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沼气过热器的垃圾焚烧发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96425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沼气过热器的垃圾焚烧发电系统,该系统包括:垃圾坑、厌氧罐、焚烧炉、余热锅炉、沼气过热器、高速汽轮机、发电机、凝汽器、低压加热器、除氧器和给水泵。采用该系统提高了主汽参数,实现了沼气的充分利用,进而将该第二过热蒸汽供给至高速汽轮机进行发电,以提高电厂的经济效益,避免了传统技术中沼气进入焚烧炉燃烧导致的结焦和积灰烧结等问题,保证了系统的顺行,降低了维修成本,实现了垃圾的资源化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沼气过热器的垃圾焚烧发电系统
本技术属于化工
,具体而言,本技术涉及垃圾焚烧发电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垃圾处理费用越来越低,增加垃圾焚烧电厂的发电效率将会成为未来的主流趋势。现有的垃圾焚烧发电厂普遍采用的是中温中压(4MPa,400℃)的主汽参数,全场热效率在21%左右,该参数下的垃圾焚烧电厂的经济效益也越来越差,并且,该参数下焚烧炉的积灰和腐蚀问题愈加严重,焚烧电厂不得不3个月进行一次停炉检修。而主汽参数越高,则垃圾焚烧电厂的发电量越多,经济效益也就越好,但随着主汽参数的提高,垃圾焚烧电厂主要承压受热面的腐蚀问题也越来越严重,电厂将面临极大的安全隐患,国内已有数十起爆管事故,对企业的财产及人身安全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虽然有的电厂采用了特殊合金钢堆焊了主要的受热面,但堆焊材料依然存在着逐年减薄的问题,而且堆焊价格极其昂贵,在已有条件下,效益与安全不可兼得,如要继续提升参数如6.4MPa,480℃,必然会加剧余热锅炉相关受热面的积灰及腐蚀情况。而且垃圾焚烧电厂余热锅炉尾部烟气一般在210℃左右,存在一定的余热浪费。另外,传统的垃圾焚烧工艺都是将垃圾产生的沼气直接通入焚烧炉进行焚烧发电,但对焚烧炉而言,沼气是一种品质较高的燃料,在焚烧炉中通入沼气会导致焚烧炉局部升温,进而导致积灰烧结等问题,而且将沼气通入焚烧炉后会相应的增加焚烧炉的烟气量和烟气流速,从而增使得余热锅炉受热面受到了更强的冲刷效果,加速了高温腐蚀的发生,因此,将沼气通入锅炉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余热锅炉中积灰和腐蚀的状况更加恶化。<br>因此,现有的垃圾焚烧发电技术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垃圾焚烧发电系统,采用该系统提高了主汽参数,实现了沼气的充分利用,进而将该第二过热蒸汽供给至高速汽轮机进行发电,以提高电厂的经济效益,避免了传统技术中沼气进入焚烧炉燃烧而导致的结焦和积灰烧结等问题,保证了系统的顺行,降低了维修成本,实现了垃圾的资源化利用。〔1〕一种垃圾焚烧发电系统,该系统包括:垃圾坑,所述垃圾坑具有垃圾入口、干垃圾出口和垃圾渗滤液出口;厌氧罐,所述厌氧罐具有垃圾渗滤液入口和沼气出口,所述垃圾渗滤液入口与所述垃圾渗滤液出口相连;焚烧炉,所述焚烧炉具有干垃圾入口、烟气出口和灰渣出口,所述干垃圾入口与所述干垃圾出口相连;余热锅炉,所述余热锅炉具有烟气入口、给水口和第一过热蒸汽出口,所述烟气入口与所述烟气出口相连;沼气过热器,所述沼气过热器具有沼气入口、第一过热蒸汽入口和第二过热蒸汽出口,所述第一过热蒸汽入口与所述第一过热蒸汽出口相连,所述沼气入口与所述沼气出口相连,所述沼气过热器能够使沼气燃烧以对第一过热蒸汽进行加热,从而得到第二过热蒸汽;高速汽轮机,所述高速汽轮机具有主汽入口和乏汽出口,所述主汽入口与所述第二过热蒸汽出口相连;发电机,所述发电机与所述高速汽轮机相连。凝汽器,所述凝汽器具有乏汽入口和冷凝水出口,所述乏汽入口与所述乏汽出口相连;低压加热器,所述低压加热器具有冷凝水入口和热水出口,所述冷凝水入口与所述冷凝水出口相连。除氧器,所述除氧器具有热水入口和除氧后水出口,所述热水入口与所述热水出口相连;给水泵,所述给水泵具有除氧后水入口和出水口,所述除氧后水入口与所述除氧后水出口相连,所述出水口与所述给水口相连。由此,根据本技术〔1〕所述的垃圾焚烧发电系统,将沼气供给至沼气过热器中进行燃烧以对通入其中的第一过热蒸汽进行加热,得到第二过热蒸汽,提高了主汽参数,实现了沼气的充分利用,进而将该第二过热蒸汽供给至高速汽轮机进行发电,以提高电厂的经济效益,避免了传统技术中沼气进入焚烧炉燃烧导致的结焦和积灰烧结等问题,保证了系统的顺行,降低了维修成本,实现了垃圾的资源化利用。〔2〕根据〔1〕所述的系统,所述沼气过热器为逆流布置,所述沼气过热器用于利用沼气燃烧产生的热量对所述第一过热蒸汽进行加热而得到所述第二过热蒸汽。由此,可以充分利用沼气在沼气过热器中燃烧产生的热量。〔3〕根据〔1〕或〔2〕所述的系统,所述沼气过热器内布置有用于输送所述第一过热蒸汽以使所述第一过热蒸汽在所述沼气过热器内受热的平行管道。由此,可以充分利用沼气在沼气过热器中燃烧产生的热量。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垃圾焚烧发电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垃圾焚烧发电系统。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参考图1,该系统包括:垃圾坑100、厌氧罐200、焚烧炉300、余热锅炉400、沼气过热器500、高速汽轮机600、发电机700、凝汽器800、低压加热器900、除氧器1000、给水泵1100。垃圾坑100具有垃圾入口101、干垃圾出口102和垃圾渗滤液出口103,且适于将垃圾进行堆滤,从而可以得到干垃圾和垃圾渗滤液。具体地,这里的垃圾主要指生活垃圾,垃圾通过地磅房称量后,经卸料平台倒入垃圾坑中进行堆滤,得到干垃圾和垃圾渗滤液。厌氧罐200具有垃圾渗滤液入口201和沼气出口202,垃圾渗滤液入口201与垃圾渗滤液出口103相连,且适于将上述得到的垃圾渗滤液进行厌氧消化,以便得到沼气。具体地,垃圾渗滤液收集后经泵输送至厌氧罐中进行厌氧消化处理,厌氧罐温度设置为36摄氏度,停留时间为30天,pH为7,产生沼气。由此,不仅可以变废为宝,而且得到高附加值的沼气。焚烧炉300具有干垃圾入口301、烟气出口302和灰渣出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垃圾焚烧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垃圾坑,所述垃圾坑具有垃圾入口、干垃圾出口和垃圾渗滤液出口;/n厌氧罐,所述厌氧罐具有垃圾渗滤液入口和沼气出口,所述垃圾渗滤液入口与所述垃圾渗滤液出口相连;/n焚烧炉,所述焚烧炉具有干垃圾入口、烟气出口和灰渣出口,所述干垃圾入口与所述干垃圾出口相连;/n余热锅炉,所述余热锅炉具有烟气入口、给水口和第一过热蒸汽出口,所述烟气入口与所述烟气出口相连;/n沼气过热器,所述沼气过热器具有沼气入口、第一过热蒸汽入口和第二过热蒸汽出口,所述第一过热蒸汽入口与所述第一过热蒸汽出口相连,所述沼气入口与所述沼气出口相连,所述沼气过热器能够使沼气燃烧以对从所述余热锅炉流出的第一过热蒸汽进行加热,从而得到第二过热蒸汽;/n高速汽轮机,所述高速汽轮机具有主汽入口和乏汽出口,所述主汽入口与所述第二过热蒸汽出口相连;/n发电机,所述发电机与所述高速汽轮机相连;/n凝汽器,所述凝汽器具有乏汽入口和冷凝水出口,所述乏汽入口与所述乏汽出口相连;/n低压加热器,所述低压加热器具有冷凝水入口和热水出口,所述冷凝水入口与所述冷凝水出口相连;/n除氧器,所述除氧器具有热水入口和除氧后水出口,所述热水入口和所述热水出口相连;/n给水泵,所述给水泵具有除氧后水入口和出水口,所述除氧后水入口与所述除氧后水出口相连,所述出水口与所述给水口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焚烧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垃圾坑,所述垃圾坑具有垃圾入口、干垃圾出口和垃圾渗滤液出口;
厌氧罐,所述厌氧罐具有垃圾渗滤液入口和沼气出口,所述垃圾渗滤液入口与所述垃圾渗滤液出口相连;
焚烧炉,所述焚烧炉具有干垃圾入口、烟气出口和灰渣出口,所述干垃圾入口与所述干垃圾出口相连;
余热锅炉,所述余热锅炉具有烟气入口、给水口和第一过热蒸汽出口,所述烟气入口与所述烟气出口相连;
沼气过热器,所述沼气过热器具有沼气入口、第一过热蒸汽入口和第二过热蒸汽出口,所述第一过热蒸汽入口与所述第一过热蒸汽出口相连,所述沼气入口与所述沼气出口相连,所述沼气过热器能够使沼气燃烧以对从所述余热锅炉流出的第一过热蒸汽进行加热,从而得到第二过热蒸汽;
高速汽轮机,所述高速汽轮机具有主汽入口和乏汽出口,所述主汽入口与所述第二过热蒸汽出口相连;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宏伟赵石铁方杨李磊付志臣周民星胡国荣
申请(专利权)人:光大环保技术研究院南京有限公司光大环境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光大环保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