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贤情专利>正文

一种先支后装定型早拆模板体系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88682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3:22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先支后装定型早拆模板体系,包括支撑系统和模板系统;支撑系统包括支撑架体、顶托、支撑梁和梁底支撑装置;支撑架体是由脚手架钢管搭设而成的整体支架;顶托包括早拆顶托和普通顶托;支撑梁包括板底支撑梁和梁底支撑梁;模板系统包括楼板模板、后拆垫板、梁侧模板和梁底模板,楼板模板位于板底支撑梁上;梁底模板位于梁底支撑装置上侧,梁侧模板分别位于梁底模板两侧。本发明专利技术大大降低了定型模板的强度和刚度要求,从而降低了定型模板的重量、造价和加工难度,有效的解决了定型模板难以适应整体支撑体系的问题,具有更大的应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先支后装定型早拆模板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工程
,涉及一种早拆模板体系,特别涉及一种先支后装定型早拆模板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早拆模板是为实现早期拆除楼板模板而采用的一种支模装置和方法,其工作原理就是“拆板不拆柱”,只要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50%时即可拆除楼板模板及部分支撑立杆,而大部分支撑立柱及可调支座仍保持支撑状态,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时,再拆去全部支撑立杆。早拆模板按施工顺序分有先支后装法和先装后支法,按支撑体系类型分有整体支撑体系和单杆支撑体系。先支后装法是先搭设模板支撑体系再安装模板;先装后支法是先安装模板后支撑或边安装模板边支撑;整体支撑体系是采用各种类型的脚手架钢管将模板支撑搭设成整体架体,整体支撑体系采用先支后装法施工;单杆支撑体系是每根支撑立杆单独设置,单杆支撑体系采用先装后支法施工。整体支撑体系支撑架体具有较大的支撑能力和稳定性,对模板的强度和刚度要求小,但整体支撑体系采用先支后装法搭设的整体支撑立杆难以做到精确定位,定型模板难以适应先支后装法;单杆支撑体系立杆本身不具有稳定性,它需要模板具有较大的强度和刚度才能保证整个模板体系的稳定,这增加了模板的重量、造价、加工难度,大大降低了定型模板和早拆模板技术的应用范围;目前钢框胶合板模板、带肋塑料模板、铝合金等定型模板大多采用单杆支撑体系和先装后支法,由于这些模板重量大、造价高、尺寸适应性差,现只在一些结构变化小的高层建筑中应用。如果能使定型模板在先支后装的整体支撑的早拆模板体系中应用,可以大大降低模板的重量、造价和加工难度,极大增加其应用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先支后装定型早拆模板体系及其施工方法,该早拆模板体系大大降低了定型模板的强度和刚度要求,从而降低了定型模板的重量、造价和加工难度,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先支后装定型早拆模板体系,包括支撑系统和模板系统;所述支撑系统包括支撑架体、顶托、支撑梁和梁底支撑装置;所述支撑架体是由脚手架钢管搭设而成的整体支架,包括板底后拆支撑立杆、板底早拆支撑立杆、梁底后拆支撑立杆、梁底早拆支撑立杆和连接横杆;所述顶托包括早拆顶托和普通顶托,所述早拆顶托分别定位于板底后拆支撑立杆以及梁底后拆支撑立杆上端,所述普通顶托分别定位于板底早拆支撑立杆以及梁底早拆支撑立杆上端;所述支撑梁包括板底支撑梁和梁底支撑梁,所述板底支撑梁和梁底支撑梁分别位于对应的板底和梁底位置的早拆顶托和普通顶托上;所述梁底支撑装置间隔设置于梁底支撑梁上;所述模板系统包括楼板模板、后拆垫板、梁侧模板和梁底模板,所述楼板模板位于板底支撑梁上,楼板模板由多块定型模板直线拼接形成,定型模板与板底后拆支撑立杆对应的位置处的角部设有三角形缺口,相邻的四块定型模板的三角形缺口围合形成与后拆垫板外形轮廓一致的垫板缺口,所述后拆垫板定位在定型模板围合形成的垫板缺口中;所述梁底模板位于梁底支撑装置上侧,所述梁侧模板分别位于梁底模板两侧,且梁侧模板的下端分别与梁底模板的两侧边垂直连接,梁侧模板的上端分别与楼板模板对应的侧边阴角拼接;所述板底后拆支撑立杆沿楼板模板中部均匀布置,所述板底早拆支撑立杆布置于板底后拆支撑立杆与梁之间、或板底后拆支撑立杆与墙柱之间;所述梁底后拆支撑立杆在梁跨中沿梁底中心线均匀布置,所述梁底早拆支撑立杆布置于梁底后拆支撑立杆与墙之间、或梁底后拆支撑立杆与柱之间;相邻的支撑立杆之间通过连接横杆连接形成稳定的整体支架。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早拆顶托包括早拆顶托丝杆、顶板、早拆托、第一早拆调节螺母和第二早拆调节螺母,所述顶板设置于早拆顶托丝杆顶部并与早拆顶托丝杆通过焊接连接,早拆托活动套设于早拆顶托丝杆外侧,第一早拆调节螺母和第二早拆调节螺母分别与早拆顶托丝杆螺纹配合并位于早拆托下方,所述早拆顶托丝杆的下端分别定位在对应的板底后拆支撑立杆以及梁底后拆支撑立杆上端,且第一早拆调节螺母抵在对应的后拆支撑立杆的上端,第二早拆调节螺母抵在早拆托的下侧,通过旋转第一早拆调节螺母可调节顶板的高度,通过旋转第二早拆调节螺母可调节早拆托的高度。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普通顶托包括普通顶托丝杆、托板和调节螺母,所述托板设置于普通顶托丝杆顶部并与普通顶托丝杆通过焊接连接,调节螺母与普通顶托丝杆螺纹配合,所述普通顶托丝杆的下端分别定位在对应的板底早拆支撑立杆以及梁底早拆支撑立杆上端,且调节螺母抵在对应的早拆支撑立杆的上端,通过旋转调节螺母可调节托板的高度。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梁底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横楞、把手、螺母、螺杆、套环、活动挡件和固定挡件,所述螺母和固定挡件分别连接在支撑横楞的两端,套环套在螺母和固定挡件之间的支撑横楞的外侧,且套环可沿支撑横楞滑动;所述活动挡件与套环连接,所述螺杆穿过螺母并与螺母螺纹配合,且螺杆穿过螺母的一端抵在活动挡件的外侧,把手与螺杆远离活动挡件的一端连接,通过把手转动螺杆可驱动活动挡件以及套环沿支撑横楞滑动;所述支撑横楞由方钢管加工制作而成,套环的截面与支撑横楞截面对应;所述活动挡件以及固定挡件均为角钢加工制作而成,所述固定挡件与支撑横楞通过焊接连接,螺母与支撑横楞通过焊接连接;所述活动挡件与套环通过焊接连接。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支撑架体是由扣件式、碗扣式、盘扣式、轮扣式、键槽式中任意一种类型的脚手架钢管搭设而成的整体支架。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后拆垫板的外形尺寸大于早拆顶托的顶板的外形尺寸。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技术方案是:一种先支后装定型早拆模板体系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搭设支撑架体,将板底后拆支撑立杆、板底早拆支撑立杆、梁底后拆支撑立杆、梁底早拆支撑立杆通过连接横杆连接形成稳定的整体支架;S2、安装普通顶托、早拆顶托,将普通顶托、早拆顶托分别插入定位在对应的支撑立杆上端,并调节早拆顶托的顶板高度,使得板底后拆支撑立杆上端的早拆顶托的顶板高度一致,梁底后拆支撑立杆上端的早拆顶托的顶板高度一致;S3、安装梁底支撑梁和板底支撑梁,将梁底支撑梁和板底支撑梁放置定位在对应的普通顶托的托板以及早拆顶托的早拆托上,并通过普通顶托上的调节螺母以及早拆顶托的第二早拆调节螺母调节梁底支撑梁以及板底支撑梁的高度和水平度;S4、安装梁底支撑装置,将若干个梁底支撑装置间隔均匀地定位在梁底支撑梁上;S5、安装梁底模板和梁侧模板,将梁底模板安装在梁底支撑装置上,将梁侧模板分别安装在梁底模板两侧,并通过梁底支撑装置将梁侧模板的下侧夹紧定位在梁底模板两侧;S6、铺设楼板模板,将定型模板直线拼接定位在板底支撑梁上,且定型模板围合形成的垫板缺口与早拆顶托的位置对应;S7、安装后拆垫板,将后拆垫板分别定位在早拆顶托的顶板上,且后拆垫板位于定型模板围合形成的垫板缺口中并与楼板模板的上端面齐平;S8、在楼板模板及梁底模板上浇注混凝土;S9、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50%后,拆除普通顶托、板底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先支后装定型早拆模板体系,包括支撑系统和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n所述支撑系统包括支撑架体、顶托、支撑梁和梁底支撑装置(4);所述支撑架体是由脚手架钢管搭设而成的整体支架,包括板底后拆支撑立杆(10)、板底早拆支撑立杆(12)、梁底后拆支撑立杆(1)、梁底早拆支撑立杆(14)和连接横杆(13);所述顶托包括早拆顶托(2)和普通顶托(11),所述早拆顶托(2)分别定位于板底后拆支撑立杆(10)以及梁底后拆支撑立杆(1)上端,所述普通顶托(11)分别定位于板底早拆支撑立杆(12)以及梁底早拆支撑立杆(14)上端;所述支撑梁包括板底支撑梁(8)和梁底支撑梁(3),所述板底支撑梁(8)和梁底支撑梁(3)分别位于对应的板底和梁底位置的早拆顶托(2)和普通顶托(11)上;所述梁底支撑装置(4)间隔设置于梁底支撑梁(3)上;/n所述模板系统包括楼板模板(7)、后拆垫板(9)、梁侧模板(5)和梁底模板(6),所述楼板模板(7)位于板底支撑梁(8)上,楼板模板(7)由多块定型模板(71)直线拼接形成,定型模板(71)与板底后拆支撑立杆(10)对应的位置处的角部设有三角形缺口(711),相邻的四块定型模板(71)的三角形缺口(711)围合形成与后拆垫板(9)外形轮廓一致的垫板缺口(72),所述后拆垫板(9)定位在定型模板(71)围合形成的垫板缺口(72)中;/n所述梁底模板(6)位于梁底支撑装置(4)上侧,所述梁侧模板(5)分别位于梁底模板(6)两侧,且梁侧模板(5)的下端分别与梁底模板(6)的两侧边垂直连接,梁侧模板(5)的上端分别与楼板模板(7)对应的侧边阴角拼接;/n所述板底后拆支撑立杆(10)沿楼板模板(7)中部均匀布置,所述板底早拆支撑立杆(12)布置于板底后拆支撑立杆(10)与梁之间、或板底后拆支撑立杆(10)与墙柱之间;所述梁底后拆支撑立杆(1)在梁跨中沿梁底中心线均匀布置,所述梁底早拆支撑立杆(14)布置于梁底后拆支撑立杆(1)与墙之间、或梁底后拆支撑立杆(1)与柱之间;相邻的支撑立杆之间通过连接横杆(13)连接形成稳定的整体支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先支后装定型早拆模板体系,包括支撑系统和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系统包括支撑架体、顶托、支撑梁和梁底支撑装置(4);所述支撑架体是由脚手架钢管搭设而成的整体支架,包括板底后拆支撑立杆(10)、板底早拆支撑立杆(12)、梁底后拆支撑立杆(1)、梁底早拆支撑立杆(14)和连接横杆(13);所述顶托包括早拆顶托(2)和普通顶托(11),所述早拆顶托(2)分别定位于板底后拆支撑立杆(10)以及梁底后拆支撑立杆(1)上端,所述普通顶托(11)分别定位于板底早拆支撑立杆(12)以及梁底早拆支撑立杆(14)上端;所述支撑梁包括板底支撑梁(8)和梁底支撑梁(3),所述板底支撑梁(8)和梁底支撑梁(3)分别位于对应的板底和梁底位置的早拆顶托(2)和普通顶托(11)上;所述梁底支撑装置(4)间隔设置于梁底支撑梁(3)上;
所述模板系统包括楼板模板(7)、后拆垫板(9)、梁侧模板(5)和梁底模板(6),所述楼板模板(7)位于板底支撑梁(8)上,楼板模板(7)由多块定型模板(71)直线拼接形成,定型模板(71)与板底后拆支撑立杆(10)对应的位置处的角部设有三角形缺口(711),相邻的四块定型模板(71)的三角形缺口(711)围合形成与后拆垫板(9)外形轮廓一致的垫板缺口(72),所述后拆垫板(9)定位在定型模板(71)围合形成的垫板缺口(72)中;
所述梁底模板(6)位于梁底支撑装置(4)上侧,所述梁侧模板(5)分别位于梁底模板(6)两侧,且梁侧模板(5)的下端分别与梁底模板(6)的两侧边垂直连接,梁侧模板(5)的上端分别与楼板模板(7)对应的侧边阴角拼接;
所述板底后拆支撑立杆(10)沿楼板模板(7)中部均匀布置,所述板底早拆支撑立杆(12)布置于板底后拆支撑立杆(10)与梁之间、或板底后拆支撑立杆(10)与墙柱之间;所述梁底后拆支撑立杆(1)在梁跨中沿梁底中心线均匀布置,所述梁底早拆支撑立杆(14)布置于梁底后拆支撑立杆(1)与墙之间、或梁底后拆支撑立杆(1)与柱之间;相邻的支撑立杆之间通过连接横杆(13)连接形成稳定的整体支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先支后装定型早拆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早拆顶托(2)包括早拆顶托丝杆(21)、顶板(25)、早拆托(24)、第一早拆调节螺母(22)和第二早拆调节螺母(23),所述顶板(25)设置于早拆顶托丝杆(21)顶部并与早拆顶托丝杆(21)通过焊接连接,早拆托(24)活动套设于早拆顶托丝杆(21)外侧,第一早拆调节螺母(22)和第二早拆调节螺母(23)分别与早拆顶托丝杆(21)螺纹配合并位于早拆托(24)下方,所述早拆顶托丝杆(21)的下端分别定位在对应的板底后拆支撑立杆(10)以及梁底后拆支撑立杆(1)上端,且第一早拆调节螺母(22)抵在对应的后拆支撑立杆的上端,第二早拆调节螺母(23)抵在早拆托(24)的下侧,通过旋转第一早拆调节螺母(22)可调节顶板(25)的高度,通过旋转第二早拆调节螺母(23)可调节早拆托(24)的高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先支后装定型早拆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拆垫板(9)的外形尺寸大于早拆顶托(2)的顶板(25)的外形尺寸。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先支后装定型早拆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普通顶托(11)包括普通顶托丝杆(1101)、托板(1103)和调节螺母(1102),所述托板(1103)设置于普通顶托丝杆(1101)顶部并与普通顶托丝杆(1101)通过焊接连接,调节螺母(1102)与普通顶托丝杆(1101)螺纹配合,所述普通顶托丝杆(1101)的下端分别定位在对应的板底早拆支撑立杆(12)以及梁底早拆支撑立杆(14)上端,且调节螺母(1102)抵在对应的早拆支撑立杆的上端,通过旋转调节螺母(1102)可调节托板(1103)的高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先支后装定型早拆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梁底支撑装置(4)包括支撑横楞(405)、把手(401)、螺母(402)、螺杆(403)、套环(407)、活动挡件(404)和固定挡件(406),所述螺母(402)和固定挡件(406)分别连接在支撑横楞(405)的两端,套环(407)套在螺母(402)和固定挡件(406)之间的支撑横楞(405)的外侧,且套环(407)可沿支撑横楞(405)滑动;所述活动挡件(404)与套环(407)连接,所述螺杆(403)穿过螺母(402)并与螺母(402)螺纹配合,且螺杆(403)穿过螺母(402)的一端抵在活动挡件(404)的外侧,把手(401)与螺杆(403)远离活动挡件(404)的一端连接,通过把手(401)转动螺杆(403)可驱动活动挡件(404)以及套环(407)沿支撑横楞(405)滑动;所述支撑横楞(405)由方钢管加工制作而成,套环(407)的截面与支撑横楞(405)截面对应;所述活动挡件(404)以及固定挡件(406)均为角钢加工制作而成,所述固定挡件(40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贤情廖春艳
申请(专利权)人:吴贤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