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绵城市用新型蓄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8348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8: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海绵城市用新型蓄水结构,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下防水层,所述下防水层上端设有蓄水组件,蓄水组件上端设有上防水层,蓄水组件作用两侧分别连接有下水管道组件和用水管道组件,所述上防水层上端固定有多个支撑组件,支撑组件上端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上均布有多个过水孔,相邻支撑组件之间形成排水槽,排水槽内连接有与多个引水组件,所述引水组件将排水槽与蓄水组件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蓄水及排水效率高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绵城市用新型蓄水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蓄水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绵城市用新型蓄水结构。
技术介绍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如海绵般,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环境在乎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如对雨水的合理排放以及存储利用就是海绵城市建设不可缺少的一环,屋顶的雨水收集就是对雨水进行收集利用的一种方法。现有的屋顶在收集雨水时,通常通过排水管将水引入到蓄水池中进行存储,然而通过一个排水来引水,引水效率低下且堵塞后容易造成屋顶积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在于提供一种海绵城市用新型蓄水结构,具有蓄水及排水效率高的功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海绵城市用新型蓄水结构,包括下防水层,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防水层上端设有蓄水组件,蓄水组件上端设有上防水层,蓄水组件作用两侧分别连接有下水管道组件和用水管道组件,所述上防水层上端固定有多个支撑组件,支撑组件上端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上均布有多个过水孔,相邻支撑组件之间形成排水槽,排水槽内连接有与多个引水组件,所述引水组件将排水槽与蓄水组件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水落在楼顶时,会通过多个过水孔直接进入到过滤板的下端,使得支撑板表面排水迅速,并且流到支撑板下方的雨水会通过排水槽集中,再通过引水组件流入蓄水组件内进行储存,排水槽和引水组件均设有多个使得支撑板下方的水也能够多方位的排入蓄水组件内,在该结构作用下使得雨水能够从多方位快速下流至蓄水组件内进行储存,提高蓄水效率,并且蓄水组件作用两侧分别连接有下水管道组件和用水管道组件,蓄水组件内多余的水能够通过下水道组件排出,从而提高楼顶的排水效率。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蓄水组件包括多个蓄水池,所述蓄水池沿纵向间隔均布,同一排水槽内的引水组件与分别与一个蓄水池对应,所述蓄水池的侧壁的左右侧壁上连接有溢水管和出水管,所述溢水管与下水管道组件连接,所述出水管与用水管道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蓄水池为多个使得某一水源受到污染时不易影响到其他蓄水池内的水,在收集雨水时,蓄水池内的水过多时能够通过溢流管流入下水管道组件排出,并且当其中一个蓄水池的溢流管发生堵塞时,该蓄水池的水可通过引流管溢出到排水槽内,然后通过其他的排水管流入另外的蓄水池中,如此使得本结果排水的稳定性更高,不易发生堵塞。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引水组件包括连接在排水槽底部的多个引水管,各个引水管的位置分别与一个蓄水池对应,所述引水穿过上防水层与蓄水池连通,引水管内安装有过滤筒,过滤筒的周向侧壁及其底部设有过滤孔,引水管的周向侧壁上设有导水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流至支撑板下方的雨水会集中到排水槽内,然后流入到引水管内的过滤筒内,经过过滤筒过滤后通过导水孔和引水管底部流入蓄水池中储存,使得蓄水池中储存的水经过初步过滤便于后续使用。。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板上设有与过滤筒一一对应的清理孔,清理孔上端设有限位槽,清理孔内螺纹连接有封盖,封盖周向上端设有限位环,封盖的下端沿周向均布有四个连接杆,连接杆的下端与过滤筒连接,封盖上端舍业旋转槽,旋转槽内设有旋转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长期使用后,过滤筒内堆积的垃圾过多需要清理,此时可通过旋转块转动封盖使其与清理孔分离,然后上拉封盖,通过连接杆向上拉动过滤筒,使得过滤通过能够从清理孔被取出,便于人们清理封盖。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筒的上端设有定位环,定位环嵌入引水管的上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连接杆较长,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可能会折断,定位环能够在连接杆发生断裂后防止过滤筒落入蓄水池内,防止蓄水池内的水被过滤筒污染。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环的上端嵌有定位磁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连接杆发生断裂后,可将磁铁伸入清理孔中吸辅助磁铁,然后将过滤筒从清理孔取出,为过滤筒的清理提供一个备用方案,使得本结构在实际运用时寿命更加长久。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台,支撑台的上端为向上拱起的弧形,所述支撑台的上端固定有多个支撑杆,支撑杆的上端与支撑板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台的上端为向上拱起的弧形使得雨水能够在支撑台的导向下快速流入排水槽中,并且雨水不易在支撑台的上端堆积,并且使得支撑台对支撑杆的支撑力更大,提高对支撑板的支撑效果。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台和支撑杆内设有连通的安装腔,安装腔内设有抽水泵,抽水泵上连接有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上连接有下分水管,下分水管穿过上防水层插入到蓄水池底部,出水管上连接有多个上分水管,上分水管插入到支撑杆内,支撑板上设有与安装腔连接的安装孔,安装孔内螺纹连接有喷水管,喷水管上端固定有操作块,喷水管的周向侧壁上嵌有多个喷头,喷水管与分水管滑动密封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人们通常会在楼顶种植绿植依次来增加城市绿化,在人们需要对绿植进行浇灌时,可转动喷水管,使得喷水管上移,然后启动抽水泵将蓄水池内的水抽出,然后通过上分水管送入喷水管内,再通过喷头喷出,实现对植物的浇灌,使得人们在楼顶种植植物时更加方便。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多个过水孔使得支撑板上的雨水能够通过多方位流至支撑板下方,提高支撑板表面排水效率,并且流入支撑板下方的雨水能够在支撑台的导向下就近流入相邻的排水槽中,然后流入引水管中,经过过滤筒过滤后流入蓄水池内储存,而当蓄水池内水高过溢流管时,水能够通过溢流管排水下水管道组件中,从而使得楼顶蓄水和排水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在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在B处的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1、下防水层;2、蓄水池;3、溢水管;4、出水管;5、上防水层;6、支撑组件;7、支撑板;8、排水槽;9、引水组件;61、支撑台;62、支撑杆;63、安装腔;64、抽水泵;65、进水管;66、出水管;67、下分水管;68、上分水管;69、喷水管;691、喷头;692、操作块;71、过水孔;73、限位槽;91、引水管;92、过滤筒;93、封盖;94、限位环;95、连接杆;911、导水孔;921、定位环;922、过滤孔;923、辅助磁铁;931、旋转槽;932、旋转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海绵城市用新型蓄水结构,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下防水层1,下防水层1上方设有多个蓄水池2,蓄水池2的侧壁的左右侧壁上连接有溢水管3和出水管664,溢水管3与下水管道组件(图中未示出)连接,出水管664与用水管道组件(图中未示出)连接。蓄水池2沿纵向间隔均布,在蓄水池2上端设有上防水层5,上防水层5上端固定有多个支撑组件6,支撑组件6上端连接有支撑板7,支撑板7上均布有多个过水孔71,相邻支撑组件6之间形成排水槽8,排水槽8内连接有与多个引水组件9,同一排水槽8内的引水组件9与分别与一个蓄水池2对应。引水组件9包括固定在排水槽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海绵城市用新型蓄水结构,包括下防水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防水层(1)上端设有蓄水组件,蓄水组件上端设有上防水层(5),蓄水组件作用两侧分别连接有下水管道组件和用水管道组件,所述上防水层(5)上端固定有多个支撑组件(6),支撑组件(6)上端连接有支撑板(7),支撑板(7)上均布有多个过水孔(71),相邻支撑组件(6)之间形成排水槽(8),排水槽(8)内连接有与多个引水组件(9),所述引水组件(9)将排水槽(8)与蓄水组件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绵城市用新型蓄水结构,包括下防水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防水层(1)上端设有蓄水组件,蓄水组件上端设有上防水层(5),蓄水组件作用两侧分别连接有下水管道组件和用水管道组件,所述上防水层(5)上端固定有多个支撑组件(6),支撑组件(6)上端连接有支撑板(7),支撑板(7)上均布有多个过水孔(71),相邻支撑组件(6)之间形成排水槽(8),排水槽(8)内连接有与多个引水组件(9),所述引水组件(9)将排水槽(8)与蓄水组件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用新型蓄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组件包括多个蓄水池(2),所述蓄水池(2)沿纵向间隔均布,同一排水槽(8)内的引水组件(9)与分别与一个蓄水池(2)对应,所述蓄水池(2)的侧壁的左右侧壁上连接有溢水管(3)和出水管(66)(4),所述溢水管(3)与下水管道组件连接,所述出水管(66)(4)与用水管道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用新型蓄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水组件(9)包括连接在排水槽(8)底部的多个引水管(91),各个引水管(91)的位置分别与一个蓄水池(2)对应,所述引水穿过上防水层(5)与蓄水池(2)连通,引水管(91)内安装有过滤筒(92),过滤筒(92)的周向侧壁及其底部设有过滤孔(922),引水管(91)的周向侧壁上设有导水孔(9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用新型蓄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7)上设有与过滤筒(92)一一对应的清理孔,清理孔上端设有限位槽(73),清理孔内螺纹连接有封盖(9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威潼马杰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泰乐维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