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临床硬膜外麻醉辅助进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7617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8: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临床硬膜外麻醉辅助进针器。所述临床硬膜外麻醉辅助进针器包括针座、辅助筒、固定块、夹紧机构和固定机构,所述针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针头,所述辅助筒的顶壁螺纹连接有丝杆,所述固定块滑动连接在辅助筒的内侧壁上,所述固定块的顶部与丝杆置于辅助筒内部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固定块底部开设有用于插放针座的放置槽;所述夹紧机构用于对针座进行锁紧,且所述夹紧机构安装在固定块的底部,所述固定机构安装在辅助筒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临床硬膜外麻醉辅助进针器具有稳定性较好,能够使麻醉针可以稳定平缓的刺入患者体内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临床硬膜外麻醉辅助进针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临床硬膜外麻醉辅助进针器。
技术介绍
在临床手术中,麻醉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在进行腹部以下部位肢体手术时常用硬膜外间隙阻滞麻醉术。目前在进行硬膜外穿刺时,麻醉人员主要依靠操作时落空的感觉来判断硬膜外穿刺针针尖已到达硬膜外腔,此外在插入硬膜外导管的过程中要保持穿刺针的位置固定,以防穿刺针的移动损伤硬脊膜,乃至损伤脊髓,导致更严重的后果。目前医护人员在对病人进行麻醉时,都是通过手动将麻醉针插入患者体内,可能会应为手抖不稳或者刺入时的力度有变化,而导致对病人造成伤害,稳定性较差。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临床硬膜外麻醉辅助进针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稳定性较好,能够使麻醉针可以稳定平缓的刺入患者体内的临床硬膜外麻醉辅助进针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临床硬膜外麻醉辅助进针器包括:针座,所述针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针头;辅助筒,所述辅助筒的顶壁螺纹连接有丝杆;固定块,所述固定块滑动连接在辅助筒的内侧壁上,所述固定块的顶部与丝杆置于辅助筒内部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固定块底部开设有用于插放针座的放置槽;夹紧机构;所述夹紧机构用于对针座进行锁紧,且所述夹紧机构安装在固定块的底部;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安装在辅助筒上。优选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弧形夹板、螺纹杆和隔板,两组相同的所述隔板分别固定安装在固定块的底部两端上,所述螺纹杆螺纹连接在隔板的侧壁上,所述弧形夹板与螺纹杆的旋入端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弹性束缚带和魔术贴,两组规格相同的所述弹性束缚带分别固定安装在辅助筒的两端侧壁上,且两组所述弹性束缚带的另一端均固定缝制有相互配合的魔术贴。优选的,所述固定块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滑杆,所述辅助筒的内侧壁上开设有用于滑杆滑动的滑槽,所述滑杆与滑槽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辅助筒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弹性垫圈。优选的,所述丝杆置于辅助筒外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转盘。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临床硬膜外麻醉辅助进针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临床硬膜外麻醉辅助进针器,首选转动丝杆带动固定块移动到辅助筒底部,将针座放入放置槽内部,通过夹紧机构将针座夹紧,然后将固定块移动到辅助筒内部,通过固定机构将辅助筒固定在患者身体上,在转丝杆带动针头向下移动,稳定缓慢的刺入患者需要麻醉的部位,从而提高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临床硬膜外麻醉辅助进针器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辅助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正视图。图中标号:1、辅助筒,2、固定块,3、针座,4、夹紧机构,41、弧形夹板,42、螺纹杆,43、隔板,5、丝杆,6、固定机构,61、弹性束缚带,62、魔术贴,7、滑杆,8、滑槽,9、弹性垫圈,9a、转盘,9b、针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临床硬膜外麻醉辅助进针器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辅助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正视图。临床硬膜外麻醉辅助进针器包括:针座3、辅助筒1、固定块2、夹紧机构4和固定机构6,针座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针头9b,辅助筒1的顶壁螺纹连接有丝杆5,固定块2滑动连接在辅助筒1的内侧壁上,固定块2的顶部与丝杆5置于辅助筒1内部的一端转动连接,固定块2底部开设有用于插放针座3的放置槽;夹紧机构4用于对针座3进行锁紧,且夹紧机构4安装在固定块2的底部,固定机构6安装在辅助筒1上。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2和图3所示,夹紧机构4包括弧形夹板41、螺纹杆42和隔板43,两组相同的隔板43分别固定安装在固定块3的底部两端上,螺纹杆42螺纹连接在隔板43的侧壁上,弧形夹板41与螺纹杆42的旋入端转动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将安装有针头9b的针座3放进固定块2底部的放置槽内部后,转动螺纹杆42,然后螺纹杆42会移动,则会带动弧形夹板41移动,从而使两组弧形夹板41相向移动与针座3侧壁接触,直到将针座3夹紧,从而实现对针座3和针头9b进行固定。参考图1所示,固定机构6包括弹性束缚带61和魔术贴62,两组规格相同的弹性束缚带61分别固定安装在辅助筒1的两端侧壁上,且两组弹性束缚带61的另一端均固定缝制有相互配合的魔术贴62。辅助筒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弹性垫圈9。需要说明的是:通过两组弹性束缚带61可以将辅助筒1绑在患者的身体上,将辅助筒1固定在皮肤表面,通过弹性垫圈9与皮肤接触,可以防止辅助筒1勒在皮肤上对患者造成伤害,然后再通过转动丝杆5,便可以带动针头9b稳定的刺入患者需要麻醉的部位。参考图2和图3所示,固定块2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滑杆7,辅助筒1的内侧壁上开设有用于滑杆7滑动的滑槽8,滑杆7与滑槽8滑动连接。需要说明的是:通过滑杆7和滑槽8的相互配合,可以使固定块2可以被丝杆5转动时稳定的在辅助筒1内部来回移动。参考图1所示,丝杆5置于辅助筒1外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转盘9a,通过转盘9a便于转动丝杆。本技术提供的临床硬膜外麻醉辅助进针器的工作原理如下:首先转动转盘9b带动丝杆5转动,由于固定块2通过与其侧壁固定安装的滑杆7与辅助筒1内侧壁滑槽8滑动连接,所以丝杆5会带动与其转动连接的固定块2向下移动到辅助筒1底部,然后将安装有针头9b的针座3放进固定块2底部的放置槽内部,转动螺纹杆42,然后螺纹杆42会移动,则会带动弧形夹板41移动,从而使两组弧形夹板41相向移动与针座3侧壁接触,直到将针座3夹紧,从而实现对针座3和针头9b进行固定,再反向转动转盘9a带动丝杆5反向转动,从而将针头9b缩回辅助筒1内部,然后通过两组弹性束缚带61可以将辅助筒1绑在患者的身体上,将辅助筒1固定在皮肤表面,通过弹性垫圈9与皮肤接触,可以防止辅助筒1勒在皮肤上对患者造成伤害,此时再通过转盘9a转动丝杆5,带动丝杆5向下移动,便可以带动固定块2再向下移动,而且辅助筒1为透明材质,可以看到内部的针头9b移动的距离,从而可以使针头9b缓慢平稳的刺入患者体内,然后反向转动螺纹杆42,带动弧形夹板41松开针座3,然后再撕开魔术贴62将弹性束缚带61松开,再把辅助筒1取下,把硬膜外导管插如针座3内,从而提高针头刺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便于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麻醉。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临床硬膜外麻醉辅助进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针座(3),所述针座(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针头(9b);/n辅助筒(1),所述辅助筒(1)的顶壁螺纹连接有丝杆(5);/n固定块(2),所述固定块(2)滑动连接在辅助筒(1)的内侧壁上,所述固定块(2)的顶部与丝杆(5)置于辅助筒(1)内部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固定块(2)底部开设有用于插放针座(3)的放置槽;/n夹紧机构(4);所述夹紧机构(4)用于对针座(3)进行锁紧,且所述夹紧机构(4)安装在固定块(2)的底部;/n固定机构(6),所述固定机构(6)安装在辅助筒(1)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临床硬膜外麻醉辅助进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针座(3),所述针座(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针头(9b);
辅助筒(1),所述辅助筒(1)的顶壁螺纹连接有丝杆(5);
固定块(2),所述固定块(2)滑动连接在辅助筒(1)的内侧壁上,所述固定块(2)的顶部与丝杆(5)置于辅助筒(1)内部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固定块(2)底部开设有用于插放针座(3)的放置槽;
夹紧机构(4);所述夹紧机构(4)用于对针座(3)进行锁紧,且所述夹紧机构(4)安装在固定块(2)的底部;
固定机构(6),所述固定机构(6)安装在辅助筒(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床硬膜外麻醉辅助进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机构(4)包括弧形夹板(41)、螺纹杆(42)和隔板(43),两组相同的所述隔板(43)分别固定安装在固定块(2)的底部两端上,所述螺纹杆(42)螺纹连接在隔板(43)的侧壁上,所述弧形夹板(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程翔奚新明
申请(专利权)人:安吉县第三人民医院东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