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电池电芯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84705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8: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电芯夹具,包括加工座,所述加工座顶部的右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U形块,所述U形块的内腔转动连接有受力柄,所述凹槽内腔的底部开设有与受力柄相适配的矩形通孔一,所述凹槽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电芯放至加工座内腔的底部,拉动受力柄,受力柄推动壳体向左侧运动,对电芯进行夹持,即可达到快速夹持的目的,该动力电池电芯夹具,解决了现有的电芯在夹持的过程中,为达到较好的夹持效果,往往采用较为复杂的夹持方式,此种方式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由于繁琐的夹持方式,占用了较多的工作时间,大大降低了使用者工作效率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力电池电芯夹具
本技术涉及电池加工
,具体为一种动力电池电芯夹具。
技术介绍
电池指盛有电解质溶液和金属电极以产生电流的杯、槽或其他容器或复合容器的部分空间,能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具有正极、负极之分。随着科技的进步,电池泛指能产生电能的小型装置。电池在加工的过程中需要对电芯进行进一步加工,此时需要对电芯进行夹持,现有的电芯在夹持的过程中,为达到较好的夹持效果,往往采用较为复杂的夹持方式,此种方式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由于繁琐的夹持方式,占用了较多的工作时间,大大降低了使用者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力电池电芯夹具,具备快速夹持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电芯在夹持的过程中,为达到较好的夹持效果,往往采用较为复杂的夹持方式,此种方式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由于繁琐的夹持方式,占用了较多的工作时间,大大降低了使用者工作效率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动力电池电芯夹具,包括加工座,所述加工座顶部的右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U形块,所述U形块的内腔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力电池电芯夹具,包括加工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座(1)顶部的右侧开设有凹槽(2),所述凹槽(2)的内腔滑动连接有U形块(3),所述U形块(3)的内腔转动连接有受力柄(4),所述凹槽(2)内腔的底部开设有与受力柄(4)相适配的矩形通孔一(5),所述凹槽(2)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固定柱(6),所述U形块(3)和受力柄(4)的前侧分别开设有与固定柱(6)相适配的滑槽一(7)和弧形滑槽(8),所述加工座(1)内腔的底部设置有壳体(9),所述壳体(9)的右侧和U形块(3)固定连接,所述壳体(9)的内腔设置有平衡机构(10),所述加工座(1)的前侧设置有导向机构(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电池电芯夹具,包括加工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座(1)顶部的右侧开设有凹槽(2),所述凹槽(2)的内腔滑动连接有U形块(3),所述U形块(3)的内腔转动连接有受力柄(4),所述凹槽(2)内腔的底部开设有与受力柄(4)相适配的矩形通孔一(5),所述凹槽(2)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固定柱(6),所述U形块(3)和受力柄(4)的前侧分别开设有与固定柱(6)相适配的滑槽一(7)和弧形滑槽(8),所述加工座(1)内腔的底部设置有壳体(9),所述壳体(9)的右侧和U形块(3)固定连接,所述壳体(9)的内腔设置有平衡机构(10),所述加工座(1)的前侧设置有导向机构(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电芯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机构(10)包括固定连接于壳体(9)内腔底部的U形管(101),所述U形管(101)左侧的前端和后端均滑动连接有滑动柱(102),所述滑动柱(102)的左端转动连接有夹块(11),所述U形管(101)的内腔滑动连接有多个滚珠(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朝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小牛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