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轴承总成及包括该双向轴承总成的汽车内饰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8470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8: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向轴承总成,包括:转动环;固定环,转动环与固定环同轴布置;多个楔块,多个楔块设置于转动环和固定环之间;解锁机构,设置为使得转动环在锁止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切换;当转动环处于锁止状态时,转动环沿第一方向和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均不可转动;当转动环处于解锁状态时,转动环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均可转动,或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其中一个可转动且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另一个不可转动。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带有双向轴承总成的汽车内饰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双向轴承总成,它能实现机构承载位置双向高负载,无级锁止解锁位置操控,既能应用到旋转移动机构,还能应用在直线滑动结构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向轴承总成及包括该双向轴承总成的汽车内饰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轴承总成及包括该轴承总成的汽车内饰件,尤其涉及一种双向轴承总成及包括该双向轴承总成的汽车内饰件。
技术介绍
在一些制造行业中,尤其在一些传动设备中,经常需要在一种工况下,机械运动输入机构能够和机械运动输出的机构能够相互连接,机械运动能够顺畅的传动,而在另一工况下,需要机械运动输入机构能够和机械运动输出的机构能够中断,输出方停止运动。这时经常会应用到离合机构,离合机构按操作方式不同可分为机械离合器,电磁离合器,液压离合器以及气压离合器。其中因为成本优势,机械离合器应用比较广泛,它又分为牙嵌式离合器和摩擦式离合器。牙嵌式离合器又可分为牙嵌式和棘齿式,而摩擦式离合器壳分为单片式,多篇式以及超越离合机构。其中很多是单向离合机构,即比如在旋转传动机构中,第一旋转方向,运动输入机构顺利驱动运动输出机构,但另一旋转方向即第二旋转方向时,运动输入机构无法驱动输出机构。此种离合机构只能实现一个方向驱动,不能实现控制两个方向驱动或者终止。如果需要实现双向,侧需要同时布置两个单向离合机构才能实现。所以在一些情况下,需要能够实现两个方向,旋转或者直线运动中,既能驱动又能随时终止传动的双向轴承总成。目前机械式的双向离合现有技术,有些是利用单向轴承的常规技术方案修改实现的,这类技术方案的优点相对于牙嵌式离合机构,运行过程中静音,任意位置可控制。相对其他摩擦式离合器,承载能力更强。利用滚珠单向轴承的现有技术方案比较多,比如专利CN107622884A,CN107366693A,US20170122385A1,DE10039140B4,US20110127134A1,US7832542B2等等;也有利用楔块式单向轴承的技术方案,比如专利CN105378320B,CN105805184A,US20140202821A1,但这些技术方案的零件个数较多,对原有单向轴承中的零件改动较大或者增加的结构较多,增加了轴承零件的加工难度和个数以及零件尺寸。需要一种更简单,零件个数能够根据需要能够控制到更少的数量,同时零件尺寸更小的双向轴承总成。目前,在汽车内饰中的功能件上也应用了一些离合机构,不过由于空间小,承载要求较高以及成本控制的原因,主要应用了一些单向离合机构,比如应用在副仪表板总成内扶手转轴机构中的单向棘齿离合机构,实现扶手能够有几个调节位置,承受使用者身体部位的负载。例如,专利DE102006048107B4、DE102009031702A1,DE102011017083B4,WO2004018253A1,CN100509479C,CN102729861B,DE19904410C2,DE102006014822A1和CN100519265C中都公开了一种能够在翻转过程中调节旋转搁手位置的扶手转轴机构。又或者一些单向扭簧离合机构,来源于脱藕器的原理,如专利CN107208702A,原理还是属于摩擦离合的一种。应用在汽车内饰的脚托,座椅扶手等旋转机构中实现任意位置调节并附带承载功能。然而上述已经应用在汽车内饰中的现有技术如棘齿离合机构,无法任意位置调节,有声音,且一套结构只能单向;而扭簧离合也只能一套机构单向,且位置不精确。而现有双向轴承总成技术又由于上文所述原因还不能应用到内饰产品中狭小的空间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向轴承总成及包括该双向轴承总成的汽车内饰件,以实现静音,任意位置锁止解锁调节,锁止位置双向高负载,并使得双向轴承总成结构简单,零件个数少。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向轴承总成,包括:转动环;固定环,所述转动环与所述固定环同轴布置;多个楔块,所述多个楔块布置于所述转动环和所述固定环之间且设置为多组相邻镜像布置的第一楔块和第二楔块;和解锁机构,设置为在一开关的驱使下使得所述转动环在锁止状态和的解锁状态之间切换;当所述转动环处于锁止状态时,所述转动环沿第一方向和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被限制转动。当所述解锁机构同时抵靠转动环和固定环时,转动环处于解锁状态,所述转动环既沿第一方向可转动,又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可转动。当所述转动环处于锁止状态时,所述楔块分别与所述转动环和所述固定环偏心相切;当所述转动环处于解锁状态时,所述楔块与所述转动环和所述固定环中的至少一个之间形成间隙。所述解锁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转动环和所述固定环之间的解锁环,所述转动环响应于所述解锁环的转动而在锁止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切换。所述解锁环包括位于两条圆弧轨迹的多个解锁筋,所述解锁筋包括抵靠转动环的第一解锁筋和抵靠固定环的第二解锁筋,第一解锁筋和第二解锁筋间隔分布。所述第一解锁筋和所述第二解锁筋在转动方向上的同一侧分别具有第一尖端和第二尖端。当所述解锁机构抵靠转动环和固定环中的任意一个时,转动环处于解锁状态,所述转动环仅仅沿第一方向可转动,或者仅仅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可转动,或者沿第一方向和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均可转动。当所述转动环处于锁止状态时,所述楔块分别与所述转动环和所述固定环偏心相切;当所述转动环处于解锁状态时,所述第一楔块与所述转动环和所述固定环中的至少一个之间形成间隙,而第二楔块仍然分别与所述转动环和所述固定环偏心相切,或者所述第一楔块和第二楔块均与所述固定环中的至少一个之间形成间隙。所述解锁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转动环和所述固定环之间的解锁环,所述转动环响应于所述解锁环的转动或平移而在锁止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切换。所述解锁环包括位于同一圆弧轨迹的多个解锁筋;所述解锁筋设置成同时抵靠所述的转动环和固定环中的任意一个。当所述转动环响应于所述解锁环的转动而在锁止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切换时,每个解锁筋的两侧分别具有第三尖端和第四尖端;当所述转动环响应于所述解锁环的平移而在锁止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切换时,每个解锁筋的两侧分别设有紧靠所述解锁环的尖端和远离该解锁环的导向面。所述转动环响应于多个在解锁状态时形成间隙的楔块的偏转而在锁止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切换。单个所述解锁筋设置于两个相邻的所述楔块之间,所述多个在解锁状态时形成间隙的楔块响应于所述解锁环的转动或平移而发生偏转。所述楔块的上侧和下侧均具有相邻设置的锁止弧面和解锁面,其中,所述楔块在所述转动环处于锁止状态时分别与所述固定环和所述转动环在对应的锁止弧面上偏心相切,所述解锁筋与对应的解锁面在所述转动环处于解锁状态时紧密贴合。所述锁止弧面由两个弧面组成,所述两个弧面可以是两个纯圆弧面、两个螺旋线弧面、或者一个纯圆弧面与一个螺旋线弧面,且与所述解锁面相邻的弧面的半径小于其他弧面的半径。所述解锁机构还包括与所述解锁环连接的绳索或拉杆,所述解锁环响应于所述绳索或拉杆的拉动而转动或平移,使得所述转动环从锁止状态切换到解锁状态。所述解锁机构还包括:与所述解锁环连接的绳索或拉杆,所述解锁环响应于所述绳索或拉杆的拉动而转动或平移,使得所述转动环从解锁状态切换到锁止状态;定位环,其一侧端面设有定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向轴承总成,包括:/n转动环;/n固定环,所述转动环与所述固定环同轴布置;/n多个楔块,所述多个楔块布置于所述转动环和所述固定环之间且设置为多组相邻镜像布置的第一楔块和第二楔块;和/n解锁机构,设置为在一开关的驱使下使得所述转动环在锁止状态和的解锁状态之间切换;/n当所述转动环处于锁止状态时,所述转动环沿第一方向和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被限制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向轴承总成,包括:
转动环;
固定环,所述转动环与所述固定环同轴布置;
多个楔块,所述多个楔块布置于所述转动环和所述固定环之间且设置为多组相邻镜像布置的第一楔块和第二楔块;和
解锁机构,设置为在一开关的驱使下使得所述转动环在锁止状态和的解锁状态之间切换;
当所述转动环处于锁止状态时,所述转动环沿第一方向和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被限制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轴承总成,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解锁机构同时抵靠转动环和固定环时,转动环处于解锁状态,所述转动环既沿第一方向可转动,又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可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向轴承总成,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转动环处于锁止状态时,所述楔块分别与所述转动环和所述固定环偏心相切;
当所述转动环处于解锁状态时,所述楔块与所述转动环和所述固定环中的至少一个之间形成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向轴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转动环和所述固定环之间的解锁环,所述转动环响应于所述解锁环的转动而在锁止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切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向轴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环包括位于两条圆弧轨迹的多个解锁筋,所述解锁筋包括抵靠转动环的第一解锁筋和抵靠固定环的第二解锁筋,第一解锁筋和第二解锁筋间隔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向轴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解锁筋和所述第二解锁筋在转动方向上的同一侧分别具有第一尖端和第二尖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轴承总成,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解锁机构抵靠转动环和固定环中的任意一个时,转动环处于解锁状态,所述转动环仅仅沿第一方向可转动,或者仅仅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可转动,或者沿第一方向和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均可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向轴承总成,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转动环处于锁止状态时,所述楔块分别与所述转动环和所述固定环偏心相切;
当所述转动环处于解锁状态时,所述第一楔块与所述转动环和所述固定环中的至少一个之间形成间隙,而第二楔块仍然分别与所述转动环和所述固定环偏心相切,或者所述第一楔块和第二楔块均与所述固定环中的至少一个之间形成间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向轴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转动环和所述固定环之间的解锁环,所述转动环响应于所述解锁环的转动或平移而在锁止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切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向轴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环包括位于同一圆弧轨迹的多个解锁筋;所述解锁筋设置成同时抵靠所述的转动环和固定环中的任意一个。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双向轴承总成,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转动环响应于所述解锁环的转动而在锁止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切换时,每个解锁筋的两侧分别具有第三尖端和第四尖端;当所述转动环响应于所述解锁环的平移而在锁止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切换时,每个解锁筋的两侧分别设有紧靠所述解锁环的尖端和远离该解锁环的导向面。


12.根据权利要求5或10所述的双向轴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环响应于多个在解锁状态时形成间隙的楔块的偏转而在锁止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切换。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双向轴承总成,其特征在于,单个所述解锁筋设置于两个相邻的所述楔块之间,所述多个在解锁状态时形成间隙的楔块响应于所述解锁环的转动或平移而发生偏转。


14.根据权利要求5或10所述的双向轴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块的上侧和下侧均具有相邻设置的锁止弧面和解锁面,其中,所述楔块在所述转动环处于锁止状态时分别与所述固定环和所述转动环在对应的锁止弧面上偏心相切,所述解锁筋与对应的解锁面在所述转动环处于解锁状态时紧密贴合。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双向轴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弧面由两个弧面组成,所述两个弧面可以是两个纯圆弧面、两个螺旋线弧面、或者一个纯圆弧面与一个螺旋线弧面,且与所述解锁面相邻的弧面的半径小于其他弧面的半径。


16.根据权利要求4或9所述的双向轴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机构还包括与所述解锁环连接的绳索或拉杆,所述解锁环响应于所述绳索或拉杆的拉动而转动或平移,使得所述转动环从锁止状态切换到解锁状态。


17.根据权利要求4或9所述的双向轴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机构还包括:
与所述解锁环连接的绳索或拉杆,所述解锁环响应于所述绳索或拉杆的拉动而转动或平移,使得所述转动环从解锁状态切换到锁止状态;
定位环,其一侧端面设有定位梯形筋,另一侧端面设有第一导向筋;和
旋转触发环,其一侧端面上设有与第一导向筋匹配的第二导向筋;
其中,所述外环的端面上设有与所述定位梯形筋匹配的定位槽。


18.根据权利要求4或9所述的双向轴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机构还包括扭簧或压缩弹簧,所述扭簧或压缩弹簧的自由端与所述解锁环连接,使得所述解锁环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俊玮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延锋金桥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