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ck变换器故障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98698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8: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Buck变换器故障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0,获取开关管在一个工作周期内Buck变换器的相关信息;步骤S20,根据Buck变换器的相关信息建立第三计算公式;步骤S30,根据Buck变换器的相关信息建立第十计算公式;步骤S40,根据等效串联电阻的阻值、输出电容的容值和输出电容的标准值以检测出开关电源电路是否出现故障。本发明专利技术,仅通过Buck变换器输入电流信号、输出电压信号便可以求解出输出电容的容值和等效串联电阻值,无需外加激励辅助测量,无需拆解电源,对Buck变换器无任何冲击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Buck变换器故障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Buck变换器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Buck变换器故障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开关电源由于其优势在电子产品中得到广泛应用,其是否正常工作直接影响到电力电子设备的安全。Buck变换器是一种常用的开关电源,Buck变换器拓扑中输出滤波电容对整个变换器性能影响很大,而电容在使用过程中,极易出现容值下降,等效串联电阻增加的现象。电容参数的退化会导致Buck变换器的性能下降,当电容参数退化到不能维持其正常工作时,该电源失效。因此,输出电容是Buck变换器的薄弱环节和核心部件,检测Buck变换器拓扑中输出电容的容值和等效串联电阻值直接关系到该电源的使用寿命和故障情况。目前缺少对于Buck变换器检测方法,因此,现有技术有待于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Buck变换器故障检测方法,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及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种Buck变换器故障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0,获取开关管在一个工作周期内Buck变换器的相关信息;步骤S20,根据Buck变换器的相关信息建立第三计算公式,第三计算公式为其中,Δvo为Buck变换器输出电压纹波,k1为开关管导通阶段输入电流变化斜率,D为Buck变换器的工作占空比,Ts为开关管的工作周期,ESR为输出电容的等效串联电阻的阻值;步骤S30,根据Buck变换器的相关信息建立第十计算公式,第十计算公式为其中,Δvo为输出电压纹波,v0(t1)为t1时刻Buck变换器输出电压信号,C为输出电容的容值,Vo为输出平均电压值;步骤S40,根据等效串联电阻的阻值、输出电容的容值和输出电容的标准值以检测出开关电源电路是否出现故障。优选地,在步骤S10中,Buck变换器的相关信息包括输出平均电压值Vo、开关管导通阶段输入电流变化斜率k1、开关管的工作周期Ts、Buck变换器的工作占空比D、输出电压纹波Δvo和t1时刻Buck变换器输出电压信号v0(t1)。优选地,步骤S40具体包括:步骤S41,判断输出电容的等效串联电阻的阻值是否高于输出电容的等效串联电阻标准值,或者判断输出电容的容值是否低于输出电容的容值标准值;步骤S42,若输出电容的等效串联电阻的阻值高于输出电容的等效串联电阻标准值或者输出电容的容值低于输出电容的容值标准值,则开关电源电路出现故障。优选地,Buck变换器包括输入电源、电感线圈、开关管、二极管和输出电容,电源一端与开关管一端连接,电源另一端同时与二极管一端和输出电容一端连接,开关管另一端同时与二极管另一端和电感线圈一端连接,电感线圈另一端与输出电容另一端连接。优选地,开关管的一个工作周期内包括开关管导通阶段和开关管关断阶段。本专利技术的Buck变换器故障检测方法,仅通过Buck变换器输入电流信号、输出电压信号便可以求解出输出电容的容值和等效串联电阻值,无需外加激励辅助测量,无需拆解电源,对Buck变换器无任何冲击影响;只与开关导通阶段输入电流信号和输出电压信号有关,不受Buck变换器控制回路参数的影响,不受Buck变换器功率电感参数的影响,不受Buck变换器拓扑中其他参数变化的影响。因此检测方法实用性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Buck变换器故障检测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Buck变换器故障检测方法中Buck变换器的基本结构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Buck变换器故障检测方法中Buck变换器开关管导通状态拓扑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Buck变换器故障检测方法中Buck变换器开关管关闭状态拓扑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Buck变换器故障检测方法中Buck电路各电量波形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Buck变换器故障检测方法第一实施例中步骤S40的细化流程示意图。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需要注意的是,相关术语如“第一”、“第二”等可以用于描述各种组件,但是这些术语并不限制该组件。这些术语仅用于区分一个组件和另一组件。例如,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第一组件可以被称为第二组件,并且第二组件类似地也可以被称为第一组件。术语“和/或”是指相关项和描述项的任何一个或多个的组合。本专利技术的Buck变换器故障检测方法所针对的Buck变换器结构,如图2所示;Buck变换器包括输入电源Vin、电感线圈L、开关管Q、二极管D和输出电容100,电源一端与开关管一端连接,电源另一端同时与二极管一端和输出电容一端连接,开关管另一端同时与二极管另一端和电感线圈一端连接,电感线圈另一端与输出电容另一端连接;其中,输出电容100由容值C和等效串联电阻值ESR组成。图3是开关管导通时,Buck变换器拓扑图;图4是开关管关闭时,Buck变换器拓扑图。开关管的一个工作周期内包括开关管导通阶段和开关管关断阶段。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图1为本专利技术Buck变换器故障检测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Buck变换器故障检测方法中Buck变换器的基本结构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Buck变换器故障检测方法中Buck变换器开关管导通状态拓扑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Buck变换器故障检测方法中Buck变换器开关管关闭状态拓扑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Buck变换器故障检测方法中Buck电路各电量波形示意图;本专利技术的一种Buck变换器故障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0,获取开关管在一个工作周期内Buck变换器的相关信息;在步骤S10中,在步骤S10中,Buck变换器的相关信息包括输出平均电压值Vo、开关管导通阶段输入电流变化斜率k1、Buck变换器的工作占空比D、Buck变换器输出电压纹波Δvo和t1时刻Buck变换器输出电压信号v0(t1)。步骤S20,根据Buck变换器的相关信息建立第三计算公式,第三计算公式为其中,Δvo为Buck变换器输出电压纹波,k1为开关管导通阶段输入电流变化斜率,D为Buck变换器的工作占空比,Ts为开关管的工作周期,ESR为开关电源输出电容的等效串联电阻的阻值;在步骤S20中,最终目的是计算等效串联电阻的阻值。当Buck变换器工作时,一个开关周期内其各元件的电参量的波形如图5所示。Buck变换器总是存在纹波,在开关管导通时,输出电压上升,在开关管关断时,输出电压下降。图5中,vgs为Buck变换器开关管控制信号,iL为电感电流信号,iC为输出电容的电流,vESR为输出电容中等效串联电阻部分的电压,vC为输出电容中纯电容部分的电压,Δvo为Bu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Buck变换器故障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S10,获取开关管在一个工作周期内Buck变换器的相关信息;/n步骤S20,根据Buck变换器的相关信息建立第三计算公式,第三计算公式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Buck变换器故障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获取开关管在一个工作周期内Buck变换器的相关信息;
步骤S20,根据Buck变换器的相关信息建立第三计算公式,第三计算公式为其中,Δvo为Buck变换器输出电压纹波,k1为开关管导通阶段输入电流变化斜率,D为Buck变换器的工作占空比,Ts为开关管的工作周期,ESR为输出电容的等效串联电阻的阻值;
步骤S30,根据Buck变换器的相关信息建立第十计算公式,第十计算公式为其中,Δvo为Buck变换器输出电压纹波,v0(t1)为t1时刻Buck变换器输出电压信号,C为输出电容的容值,Vo为输出平均电压值;
步骤S40,根据等效串联电阻的阻值、输出电容的容值和输出电容的标准值以检测出开关电源电路是否出现故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Buck变换器故障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0中,Buck变换器的相关信息包括输出平均电压值Vo、开关管导通阶段输入电流变化斜率k1、Buck变换器的工作占空比D、开关管的工作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东来朱雪丽高伟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