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具壳体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67934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4: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灯具壳体组件,包括:信号采集器、控制组件、电源组件和灯壳本体,信号采集器用于采集触发调节信号;控制组件与所述信号采集器连接,用于根据所述触发调节信号生成控制信号;电源组件,与所述控制组件,用于接收所述控制信号并根据所述控制信号输出直流电压信号;灯壳本体,包括电致变色膜,且所述电致变色膜与所述电源组件连接,所述电致变色膜用于根据所述直流电压信号调节透光率。本申请中信号采集器获取到触发调节信号,并传输至控制组件,使得控制组件控制电源组件输出直流电压信号至电致变色膜,从而控制电致变色膜的颜色,即可改变电致变色薄膜的透光率,实现对光源亮度的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灯具壳体组件
本技术涉及灯具照明领域,特别是涉及灯具壳体组件。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照明光源认识的进步,人们对照明环境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其中,照度是照明光环境的重要标识。室内环境的光照度控制一般是通过对电光源进行调节来实现的。目前的主流调光方式主要有斩波调光,模拟调光,PWM调光等几种方式,它们分别应用于不同的光源种类。例如白炽灯和卤钨灯一般采用斩波调光,荧光灯则一般采用模拟调光,至于PWM调光则被大规模的应用在LED光源的控制中。在对不同种类的光源进行调光时,需要挑选不同种类光源的调光控制方式,安装对应的控制模块,这些都将导致调节室内环境的光照度过程较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调节室内环境的光照度过程较复杂问题,提供一种灯具壳体组件。一种灯具壳体组件,所述的灯具壳体组件包括:信号采集器,用于采集触发调节信号;控制组件,与所述信号采集器连接,用于根据所述触发调节信号生成控制信号;电源组件,与所述控制组件,用于接收所述控制信号并根据所述控制信号输出直流电压信号;灯壳本体,包括电致变色膜,且所述电致变色膜与所述电源组件连接,所述电致变色膜用于根据所述直流电压信号调节透光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直流电压信号包括正向电压信号和反向电压信号,所述电致变色膜的材料为可逆电致变色材料,所述电致变色膜根据所述正向电压信号从小到大调节透光率,所述电致变色膜根据所述反向电压信号从大到小调节透光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源组件包括:电源,与所述控制组件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控制信号并根据所述控制信号生成所述直流电压信号;输出接口,与所述电源、所述电致变色膜连接,用于将所述直流电压信号传输至所述电致变色膜。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致变色膜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导电层、电致变色层、电解质层、离子存储层、第二导电层。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输出接口包括第一输出接口和第二输出接口,所述第一输出接口与所述第一导电层连接,所述第二输出接口与所述第二导电层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灯壳本体还包括保护层,其中,所述保护层包括内保护层和外保护层,所述电致变色膜置于所述内保护层和所述外保护层之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保护层和外保护层的材料为透明材料。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信号采集器包括无线信号接收器,用于接受照度传感器传输的照度数据,并将所述照度数据作为触发调节信号输至所述控制组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信号采集器包括红外线接收器,用于采集外部遥控器发送的红外线信号,并将所述红外线信号作为触发调节信号输至所述控制组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信号采集器包括射频传感器,用于接收外部遥控器发送的射频信号,并将所述射频信号作为触发调节信号输至所述控制组件。上述灯具壳体组件包括:信号采集器,用于采集触发调节信号;控制组件,与所述信号采集器连接,用于根据所述触发调节信号生成控制信号;电源组件,与所述控制组件,用于接收所述控制信号并根据所述控制信号输出直流电压信号;灯壳本体,包括电致变色膜,且所述电致变色膜与所述电源组件连接,所述电致变色膜用于根据所述直流电压信号调节透光率。本申请中信号采集器获取到触发调节信号,并传输至控制组件,使得控制组件控制电源组件输出直流电压信号至电致变色膜,从而控制电致变色膜的颜色,即可改变电致变色薄膜的透光率,实现对光源亮度的调节。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灯具壳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电致变色膜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灯具壳体组件,如图1所示,灯具壳体组件1包括信号采集器110、控制组件120和灯壳本体20,其中,信号采集器110用于采集触发调节信号;触发调节信号可以由灯具的开关遥控设备发送的红外线信号或射频触发信号,还可以是照度传感器发送的环境亮度信号、环境光照度信号等。控制组件120与信号采集器110连接,用于根据触发调节信号生成控制信号;控制组件120包括微处理器,微处理器中存储有触发调节信号与控制信号的映射关系。当微处理器接收到触发调节信号,获取触发调节信号携带的触发参数,如标识、幅度、频率、峰值等,并根据触发调节信号携带的触发参数生成控制信号。电源组件130与控制组件120,用于接收控制信号并根据控制信号输出直流电压信号。灯壳本体20包括层叠的保护层210和电致变色膜220,且电致变色膜220与电源组件130连接,电致变色膜220用于根据直流电压信号调节透光率。上述灯具壳体组件1包括:信号采集器110、控制组件120和灯壳本体20,信号采集器110用于采集触发调节信号;控制组件120与信号采集器连接,用于根据触发调节信号生成控制信号;电源组件130与控制组件120,用于接收控制信号并根据控制信号输出直流电压信号;灯壳本体20包括保护层210和电致变色膜220,且电致变色膜220与电源组件130连接,电致变色膜220用于根据直流电压信号调节透光率。本申请中灯座10获取到触发调节信号,并传输至控制组件120,使得控制组件120控制电源组件输出直流电压信号至电致变色膜,从而控制电致变色膜220的颜色,即可改变电致变色薄膜的透光率,实现对光源亮度的调节。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直流电压信号包括正向电压信号和反向电压信号,电致变色膜的材料为可逆电致变色材料,电致变色膜根据正向电压信号从小到大调节透光率,电致变色膜根据反向电压信号从大到小调节透光率。具体的,该直流电压信号可以包括大小和方向,也即该直流电压信号控制信号包括正向电压信号和反向电压信号。电致变色膜是一种可逆的电致变色材料,通过控制单向电压的大小即可控制其变色进而改变透光率,电致变色膜根据直流电压信号的方向选择透光率的调节方向,调节方向可以是自大至小或自小至大。当电致变色膜通电后从透明变为预设色(预设透光率),即可断电,断电后电致变色膜保持当前预设透光率;若需使电致变色膜的颜色恢复透明,只需给电致变色膜通反向电压即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电源组件包括:电源和输出接口,其中,电源与控制组件连接,用于接收控制信号并根据控制信号生成直流电压信号;输出接口,与电源、电致变色膜连接,用于将直流电压信号传输至电致变色膜。具体的,电源可以是输出各种直流信号的信号发生装置,可以是连接系统电源的变压器,可以根据控制信号将系统工作电压降压为电致变色膜的所需的直流电压信号。输出接口与电源、电致变色膜连接,用于将直流电压信号传输至电致变色膜。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信号采集器110为红外线接收器,用于采集外部遥控器发送的红外线信号,并将红外线信号作为触发调节信号输至控制组件120,控制组件120中接收到红外线信号并根据红外线信号的标识、幅值、频率、峰值等参数生成控制信号。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信号采集器110为射频传感器,用于接收外部遥控器发送的射频信号,并将射频信号作为触发调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灯具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灯具壳体组件包括:/n信号采集器,用于采集触发调节信号;/n控制组件,与所述信号采集器连接,用于根据所述触发调节信号生成控制信号;/n电源组件,与所述控制组件,用于接收所述控制信号并根据所述控制信号输出直流电压信号;/n灯壳本体,包括电致变色膜,且所述电致变色膜与所述电源组件连接,所述电致变色膜用于根据所述直流电压信号调节透光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灯具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灯具壳体组件包括:
信号采集器,用于采集触发调节信号;
控制组件,与所述信号采集器连接,用于根据所述触发调节信号生成控制信号;
电源组件,与所述控制组件,用于接收所述控制信号并根据所述控制信号输出直流电压信号;
灯壳本体,包括电致变色膜,且所述电致变色膜与所述电源组件连接,所述电致变色膜用于根据所述直流电压信号调节透光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电压信号包括正向电压信号和反向电压信号,所述电致变色膜的材料为可逆电致变色材料,所述电致变色膜根据所述正向电压信号从小到大调节透光率,所述电致变色膜根据所述反向电压信号从大到小调节透光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组件包括:
电源,与所述控制组件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控制信号并根据所述控制信号生成所述直流电压信号;
输出接口,与所述电源、所述电致变色膜连接,用于将所述直流电压信号传输至所述电致变色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灯具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变色膜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导电层、电致变色层、电解质层、离子存储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伟华张迅刘明礼成育凯吴成红侯大刚向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沃格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