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用穿刺引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7619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8: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肠梗阻用穿刺引流装置,包括穿刺部分和引流部分;穿刺部分包括支撑管体、穿刺头和控制部件,穿刺头包括多个呈等腰三角形结构的刺片,多个刺片的底边沿支撑管体的周向方向均布铰接安装在支撑管体的前端,控制部件通过前后方向设置的滑移连接结构同轴安装在支撑管体上,控制部件通过传动结构与刺片连接,控制部件与支撑管体之间还设有滑移定位结构;引流部分包括硅胶材质的引流管,引流管的后端密闭连接负压引流器。本肠梗阻用穿刺引流装置操作简便,可以顺行或逆行操作,穿刺位置可任意选择,不会引起肠道内容物外泄、污染腹腔,辅以冲洗管帮助可以有效防止管道堵塞,特别适用于结直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手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肠梗阻用穿刺引流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穿刺引流装置,具体是一种适用于肠梗阻手术的穿刺引流装置,属于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结直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除病人不能耐受手术外均应及早手术。但是手术治疗的难度及风险均较大,原因如下:1、肠腔广泛积气及粪水,导致肠腔扩张,术野显露困难,术后关闭腹腔困难;2、多见于老年患者,基础疾病较多(如高血压)糖尿病);3、肠梗阻时,肠内容物淤积,肠道内细菌大量繁殖,肠腔内积累大量的肠液,若在术中不能很好地减压清除,容易经肠道吸收引起患者的全身感染症状甚至中毒性休克;4、结肠肠腔内粪便稠厚,大肠杆菌数量及毒力较其他肠段高,容易污染,即使肿瘤切除后,一期吻合发生肠瘘的几率也较高。因此,梗阻近端的肠腔减压是手术治疗过程中必要的医疗手段。目前针对结直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肠腔减压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一,拟切除肠段作一荷包,用粗针插入减压,或用尖刀戳一小口,插入吸引器头吸除肠腔内容物;方法二,将肠管游离后,移出腹腔外,置入大容器边缘,然后用尖刀戳一小口,排出肠内容物;方法三,灌洗管多用Foley尿管从回肠末端或切除阑尾后从阑尾残端插入,通过回盲瓣,充胀气囊,引流管用3cm塑料胶管套入近切端结肠腔内,用粗线扎紧以免漏水,然后从灌洗管灌入大量0.9%氯化钠溶液冲洗结肠。这些方法存在如下缺陷:1、操作较为繁琐;2、对于小肠扩张不易解除;3、肠道内容物容易外泄,污染手术创面;4、吸引器头部容易堵塞。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肠梗阻用穿刺引流装置,能够在便于操作的前提下实现有效排出肠内容物,特别适用于结直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手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本肠梗阻用穿刺引流装置包括穿刺部分和引流部分;所述的穿刺部分包括支撑管体、穿刺头和控制部件;穿刺头包括多个呈等腰三角形结构的刺片,多个刺片的底边沿支撑管体的周向方向均布铰接安装在支撑管体的前端;控制部件通过前后方向设置的滑移连接结构同轴安装在支撑管体上,控制部件通过传动结构与刺片连接,控制部件与支撑管体之间还设有可定位控制部件沿支撑管体前后滑移位置的滑移定位结构;所述的引流部分包括硅胶材质的引流管,引流管的后端密闭连接负压引流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控制部件的前端面是压接密封面结构。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刺片的外表面和控制部件的前端面上分别设有磁极相反的磁性覆层。作为本技术传动结构的一种实施方式,传动结构包括设置在刺片铰接位置上的扭簧和连接在刺片与控制部件之间的牵拉钢丝。作为本技术传动结构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传动结构是连接在刺片与控制部件之间的曲臂连杆结构。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引流部分还包括硅胶材质的冲洗管,冲洗管密闭穿入至引流管内部,冲洗管的后端密闭连接冲洗介质供给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冲洗管的前端设有与冲洗管贯通连接的球头结构、且球头结构上均布设有多个沿球径方向设置的通孔。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引流管的前端置入设置在支撑管体内部,且引流管位于支撑管体内的部分上设有贯穿引流管的侧孔。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引流管的前端密闭可拆卸密闭安装在支撑管体的后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肠梗阻用穿刺引流装置应用于肠梗阻手术时,操作控制部件将刺片聚拢使穿刺头整体呈锥形结构后即可进行穿刺作业,将穿刺头自定位点穿进并没入扩张肠道后反向操作控制部件将刺片在扩张肠道内撑开使穿刺头整体呈中心对称平面结构,此时刺片的外表面与扩张肠道的内表面贴合,本肠梗阻用穿刺引流装置的穿刺部分即固定在穿刺点上,刺片可以起到扩张肠道内容物不会外泄污染手术创面的作用,将引流管的前端置入支撑管体内、或者将引流管的前端密闭安装在支撑管体的后端,将引流管的后端密闭连接负压引流器后启动负压引流器即可实现持续负压吸引、将梗阻肠道内容物及肠道气体负压吸出,待肠腔处理完毕后,再次操作控制部件将刺片聚拢使穿刺头整体呈锥形结构,拔出本肠梗阻用穿刺引流装置的穿刺部分后对穿刺点进行碘伏消毒,根据术中情况选择缝合或者造口即可。本肠梗阻用穿刺引流装置操作简便,可以顺行或逆行操作,穿刺位置可任意选择,不会引起肠道内容物外泄、污染腹腔,辅以冲洗管帮助可以有效防止管道堵塞。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图3是本技术穿刺部分采用牵拉钢丝时穿刺头整体呈锥形结构状态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穿刺部分采用牵拉钢丝时穿刺头整体呈中心对称平面结构状态的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穿刺部分采用曲臂连杆结构时穿刺头整体呈锥形结构状态的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穿刺部分采用曲臂连杆结构时穿刺头整体呈中心对称平面结构状态的剖视图;图7是本技术引流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撑管体,2、穿刺头,21、刺片,3、控制部件,31、传动结构,4、引流管,41、侧孔,5、冲洗管,51、球头结构,52、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以下以图1的左侧方向为前方进行描述)。如图1所示,本肠梗阻用穿刺引流装置包括穿刺部分和引流部分。所述的穿刺部分包括支撑管体1、穿刺头2和控制部件3;如图2所示,穿刺头2包括多个呈等腰三角形结构的刺片21(图2中是四个刺片21),多个刺片21的底边沿支撑管体1的周向方向均布铰接安装在支撑管体1的前端,多个刺片21分别沿其铰接中心向前方翻折聚拢后可使穿刺头2整体呈锥形结构,多个刺片21分别沿其铰接中心向后方翻折撑开后可使穿刺头2整体呈中心对称平面结构;控制部件3通过前后方向设置的滑移连接结构同轴安装在支撑管体1上,滑移连接结构可以是设置在支撑管体1上的导向槽和配合设置在控制部件3上的导向凸起结构(可实现控制部件3的周向定位)、也可以是简单地配合设置在支撑管体1和控制部件3上的滑移柱面结构等结构,控制部件3通过传动结构31与刺片21连接,控制部件3与支撑管体1之间还设有可定位控制部件3沿支撑管体1前后滑移位置的滑移定位结构,滑移定位结构可以是配合的定位销和定位销孔结构、也可以是配合的定位凸起和定位卡槽等结构,通过定位控制部件3的滑移位置可以实现控制部件3通过传动结构31控制刺片21的张合状态。如图7所示,所述的引流部分包括硅胶材质的引流管4,引流管4的后端密闭连接负压引流器。本肠梗阻用穿刺引流装置应用于肠梗阻手术时,首先在梗阻平面近端选定穿刺点;操作控制部件3将刺片21聚拢使穿刺头2整体呈锥形结构后,将穿刺头2自定位点穿进并没入扩张肠道,然后反向操作控制部件3将刺片21在扩张肠道内撑开使穿刺头2整体呈中心对称平面结构,此时刺片21的外表面与扩张肠道的内表面贴合,本肠梗阻用穿刺引流装置的穿刺部分即固定在穿刺点上,同时,整体呈中心对称平面结构的穿刺头2可以起到扩张肠道内容物不会外泄污染手术创面的作用;将引流管4的后端密闭连接负压引流器,可根据梗阻情况调节引流管4的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肠梗阻用穿刺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穿刺部分和引流部分;/n所述的穿刺部分包括支撑管体(1)、穿刺头(2)和控制部件(3);穿刺头(2)包括多个呈等腰三角形结构的刺片(21),多个刺片(21)的底边沿支撑管体(1)的周向方向均布铰接安装在支撑管体(1)的前端;控制部件(3)通过前后方向设置的滑移连接结构同轴安装在支撑管体(1)上,控制部件(3)通过传动结构(31)与刺片(21)连接,控制部件(3)与支撑管体(1)之间还设有可定位控制部件(3)沿支撑管体(1)前后滑移位置的滑移定位结构;/n所述的引流部分包括硅胶材质的引流管(4),引流管(4)的后端密闭连接负压引流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肠梗阻用穿刺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穿刺部分和引流部分;
所述的穿刺部分包括支撑管体(1)、穿刺头(2)和控制部件(3);穿刺头(2)包括多个呈等腰三角形结构的刺片(21),多个刺片(21)的底边沿支撑管体(1)的周向方向均布铰接安装在支撑管体(1)的前端;控制部件(3)通过前后方向设置的滑移连接结构同轴安装在支撑管体(1)上,控制部件(3)通过传动结构(31)与刺片(21)连接,控制部件(3)与支撑管体(1)之间还设有可定位控制部件(3)沿支撑管体(1)前后滑移位置的滑移定位结构;
所述的引流部分包括硅胶材质的引流管(4),引流管(4)的后端密闭连接负压引流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肠梗阻用穿刺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部件(3)的前端面是压接密封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肠梗阻用穿刺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刺片(21)的外表面和控制部件(3)的前端面上分别设有磁极相反的磁性覆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肠梗阻用穿刺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传动结构(31)包括设置在刺片(21)铰接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亦秋马丽王鲲鹏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市中心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