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装卸货车车厢,属于物流运输设备技术领域,包括货车本体、旋转驱动机构、卸载车厢和货物装卸载机构,所述旋转驱动机构设置在货车本体上,卸载车厢设置在货车本体上且处于旋转驱动机构的输出端,旋转驱动机构与卸载车厢的接触位置为卸载车厢底端面的中心位置处,通过旋转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整体卸载车厢进行旋转作业,卸载车厢的四周分别设有一个支撑液压杆,四个所述支撑液压杆的底部均设有一个支撑脚座,使用时通过伸出的支撑脚座与地面接触,从而使整体卸载车厢支撑在地面,所述货物装卸载机构设置在卸载车厢的内部,通过设置的货物装卸载机构能够对货物进行自动化装载或者卸载作业,从而增加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使用便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装卸货车车厢
本专利技术涉及物流运输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自动装卸货车车厢。
技术介绍
物流运输技术主要包括运输设施和运输作业两大类,前者属于运输硬技术,后者属于运输软技术。运输硬技术主要包括运输基础设施,如公路,铁路,海运,运输车等基础设施的完善,运输软技术则包括管理方法,物流技术,物流人员素养等。在物流运输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需要对货物进行转运,载货车的装载与卸货过程中需要人工进行来回反复操作,因此操作过程繁琐,现有技术中存在有一种便于卸载的货车,使用时,通过液压缸将对车厢的一侧进行顶起,从而使车厢处于倾斜状态,此时在重力的作用下能够使货物从车厢内坠落,但是该种方法在对货物进行卸载时容易导致货物在坠落过程中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装卸货车车厢,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自卸载车厢的自动卸载效率低并且容易对货物造成损坏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装卸货车车厢,包括货车本体、旋转驱动机构、卸载车厢和货物装卸载机构,所述旋转驱动机构设置在货车本体上,所述卸载车厢设置在货车本体上且处于旋转驱动机构的输出端,所述旋转驱动机构与卸载车厢的接触位置为卸载车厢底端面的中心位置处,所述卸载车厢的四周分别设有一个支撑液压杆,四个所述支撑液压杆的底部均设有一个支撑脚座,所述货物装卸载机构设置在卸载车厢的内部。进一步,所述旋转驱动机构由旋转驱动电机、旋转驱动底座、旋转驱动顶座、第一减速齿轮和第二减速齿轮组成,所述旋转驱动底座设置在货车本体上,所述旋转驱动电机设置在旋转驱动底座的底部,所述第一减速齿轮设置在旋转驱动底座中且处于旋转驱动底座的中心位置处,所述旋转驱动电机传动连接至第一减速齿轮,所述第二减速齿轮设有三个,三个所述第二减速齿轮以第一减速齿轮的轴心均匀布设在第一减速齿轮的外围,并且三个所述第二减速齿轮均与第一减速齿轮相互啮合,当第一减速齿轮进行旋转时能够同步驱动第二减速齿轮进行旋转,所述旋转驱动顶座套设在旋转驱动底座的上方,所述旋转驱动顶座与旋转驱动底座的接触位置上设有一圈轴承,所述旋转驱动顶座的内侧壁处设有一圈旋转齿牙,三个所述第二减速齿轮与旋转驱动顶座内壁的旋转齿牙相互啮合,所述旋转驱动顶座的上端面设有下接触面,所述卸载车厢底部端面的中心位置处设有上接触面,所述上接触面与下接触面相互抵止接触,所述上接触面处于下接触面中。进一步,所述货车本体上设有滑动机构,所述滑动机构设置在旋转驱动机构的前后两侧且与卸载车厢相互抵止,所述滑动机构由滑动槽和滑动滚轮组成,所述滑动槽呈半圆环行组成,所述滑动滚轮设有若干,若干所述滑动滚轮设置在滑动槽中,所述滑动滚轮的顶部抵制在卸载车厢的底端面。更进一步的,所述货物装卸载机构包括装卸传送杆、装卸传送电机、装卸传送带和装卸安装挡板,所述装卸安装挡板设有两个,两个所述装卸安装挡板设置在卸载车厢底板的内部两侧,所述装卸传送杆设有若干,若干装卸传送杆相互平行布设在两个装卸安装挡板之间,所述装卸传送带设有若干,若干装卸传送带分别套设在两个相邻的装卸传送杆上,所述装卸传送电机设有多个,多个所述装卸传送电机分别与对应位置的装卸传送杆传动连接。更进一步的,所述货物装卸载机构中还包括货物装载电缸和装载顶件组成,所述货物装载电缸设有若干,若干所述货物装载电缸设置在装卸安装挡板之间,且每个货物装载电缸分别处于相邻两个装卸传送杆之间,所述装载顶件设置在所述货物装载电缸的输出端。更进一步的,所述卸载车厢的一侧设有开口,所述卸载车厢的开口处设有自动门,所述自动门的底部衔接在卸载车厢的底部。更进一步的,所述卸载车厢的顶部设有开门电机,所述开门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拉线转轴,所述拉线转轴上缠绕有开门拉线,所述开门拉线的起始端连接至自动门的顶部。更进一步的,所述货车本体上设有四个与支撑脚座相互对应的脚座固定槽,所述支撑脚座处于脚座固定槽中。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其一,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的货车本体能够带动卸载车厢进行移动,当移动到指定位置后,启动旋转驱动机构,通过旋转驱动机构驱动整体卸载车车厢进行九十度旋转,此时处于卸载车厢四周的四个支撑液压杆处于悬空状态,然后控制四个支撑液压杆伸出,使其与地面相互接触并且将整个卸载车厢进行撑起,当支撑液压杆与地面完成平稳支撑后货车本体能够从卸载车厢的底部移走,此时货车本体能够移动至货物处进行继续装载,完成其他货物的运输作业,以此有效提高自卸载车厢的卸载效率。其二,本专利技术通过装卸传送电机驱动多个装卸传送杆进行旋转,再利用装卸传送带将装卸传送电机的旋转力传递至各个装卸传送杆上,从而使各个装卸传送杆能够进行同步运行,使用时只需要将货物摆放在卸载车厢的一端,然后通过装卸传送杆将货物输送至卸载车厢的内侧,从而实现货物的自动化装载,卸载时,工作人员将卸载车厢门口处的货物转运完成后只需要启动装卸传送电机,在装卸传送杆的带动下使卸载车厢内侧的货物移动至卸载车厢的门口处,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对货物的卸载。其三,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的货物装载电缸能够驱动装载顶件进行横向移动,当工作人员对货物进行装载时,通过设置的装卸传送杆运行将货物逐渐输送至卸载车厢的内侧,在通过设置的货物装载电缸驱动装载顶件进行位置移动,从而使货物在移动至卸载车厢内侧时进行位置调整,从而使货物能够指定顺序进行逐步装载,因此增加了货物的装载效率。其四,本专利技术将自动门的底部衔接在卸载车厢的底部,通过将自动门衔接在卸载车厢的底部能够使自动门进行围绕衔接点进行一定角度的旋转,当自动门打开铺垫在卸载车厢与地面之间,此时工作人员能够将自动门设置为上下平台,从而便于对货物进行搬运。其五,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开门电机驱动拉线转轴进行旋转,从而使开门拉线逐渐缠绕在拉线转轴上,因此开门拉线逐渐缩短实现对自动门进行关闭作业,当需要将卸载车厢上的自动门进行打开时,启动开门电机进行反向旋转,从而使拉线转轴进行反向旋转,此时开门拉线逐渐伸长,因此在重力的作用下使自动门进行逐渐向下旋转实现对自动门的打开。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卸载车厢与货车本体分开状态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旋转驱动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旋转驱动机构的剖开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卸载车厢底部支撑液压杆伸出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卸载车厢的剖开结构示意图一;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卸载车厢的剖开结构示意图二;图9为本专利技术中卸载车厢旋转90°后支撑液压杆与地面支撑时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中装载顶件对货物位置进行轴向调整时的状态示意图;图11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装卸货车车厢,包括货车本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旋转驱动机构(2)、卸载车厢(3)和货物装卸载机构(4),所述旋转驱动机构(2)设置在货车本体(1)上,所述卸载车厢(3)设置在货车本体(1)上且处于旋转驱动机构(2)的输出端,所述旋转驱动机构(2)与卸载车厢(3)的接触位置为卸载车厢(3)底端面的中心位置处,所述卸载车厢(3)的四周分别设有一个支撑液压杆(31),四个所述支撑液压杆(31)的底部均设有一个支撑脚座(311),所述货物装卸载机构(4)设置在卸载车厢(3)的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装卸货车车厢,包括货车本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旋转驱动机构(2)、卸载车厢(3)和货物装卸载机构(4),所述旋转驱动机构(2)设置在货车本体(1)上,所述卸载车厢(3)设置在货车本体(1)上且处于旋转驱动机构(2)的输出端,所述旋转驱动机构(2)与卸载车厢(3)的接触位置为卸载车厢(3)底端面的中心位置处,所述卸载车厢(3)的四周分别设有一个支撑液压杆(31),四个所述支撑液压杆(31)的底部均设有一个支撑脚座(311),所述货物装卸载机构(4)设置在卸载车厢(3)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装卸货车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驱动机构(2)由旋转驱动电机(21)、旋转驱动底座(22)、旋转驱动顶座(23)、第一减速齿轮(24)和第二减速齿轮(25)组成,所述旋转驱动底座(22)设置在货车本体(1)上,所述旋转驱动电机(21)设置在旋转驱动底座(22)的底部,所述第一减速齿轮(24)设置在旋转驱动底座(22)中且处于旋转驱动底座(22)的中心位置处,所述旋转驱动电机(21)传动连接至第一减速齿轮(24),所述第二减速齿轮(25)设有三个,三个所述第二减速齿轮(25)以第一减速齿轮(24)的轴心均匀布设在第一减速齿轮(24)的外围,并且三个所述第二减速齿轮(25)均与第一减速齿轮(24)相互啮合,当第一减速齿轮(24)进行旋转时能够同步驱动第二减速齿轮(25)进行旋转,所述旋转驱动顶座(23)套设在旋转驱动底座(22)的上方,所述旋转驱动顶座(23)与旋转驱动底座(22)的接触位置上设有一圈轴承,所述旋转驱动顶座(23)的内侧壁处设有一圈旋转齿牙,三个所述第二减速齿轮(25)与旋转驱动顶座(23)内壁的旋转齿牙相互啮合,所述旋转驱动顶座(23)的上端面设有下接触面(231),所述卸载车厢(3)底部端面的中心位置处设有上接触面(32),所述上接触面(32)与下接触面(231)相互抵止接触,所述上接触面(32)处于下接触面(231)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装卸货车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货车本体(1)上设有滑动机构(5),所述滑动机构(5)设置在旋转驱动机构(2)的前后两侧且与卸载车厢(3)相互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海华,廖廷浩,曾志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原尚物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