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芋粉末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96061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53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魔芋粉末,其中相对于魔芋原料粉末而言不溶性膳食纤维的含有比例增加,对于粉体的状态下的膳食纤维的直接摄取、向食品中的配合而言有用。为了达成该目的,将魔芋原料粉末与碱金属溶液在魔芋原料粉末中含有的粉末粒子维持了作为粒子的形态的状态下混合而制备混合物,在混合物中,利用向粉末粒子供给的碱金属溶液的作用生成不溶性膳食纤维,得到魔芋粉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魔芋粉末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将魔芋粉末中含有的粉末粒子的水溶性膳食纤维转变为不溶性膳食纤维、并改变了它们的比例的魔芋粉末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魔芋是利用如下方法来制造的,即,将通过粉碎干燥魔芋薯而纯化的魔芋精粉溶解于水中制成魔芋糊,通常使消石灰(氢氧化钙粉末)分散于水中,将所得的悬浮液添加混合到魔芋糊中并充分地搅拌后成型,并加热而使之凝固。自古以来,以日本为代表、并在中国、东南亚的部分地区一直食用魔芋,由于近年的健康饮食热,魔芋作为含有不溶性膳食纤维的食品崭露头角。魔芋薯的主要成分是水溶性的葡甘露聚糖,当溶解于水时就会变为糊状的溶胶,然而若在碱性条件下加热则变为不溶性而发生凝胶化,将水抱合而变为魔芋。魔芋制造中使用的碱凝固剂的主体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钠或碳酸钠。对于此时的反应可以认为是因水溶性葡甘露聚糖(水溶性膳食纤维)中的乙酰基在碱条件下脱离而引起凝胶化(向不溶性膳食纤维的转变)。作为提高了不溶性膳食纤维的含有比例的魔芋加工制品,已知有将魔芋干燥后进行制粉而得的魔芋粉末。专利文献1中公开过如下的魔芋粉末的制造方法,即,将包含水分的魔芋破碎成肉泥状后,经过利用水洗的去除涩味、脱水,对所得的魔芋泥进行干燥,用精粉机进行粉末化。专利文献2中公开过如下的改性魔芋粉,其特征在于,是在抑制了魔芋粒的溶胀的状态下将魔芋粉与碱溶液一起加热处理而改性了的改性魔芋粉,以在分散于水中制成分散液后进行加热处理或搅拌处理时发生凝胶化的方式制备。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4-99453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7230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对于以专利文献1为代表的基于以往技术的魔芋的不溶性膳食纤维粉末而言,不溶性膳食纤维含量高,与含有大量水分的魔芋相比处置性格外好,作为不溶性膳食纤维摄取用的食品而言是非常出色的产品。然而,基于以往技术的魔芋粉末中含有的粉末粒子的吸水性低,或者不具有吸水性,直接摄取时的口感独特,有用途受到限定的情况。专利文献1中,将作为原料的魔芋粉溶解于水中(通常为3质量%浓度),在制备出所谓魔芋糊后加入碱,进行加热而得到魔芋。对其进行湿式破碎,经过利用水洗的去除涩味和脱水,将所得的魔芋纤维部分干燥后,进行粉碎而粉末化。由此可以得到不溶性膳食纤维的含量高的魔芋粉末。然而,专利文献1的方法中,制造工序数增加,另外,制造工序也变得复杂,难以实现制造的高效化。因而,基于以往技术的魔芋粉末的制造中,自含有大量水分的魔芋糊的制备开始,需要加碱、成型、加热、冷却、切碎、脱水、干燥及粉末化的大量工序,另外,相对于魔芋糊而言的魔芋粉的收率(质量基准)也低,在提高魔芋粉末的制造效率方面存在极限。专利文献2中,公开过基于如下操作的改性魔芋粉的制造方法,即,向作为原料的魔芋粉中加入碱溶液,或者加入碱溶液和乙醇等溶胀抑制剂并实施加热处理。该制造方法中,维持作为原料的魔芋粉的粉体的状态而进行利用碱溶液的处理。若使该改性魔芋粉分散于水中而进行加热处理,则直接凝胶化。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改性魔芋粉具有凝胶化能力,被作为凝胶化剂利用。因而,该改性魔芋粉不具有适于将包含不溶性膳食纤维的魔芋粉不形成凝胶而以粉体的状态利用的用途的物性。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魔芋粉末的制造方法,该魔芋粉末相对于魔芋原料粉末而言不溶性膳食纤维的含有比例大幅度增加,对于粉体的状态下的水溶性膳食纤维及不溶性膳食纤维的直接摄取、向食品中的配合而言有用。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魔芋粉末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具有:混合工序,将魔芋原料粉末与碱金属溶液混合,向该魔芋原料粉末中含有的粉末粒子供给该碱金属溶液;和不溶性膳食纤维形成工序,在被供给了所述碱金属溶液的粉末粒子中利用该碱金属溶液的作用形成不溶性膳食纤维而得到魔芋粉末,所述混合工序及所述不溶性膳食纤维形成工序在维持了所述粉末粒子的作为粒子的形态的状态下进行。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向作为原料的魔芋粉中添加碱金属溶液,在维持魔芋粉的粉末粒子的作为粒子的形态的同时,将它们混合,可以得到包含如下的粉末粒子的魔芋粉末,即,增加了因向粉末粒子的表面及其内部供给的碱金属溶液的作用而生成的不溶性膳食纤维的含量,且不具有凝胶化能力。魔芋粉末中含有的不溶性膳食纤维相对于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比例可以通过选择碱金属溶液与魔芋原料粉末的反应条件来控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由葡甘露聚糖来形成不溶性膳食纤维,从而失去魔芋原料粉末所具有的凝胶化能力。即,以使魔芋原料粉末所具有的凝胶化能力消失的方式进行作为水溶性膳食纤维包含的葡甘露聚糖向不溶性膳食纤维的变换。对于魔芋粉末是否失去凝胶化能力、即是否变为非凝胶形成性,可以利用后述的测定魔芋粉末的分散液的粘度的方法等来确认。优选将不具有凝胶化能力的魔芋粉末的每单位干物质中不溶性膳食纤维相对于全部膳食纤维的含量设为50质量%以上。每单位干物质的不溶性膳食纤维含量的上限没有特别限定,然而可以将每单位干物质中不溶性膳食纤维相对于全部膳食纤维的含量设为小于100质量%、或者99质量%以下。此外,本专利技术的魔芋粉末的制造方法中,在维持魔芋原料粉末中含有的粉末粒子的粒子形态的状态下,使碱金属溶液作用,可以直接得到目标魔芋粉末。因而,本专利技术的魔芋粉末的制造方法中,可以省略以往技术中的制备魔芋糊的工序、利用碱凝固剂的添加及加热将魔芋糊凝胶化的工序、进行含有水分的魔芋块的切碎、脱水、干燥、粉末化的工序,极为高效地制造相对于全部膳食纤维含有50质量%以上的不溶性膳食纤维的魔芋粉末。本专利技术的魔芋粉末包含水溶性膳食纤维和不溶性膳食纤维,不溶于水,并且在水中的分散性、抱水性(溶胀性)优异,能够以粉体的形态直接利用,或者通过向饮料、食品中添加而作为饮料、食品中的水溶性膳食纤维与不溶性膳食纤维混合形态利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解决先前所述的基于以专利文献1为代表的以往技术的魔芋的不溶性膳食纤维粉末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人等对于魔芋粉末的制造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其结果是得到如下的结论,即,若能够使魔芋原料粉末中的葡甘露聚糖(水溶性膳食纤维)不溶于水中,而是维持包封在粉末粒子中的状态,由水溶性的膳食纤维形成不溶性的膳食纤维,并可以自由地控制其比例,则可以提供能够用于广泛的用途、并且制造效率优良的魔芋粉末。即,对于精粉魔芋中的膳食纤维含量而言,根据2015年版日本食品标准成分表(文部科学省、化学技术·学术审议会、资源调查分科会编辑),水溶性膳食纤维为0.1%,不溶性膳食纤维为2.1%,然而根据上述食品标准成分表,在作为原料的魔芋精粉中,水溶性膳食纤维为73.3%,不溶性膳食纤维为6.6%。因而,为了更加积极地、并且比以往更广泛地利用魔芋的不溶性膳食纤维,重要的是将作为原料的魔芋精粉中的水溶性膳食纤维直接转变为不溶性膳食纤维,而不是从不溶性膳食纤维的含有率为2.1%的魔芋中取出不溶性膳食纤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魔芋粉末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n混合工序,将魔芋原料粉末与碱金属溶液混合,向该魔芋原料粉末中含有的粉末粒子供给该碱金属溶液;和/n不溶性膳食纤维形成工序,在被供给了所述碱金属溶液的粉末粒子中利用该碱金属溶液的作用形成不溶性膳食纤维而得到魔芋粉末,/n所述混合工序及所述不溶性膳食纤维形成工序在维持了所述粉末粒子的作为粒子的形态的状态下进行。/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302 JP 2018-037419;20181221 JP 2018-2397281.一种魔芋粉末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
混合工序,将魔芋原料粉末与碱金属溶液混合,向该魔芋原料粉末中含有的粉末粒子供给该碱金属溶液;和
不溶性膳食纤维形成工序,在被供给了所述碱金属溶液的粉末粒子中利用该碱金属溶液的作用形成不溶性膳食纤维而得到魔芋粉末,
所述混合工序及所述不溶性膳食纤维形成工序在维持了所述粉末粒子的作为粒子的形态的状态下进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魔芋粉末的制造方法,其中,
利用所述不溶性膳食纤维形成工序得到的魔芋粉末中含有的不溶性膳食纤维相对于全部膳食纤维的基于质量基准的比例为50质量%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魔芋粉末的制造方法,其中,
利用所述不溶性膳食纤维形成工序得到的魔芋粉末不具有凝胶化能力。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魔芋粉末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碱金属溶液包含0.1M~5.0M的碱金属化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魔芋粉末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碱金属溶液中含有的碱金属化合物为钠化合物及钾化合物中的至少1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魔芋粉末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碱金属化合物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及碳酸钠中的至少1种。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魔芋粉末的制造方法,其中,
碱金属溶液相对于所述魔芋原料粉末的基于质量基准的比例为0.1倍~10倍。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鹤田织宽松浦胜
申请(专利权)人:织宽植物露水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