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慧交通车流量定向疏导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6861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4: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交通安全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智慧交通车流量定向疏导装置,包括自动组件、壳体组件和指向组件,所述自动组件包括移动箱、配重座、调节螺杆、调节螺母、牵引杆、支撑板、滚轮和手轮;通过在设置调节螺杆、调节螺母和滚轮,使得转动调节螺杆可以带动左右两侧的调节螺母相对或相向运动,同时通过牵引杆牵引支撑板上下运动,并带动滚轮上下运动,进而控制滚轮与地面接触,同时通过在移动箱的外侧设置配重座,有效增加了该装置使用时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了该装置的稳定性,避免了传统的车辆疏导装置底部由于安装有滚轮,使得很容易受风力等外力因素而移动出初始位置,不仅妨碍交通,还容易应发交通事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慧交通车流量定向疏导装置
本技术属于交通安全
,尤其涉及一种智慧交通车流量定向疏导装置。
技术介绍
智慧交通是在智能交通(简称:ITS)的基础上,在交通领域中充分运用物联网、云计算、互联网、人工智能、自动控制、移动互联网等技术,通过高新技术汇集交通信息,对交通管理、交通运输、公众出行等等交通领域全方面以及交通建设管理全过程进行管控支撑,使交通系统在区域、城市甚至更大的时空范围具备感知、互联、分析、预测、控制等能力,以充分保障交通安全、发挥交通基础设施效能、提升交通系统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为通畅的公众出行和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服务。传统的车辆疏导装置底部由于安装有滚轮,使得很容易受风力等外力因素而移动出初始位置,不仅妨碍交通,还容易应发交通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智慧交通车流量定向疏导装置,旨在解决传统的车辆疏导装置底部由于安装有滚轮,使得很容易受风力等外力因素而移动出初始位置,不仅妨碍交通,还容易应发交通事故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智慧交通车流量定向疏导装置,包括自动组件、壳体组件和指向组件,所述自动组件包括移动箱、配重座、调节螺杆、调节螺母、牵引杆、支撑板、滚轮和手轮,所述配重座与所述移动箱固定连接,且套设于所述移动箱的外侧,所述配重座的底面与所述移动箱的底面位于同一水高度,所述调节螺杆与所述移动箱转动连接,且贯穿所述移动箱的右侧壁至所述移动箱的内腔,所述调节螺母与所述调节螺杆螺纹连接,且位于所述调节螺杆的左右两侧,所述牵引杆与所述调节螺母转动连接,且位于所述调节螺母的底端,所述支撑板与所述移动箱滑动连接,且位于所述移动箱的内腔,所述滚轮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支撑板的底端四角,所述手轮与所述调节螺杆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调节螺杆的左侧;所述壳体组件包括支撑立柱、安装箱、安装臂、指向臂和顶箱,所述支撑立柱与所述移动箱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移动箱顶端的左右两侧,所述安装箱与所述支撑立柱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支撑立柱远离所述移动箱的一端,所述安装臂与所述安装箱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安装箱前端的左右两侧,所述指向臂与所述安装臂转动连接,且位于所述安装臂的底端,所述顶箱与所述安装箱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安装箱的顶端;所述指向组件包括伺服电机、主动齿轮、从动齿轮、连接轴、蓄电池、控制器和LED显示屏,所述伺服电机与所述安装箱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安装箱内腔的左右两侧,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安装箱的内腔,所述连接轴与所述指向臂固定连接,且贯穿所述安装臂的下侧壁至所述安装臂的内腔,所述连接轴与所述安装臂转动连接,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连接轴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连接轴远离所述指向臂的一端,所述连接轴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蓄电池与所述安装箱固定连接,且为所述安装箱的内腔,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安装箱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安装箱的内腔,所述LED显示屏与所述指向臂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指向臂的前后两侧,所述LED显示屏和所述伺服电机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安装座、顶棚和支撑杆,所述安装座与所述安装臂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安装臂远离所述安装箱的一侧,所述支撑杆与所述安装座可拆卸连接,且位于所述安装座的顶端,所述顶棚与所述支撑杆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支撑杆的顶端。优选的,所述顶棚的长度大于所述配重座的长度。优选的,所述指向组件该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安装臂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安装臂的内腔,所述连接轴与所述安装板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指向组件还包括喇叭,所述喇叭与所述顶箱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顶箱的内腔,所述喇叭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一种智慧交通车流量定向疏导装置,通过在设置调节螺杆、调节螺母和滚轮,使得转动调节螺杆可以带动左右两侧的调节螺母相对或相向运动,同时通过牵引杆牵引支撑板上下运动,并带动滚轮上下运动,进而控制滚轮与地面接触,同时通过在移动箱的外侧设置配重座,有效增加了该装置使用时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了该装置的稳定性,避免了传统的车辆疏导装置底部由于安装有滚轮,使得很容易受风力等外力因素而移动出初始位置,不仅妨碍交通,还容易应发交通事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原理框图。图中:1-自动组件、11-移动箱、12-配重座、13-调节螺杆、14-调节螺母、15-牵引杆、16-支撑板、17-滚轮、18-手轮、2-壳体组件、21-支撑立柱、22-安装箱、23-安装臂、24-指向臂、25-顶箱、26-安装座、27-顶棚、28-支撑杆、3-指向组件、31-伺服电机、32-主动齿轮、33-从动齿轮、34-连接轴、35-安装板、36-蓄电池、37-控制器、38-LED显示屏、39-喇叭。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智慧交通车流量定向疏导装置,包括自动组件1、壳体组件2和指向组件3,自动组件1包括移动箱11、配重座12、调节螺杆13、调节螺母14、牵引杆15、支撑板16、滚轮17和手轮18,配重座12与移动箱11固定连接,且套设于移动箱11的外侧,配重座12的底面与移动箱11的底面位于同一水高度,调节螺杆13与移动箱11转动连接,且贯穿移动箱11的右侧壁至移动箱11的内腔,调节螺母14与调节螺杆13螺纹连接,且位于调节螺杆13的左右两侧,牵引杆15与调节螺母14转动连接,且位于调节螺母14的底端,支撑板16与移动箱11滑动连接,且位于移动箱11的内腔,滚轮17与支撑板16固定连接,且位于支撑板16的底端四角,手轮18与调节螺杆13固定连接,且位于调节螺杆13的左侧;壳体组件2包括支撑立柱21、安装箱22、安装臂23、指向臂24和顶箱25,支撑立柱21与移动箱11固定连接,且位于移动箱11顶端的左右两侧,安装箱22与支撑立柱21固定连接,且位于支撑立柱21远离移动箱11的一端,安装臂23与安装箱22固定连接,且位于安装箱22前端的左右两侧,指向臂24与安装臂23转动连接,且位于安装臂23的底端,顶箱25与安装箱22固定连接,且位于安装箱22的顶端;指向组件3包括伺服电机31、主动齿轮32、从动齿轮33、连接轴34、蓄电池36、控制器37和LED显示屏38,伺服电机31与安装箱22固定连接,且位于安装箱22内腔的左右两侧,主动齿轮32与伺服电机3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且位于安装箱22的内腔,连接轴34与指向臂24固定连接,且贯穿安装臂23的下侧壁至安装臂23的内腔,连接轴34与安装臂23转动连接,从动齿轮33与连接轴34固定连接,且位于连接轴34远离指向臂24的一端,连接轴34与主动齿轮3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慧交通车流量定向疏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动组件(1)、壳体组件(2)和指向组件(3),所述自动组件(1)包括移动箱(11)、配重座(12)、调节螺杆(13)、调节螺母(14)、牵引杆(15)、支撑板(16)、滚轮(17)和手轮(18),所述配重座(12)与所述移动箱(11)固定连接,且套设于所述移动箱(11)的外侧,所述配重座(12)的底面与所述移动箱(11)的底面位于同一水高度,所述调节螺杆(13)与所述移动箱(11)转动连接,且贯穿所述移动箱(11)的右侧壁至所述移动箱(11)的内腔,所述调节螺母(14)与所述调节螺杆(13)螺纹连接,且位于所述调节螺杆(13)的左右两侧,所述牵引杆(15)与所述调节螺母(14)转动连接,且位于所述调节螺母(14)的底端,所述支撑板(16)与所述移动箱(11)滑动连接,且位于所述移动箱(11)的内腔,所述滚轮(17)与所述支撑板(16)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支撑板(16)的底端四角,所述手轮(18)与所述调节螺杆(13)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调节螺杆(13)的左侧;/n所述壳体组件(2)包括支撑立柱(21)、安装箱(22)、安装臂(23)、指向臂(24)和顶箱(25),所述支撑立柱(21)与所述移动箱(11)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移动箱(11)顶端的左右两侧,所述安装箱(22)与所述支撑立柱(21)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支撑立柱(21)远离所述移动箱(11)的一端,所述安装臂(23)与所述安装箱(22)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安装箱(22)前端的左右两侧,所述指向臂(24)与所述安装臂(23)转动连接,且位于所述安装臂(23)的底端,所述顶箱(25)与所述安装箱(22)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安装箱(22)的顶端;/n所述指向组件(3)包括伺服电机(31)、主动齿轮(32)、从动齿轮(33)、连接轴(34)、蓄电池(36)、控制器(37)和LED显示屏(38),所述伺服电机(31)与所述安装箱(22)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安装箱(22)内腔的左右两侧,所述主动齿轮(32)与所述伺服电机(3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安装箱(22)的内腔,所述连接轴(34)与所述指向臂(24)固定连接,且贯穿所述安装臂(23)的下侧壁至所述安装臂(23)的内腔,所述连接轴(34)与所述安装臂(23)转动连接,所述从动齿轮(33)与所述连接轴(34)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连接轴(34)远离所述指向臂(24)的一端,所述连接轴(34)与所述主动齿轮(32)啮合连接,所述蓄电池(36)与所述安装箱(22)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安装箱(22)的内腔,所述控制器(37)与所述安装箱(22)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安装箱(22)的内腔,所述LED显示屏(38)与所述指向臂(24)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指向臂(24)的前后两侧,所述LED显示屏(38)和所述伺服电机(31)均与所述控制器(37)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慧交通车流量定向疏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动组件(1)、壳体组件(2)和指向组件(3),所述自动组件(1)包括移动箱(11)、配重座(12)、调节螺杆(13)、调节螺母(14)、牵引杆(15)、支撑板(16)、滚轮(17)和手轮(18),所述配重座(12)与所述移动箱(11)固定连接,且套设于所述移动箱(11)的外侧,所述配重座(12)的底面与所述移动箱(11)的底面位于同一水高度,所述调节螺杆(13)与所述移动箱(11)转动连接,且贯穿所述移动箱(11)的右侧壁至所述移动箱(11)的内腔,所述调节螺母(14)与所述调节螺杆(13)螺纹连接,且位于所述调节螺杆(13)的左右两侧,所述牵引杆(15)与所述调节螺母(14)转动连接,且位于所述调节螺母(14)的底端,所述支撑板(16)与所述移动箱(11)滑动连接,且位于所述移动箱(11)的内腔,所述滚轮(17)与所述支撑板(16)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支撑板(16)的底端四角,所述手轮(18)与所述调节螺杆(13)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调节螺杆(13)的左侧;
所述壳体组件(2)包括支撑立柱(21)、安装箱(22)、安装臂(23)、指向臂(24)和顶箱(25),所述支撑立柱(21)与所述移动箱(11)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移动箱(11)顶端的左右两侧,所述安装箱(22)与所述支撑立柱(21)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支撑立柱(21)远离所述移动箱(11)的一端,所述安装臂(23)与所述安装箱(22)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安装箱(22)前端的左右两侧,所述指向臂(24)与所述安装臂(23)转动连接,且位于所述安装臂(23)的底端,所述顶箱(25)与所述安装箱(22)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安装箱(22)的顶端;
所述指向组件(3)包括伺服电机(31)、主动齿轮(32)、从动齿轮(33)、连接轴(34)、蓄电池(36)、控制器(37)和LED显示屏(38),所述伺服电机(31)与所述安装箱(22)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安装箱(22)内腔的左右两侧,所述主动齿轮(32)与所述伺服电机(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开生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培华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