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式两用挤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86180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8: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卧式两用挤压机,属于挤压机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卧式挤压机成型产品存在缺陷的问题。本卧式两用挤压机包括机身、动模板、定模板以及进浇装置,通过设置竖直浇注装置,利用推进油缸推动推杆向上运动,推杆上端带动料筒底部向上运动,进而带动料筒内的液态材料向上运动,液态材料进入型腔内进行成型,完成成型过程,在垂直运动的时候,液态材料的液态不易产生波动,也不易将空气卷到液态材料中,能较好的保持成型品的完整性,同时又在推杆与推进油缸处设置有标尺联接块,能实时监测推进高度,从来判断推进液态材料的数量,本卧式两用挤压机具有成型产品完整性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卧式两用挤压机
本技术涉及挤压机
,特指一种卧式两用挤压机。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许多产品都是通过挤压成型的,挤压机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但是在现有挤压机中,大概分为卧式挤压机和立式挤压机,现有卧式挤压机中,其进浇管道都是水平布置的,也就是由水平方向进行进浇,但是水平进浇容易造成进浇液液面上的波浪纹式的晃动,会导致成型过程中容易将气体滞留在成型品上,容易造成成型件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考虑了前述问题而做出,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卧式两用挤压机,水平浇注与竖直浇注均可采用,利用竖直进浇可保证成型品完整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卧式两用挤压机,包括:机身;动模板,所述动模板设置在所述机身上;定模板,所述定模板设置与所述机身上,所述定模板与所述动模板合模形成型腔,所述定模板与所述动模板之间设置有导杆;浇注装置,所述浇注装置包括水平浇注装置和竖直浇注装置,所述水平浇注装置一端与所述定模板水平相接,所述竖直浇注装置一端设置在所述型腔内。据上所述的一种卧式两用挤压机,所述竖直浇注装置包括推进油缸、推杆以及料筒,所述机身中间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顶部的机身上设置有定位板,所述料筒固定在所述定位板上。据上所述的一种卧式两用挤压机,所述定位板底部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推杆上端穿过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料筒底部相接,所述推杆下端与所述推进油缸相接。据上所述的一种卧式两用挤压机,所述推进油缸上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一端与所述推进油缸上表面相接,另一端与所述定位板相接。据上所述的一种卧式两用挤压机,所述推杆下端设置有连接件与所述推进油缸相接,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推进油缸之间设置有标尺联接块,所述标尺联接块一端固定在所述连接件的下侧,另一端与所述推进油缸活动连接。据上所述的一种卧式两用挤压机,所述标尺联接块与所述推进油缸相接端设置有标杆,所述推进油缸上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标杆设置在所述第三通孔内。据上所述的一种卧式两用挤压机,所述定模板上设置有进浇口,所述水平浇注装置一端与所述进浇口相接。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设置有水平浇注装置和竖直浇注装置,即可利用竖直浇注装置或者水平浇注装置进行浇注,竖直浇注装置能保证液态材料液面的稳定,防止气泡卷入液态材料内,保证成型品的完整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竖直浇注装置装配图;图3是本技术的竖直浇注装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3所示,一种卧式两用挤压机,包括:机身100,机身100为挤压机的主要承载体。动模板200,动模板200设置在机身100上侧,在合模或者开模过程中,都是动模板200运动。定模板300,定模板300设置与机身100上,定模板300与动模板200合模形成型腔,定模板300与动模板200之间设置有导杆310,动模板200在合模过程中,通过导杆310进行移动,直至与定模板300相接,完全贴合后就会形成一个型腔,该型腔的整体结构就为最后成型成品的结构,在开模过程中,动模板200也沿导杆310进行移动。浇注装置400,浇注装置400包括水平浇注装置410和竖直浇注装置420,水平浇注装置410一端与定模板300水平相接,竖直浇注装置420一端设置在型腔内,水平浇注装置410通过定模板300将液态材料灌入型腔内,而竖直浇注装置420直接将液态材料灌入型腔内,既可以利用水平浇注装置410进行水平方向的浇注,同时也可以利用竖直浇注装置420从竖直方向进行浇注,但不是同时进行浇注,在利用竖直浇注装置420进行浇注的时候,液态材料的液面不易发生波动,同时也不易卷入气体,能较好的保证成型成品的完整性。竖直浇注装置420包括推进油缸421、推杆422以及料筒423,推进油缸421产生动力,利用推杆422将料筒423中的液态材料灌注到型腔内,而料筒423则是用于储存液态材料,机身100中间设置有第一通孔110,第一通孔110顶部的机身100上设置有定位板120,料筒423固定在定位板120上。定位板120底部设置有第二通孔(图中未标注),推杆422上端穿过第二通孔与料筒423底部相接,推杆422下端与推进油缸421相接,则推进油缸421提供动力使推杆422向上运动,推杆422的上端带动料筒423底部一起向上运动,料筒423应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侧壁,一部分是底部,底部相对于侧壁是可以独立运动的,底部将储存在料筒423里面的液态材料往上推出,就直接进入到了型腔内,用于成型。推进油缸421上设置有固定杆421a,固定杆421a一端与推进油缸421上表面相接,另一端与定位板120相接,固定杆421a固定推进油缸421的位置,也可以防止推进油缸421一起向上运动。推杆422下端设置有连接件422a与推进油缸421相接,连接件422a与推进油缸421之间设置有标尺联接块424,标尺联接块424一端固定在连接件422a的下侧,另一端与推进油缸421活动连接,标尺联接块424能随连接件422a一起上下运动,另一端则用于测试运动高度。标尺联接块424与推进油缸421相接端设置有标杆424a,推进油缸421上设置有第三通孔421b,标杆424a设置在第三通孔421b内,由于推进油缸421是固定不动的,则标杆424a上升的高度就是标尺联接块424上升的高度,且标尺联接块424上升的高度与推杆422上升高度一致,就可判断出料筒423灌入了多少塑料液体,进而能准确的进行保压以及其他工作,标杆424a上升高度的判断可在第三通孔421b内设置检测装置,实时监控其上升高度。定模板300上设置有进浇口320,水平浇注装置410一端与进浇口320相接,水平浇注装置410通过定模板300上的进浇口320将液态材料灌入型腔内。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卧式两用挤压机,通过设置竖直浇注装置,利用推进油缸推动推杆向上运动,推杆上端带动料筒底部向上运动,进而带动料筒内的液态材料向上运动,液态材料进入型腔内进行成型,完成成型过程,在垂直运动的时候,液态材料的液态不易产生波动,也不易将空气卷到液态材料中,能较好的保持成型品的完整性,同时又在推杆与推进油缸处设置有标尺联接块,能实时监测推进高度,从来判断推进液态材料的数量。以上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所描述的实施例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思想。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卧式两用挤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n机身;/n动模板,所述动模板设置在所述机身上侧;/n定模板,所述定模板设置与所述机身上侧,所述定模板与所述动模板合模形成型腔,所述定模板与所述动模板之间设置有导杆;/n浇注装置,所述浇注装置包括水平浇注装置和竖直浇注装置,所述水平浇注装置一端与所述定模板水平相接,所述竖直浇注装置一端设置在所述型腔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式两用挤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身;
动模板,所述动模板设置在所述机身上侧;
定模板,所述定模板设置与所述机身上侧,所述定模板与所述动模板合模形成型腔,所述定模板与所述动模板之间设置有导杆;
浇注装置,所述浇注装置包括水平浇注装置和竖直浇注装置,所述水平浇注装置一端与所述定模板水平相接,所述竖直浇注装置一端设置在所述型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两用挤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浇注装置包括推进油缸、推杆以及料筒,所述机身中间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顶部的机身上设置有定位板,所述料筒固定在所述定位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卧式两用挤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底部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推杆上端穿过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料筒底部相接,所述推杆下端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奇辉肖兆辉吴玉兵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北仑旺华模具压铸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