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98347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8: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雨水收集领域,尤其是一种城市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包括屋顶雨水收集系统和地面雨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屋顶雨水收集系统包括集水槽,第一过滤池和雨水管道,集水槽与第一过滤池连接,第一过滤池与雨水管道连接,雨水管道与自来水厂原水管路连接;地面雨水收集系统包括路面雨水井,第二过滤池,净化雨水存储池,路面雨水井与第二过滤池连接,第二过滤池与净化雨水存储池连接,净化雨水存储池通过供水管路与用户进水管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缓解城市排水压力,减少城市内涝现象的发生,同时还能缓解城市供水压力,实现雨水的循环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城市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雨水收集领域,尤其是一种城市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多数地区都普遍存在这建筑密度大,路面硬化程度高,公共绿地面积小等特点。这些特点集中在一起,最终导致了每逢降雨之际,依靠水渠、水泵等排水泵系统将雨水资源大部分排入江河,被白白浪费。于此同时,由于雨水资源被排空,地下水资源长时间等不到补充,不仅是城市内部风雨必涝,同时还造成城市水资源不断匮乏的严峻局面。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有效缓解城市水源匮乏、雨水循环利用的城市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城市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包括屋顶雨水收集系统和地面雨水收集系统,屋顶雨水收集系统包括集水槽,第一过滤池和雨水管道,集水槽与第一过滤池连接,第一过滤池与雨水管道连接,雨水管道与自来水厂原水管路连接;地面雨水收集系统包括路面雨水井,第二过滤池,净化雨水存储池,路面雨水井与第二过滤池连接,第二过滤池与净化雨水存储池连接,净化雨水存储池通过供水管路与用户进水管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能够有效缓解了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减少了城市内涝现象的发生,还有效补充了地下水的储量。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优选方案是:集水槽置于屋檐的下方,集水槽通过集水管路与第一过滤池连接。供水管路通过分支管路与市政供水管路连通。供水管路上设置有单向阀。分支管路上设置有单向阀。r>净化雨水存储池内设置有水压自动控制泵。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集水槽1;集水管路2;第一过滤池3;雨水管道4;路面雨水井5;第二过滤池6;净化雨水存储池7;水压自动控制泵8;市政供水管路9;单向阀10;饮用水供水管路11;用户进水管路12;自来水厂13;分支管路14;供水管路15。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一种城市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由屋顶雨水收集系统和地面雨水收集系统组成。屋顶雨水收集系统由集水槽1、第一过滤池3和雨水管道4组成,集水槽1与第一过滤池3通过集水管路2连接,第一过滤池3通过集水管路2与雨水管道4连接。由于屋顶的雨水中泥沙含量相对比较少、雨水不易被污染,比较清澈,因此只需将屋顶上的雨水中的大颗粒在第一过滤池3内过滤、沉淀即可,然后再将过滤后的雨水引入雨水管道4内,将雨水管道4内的水作为原水流进自来水厂13,与自来水厂13内的原水混合进行处理后作为饮用水,通过饮用水供水管路11供用户使用。地面雨水收集系统由路面雨水井5、第二过滤池6以及净化雨水存储池7组成。路面雨水井5通过集水管路2与第二过滤池6连接,第二过滤池6通过集水管路2与净化雨水存储池7连接,净化雨水存储池7通过供水管路15与用户进水管路12连通,供用户日常非饮用功能用水。净化雨水存储池7内设置有水压自动控制泵8,净化雨水存储池7通过其内的水压自动控制泵8将净化后的雨水打入供水管路15内,通过供水管路15将净化后的雨水沿用户进水管路12进入用户管道内,满足用户日常的浇花、马桶冲水、降尘等非饮用功能用水。为了防止因净化雨水存储池7内的水量不足而造成的用户日常非饮用功能用水的需求不足情况的发生,在市政供水管路9上引一条分支管路14与供水管路15连通,在净化雨水存储池7内水量不足的情况下,保证用户的正常用水。为了防止供水管路15的水回流至净化雨水存储池7和市政供水管路9内,在分支管路14和供水管路15上分别安装一个单向阀10,且供水管路15上的单向阀10在分支管路14与供水管路15连接端之前,以确保进入供水管路15内的市政供水不会回流进净化雨水存储池7内。本实施例在应用时,净化雨水存储池7内的水压自动控制泵8的泵压略大于市政给水压力即可。本专利技术能够有效收集屋顶和地面的雨水,雨水的净化成本低,雨水收集系统安装简单方便,能够方便用于市政集中雨水处理系统,降低了城市用水的排水压力,减少了城市内涝现象的发生,同时还能够有效缓解城市用水压力,实现了雨水收集和循环利用。以上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并不局限于此,所有涉及本
技术人员所能想到的对本技术方案技术特征提出的等效变化或替换,都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城市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包括屋顶雨水收集系统和地面雨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屋顶雨水收集系统包括集水槽,第一过滤池和雨水管道,集水槽与第一过滤池连接,第一过滤池与雨水管道连接,雨水管道与自来水厂原水管路连接;地面雨水收集系统包括路面雨水井,第二过滤池,净化雨水存储池,路面雨水井与第二过滤池连接,第二过滤池与净化雨水存储池连接,净化雨水存储池通过供水管路与用户进水管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市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包括屋顶雨水收集系统和地面雨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屋顶雨水收集系统包括集水槽,第一过滤池和雨水管道,集水槽与第一过滤池连接,第一过滤池与雨水管道连接,雨水管道与自来水厂原水管路连接;地面雨水收集系统包括路面雨水井,第二过滤池,净化雨水存储池,路面雨水井与第二过滤池连接,第二过滤池与净化雨水存储池连接,净化雨水存储池通过供水管路与用户进水管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集水槽置于屋檐的下方,集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阔李东海李杨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