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浇带内架模板施工方法及支撑体系技术

技术编号:25886822 阅读:2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3: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后浇带内架模板施工方法及支撑体系,设置后浇带内架模板支撑体系,后浇带内架模板支撑体系包括搭设在后浇带下方的支撑柱、设在支撑柱顶端的升降顶托和与后浇带等宽的模板,模板底面两侧加厚有与侧边齐平的木条,木条沿线支撑在升降顶托上;浇筑后浇带两侧的混凝土前使模板上升至板底钢筋处、木条与钢丝网片无缝连接;后浇带两侧的混凝土终凝后,使模板下降至两侧模板以下,快速清理后浇带内的垃圾;后期浇筑后浇带混凝土时,使模板与后浇带两侧模板齐平,在模板与后浇带两侧模板之间填充柔性封堵材料,确保浇筑时水泥浆不会溢出。本发明专利技术避免了后浇带两侧浇筑时溢进后浇带,减少了开清扫洞口的麻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后浇带内架模板施工方法及支撑体系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后浇带内架模板施工方法及支撑体系。技术背景目前,后浇带施工时,模板体系整体搭设,后浇带两侧用钢丝网挡起来。现有的施工方法不能有效保证两侧钢丝网与模板有效接触,留有很大空隙,极容易将水泥浆溢入后较带中,后期清理费时费工延误工期,且容易扰动钢筋,甚至还有可能需要拆除部分模板架体,严重影响了后浇带的施工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后浇带内架模板施工方法及支撑体系,避免了后浇带两侧浇筑时溢进后浇带,减少了开清扫洞口的麻烦,缩短了施工工期,操作简单,方便施工。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后浇带内架模板施工方法,包括步骤:S1、浇筑后浇带两侧的混凝土前,先设置后浇带内架模板支撑体系,后浇带内架模板支撑体系包括搭设在后浇带下方的支撑柱、设在支撑柱顶端的升降顶托和与后浇带等宽的模板,模板底面两侧加厚有与侧边齐平的木条,木条沿线支撑在升降顶托上;然后调整升降顶托,使模板上升至板底钢筋处、木条与钢丝网片无缝连接;S2、浇筑后浇带两侧的混凝土,木条与钢丝网片无缝连接,阻挡水泥浆溢进后浇带;S3、后浇带两侧的混凝土终凝后,调整升降顶托,使模板下降至两侧模板以下,快速清理后浇带内的垃圾;S4、后期浇筑后浇带混凝土时,调整升降顶托,使模板与后浇带两侧模板齐平,在模板与后浇带两侧模板之间填充柔性封堵材料,确保浇筑时水泥浆不会溢出;S5、后浇带浇筑完成且达到标准后,拆除后浇带内架模板支撑体系,存放或施工下一个后浇带。进一步地,升降顶托包括通过螺纹连接的底座和顶托,底座底部卡放支撑在支撑柱顶端,顶托顶部设有木条放置槽。进一步地,模板宽800cm,木条为5cm*5cm的木方。进一步地,支撑柱采用钢管。一种后浇带内架模板支撑体系,包括搭设在后浇带下方的支撑柱、设在支撑柱顶端的升降顶托和与后浇带等宽的模板,模板底面两侧加厚有与侧边齐平的木条,木条沿线支撑在升降顶托上。进一步地,升降顶托包括通过螺纹连接的底座和顶托,底座底部卡放支撑在支撑柱顶端,顶托顶部设有木条放置槽。进一步地,模板宽800cm,木条为5cm*5cm的木方。进一步地,支撑柱采用钢管。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避免了后浇带两侧浇筑时溢进后浇带,避免了后期后浇带泥浆的清理,无需后期剔凿,如果后浇带施工前存在一定垃圾,可以直接调节升降顶托,将垃圾清理出去,减少了开清扫洞口的麻烦,并确保了浇筑质量,缩短施工工期;本专利技术操作简单,方便施工,可循环使用,经济合理。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工作示意图一。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工作示意图二。图中:1-支撑柱;2-底座;3-顶托;4-木条;5-模板;6-柔性封堵材料;7-钢丝网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后浇带内架模板施工方法,包括步骤:S1、浇筑后浇带两侧的混凝土前,先设置后浇带内架模板支撑体系,后浇带内架模板支撑体系包括搭设在后浇带下方的支撑柱1、设在支撑柱1顶端的升降顶托和与后浇带等宽的模板5,模板5底面两侧加厚有与侧边齐平的木条4,木条4沿线支撑在升降顶托上;然后调整升降顶托,使模板5上升至板底钢筋处、木条4与钢丝网片7无缝连接;S2、浇筑后浇带两侧的混凝土,木条4与钢丝网片7无缝连接,阻挡水泥浆溢进后浇带;S3、后浇带两侧的混凝土终凝后,调整升降顶托,使模板5下降至两侧模板以下,快速清理后浇带内的垃圾;S4、后期浇筑后浇带混凝土时,调整升降顶托,使模板5与后浇带两侧模板齐平,在模板5与后浇带两侧模板之间填充柔性封堵材料6,确保浇筑时水泥浆不会溢出;S5、后浇带浇筑完成且达到标准后,拆除后浇带内架模板支撑体系,存放或施工下一个后浇带。本专利技术避免了后浇带两侧浇筑时溢进后浇带,避免了后期后浇带泥浆的清理,无需后期剔凿,如果后浇带施工前存在一定垃圾,可以直接调节升降顶托,将垃圾清理出去,减少了开清扫洞口的麻烦,并确保了浇筑质量,缩短施工工期;本专利技术操作简单,方便施工,可循环使用,经济合理。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升降顶托包括通过螺纹连接的底座2和顶托3,底座2底部卡放支撑在支撑柱1顶端,顶托3顶部设有木条4放置槽。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模板5宽800cm,木条4为5cm*5cm的木方。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柱1采用钢管。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专利技术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后浇带内架模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nS1、浇筑后浇带两侧的混凝土前,先设置后浇带内架模板支撑体系,后浇带内架模板支撑体系包括搭设在后浇带下方的支撑柱、设在支撑柱顶端的升降顶托和与后浇带等宽的模板,模板底面两侧加厚有与侧边齐平的木条,木条沿线支撑在升降顶托上;然后调整升降顶托,使模板上升至板底钢筋处、木条与钢丝网片无缝连接;/nS2、浇筑后浇带两侧的混凝土,木条与钢丝网片无缝连接,阻挡水泥浆溢进后浇带;/nS3、后浇带两侧的混凝土终凝后,调整升降顶托,使模板下降至两侧模板以下,快速清理后浇带内的垃圾;/nS4、后期浇筑后浇带混凝土时,调整升降顶托,使模板与后浇带两侧模板齐平,在模板与后浇带两侧模板之间填充柔性封堵材料,确保浇筑时水泥浆不会溢出;/nS5、后浇带浇筑完成且达到标准后,拆除后浇带内架模板支撑体系,存放或施工下一个后浇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浇带内架模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S1、浇筑后浇带两侧的混凝土前,先设置后浇带内架模板支撑体系,后浇带内架模板支撑体系包括搭设在后浇带下方的支撑柱、设在支撑柱顶端的升降顶托和与后浇带等宽的模板,模板底面两侧加厚有与侧边齐平的木条,木条沿线支撑在升降顶托上;然后调整升降顶托,使模板上升至板底钢筋处、木条与钢丝网片无缝连接;
S2、浇筑后浇带两侧的混凝土,木条与钢丝网片无缝连接,阻挡水泥浆溢进后浇带;
S3、后浇带两侧的混凝土终凝后,调整升降顶托,使模板下降至两侧模板以下,快速清理后浇带内的垃圾;
S4、后期浇筑后浇带混凝土时,调整升降顶托,使模板与后浇带两侧模板齐平,在模板与后浇带两侧模板之间填充柔性封堵材料,确保浇筑时水泥浆不会溢出;
S5、后浇带浇筑完成且达到标准后,拆除后浇带内架模板支撑体系,存放或施工下一个后浇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浇带内架模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升降顶托包括通过螺纹连接的底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越侯俊伟杨飞方颖昊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一冶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