阅读器等可应用指纹识别的电子设备,其具有较高的识别能力。请参阅图1和图3,超声波指纹模组100包括第一电极层10、压电层20、粘胶层30、第二电极层40和电路板50,第一电极层10、压电层20、粘胶层30和第二电极层40依次层叠设置。电路板50设有位于不同平面的第一电连接区501和第二电连接区502,第一电连接区501与第一电极层10电连接,第二电连接区502与第二电极层40第二电极层电连接。具体的,压电层20由压电材料制成,压电材料可以为有机压电材料、无机压电材料或负荷压电材料等,优选的,通过在第一电极层10上采用压电材料涂布形成上述的压电层20。第一电极层10包括薄膜晶体管,第一电极层10能够接收压电层20所传递的电信号,并通过薄膜晶体管对该电信号进行信号放大处理。第一电极层10与第二电极层40构成回路,以用于传递电信号。电路板50用于发射电信号或接收第一电极层10所处理的电信号,并根据所处理的电信号形成指纹。通过设置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声波指纹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极层、压电层、第二电极层和电路板,所述第一电极层、所述压电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依次层叠设置,所述电路板设有位于不同平面的第一电连接区和第二电连接区,所述第一电连接区与所述第一电极层电连接,所述第二电连接区与所述第二电极层第二电极层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声波指纹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极层、压电层、第二电极层和电路板,所述第一电极层、所述压电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依次层叠设置,所述电路板设有位于不同平面的第一电连接区和第二电连接区,所述第一电连接区与所述第一电极层电连接,所述第二电连接区与所述第二电极层第二电极层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波指纹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主体部和第一连接部,所述压电层沿层叠方向的投影落入所述第一主体部内,所述第一连接部通过导电胶与所述电路板的第一电连接区电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声波指纹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层和所述压电层之间还设有粘胶层,所述第二电极层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主体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主体部层叠在所述粘胶层,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对设置,所述第二电连接区和所述第一电连接区位于所述电路板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电路板的第二电连接区贴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声波指纹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胶层掺杂有金属粒子。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声波指纹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突出于所述粘胶层的侧面,所述电路板中设有第一电连接区和第二电连接区的部分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萍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