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载荷的动态标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66063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4: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载荷的动态标定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加力支承组件、测力传感器和施力装置;待标定车辆每个轮胎下方对应一个测力传感器,在待标定车辆的每个轮胎处均安装有位移传感器;所述加力支承组件包括支承壳体,在支承壳体上安装能够上下移动的受力大梁,受力大梁的两端连接至车箱两侧的车架大梁,所述受力大梁的中心转动安装在支承壳体上;在所述支承壳体上安装施力装置,施力装置的输出端连接受力大梁,向受力大梁施加作用力;所述受力大梁的一端安装周期性改变受力大梁重心的脉动力发生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排除弹簧的摩擦影响,采用周期性脉动的作用力进行标定,获取完整、准确的车辆负荷和弹簧变形的关系曲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载荷的动态标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辆载荷的动态标定装置,尤其是一种适用于油罐车、集装箱车的车辆载荷的标定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在汽车称重领域大多采用的是各种应力、应变、位移、角度传感器,进行有关参数测量。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技术方案是将地磅秤结构搬到车子上,货物作为货重,进行秤重。该种技术方案存在的问题是地磅秤对水平度有严格要求,在车上很难满足这方面的要求;特别是要求车辆为静态,但车子在运动过程中需要关注货物丢失,这种情况下该技术方案就无法满足。特别是动态情况下地磅秤的关键构件容易磨损,导致精度下降,困难很多。近年随着传感器技术的进步,很多传感器测量精度得到提升,能反映负载引起参数的变化。测量车辆每个车轮的弹簧力变形,通过计算获取车辆的载荷量,这就需要首先确定汽车负载同弹簧变形的关系。传统测量载荷力和变形的关系采用的方式总是缓慢加力,施加的载荷力和弹簧变形的测量都是静态的。采用这种标定方式获取的负载和变形的关系在用于测量汽车负载时,单独加载和单独卸载时,载荷力和变形力的曲线完全不重合,如图1所示,只能作为参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载荷的动态标定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加力支承组件(12)、测力传感器(4)和施力装置(10);待标定车辆每个轮胎(9)下方对应一个测力传感器(4),用于检测每个轮胎的承载力;在所述待标定车辆的每个轮胎(9)处均安装有位移传感器,用于检测每个轮胎处板弹簧(7)的变形量;所述加力支承组件(12)包括支承壳体(2),在支承壳体(2)上安装能够上下移动的受力大梁(3),受力大梁(3)的两端连接至车箱(1)两侧的车架大梁(6),所述受力大梁(3)的中心转动安装在支承壳体(2)上,实现受力大梁(3)的左右摆动;在所述支承壳体(2)上安装施力装置(10),施力装置(10)的输出端连接受力大梁(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载荷的动态标定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加力支承组件(12)、测力传感器(4)和施力装置(10);待标定车辆每个轮胎(9)下方对应一个测力传感器(4),用于检测每个轮胎的承载力;在所述待标定车辆的每个轮胎(9)处均安装有位移传感器,用于检测每个轮胎处板弹簧(7)的变形量;所述加力支承组件(12)包括支承壳体(2),在支承壳体(2)上安装能够上下移动的受力大梁(3),受力大梁(3)的两端连接至车箱(1)两侧的车架大梁(6),所述受力大梁(3)的中心转动安装在支承壳体(2)上,实现受力大梁(3)的左右摆动;在所述支承壳体(2)上安装施力装置(10),施力装置(10)的输出端连接受力大梁(3),以向受力大梁(3)施加作用力;所述受力大梁(3)的一端安装周期性改变受力大梁(3)重心的脉动力发生器(8)。


2.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孟飚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宏讯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