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细柔软耐固附标记精密型热电偶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6917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4: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细柔软耐固附标记精密型热电偶线,包含第一金属结构,第二金属结构,第一保护层和第二保护层,所述第一金属结构,所述第二金属结构并排设置,且所述第一保护层和所述第二保护层分别与所述第一金属结构和所述第二金属结构表面相互紧贴,所述第一保护层和所述第二保护层的表面印制等距标记、正负极标记和分组标记等标记,其中,所述第一金属结构和所述第二金属结构分别由多股相同的第一金属丝和多股相同的第二金属丝绞合而成,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结构中热电偶线超细柔软,重量很轻,适宜室内温度分布等环境分布的测试以及家电产品和汽车等领域的试验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细柔软耐固附标记精密型热电偶线
本技术特别涉及一种超细柔软耐固附标记精密型热电偶线。
技术介绍
目前试验室及相关工作场所的室内温度分布等环境分布的测量以及家电产品和汽车等领域的试验,会普遍使用热电偶线产品。而目前的使用工况的状况及相关问题如下。1)通常的热电偶线结构,以T型热电偶为例,是由1股铜线和1股铜镍线组合的1对金属线构成的,每股铜线和铜镍线外有一层保护层,此外在该2股线的保护层之外还有一层保护层进行保护。即为3层结构。2)单股线结构的产品质地较硬。不易盘卷等操作。3)单股线结构的产品较易折断,一旦单根折断即无法使用。4)单股线产品的线芯截面积大多在0.2mm2以上,再加上双层保护层,总体截面积较大。5)在大量使用多根热电偶线,并且每根的使用长度较长(如每根20米,1000根)的场景下,产品重量很重,特别在多根并用时其搬运和拆装都会非常费时费力,途中一旦弄断一根,则需要重新施工。6)为使每根热电偶线之间的性能差异降到最小,目前为止大多数情况下,会将同一批次的热电偶分别裁切成一定的长度来使用。因此热电偶的拆装和施工往往效率不高,需要对每根热电偶分别进行标记,出现重复多次测量大量的热电偶长度的问题。7)进行温度变化测量时,需要尽可能的减小热电偶的热容量。如温度变化较快的测试等,需要对热电偶的热容量进行变化。如何比现有产品进一步降低或调节热电偶的热容量也是一个问题。怎样提供一种超细柔软耐固附标记精密型热电偶线,可以使其超细柔软,重量很轻,适宜室内温度分布等环境分布的测试以及家电产品和汽车等领域的试验使用。同时,方便使用,对于热电偶线长度无需使用测量尺等工具即可把握,缩短热电偶线的设置时间,对试验的测试和评价起到积极作用。此外,相比以往的热电偶线而言不易断线,并且在设置时可配合温度变化较快的测试等,对热电偶的热容量进行变化,是目前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超细柔软耐固附标记精密型热电偶线,超细柔软,重量很轻,适宜室内温度分布等环境分布的测试以及家电产品和汽车等领域的试验使用。同时,热电偶线的第一保护层和第二保护层上印制等距标记,方便使用,对于热电偶线长度无需使用测量尺等工具即可把握,缩短了热电偶线的设置时间,对试验的测试和评价起到积极作用。此外,第一金属结构和第二金属结构均为多股绞合丝,相比以往的热电偶线而言不易断线,并且在设置时可减少绞合丝的股数,从而可配合温度变化较快的测试等,对热电偶的热容量进行变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超细柔软耐固附标记精密型热电偶线,包含第一金属结构,第二金属结构,第一保护层和第二保护层,所述第一金属结构,所述第二金属结构并排设置,且所述第一保护层和所述第二保护层分别与所述第一金属结构和所述第二金属结构表面相互紧贴。进一步,所述第一保护层和第二保护层的表面印制等距标记、正负极标记和分组标记等。进一步,所述第一金属结构和所述第二金属结构分别由多股相同的第一金属丝和多股相同的第二金属丝绞合而成。进一步,在测量温度变化时,所述第一金属结构和所述第二金属结构均为多股绞合丝,相比以往的热电偶线而言不易断线,并且在设置时可减少绞合丝的股数,从而可配合温度变化较快的测试等,对热电偶的热容量进行变化。进一步,所述第一金属结构和所述第二金属结构可由铜镍、镍铬、铝镍或铜金属材质构成。可根据热电偶线设置的不同环境而选择相应的材质。进一步,所述第一保护层和所述第二保护层的绝缘材料相同,形状相同,大小相等。进一步,所述第一保护层和所述第二保护层为长度方向上两端相通,且内部设有通道的圆柱体结构。进一步,所述第一保护层和所述第二保护层是在所述第一金属结构和所述第二金属结构的周围喷挤相同的绝缘材料而形成的一体成型部件,或者为相互独立部件。进一步,所述第一保护层和所述第二保护层为相互独立部件时,两者通过夹具等方式连接。进一步,所述第一保护层和所述第二保护层均由聚氯乙烯、聚乙烯、乙烯、氟元素、硅胶、树脂、玻纤、石英玻纤或陶瓷纤维等绝缘材质构成,成为所述第一金属结构和所述第二金属结构的外保护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包含第一金属结构,第二金属结构,第一保护层和第二保护层,所述第一金属结构,所述第二金属结构并排设置,且所述第一保护层和所述第二保护层分别与所述第一金属结构和所述第二金属结构表面相互紧贴,所述第一保护层和所述第二保护层的表面印制等距标记、正负极标记和分组标记等标记。其中,所述第一金属结构和所述第二金属结构分别由多股相同的第一金属丝和多股相同的第二金属丝绞合而成,因此,该结构中热电偶线超细柔软,重量很轻,适宜室内温度分布等环境分布的测试以及家电产品和汽车等领域的试验使用。同时,热电偶线的第一保护层和第二保护层上印制等距标记,方便使用,对于热电偶线长度无需使用测量尺等工具即可把握,缩短了热电偶线的设置时间,对试验的测试和评价起到积极作用。此外,第一金属结构和第二金属结构均为多股绞合丝,相比以往的热电偶线而言不易断线,并且在设置时可减少绞合丝的股数,从而可配合温度变化较快的测试等,对热电偶的热容量进行变化。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超细柔软耐固附标记精密型热电偶线的截面图;图2为本技术超细柔软耐固附标记精密型热电偶线的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超细柔软耐固附标记精密型热电偶线的结构图。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金属结构、2第二金属结构、3第一保护层、4第二保护层、5第一金属丝、6第二金属丝。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将以附图及详细叙述清楚说明本技术所揭示内容的精神,任何所属
技术人员在了解本
技术实现思路
的实施例后,当可由本
技术实现思路
所教示的技术,加以改变及修饰,其并不脱离本
技术实现思路
的精神与范围。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另外,在附图及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相同或类似标号的元件/构件是用来代表相同或类似部分。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第一”、“第二”、…等,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也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其仅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元件或操作。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创作。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包含”、“包括”、“具有”、“含有”等等,均为开放性的用语,即意指包含但不限于。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及/或”,包括所述事物的任一或全部组合。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用语“大致”、“约”等,用以修饰任何可以微变化的数量或误差,但这些微变化或误差并不会改变其本质。一般而言,此类用语所修饰的微变化或误差的范围在部分实施例中可为20%,在部分实施例中可为10%,在部分实施例中可为5%或是其他数值。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了解,前述提及的数值可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细柔软耐固附标记精密型热电偶线,其特征在于,包含第一金属结构,第二金属结构,第一保护层和第二保护层,所述第一金属结构,所述第二金属结构并排设置,且所述第一保护层和所述第二保护层分别与所述第一金属结构和所述第二金属结构表面相互紧贴;/n所述第一保护层和所述第二保护层的表面印制等距标记,正负极标记和分组标记等;/n所述第一金属结构和所述第二金属结构分别由多股相同的第一金属丝和多股相同的第二金属丝绞合而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细柔软耐固附标记精密型热电偶线,其特征在于,包含第一金属结构,第二金属结构,第一保护层和第二保护层,所述第一金属结构,所述第二金属结构并排设置,且所述第一保护层和所述第二保护层分别与所述第一金属结构和所述第二金属结构表面相互紧贴;
所述第一保护层和所述第二保护层的表面印制等距标记,正负极标记和分组标记等;
所述第一金属结构和所述第二金属结构分别由多股相同的第一金属丝和多股相同的第二金属丝绞合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细柔软耐固附标记精密型热电偶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结构和所述第二金属结构由铜镍、镍铬、铝镍或铜金属材质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细柔软耐固附标记精密型热电偶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菅原作雄杨澄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澄智创意科技有限公司南京苏美莱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菅原作雄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