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粘型膜包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6916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4: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膜包线技术领域,尤其是自粘型膜包线;它包括导线以及缠绕在导线外的自粘性塑料膜,所述自粘性塑料膜外表面涂覆有挥发性硅油层;线材拥有自粘性,当缠绕在铁芯等电器上时相邻的线材之间相互粘合,可大大提高线圈的牢固程度;线材的自粘性受到挥发性硅油的限制,也就是说线材在挥发性硅油未挥发时不具有粘性,便于线材收卷和成卷进行搬运,可防止因为线材黏住搬运设备或者相邻线材而影响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粘型膜包线
本技术涉及膜包线
,尤其是自粘型膜包线。
技术介绍
膜包线或者电线在用于缠绕铁芯等结构时,为了让线与线之间缠绕的更加紧密,通常采用粘性包膜。但如果使用普通粘性包膜则容易在尚未使用时线与线之间就已经发生粘合,真正需要制作铁芯线圈时则难以使用了。故一些厂家采用热粘合材质作为包膜,例如中国专利公开的自粘合性绝缘电线及线圈用电线,专利号201580036005.2。其中记载:其包括线状金属导体、堆叠在所述金属导体的外周侧的绝缘层、堆叠在所述绝缘层的外周侧并且可热膨胀的膨胀层、以及堆叠在所述膨胀层的外周侧的热粘合层。上述技术方案的好处是不加热的时候热粘合层不具有粘性,便于线材的收卷、运输,但缺点也很明显,需要加热才能产生粘性,在一些铁芯线圈的缠绕中,由于消防需要可能不便于在加热环境中进行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无需加热的自粘型膜包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自粘型膜包线,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导线以及缠绕在导线外的自粘性塑料膜,所述自粘性塑料膜外表面涂覆有挥发性硅油层,挥发性硅油层可采用例如美国道康宁挥发性硅油(DC345,PMX-0345)等具有挥发性的绝缘油脂。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线与自粘性塑料膜之间设置有缓冲层、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所述缓冲层绕包于导线外,所述第一绝缘层绕包于缓冲层外,第二绝缘层绕包于第一绝缘层外,缓冲层包括从里到外一次分布的里层、内嵌层和外层,内嵌层包括若干沿着导线延伸方向并列排布的硅橡胶细线。缓冲层以及硅橡胶细线提高了线材的抗拉扯能力以及抗挤压能力,缠绕铁芯时受力拉扯也不容易出现裂纹。具体的,所述第一绝缘层为四氟乙烯层,第二绝缘层为PET塑料薄膜层。具备良好的绝缘性能和耐高压性能。具体的,所述里层和外层均为聚酯薄膜层。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自粘性塑料膜为外层粘性塑料膜,也就是说它只有朝外的一面具有粘性。其好处是:自粘性塑料膜不会黏住与他相邻的第二绝缘层,当线材发生较大的弯折时,这两层的曲率有区别,处于外层的自粘性塑料膜拉伸更大,相对独立就减少了因为自粘性塑料膜大幅度拉伸导致第二绝缘层的过度拉伸,避免影响其绝缘性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线材拥有自粘性,当缠绕在铁芯等电器上时相邻的线材之间相互粘合,可大大提高线圈的牢固程度;线材的自粘性受到挥发性硅油的限制,也就是说线材在挥发性硅油未挥发时不具有粘性,便于线材收卷和成卷进行搬运,可防止因为线材黏住搬运设备或者相邻线材而影响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导线;2、自粘性塑料膜;3、硅橡胶细线;4、缓冲层;5、第一绝缘层;6、第二绝缘层;21、挥发性硅油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自粘型膜包线,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导线1以及缠绕在导线1外的自粘性塑料膜2,所述自粘性塑料膜2外表面涂覆有挥发性硅油层21,挥发性硅油层21采用例如美国道康宁挥发性硅油(DC345,PMX-0345)。实施例2如图2所示,所述导线1与自粘性塑料膜2之间设置有缓冲层4、第一绝缘层5和第二绝缘层6,所述缓冲层4绕包于导线1外,所述第一绝缘层5绕包于缓冲层4外,第二绝缘层6绕包于第一绝缘层5外,缓冲层4包括从里到外一次分布的里层、内嵌层和外层,内嵌层包括若干沿着导线延伸方向并列排布的硅橡胶细线3。缓冲层以及硅橡胶细线提高了线材的抗拉扯能力以及抗挤压能力,缠绕铁芯时受力拉扯也不容易出现裂纹。其原理可参考中国专利耐压膜包线,专利号201820823521.0。所述第一绝缘层5为四氟乙烯层,第二绝缘层6为PET塑料薄膜层。具备良好的绝缘性能和耐高压性能。所述里层和外层均为聚酯薄膜层。所述自粘性塑料膜2为外层粘性塑料膜,也就是说它只有朝外的一面具有粘性。其好处是:自粘性塑料膜不会黏住与他相邻的第二绝缘层,当线材发生较大的弯折时,这两层的曲率有区别,处于外层的自粘性塑料膜拉伸更大,相对独立就减少了因为自粘性塑料膜大幅度拉伸导致第二绝缘层的过度拉伸,避免影响其绝缘性能。实施例1和2的形状不同,但根据常识可知形状对于其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并不产生实质影响。实施例3所述导线设置多根。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和最佳实施例,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自粘型膜包线,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导线以及缠绕在导线外的自粘性塑料膜,所述自粘性塑料膜外表面涂覆有挥发性硅油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自粘型膜包线,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导线以及缠绕在导线外的自粘性塑料膜,所述自粘性塑料膜外表面涂覆有挥发性硅油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粘型膜包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与自粘性塑料膜之间设置有缓冲层、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所述缓冲层绕包于导线外,所述第一绝缘层绕包于缓冲层外,第二绝缘层绕包于第一绝缘层外,缓冲层包括从里到外一次分布的里层、内嵌层和外层,内嵌层包括若干沿着导线延伸方向并列排布的硅橡胶细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天鹏庞正苟陈德贵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广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