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光庭专利>正文

离心泵浦自动校心缓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96838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9: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离心泵浦自动校心缓冲装置,包含有:一离心泵浦,主要于其导水轮外轴盘的轴外周面对应的阻水盖座、导水盖座第一、二开孔端面,得制作一环形凹沟;数弹性O形环,该弹性O形环其最小外径必须大于导水轮外轴盘的轴外径,再将弹性O形环套组至环形凹沟内,据此,可以最简单的方式达最节省人力的组装,加上利用其弹性O形环具有吸震缓冲效果,可使离心泵浦旋转作动时可自动对心,及因抽水时产生负压作用而可适时阻止回流,有效提升扬程同时节省耗电,获得最大性能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离心泵浦自动校心缓冲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离心泵浦的
,尤指其技术上提供一种离心泵浦自动校心缓冲装置,主要于阻水盖座、导水盖座第一、二开孔端面制作一环形凹沟,得以套设多用途弹性O形环,可以最简单的方式达最节省人力的组装,加上利用其弹性O形环具有吸震缓冲效果,可使离心泵浦旋转作动时可自动对心,及因抽水时产生负压作用而可适时阻止回流,有效提升扬程同时节省耗电,获得最大性能提升。
技术介绍
请参阅图1所示,是中国台湾申请案号第104204364号「用于离心泵浦的外形拘束式自动调心止漏装置」专利案所揭示的现有技术剖示图,其叶轮10设在离心式泵浦的壳体11内,所以不会有泄漏的问题,因其泄漏也是在壳体11内部,不会对泵浦外部造成任何影响,但会造成其能源损失、扬程减低、成本高、效率差等问题。而其叶轮10与壳体11最接近的地方就是吸入水口12的位置,但因为叶轮10是动态而壳体11是静止,两者必须保持距离必定形成间隙,有间隙就会泄漏,间隙越大泄漏越多,效能自然就变差。另一方面,轴13只有单边支撑,会有晃动的问题,叶轮10多组或叶轮10的动态平衡如果不佳时,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离心泵浦自动校心缓冲装置,其包括:/n一离心泵浦,前述离心泵浦内设有数个导水轮,前述离心泵浦入水口与第一个前述导水轮间设有一个阻水盖座,而两两前述导水轮间设有一导水盖座,进而使得前述阻水盖座与前述导水盖座间形成一密闭空间,前述导水轮为双层轴盘结构,包括外轴盘与内轴盘,外轴盘与内轴盘之间设有通道及叶片,前述入水口水流由前述通道经前述叶片推动往前述密闭空间流动,前述导水盖座也为双层结构,包括第一盘体、第二盘体及第一盘体与第二盘体之间的流道,能够将前述密闭空间水流导引至下一前述导水轮的前述通道处;其特征在于:/n前述导水轮外轴盘的轴外周面对应的前述阻水盖座一第一开孔端面及前述导水盖座一第二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心泵浦自动校心缓冲装置,其包括:
一离心泵浦,前述离心泵浦内设有数个导水轮,前述离心泵浦入水口与第一个前述导水轮间设有一个阻水盖座,而两两前述导水轮间设有一导水盖座,进而使得前述阻水盖座与前述导水盖座间形成一密闭空间,前述导水轮为双层轴盘结构,包括外轴盘与内轴盘,外轴盘与内轴盘之间设有通道及叶片,前述入水口水流由前述通道经前述叶片推动往前述密闭空间流动,前述导水盖座也为双层结构,包括第一盘体、第二盘体及第一盘体与第二盘体之间的流道,能够将前述密闭空间水流导引至下一前述导水轮的前述通道处;其特征在于:
前述导水轮外轴盘的轴外周面对应的前述阻水盖座一第一开孔端面及前述导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光庭林家伟
申请(专利权)人:刘光庭林家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