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氧水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6425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除氧水箱,包括水箱本体,所述水箱本体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还包括:空气排出口和氮气输入口,分别设置于所述水箱本体的顶部;排气管道,连通于所述空气排出口与外界空气之间,所述排气管道上设置有用以控制水箱本体内的气体排出的输出阀;输气管道,连通于所述氮气输入口与氮气输出装置之间,所述输气管道上设置有用以将氮气输入水箱本体的输入阀,该种除氧水箱可以先通过水体自身将水箱本体内的部分空气排出,再通过氮气将剩余的空气排出,不仅能够节省氮气的消耗量,维持水箱本体内的气压稳定,而且提高了除氧效果,无需持续提供氮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除氧水箱
本技术涉及一种除氧水箱,具体涉及一种除氧水箱。
技术介绍
目前锅炉给水常用的除氧方式多为热力除氧,热力除氧是指利用蒸汽将锅炉给水加热到大气式热力除氧器压力(0.018MPa)下的饱和温度,这时水表面蒸汽压力接近于水面的全压力,溶解在水中的各种气体的分压力接近于零,给水不具备溶解气体的能力,溶解在水中的气体就会析出,从而达到除去氧气,保护热力设备及管道的目的。然而,热力除氧给水温度较高,一般为104℃左右,在一些特殊情况下,需要采用常温除氧后水作为锅炉补水,如一些较低温度的余热烟气锅炉的给水,采用常温给水时能获得更高的热效率,因此,不适合采用热力除氧的方法对常温给水或者低温给水进行除氧。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的常温除氧水箱为浮顶水箱,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1202134A公开了一种浮顶水箱,包括水箱主体及滑动配合在水箱主体内部的浮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水箱主体与浮顶装置相配合的内壁面为上下等径的柱面,所述水箱主体由多段不同壁厚的筒体依次周向对接焊接而成,各段筒体的内壁面齐平而对接成所述上下等径的柱面,各段筒体的外壁面错开,所述水箱主体配置上盖和下底;浮顶装置由下至上分别设下压环、浮环、中压环、薄膜、第一橡皮环、上压环及其固定件;在水箱主体上设有进水口,该进水口位于浮顶装置下方;在薄膜下面固定多个浮块,在薄膜未布置浮块的各区域内分别开设多个通孔,并于各通孔向下延设导管。该种浮顶水箱存在结构复杂、造价高、不易做成大容量水箱的缺陷,而使用普通水箱会使空气中的氧气重新溶解进入除氧水中,降低除氧效果。为此,现有技术中也有公开采用氮气除氧水箱进行除氧的方法,然而,目前的氮气除氧水箱存在氮气消耗量大,压力不稳定、需要持续提供氮气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的氮气除氧水箱存在氮气消耗量大,压力不稳定、需要持续提供氮气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除氧水箱。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除氧水箱,包括水箱本体,所述水箱本体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还包括,空气排出口和氮气输入口,分别设置于所述水箱本体的顶部;排气管道,连通于所述空气排出口与外界空气之间,所述排气管道上设置有用以控制水箱本体内的气体排出的输出阀,输气管道,连通于所述氮气输入口与氮气输出装置之间,所述输气管道上设置有用以将氮气输入水箱本体的输入阀。进一步地,所述水箱本体内还设置有隔离浮球。进一步地,所述隔离浮球包括上球体和下球体,所述下球体的底部设置有平衡球,所述下球体的顶部沿周向延伸设置有环形薄翼。进一步地,所述隔离浮球设置有多个。进一步地,所述水箱本体的底部设置有排污口和与排污口相连通的排污管道,所述排污管道上设置有排污阀。进一步地,所述水箱本体内设置有用于检测水箱本体内气压大小的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输出阀和输入阀电连接。进一步地,还包括,溢流水出口,位于水箱本体的侧壁上,所述溢流水出口与水箱本体的最高安全水位平齐或者低于最高安全水位;水封桶,侧壁设置有溢流水入口和溢流水排出口,顶部设置有注水口;溢流管,包括一体设置的水平管和竖直管,所述水平管远离竖直管的一端与水箱本体的溢流水出口相连通,所述竖直管位于远离水平管的一端伸入水封桶中且端部靠近水封桶的底部。进一步地,所述溢流水入口的高度高于溢流水出口。进一步地,所述水封桶的侧壁上连接有循环水管,所述循环水管的一端位于溢流水入口下方,另一端位于水封桶底部。进一步地,所述水箱本体的出水口处设置有用以罩设出水口的格栅或者网板。本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提供的除氧水箱,包括水箱本体,所述水箱本体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还包括,空气排出口和氮气输入口,分别设置于所述水箱本体的顶部;排气管道,连通于所述空气排出口与外界空气之间,所述排气管道上设置有用以控制水箱本体内的气体排出的输出阀,输气管道,连通于所述氮气输入口与氮气输出装置之间,所述输气管道上设置有用以将氮气输入水箱本体的输入阀。通过输出阀和空气排出口的设置,当水箱本体水位上升时,水箱本体内的气压上升,当水箱本体内的气压大于输出阀的预设压力时,水箱本体内的气体通过输出阀从空气排出口排出;当水箱本体内水位下降,水箱本体内的气压小于输入阀的预设压力时,通过输入阀经氮气输入口向水箱本体内输入氮气,使得可以先通过水体自身将水箱本体内的部分空气排出,再通过氮气将剩余的空气排出,不仅能够节省氮气的消耗量,维持水箱本体内的气压稳定,而且提高了除氧效果,无需持续提供氮气。2.本技术提供的除氧水箱,所述水箱本体内还设置有隔离浮球,通过隔离浮球的设置,能够有效地隔离水和空气的接触,使得空气更少地溶解入水体中,从而能够在起始除氧后的储存期间,无需间隔一段时间就提供氮气除氧,进一步节省氮气的消耗量。3.本技术提供的除氧水箱,所述隔离浮球包括上球体和下球体,所述下球体的底部设置有平衡球,所述下球体的顶部沿周向延伸设置有环形薄翼,通过在底部设置有平衡球能够保持隔离浮球的稳定性,通过环形薄翼的设置能够提高水面的覆盖率,使得空气与水的接触面积减少99%以上,具有很好的隔离除氧效果。4.本技术提供的除氧水箱,所述隔离浮球设置有多个,通过多个隔离浮球紧密排列在液体表面,形成气液隔离层。5.本技术提供的除氧水箱,所述水箱本体内设置有用于检测水箱本体内气压大小的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输出阀和输入阀电连接,通过压力传感器接受水箱本体内的气压信号,并将气压信号传递给输出阀和输入阀,当气压信号大于输出阀的预设压力时,输出阀打开,水箱本体内的气体通过输出阀排出,当气压信号小于或者等于输出阀的预设压力时,输出阀关闭;当气压信号小于输入阀的预设压力时,输入阀打开,氮气输出装置中的氮气通过输入阀输送至水箱本体,当气压信号等于或者大于输入阀的预设压力时,输入阀关闭。6.本技术提供的除氧水箱,还包括,溢流水出口,位于水箱本体的侧壁上,所述溢流水出口与水箱本体的最高安全水位平齐或者低于最高安全水位;水封桶,侧壁设置有溢流水入口和溢流水排出口,顶部设置有注水口;溢流管,包括一体设置的水平管和竖直管,所述水平管远离竖直管的一端与水箱本体的溢流水出口相连通,所述竖直管位于远离水平管的一端伸入水封桶中且端部靠近水封桶的底部。采用该种水密封结构不仅能够实现良好的密封效果,而且可以有效避免氧气通过密封结构进入水箱本体,当水箱本体水位超出最高安全水位时,多余的水通过溢流管流入水封桶,水封桶内多余的水可通过溢流水排出口排出,通过注水口可以对水封桶进行补水,以发挥正常的水密封的作用。7.本技术提供的除氧水箱,所述溢流水入口的高度高于溢流水出口,能够避免在正常压力下水封桶或者溢流管内的水倒流入水箱本体的情况。8.本技术提供的除氧水箱,所述水封桶的侧壁上连接有循环水管,所述循环水管的一端位于溢流水入口下方,另一端位于水封桶底部,通过循环水管的设置形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除氧水箱,包括水箱本体,所述水箱本体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空气排出口和氮气输入口,分别设置于所述水箱本体的顶部;/n排气管道,连通于所述空气排出口与外界空气之间,所述排气管道上设置有用以控制水箱本体内的气体排出的输出阀;/n输气管道,连通于所述氮气输入口与氮气输出装置之间,所述输气管道上设置有用以将氮气输入水箱本体的输入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氧水箱,包括水箱本体,所述水箱本体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空气排出口和氮气输入口,分别设置于所述水箱本体的顶部;
排气管道,连通于所述空气排出口与外界空气之间,所述排气管道上设置有用以控制水箱本体内的气体排出的输出阀;
输气管道,连通于所述氮气输入口与氮气输出装置之间,所述输气管道上设置有用以将氮气输入水箱本体的输入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氧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本体内还设置有隔离浮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氧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浮球包括上球体和下球体,所述下球体的底部设置有平衡球,所述下球体的顶部沿外周的侧面设置有环形薄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氧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浮球设置有多个。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除氧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本体的底部设置有排污口和与排污口相连通的排污管道,所述排污管道上设置有排污阀。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海亮范晓君李学忠丁陈来蒋立刚李海军高宁宋立丽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硕人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硕人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