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扬田专利>正文

角度调节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8792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8: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角度调节器,包括上转动臂,下转动臂,活动塞,转轴,复位弹簧和转动盘;下转动臂的一端设有第一铰接部,第一铰接部凹设有第一容纳槽,第一容纳槽的内周壁设有弧形卡槽,转动盘的外壁设有弹性齿,转动盘贯穿有第一通槽;活动塞包括底盘,凸台和插脚,插脚与第一通槽内壁存在间隙;复位弹簧的一端与第一容纳槽的底部接触,另一端与底盘下表面接触;上转动臂的一端设有第二铰接部,第二铰接部与转动盘固定连接,转轴依次穿过第二铰接部、转动盘、活动塞和复位弹簧后与第一容纳槽的底部固定连接;它的优点是当上转动臂和下转动臂调整好角度后,在振动的情况下,可以防止上转动臂和下转动臂转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角度调节器
本技术涉及角度调节
,尤其是一种角度调节器。
技术介绍
随着自行车、电动车、智能手机的普及、各种智能手机和各种导航软件的普及化,使得车载手机支架发展越来越迅速,车载手机支架逐渐地从单一化走向多元化,车载手机支架已经成为人们出行导航及手机放置及充电必备用品,为出行生活提供了很多便利。现有的可夹持式手机支架使用存在不方便的地方,主要体现在:手机支架夹持手机时,手机屏幕与骑车人视角之间的角度固定不变,角度不可调节,严重影响到手机的正常使用,为解决上述问题,有人专利技术了一种角度可以调的手机支架,主要是手机支架的转接处增加一个可旋转的关节,解决手机屏幕与骑车人的视角之间的夹角不可调的问题;然而,增加一个可旋转的关节,存在以下问题:当角度调节好之后,在骑车运动的环境下,冲击力度较大时,可旋转的关节会发生转动,可旋转的关节固定不牢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角度调节器。本技术的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角度调节器,包括上转动臂,下转动臂,活动塞,转轴,复位弹簧和转动盘;所述下转动臂的一端设有第一铰接部,所述第一铰接部的上表面向内凹设有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一容纳槽的内周壁设有弧形卡槽,所述转动盘的外壁设有与弧形卡槽相互卡紧的弹性齿,所述转动盘贯穿有第一通槽且第一通槽靠近弹性齿;所述活动塞包括底盘,设于底盘上表面且与第一通槽适配的凸台以及设于凸台上表面且插入第一通槽内的插脚,所述插脚与第一通槽内壁存在间隙;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第一容纳槽的底部接触,另一端与底盘下表面接触;所述上转动臂的一端设有第二铰接部,所述第二铰接部与转动盘固定连接,所述转轴依次穿过第二铰接部、转动盘、活动塞和复位弹簧后与第一容纳槽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凸台卡入第一通槽内,上转动臂相对下转动臂静止,在外力的作用下使得凸台脱离第一通槽时,上转动臂可相对下转动臂转动。一种优选方案是所述第二铰接部的上表面向内凹设有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二容纳槽的底部贯穿有与第一通槽对应的第二通槽,所述插脚依次穿过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一种优选方案是所述角度调节器还包括按钮,所述按钮设置在第二容纳槽内且与插脚固定连接。一种优选方案是所述弹性齿,插脚和第一通槽的数量分别为两个,两个弹性齿关于转动盘的中心对称,两个插脚关于底盘的中心对称,两个第一通槽关于转动盘的中心对称。一种优选方案是所述第二铰接部的下表面设有固定脚,所述转动盘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脚插入固定槽。一种优选方案是所述的角度调节器还包括螺钉和垫片,所述转轴为设于第一容纳槽内的固定柱,所述固定柱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二铰接部的中心贯穿有轴孔,所述轴孔转动套设在固定柱外,所述螺钉穿过垫片后与固定柱螺纹连接。一种优选方案是所述上转动臂的另一端设有手机夹持部,所述下转动臂的另一端设有固定部。一种优选方案是所述固定部包括上半环抱箍和下半环抱箍,所述上半环抱箍的外壁与下转动臂固定连接,所述下半环抱箍的一端与上半环抱箍的一端铰接,另一端与上半环抱箍的另一端通过螺丝形成可拆式连接。综合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当上转动臂和下转动臂调整好角度后,活动塞可以防止在振动的情况下上转动臂和下转动臂转动;当需要调节上转动臂和下转动臂的角度时,按下插脚使得凸台脱离第一通槽,转动上转动臂,弹性齿可越过离弧形卡槽,此时上转动臂可相对下转动臂转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的剖视图一;图3是本技术的剖视图二;图4是本技术的爆炸图;图5是本技术中上转动臂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为阐述本技术的思想及目的,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第一实施例,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角度调节器,包括上转动臂10,下转动臂20,活动塞30,转轴50,复位弹簧60和转动盘40;上转动臂10和下转动臂20转动连接,下转动臂20一端设有第一铰接部21,第一铰接部21的上表面向内凹设有第一容纳槽22,第一容纳槽22的内周壁设有弧形卡槽23,弧形卡槽23为半圆形结构,弧形卡槽23均布在第一容纳槽22的内周壁,相邻弧形卡槽23依次连接,第一铰接部21为圆形结构,第一铰接部21的厚度小于下转动臂20厚度。转动盘40的外壁设有与弧形卡槽23相互卡紧的弹性齿41,转动盘40贯穿有第一通槽42且第一通槽42靠近弹性齿41,弹性齿41存在一定的弹力,弹性齿41为半圆结构,当外力抵接弹性齿41时,弹性齿41向第一通槽42发生弹性形变。活动塞30包括底盘31,设于底盘31上表面且与第一通槽42适配的凸台32以及设于凸台32上表面且插入第一通槽42内的插脚33,插脚33与第一通槽42内壁存在间隙,凸台32的尺寸略小于第一通槽42的尺寸,当凸台32位于第一通槽42内时,凸台32的外壁与第一通槽42的内壁接触,此时,外力抵接弹性齿41时,弹性齿41发生形变较小。复位弹簧60的一端与第一容纳槽22的底部接触,另一端与底盘31下表面接触,复位弹簧60推动凸台32,使得凸台32位于第一通槽42内;上转动臂10的一端设有第二铰接部11,第二铰接部11与转动盘40固定连接,转轴50依次穿过第二铰接部11、转动盘40、活动塞30和复位弹簧60后与第一容纳槽22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复位弹簧60的作用下,凸台32卡入第一通槽42内,凸台32的外壁与第一通槽42的内壁接触,上转动臂10相对下转动臂20静止,在外力的作用下使得凸台32脱离第一通槽42时,转动上转动臂10,弹性齿41可卡入和脱离弧形卡槽23,此时上转动臂10可相对下转动臂20转动。如图1至图5所示,正常状态下,在复位弹簧60的作用下,凸台32卡入第一通槽42内,凸台32的外壁与第一通槽42的内壁接触,当外力作用在上转动臂10上时,弹性齿41发生形变较小,上转动臂10相对下转动臂20静止。当按下插脚33使得凸台32脱离第一通槽42时,由于插脚33与第一通槽42间存在间隙,当外力作用在上转动臂10上时,弹性齿41发生形变较大并越过弧形卡槽23,此时上转动臂10相对下转动臂20转动。当上转动臂10和下转动臂20角度调节好后,活动塞30可以防止在振动情况下,上转动臂10相对下转动臂20转动。如图1至图5所示,第二铰接部11的上表面向内凹设有第二容纳槽12,第二容纳槽12的底部贯穿有与第一通槽42对应的第二通槽13,插脚33依次穿过第一通槽42和第二通槽13。第二铰接部11的厚度小于上转动臂10的厚度,第一铰接部21和第二铰接部11的厚度之和等于下转动臂20厚度。如图1至图5所示,在外力作用下按下插脚33使得凸台32脱离第一通槽42时,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角度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转动臂,下转动臂,活动塞,转轴,复位弹簧和转动盘;所述下转动臂的一端设有第一铰接部,所述第一铰接部的上表面向内凹设有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一容纳槽的内周壁设有弧形卡槽,所述转动盘的外壁设有与弧形卡槽相互卡紧的弹性齿,所述转动盘贯穿有第一通槽且第一通槽靠近弹性齿;所述活动塞包括底盘,设于底盘上表面且与第一通槽适配的凸台以及设于凸台上表面且插入第一通槽内的插脚,所述插脚与第一通槽内壁存在间隙;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第一容纳槽的底部接触,另一端与底盘下表面接触;所述上转动臂的一端设有第二铰接部,所述第二铰接部与转动盘固定连接,所述转轴依次穿过第二铰接部、转动盘、活动塞和复位弹簧后与第一容纳槽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凸台卡入第一通槽内,上转动臂相对下转动臂静止,在外力的作用下使得凸台脱离第一通槽时,上转动臂可相对下转动臂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角度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转动臂,下转动臂,活动塞,转轴,复位弹簧和转动盘;所述下转动臂的一端设有第一铰接部,所述第一铰接部的上表面向内凹设有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一容纳槽的内周壁设有弧形卡槽,所述转动盘的外壁设有与弧形卡槽相互卡紧的弹性齿,所述转动盘贯穿有第一通槽且第一通槽靠近弹性齿;所述活动塞包括底盘,设于底盘上表面且与第一通槽适配的凸台以及设于凸台上表面且插入第一通槽内的插脚,所述插脚与第一通槽内壁存在间隙;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第一容纳槽的底部接触,另一端与底盘下表面接触;所述上转动臂的一端设有第二铰接部,所述第二铰接部与转动盘固定连接,所述转轴依次穿过第二铰接部、转动盘、活动塞和复位弹簧后与第一容纳槽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凸台卡入第一通槽内,上转动臂相对下转动臂静止,在外力的作用下使得凸台脱离第一通槽时,上转动臂可相对下转动臂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度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铰接部的上表面向内凹设有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二容纳槽的底部贯穿有与第一通槽对应的第二通槽,所述插脚依次穿过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角度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器还包括按钮,所述按钮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扬田
申请(专利权)人:陈扬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