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临边结构柱施工防护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9063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临边结构柱施工防护架,包括主杆,主杆底端固定安装有安装垫,安装垫设置有螺栓,主杆的侧面嵌设安装有卡槽和安装口,安装口设置有第二套环,卡槽设置有拦网,主杆的侧面中部固定安装有反光贴、隐藏式探头和太阳能板。该种建筑临边结构柱施工防护架,结构简单合理,设计新颖,操作简单,便于安装拆卸与搬运携带,更加具有识别度,通过设置有卡槽和拦网便于根据情况缩小主杆之间间隙,通过设置有处理器配合隐藏式探头,便于实时记录无人看管的建筑现场,便于进一步保护建筑现场存留设备和保障建筑现场安全性,设置有蓄电池和太阳能板为处理器和隐藏式探头提供续航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临边结构柱施工防护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设备
,具体为一种建筑临边结构柱施工防护架。
技术介绍
目前,建筑行业中临边结构一般称之为“五临边”,其“五临边”指的是施工现场内无围护设施或围护设施高度低于0.8米的楼层周边、楼梯侧边、平台或阳台边、屋面周边和沟、坑、槽、深基础周边等危及人身安全的边沿的简称。结构柱又称构造柱,构造柱是指为了增强建筑物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多层砖混结构建筑的墙体中还应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并与各层圈梁相连接,形成能够抗弯抗剪的空间框架,它是防止房屋倒塌的一种有效措施。构造柱的设置部位在外墙四角、错层部位横墙与外纵墙交接处、较大洞口两侧,大房间内外墙交接处等。此外,房屋的层数不同、地震烈度不同,构造柱的设置要求也不一致。构造柱的最小截面尺寸为240mm×180mm,竖向钢筋多用412φ,箍筋间距不大于250mm,随烈度和层数的增加建筑四角的构造柱可适当加大截面和钢筋等级。目前,在建筑现场房屋整体大致结构浇筑堆砌完成,但是构造柱以及五临边等处于大多数未设置防护架,其传统防护架大多数是焊接好的,安装时较为麻烦,建筑完成之后拆卸跟为繁琐,并且其功能单一,因而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建筑临边结构柱施工防护架。实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一种建筑临边结构柱施工防护架,包括主杆,所述主杆底端固定安装有安装垫,所述安装垫设置有螺栓,所述主杆的侧面嵌设安装有卡槽和安装口,所述安装口设置有第二套环,所述卡槽设置有拦网,所述主杆的侧面中部固定安装有反光贴、隐藏式探头和太阳能板,所述主杆的顶部安装有固定盖,所述主杆的顶端设置有旋转件和第一套环,所述第一套环设置有横杆,所述主杆的内部从上至下依次安装有处理器和蓄电池。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主杆固定焊接安装在安装垫的顶端中心,所述安装垫呈圆盘状设计且顶端设置有三组螺口,所述安装垫上的三组螺口内部固定安装有一组螺栓。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盖的底部设置有螺纹结构且固定安装在主杆的顶部,所述旋转件呈倒“T”字形结构设计且嵌设安装在固定盖的顶部,所述旋转件的顶端嵌设安装有另一组螺口,所述第一套环通过设置有螺栓固定安装在旋转件的顶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套环通过设置有螺栓固定安装在安装口上且位于主杆的侧面,所述横杆设置有若干组且两端分别卡合安装在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的内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卡槽设置有两组且分别嵌设安装在主杆的两侧,所述拦网通过设置有卡块固定安装在卡槽的内部,所述卡槽的两侧向内凹陷。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反光贴设置有两组且分别粘贴安装在主杆的中心顶部和底部,所述太阳能板呈环形固定安装在主杆的侧面中心,所述太阳能板设置有电线与蓄电池电性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蓄电池固定嵌设安装在主杆的内部中心,所述隐藏式探头为夜视摄像头且固定嵌设安装在反光贴的中心,所述隐藏式探头的表面和太阳能板的表面均设置有保护壳,所述保护壳包括透明壳体和除尘装置,所述除尘装置包括振动电机和振动板,所述振动电机安装在主杆相对于透明壳体端部的位置上,所述振动板的端部固定安装在透明壳体的端部上,所述振动板内开设有振动槽,该振动槽的槽壁上开设有齿,所述振动电机的转轴伸入到振动槽内,其上同轴套接有半齿轮,所述半齿轮与齿相互啮合,所述振动槽的槽壁上设有限位沿,所述限位沿处于齿的上下两侧上,以与半齿轮的上下两端相接触。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处理器设置有无线模块和存储模块,所述处理器与蓄电池之间电性连接,所述处理器通过无线模块与总服务器信号连接,所述处理器通过存储模块与隐藏式探头电性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主杆靠近透明壳体左右两侧的位置上设有吹风座,所述吹风座朝向透明壳体的一侧均呈弧面设置,其中,左侧的吹风座的吹风口靠近透明壳体设置,右侧的吹风座的吹风口远离透明壳体设置,使得两个吹风口相互交错。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建筑临边结构柱施工防护架,通过设置有主杆、螺栓、第一套环、第二套环和横杆等散件,使得装置便于集中运输和搬运,并且通过旋转件辅助第一套环使得装置可以根据地形进行调节安装;通过设置有反光贴便于使得装置在夜间更有识别性;通过设置有卡槽和拦网使得装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增加防护,降低防护架之间的间隙;通过设置有处理器和无线模块配合隐藏式探头物联网,便于看管着从云端实时记录无人看管的建筑现场,便于进一步保护建筑现场存留设备和保障建筑现场安全性,并且设置有蓄电池和太阳能板为处理器和隐藏式探头提供续航。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建筑临边结构柱施工防护架的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建筑临边结构柱施工防护架的主杆内部剖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建筑临边结构柱施工防护架的主杆俯视图;图4为防护壳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如图1-4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建筑临边结构柱施工防护架,包括主杆1,主杆1底端固定安装有安装垫10,安装垫10设置有螺栓11,主杆1的侧面嵌设安装有卡槽9和安装口12,安装口12设置有第二套环8,卡槽9设置有拦网4,主杆1的侧面中部固定安装有反光贴6、隐藏式探头5和太阳能板7,主杆1的顶部安装有固定盖15,主杆1的顶端设置有旋转件16和第一套环3,第一套环3设置有横杆2,主杆1的内部从上至下依次安装有处理器14和蓄电池13。其中,主杆1固定焊接安装在安装垫10的顶端中心,安装垫10呈圆盘状设计且顶端设置有三组螺口17,安装垫10上的三组螺口17内部固定安装有一组螺栓11。其中,固定盖15的底部设置有螺纹结构且固定安装在主杆1的顶部,旋转件16呈倒“T”字形结构设计且嵌设安装在固定盖15的顶部,旋转件16的顶端嵌设安装有另一组螺口17,第一套环3通过设置有螺栓11固定安装在旋转件16的顶端。其中,第二套环8通过设置有螺栓11固定安装在安装口12上且位于主杆1的侧面,横杆2设置有若干组且两端分别卡合安装在第一套环3和第二套环8的内部。其中,卡槽9设置有两组且分别嵌设安装在主杆1的两侧,拦网4通过设置有卡块固定安装在卡槽9的内部,卡槽9的两侧向内凹陷。其中,反光贴6设置有两组且分别粘贴安装在主杆1的中心顶部和底部,太阳能板7呈环形固定安装在主杆1的侧面中心,太阳能板7设置有电线与蓄电池13电性连接。其中,蓄电池13固定嵌设安装在主杆1的内部中心,隐藏式探头5为夜视摄像头且固定嵌设安装在反光贴6的中心,隐藏式探头5的表面和太阳能板7的表面均设置有保护壳,本实施例中的保护壳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临边结构柱施工防护架,其特征在于,包括:/n主杆(1),所述主杆(1)底端固定安装有安装垫(10),所述安装垫(10)设置有螺栓(11),所述主杆(1)的侧面嵌设安装有卡槽(9)和安装口(12),所述安装口(12)设置有第二套环(8),所述卡槽(9)设置有拦网(4),所述主杆(1)的侧面中部固定安装有反光贴(6)、隐藏式探头(5)和太阳能板(7),所述主杆(1)的顶部安装有固定盖(15),所述主杆(1)的顶端设置有旋转件(16)和第一套环(3),所述第一套环(3)设置有横杆(2),所述主杆(1)的内部从上至下依次安装有处理器(14)和蓄电池(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临边结构柱施工防护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杆(1),所述主杆(1)底端固定安装有安装垫(10),所述安装垫(10)设置有螺栓(11),所述主杆(1)的侧面嵌设安装有卡槽(9)和安装口(12),所述安装口(12)设置有第二套环(8),所述卡槽(9)设置有拦网(4),所述主杆(1)的侧面中部固定安装有反光贴(6)、隐藏式探头(5)和太阳能板(7),所述主杆(1)的顶部安装有固定盖(15),所述主杆(1)的顶端设置有旋转件(16)和第一套环(3),所述第一套环(3)设置有横杆(2),所述主杆(1)的内部从上至下依次安装有处理器(14)和蓄电池(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临边结构柱施工防护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杆(1)固定焊接安装在安装垫(10)的顶端中心,所述安装垫(10)呈圆盘状设计且顶端设置有三组螺口(17),所述安装垫(10)上的三组螺口(17)内部固定安装有一组螺栓(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临边结构柱施工防护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盖(15)的底部设置有螺纹结构且固定安装在主杆(1)的顶部,所述旋转件(16)呈倒“T”字形结构设计且嵌设安装在固定盖(15)的顶部,所述旋转件(16)的顶端嵌设安装有另一组螺口(17),所述第一套环(3)通过设置有螺栓(11)固定安装在旋转件(16)的顶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建筑临边结构柱施工防护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套环(8)通过设置有螺栓(11)固定安装在安装口(12)上且位于主杆(1)的侧面,所述横杆(2)设置有若干组且两端分别卡合安装在第一套环(3)和第二套环(8)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临边结构柱施工防护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槽(9)设置有两组且分别嵌设安装在主杆(1)的两侧,所述拦网(4)通过设置有卡块固定安装在卡槽(9)的内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玉峰周毅何俊宏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泰乐维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