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倪光明专利>正文

膜结构式防眩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9358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9: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膜结构式防眩网,它由膜结构网格布、边框和密封压条构成。所述膜结构网格布由直径为3um‑‑0.3mm的软性材料经、纬相交编织而成的网眼开孔率为15%‑‑60%的网格布;所述膜结构网格布的表面涂覆一层厚度为的0.25mm‑‑0.5mm的保护涂层;所述膜结构网格布通过所述密封压条压紧固定在所述边框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使用寿命长、安全性好、抗老化抗锈蚀抗腐烂性强、色牢度高、抗风阻大、抗冲击强度大、防眩效果佳,降低噪音的优点,且维修成本低、可分体更换且更换简捷的特点,达到降本增效的目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膜结构式防眩网
本技术涉及一种安装在道路中央或两侧的防眩网,尤指一种膜结构式防眩网。
技术介绍
为了保障行车安全,防止对头车辆的车灯对驾驶员的视线产生影响并防止产生眩晕感,在高速公路两旁或道路两旁、快速行车道中间安装有防眩网。如图2所示,常见的防眩网为一金属钢丝网,在一金属框内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有一片金属钢丝网。这种金属防眩网的缺点是:1、使用寿命短、安全性差。由于这种防眩网由金属材质制成,金属表面防腐漆易脱落,金属网与金属框焊接处易锈蚀,风吹雨淋,腐蚀严重,在风阻等外力的冲击下,极易破损。破损部分往往会脱离本体延伸到车道上,妨碍车辆的正常行驶,易造成交通事故,威胁司乘人员的人身安全。2、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经统计这种金属防眩网的使用寿命只有3年左右,使用寿命短。如发生损坏只能整体更换,且更换成本高。3、防眩效果差。由于这种防眩网的网眼较大,对面行驶车辆前车灯发出的光穿过防眩网网眼直接影响正常行驶车辆司机的视线,使其产生眩晕感,极易发生交通事故,造成安全隐患。4、色牢度低,大约1年半左右,即出现褪色、变色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原因,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膜结构式防眩网。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膜结构式防眩网,它由膜结构网格布、边框和密封压条构成;所述膜结构网格布由直径为3um--0.3mm的软性材料经、纬相交编织而成的网眼开孔率为15%--60%的网格布;编织所述膜结构网格布的每根经线、纬线均为凸棱状;所述膜结构网格布的表面涂覆一层厚度为0.25mm--0.5mm的保护涂层;所述膜结构网格布通过所述密封压条压紧固定在所述边框上。优选地,所述软性材料为玻璃纤维织物、纶涤工业丝或聚酯纤维织物。优选地,所述保护涂层由亚克力树脂材料、PVDF材料、PVF材料、聚四氟乙烯树脂材料、人工高强度氟聚合物材料之一制成。优选地,用于编织所述膜结构网格布的经线和纬线在其内部相交点以及边缘相交点处设置结点。优选地,所述边框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至少两个用于彼此连接的连接件。优选地,在所述密封压条上间隔地设有若干个安装孔,相应地,在所述边框上也间隔地设有若干个安装孔;所述膜结构网格布通过钻尾钉与所述边框、密封压条固定在一起。优选地,所述膜结构式防眩网还包括至少一根辅助支撑柱,该辅助支撑柱固定在所述边框内。由于本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故,本技术具有使用寿命长、安全性好,抗老化、抗锈蚀性强,色牢度高,抗风阻、抗冲击强度大,防眩效果佳的优点,且维修成本低、可分体更换、更换简捷,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膜结构式防眩网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金属防眩网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结构及特征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对此处公开的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因此,说明书中公开的实施例不应该视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而仅是作为实施例的范例,其目的是使本技术的特征显而易见。如图1所示,本技术公开的膜结构式防眩网主要由膜结构网格布1、边框2和密封压条3构成。所述膜结构网格布1由直径为3um--0.3mm软性材料经、纬相交编织而成的网眼开孔率为15%--60%的膜结构网格布。每根经线、纬线均为凸棱状,编织而成的膜结构网格布1表面不光滑,为凹凸状,其目的是使照射到网格布上的光最大限度地散射开,防止照射到网格布上的光直接反射或直接穿过网眼影响司机的视线。本技术膜结构网格布的网眼大小限定在1.5mm--6mm之间,一方面可有效地阻止迎面行驶的车辆前车灯发出的光穿过网格布网眼影响正常行驶车辆司机的视线,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该网眼可用于通风,降低因风阻对防眩网本体造成损伤,延长其使用寿命。本技术可安装在高原、山区、平原等地区,当本技术安装在山区时,由于山区风力较大,网格布的网眼应较大些,使其具有较大的通风率,当本技术安装在平原时,由于风力较小,网格布的网眼可以小些。在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软性材料为玻璃纤维织物、涤纶工业丝或聚酯纤维织物等。这三种软性材料都具有使用寿命长、结实牢固的特点,其中,玻璃纤维织物耐热性强、抗腐蚀性好,机械强度高,聚酯纤维抗皱性和保形性好,涤纶工业丝具有抗断裂强度大、弹性模量高、延伸率低、耐冲击性好、高强度、低伸长、高模量、干热收缩率较高等特点。由所述软性材料编织而成的膜结构网格布柔软、抗冲击、机械强度高、耐高温、抗腐蚀,使用寿命长。更重要的是,由于构成本技术的膜结构网格布由软性材料编织而成,延展性好,其安装不会受地形、地势的约束,故本技术可在平原、山区、高原等地安装与使用。由于本技术放置在室外,长期风吹雨淋日晒,为进一步延长其使用寿命,本技术还在膜结构网格布的表面涂覆一层厚度为0.25mm--0.5mm的保护涂层。该保护涂层具有防腐、抗氧化、提高使用寿命,改变膜结构色彩的特点。该涂层可以为亚克力树脂材料、PVDF材料、PVF材料、聚四氟乙烯树脂材料、人工高强度氟聚合物材料等,例如聚四氟乙烯、聚偏氟乙烯、聚氟乙烯、聚氯乙烯、聚氨酯、氟素系树脂、二氧化树脂、一氧化树脂、高强度氟聚合物、橡胶等。为进一步延长膜结构网格布的使用寿命,防止因膜结构网格布某根经线或纬线断开,而导致整张网格布进一步破损,编织膜结构网格布时,在经线和纬线内部相交点4和边缘相交点处设置结点即经线与纬线相互打结,从而使膜结构网格布的整体牢固性大大加强。构成本技术的边框2为一长方形,其可以由加厚镀锌管材、铝合金型材、金属、玻璃钢、纤维制品、橡胶等材料制成。边框2的四个连接角均为45度角,使其更加牢固、美观。为将各个单独的防眩网相互连接起来,如图1所示,在边框2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至少两个连接件5,通过连接件5将单独的防眩网连接成片。本技术还包括用于将膜结构网格布1固定在边框2上的密封压条3。该密封压条可以为钢压条、铝压条或不锈钢压条,在压条与网格布相接触的一面粘贴有密封条。在固定膜结构网格布1时,先将膜结构网格布1的上边缘或其他边通过密封压条3固定在边框2上,然后,通过夹板夹紧膜结构网格布1向下拉拽,使网格布绷紧,再通过密封压条3将网格布的下边缘固定在边框2上,随后将网格布的左、右边缘固定在边框上,防眩网即制作完成。如图1所示,所述密封压条3上间隔地设有若干个安装孔6,相应地,在边框2上也间隔地设有若干个安装孔。当膜结构网格布1通过密封压条3固定在边框2上后,再通过钻尾钉将膜结构网格布1与边框2、密封压条3进一步固定在一起。如图1所示,为增强防眩网的整体强度,在边框2的中间加设至少一根辅助支撑柱7。该辅助支撑柱7不仅可以增强边框的整体强度,而且对固定在边框上的膜结构网格布也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由于膜结构网格布是由软性材料编织而成,具有一定的延展性,如果将网格布紧绷、固定在边框2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膜结构式防眩网,其特征在于:它由膜结构网格布、边框和密封压条构成;/n所述膜结构网格布由直径为3um--0.3mm的软性材料经、纬相交编织而成的网眼开孔率为15%--60%的网格布;编织所述膜结构网格布的每根经线、纬线均为凸棱状;/n所述膜结构网格布的表面涂覆一层厚度为0.25mm--0.5mm的保护涂层;/n所述膜结构网格布通过所述密封压条压紧固定在所述边框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膜结构式防眩网,其特征在于:它由膜结构网格布、边框和密封压条构成;
所述膜结构网格布由直径为3um--0.3mm的软性材料经、纬相交编织而成的网眼开孔率为15%--60%的网格布;编织所述膜结构网格布的每根经线、纬线均为凸棱状;
所述膜结构网格布的表面涂覆一层厚度为0.25mm--0.5mm的保护涂层;
所述膜结构网格布通过所述密封压条压紧固定在所述边框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结构式防眩网,其特征在于:所述软性材料为玻璃纤维织物、纶涤工业丝或聚酯纤维织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膜结构式防眩网,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涂层由亚克力树脂材料、PVDF材料、PVF材料、聚四氟乙烯树脂材料、人工高强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光明倪宏武郝旭
申请(专利权)人:倪光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