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工具式钢管承重架网格式布置逆向设计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98356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8: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建筑施工中工具式钢管模板承重架技术领域,公开了建筑施工工具式钢管承重架网格式布置逆向设计的方法,具体包括在概念设计基础上,初步确定梁板下工具式钢管模板承重架立柱的间距;按正交网格布置工具式钢管模板承重架立杆;将任何形状的混凝土梁板结构设计单元覆盖到网格式布置钢管模板承重架立杆平面布置图中;按规范要求调整立杆布置;验算承重架安全性;绘制承重架施工图;编写施工说明。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包括了与工具式钢管模板承重架相关的其他技术措施。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使任何形状的现浇混凝土建筑结构都能完全使用工具式钢管模板承重架。使承重架安全、可靠、实用且相对经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建筑施工工具式钢管承重架网格式布置逆向设计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中工具式钢管模板承重架
,具体是建筑施工工具式钢管承重架网格式布置逆向设计的方法
技术介绍
在建筑施工的现浇混凝土结构施工中,都要用到钢管模板承重架。常规的钢管模板承重架主要为扣件式钢管模板承重架。扣件式钢管模板承重架,常常由于扣件质量不合格,再加上梁下、板下钢管主楞与立杆连接时的双扣节点做法不到位,产生扣件式钢管模板承重架,由于连接节点脆性破坏,最终造成扣件式钢管模板承重架恶性连锁破坏,酿成扣件式钢管模版承重架短时间内整体破坏的后果,产生了严重的安全事故。近几年,有不少地方的政府主管部门作出规定:在高大模板承重架施工中,严禁采用扣件式钢管模板承重架,一律采用工具式钢管模板承重架。工具式钢管模板承重架,由于钢管水平杆与钢管立竿不采用扣件连接,避免了由于扣件质量不合格及施工操作不到位产生的安全隐患,使模板承重架的安全性显著提高。工具式钢管模板承重架包括:门式钢管模板承重架、碗扣式钢管模板承重架及承插式钢管模板承重架等多种。工具式钢管模板承重架搭设规范、连接可靠、整体性好、并采用顶托承重,承重架的安全性显著提高。工具式钢管模板承重架由于安全可靠,深受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及政府主管部门欢迎。前几年,工具式钢管模板承重架主要应用到市政项目现浇混凝土施工中。市政项目现浇混凝土结构主要为板式结构。市政项目混凝土板式结构往往梁上翻,板下平整,水平尺寸不受工具式承重架模数制约。在市政项目现浇混凝土板式结构中应用工具式钢管模板承重架,非常安全,且适用。在土建项目现浇混凝土结构中,应用工具式钢管模板承重架,产生了两个新的技术难题。土建项目现浇混凝土常常是梁板式结构,混凝土板在上,混凝土梁在下。土建项目的现浇混凝土梁板结构,由于项目的轴线之间不一定符合模数,梁净距也不一定符合模数,而现有的工具式钢管模板承重架的水平杆和竖向杆受模数制约,要在土建项目现浇混凝土结构中百分之百地使用工具式钢管模板承重架,产生了新的技术难题。另一方面,工具式钢管模板承重架水平杆之间只有固定的角度,且往往是正交。而土建项目中常常会有以任意角度交叉的梁,甚至有圆弧形梁以及按放射形布置的梁,此时工具式钢管模板承重架常常不能正常应用,产生了另一类的技术难题。工具式钢管模板承重架应用到部分土建项目的现浇混凝土施工中,产生了新的技术难题,这些技术难题如果不解决,会使承重架产生新的安全隐患,采用工具式钢管模板承重架产生的新的安全隐患,在一定情况下甚至会大于采用扣件式钢管模板承重架的安全隐患,问题相当严重。土建项目现浇混凝土工具式钢管模板承重架
的技术人员一直渴望能在土建项目现浇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百分之百地采用工具式钢管模板承重架,但这一技术难题的解决一直未能获得成功。在土建项目现浇混凝土结构施工中能百分之百地应用工具式钢管模板承重架,成为该
的技术难题。为了解决土建项目施工
中能够尽可能多的使用工具式钢管模板承重架,本专利技术人曾专利技术了“’一种土建施工中工具式模板钢管承重架的可调水平杆”(已公示)和”建筑施工工具式钢管承重架水平角可变的滚柱轴承式接头”,(已申报)两个专利技术专利。综合应用以上两个专利技术专利的产品,能够在土建项目现浇混凝土结构中最大程度地采用工具式钢管模板承重架,但要增加新的构件,要增加施工设备费的投入,要增加施工管理的难度,且不适合密实的有放射形布置梁的现浇混凝土结构施工中,也不适合用于空间薄壳结构的现浇混凝土结构施工中。本专利技术的建筑施工工具式钢管承重架网格式布置逆向设计的方法,可以充分利用现有各种工具式钢管模板承重架,在建筑施工的所有现浇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百分之百地使用工具式钢管模板承重架,能够达到既提高钢管模板承重架的安全性,又减少设备费用的投入,且施工管理方便的目的。建筑施工中的梁板式现浇混凝土结构常规的钢管模板承重架的设计思路是由梁的布置制约承重架的布置,具体步骤为:1.在符合相关规范的前提下,根据试算或者以往项目设计经验进行概念设计,初步确定板下钢管模板承重架的立杆布置和初步确定梁下钢管模板承重架的立杆布置,然后进行验算。2.以梁为中心布置承重架,梁下按尽可能不偏心、安全、正交、适合施工的原则,布置梁下钢管立杆的纵向和横向间距。3.调整梁下,板下钢管立杆的布置,使水平杆尽可能拉通。申请人把上述建筑施工中常规的钢管模板承重架的设计思路称为正向设计。钢管模板承重架正向设计的优点是保证梁下承重架立杆布置不偏心或者少偏心。钢管模板承重架正向设计思路适用于梁与梁之间为正交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梁与梁之间正交,对应的钢管模板承重架水平杆也正交,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在梁与梁之间正交前提下,钢管模板承重架正向设计思路,不但适用于扣件式钢管模板承重架,也适用于工具式钢管模板承重架。当现浇钢筋混凝土模板结构梁与梁之间非正交时,或者梁按放射形分布时,以及梁为圆弧形等非直线型梁时,按正交设计思路,梁下钢管模板承重架的水平杆之间不可能全部保持正交。扣件式钢管模板承重架,由于水平杆与立杆之间可用万向夹头连接,非正交两根梁下的水平杆通过立杆仍可连接。但工具式钢管模板承重架的水平杆与立杆之间只能以固定角度连接,且常常以正交角度连接。非正交两根梁下的工具式钢管水平杆与立杆之间就无法正常连接。这就是工具式钢管模板承重架
的技术难题。为了解决非正交梁下布置工具式钢管模板承重架布置技术难题,常规的权宜之计,变通办法有两条:1.首先保证其中一个方向梁下设置工具式钢管模板承重架,而另一个方向梁下布置扣件式钢管模板承重架,采用两种钢管承重架混搭方案。但这种混搭方案会产生新的安全隐患。2.两个方向梁下分别布置工具式钢管模板承重架,两套工具式钢管模板承重架的水平杆交错搭接两个立杆间距。用本方法,不但增加了承重架设备投入,而且当梁按放射形布置及梁与梁之间比较密实,以及碰到圆弧形梁时,本方案难以实施,同样会产生新的安全隐患。本专利技术的“建筑施工工具式钢管承重架网格式布置逆向设计的方法”是为了解决建筑施工中现浇混凝土梁板结构工具式钢管模板承重架
的技术人员渴望解决在所有形状的现浇混凝土结构中能够百分之百的使用工具式钢管模板承重架的技术难题,而专利技术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一、技术方案:1.熟悉梁板结构图根据本项目施工结构图中的现浇混凝土梁板结构图,分区、分块决定工具式钢管模板承重架的基本设计单元,并分别列出各种梁断面尺寸和各种板厚度的详细统计表。2.进行概念设计以工具式钢管模板承重架相应的规范及现有的混凝土钢管模板承重架规范为主要依据,以试算及用以往项目工具式钢管模板承重架设计经验为参考,分别初步确定板下和梁下工具式钢管立杆的布置方案,其中钢管立杆的布置要保证梁下、板下水平杆能够拉通,且符合相应工具式承重架模数要求。这样初步形成了工具式钢管模板承重架正交网格式布置平面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建筑施工工具式钢管承重架网格式布置逆向设计的方法,具体包括:/n在概念设计基础上初步确定梁板下工具式钢管模板承重架立杆间距;按正交网格式布置工具式钢管模板承重架立杆,将任何形状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设计单元覆盖到上述网格式布置立杆平面图中;按规范要求及以往设计经验调整立杆布置;按规范验算承重架安全性;绘制承重架施工图;编写施工说明。/n

【技术特征摘要】
1.建筑施工工具式钢管承重架网格式布置逆向设计的方法,具体包括:
在概念设计基础上初步确定梁板下工具式钢管模板承重架立杆间距;按正交网格式布置工具式钢管模板承重架立杆,将任何形状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设计单元覆盖到上述网格式布置立杆平面图中;按规范要求及以往设计经验调整立杆布置;按规范验算承重架安全性;绘制承重架施工图;编写施工说明。


2.进一步,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工具式钢管承重架网格式布置逆向设计的方法,其中,根据现浇混凝土板厚度不同,板下立杆按下列规定布置:
(1)当板厚度为200mm及以下时,板下立杆间距取长900mm,宽900mm;
(2)当板厚度为大于200mm,小于等于400mm时,板下立杆间距取长900mm,宽600mm;
(3)当板厚度为大于400mm,小于等于600mm时,板下立杆间距取长600mm,宽600mm;
(4)当板厚度为大于600mm,小于等于900mm时,板下立杆间距取长600mm,宽300mm.;
(5)当板厚度为大于900mm,小于等于1500mm时,板下立杆间距取长300mm,宽300mm;
(6)当板厚度为大于1500mm时,应采用型钢结构模板承重架。


3.进一步,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工具式钢管承重架网格式布置逆向设计的方法,其中梁下立杆横向间距按下列规定布置:
(1)严禁梁下无立杆布置方案,所有梁下一律布置立杆;
(2)当梁宽为200mm及以下时,梁下立杆横向间距按300mm+300mm=600mm布置,共布置三根立杆;
(3)当梁宽大于200mm小于等于400mm时梁下立杆横向间距取300mm+300mm+300mm=900mm布置,共布置四根立杆;
(4)当梁宽大于400mm,小于等于700mm时,梁下立杆横向间距按300mm+300mm+300mm+300mm=1200mm布置。共布置五根立杆;
(5)当梁宽大于700mm,小于等于1000mm时,梁下立杆横向间距按300mm+300mm+300mm+300mm+300mm=1500mm布置,共布置六根立杆;
(6)当梁宽大于1000mm时,按上述规律布置梁下横向立杆。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博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铭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