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玮专利>正文

一种三轴电机驱动控制电路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95766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三轴电机驱动控制电路及方法,包括:控制器、驱动电路、电压调节电路、第一开关电路、第二开关电路、第三开关电路、第一电机、第二电机以及第三电机;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输出接口连接驱动电路的输入接口,驱动电路的输入接口连接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输出接口,驱动电路的输出接口连接电压调节电路的电压控制接口,电压调节电路的电压输出接口分别连接第一开关电路的电压输入接口、第二开关电路的电压输入接口、第三开关电路的电压输入接口,第一开关电路的控制接口连接第一电机、第二开关电路的控制接口连接第二电机、第三开关电路的控制接口连接第二电机。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实现对三轴电机的灵活驱动控制、控制方式简单、器件少、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轴电机驱动控制电路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控制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三轴电机驱动控制电路及方法。
技术介绍
在传统炒菜机中,通常是采用翻转料盒,通过逐个打开阻挡板,再让各个料盒中的原材料依次落入炒菜锅中,另一种方式则是依次解开保鲜覆盖膜,然而,这些方式对材料的放置要求非常严格,而且这些方式食材无法一次投放到位,容易出现投放不彻底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用自动投料的方式,即直接采用料盒开口朝下的方式,在投料过程中,直接将覆盖在料盒开口上的保鲜膜撕开即可顺利地将食材投入炒菜锅中,然而该种方式要求切割保鲜膜的切割装置可控,且位置精准,因此,需要寻找一种可精确控制切割装置沿上下左右方向自动精准控制的驱动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三轴电机驱动控制电路及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三轴电机驱动控制电路,包括:控制器、驱动电路、电压调节电路、第一开关电路、第二开关电路、第三开关电路、第一电机、第二电机以及第三电机;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输出接口连接所述驱动电路的输入接口,所述驱动电路的输入接口连接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输出接口,所述驱动电路的输出接口连接所述电压调节电路的电压控制接口,所述电压调节电路的电压输出接口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电压输入接口、第二开关电路的电压输入接口、第三开关电路的电压输入接口,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控制接口连接所述第一电机、所述第二开关电路的控制接口连接所述第二电机、所述第三开关电路的控制接口连接所述第二电机;所述控制器根据所接收的外部输入指令输出控制信号至所述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根据所述控制信号输出驱动信号至所述电压调节电路,以使所述电压调节电路根据所述驱动信号输出调节电压至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第二开关电路和第三开关电路;所述控制器还输出速度信号至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第二开关电路和第三开关电路,以调节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的驱动速度。优选地,还包括:第一测距模块、第二测距模块、第三测距模块、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测距模块、第二测距模块和第三测距模块连接的第一数据收集模块;所述第一测距模块检测第一电机沿第一方向的运动距离,并向所述第一数据收集模块输出第一电机在第一方向上的第一运动距离;所述第二测距模块检测第二电机沿第二方向的运动距离,并向所述第一数据收集模块输出第二电机在第二方向上的第二运动距离;所述第三测距模块检测第三电机沿第三方向的运动距离,并向所述第一数据收集模块输出第三电机在第三方向上的第三运动距离;所述第一数据收集模块接收所述第一运动距离、第二运动距离和第三运动距离,并输出相应的距离数据至控制器。优选地,所述第一测距模块、第二测距模块和第三测距模块均为光栅尺;或者,所述第一测距模块、第二测距模块和第三测距模块均为光电编码器。优选地,还包括:第一位置检测电路、第二位置检测电路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位置检测电路和第二位置检测电路连接的第二数据收集模块;所述第一位置检测电路用于检测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三电机的原点位置,并输出第一原点信息、第二原点信息和第三原点信息至所述第二数据收集模块;所述第二位置检测电路用于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三电机的最大位置点位置,并输出第一最大信息、第二最大信息和第三最大信息至所述第二数据收集模块;所述第二数据收集模块接收所述第一原点信息、第二原点信息、第三原点信息、第一最大信息、第二最大信息和第三最大信息,并输出相应的位置信息至所述控制器。优选地,所述电压调节电路包括:第九电容、第十电容、第十三MOS管;所述第十三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驱动电路的第三端口,所述第十三MOS管的漏极连接供电电压,所述第十三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驱动电路的第四端口;所述第九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三MOS管的源极,所述第九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十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三MOS的源极和所述第九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十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十三MOS管的栅极为所述电压调节电路的电压控制接口,所述驱动电路的第三端口为所述驱动电路的输出接口,所述第十电容的第二端为所述电压调节电路的电压输出接口。优选地,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第四三极管、第一电阻以及第二电阻;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通过所述第一电阻连接控制器的第十九引脚,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和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电压调节电路的电压输出接口,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且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和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的连接端还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第一端,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通过所述第二电阻连接所述控制器的第十八引脚,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和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且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和所述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的连接端还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第二端,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控制器的第十八引脚,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控制器的第十九引脚。优选地,所述第二开关电路包括:第五三极管、第六三极管、第七三极管、第八三极管、第三电阻以及第四电阻;所述第五三极管的基极通过所述第三电阻连接控制器的第十七引脚,所述第五三极管的发射极和所述第六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电压调节电路的电压输出接口,所述第五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七三极管的集电极、且所述第五三极管的集电极和所述第七三极管的集电极的连接端还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的第一端,所述第七三极管的基极通过所述第四电阻连接所述控制器的第十六引脚,所述第七三极管的发射极和所述第八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六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八三极管的集电极、且所述第六三极管的集电极和所述第八三极管的集电极的连接端还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的第二端,所述第六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控制器的第十六引脚,所述第八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控制器的第十七引脚。优选地,所述第三开关电路包括:第九三极管、第十三极管、第十一三极管、第十二三极管、第十一电阻以及第十二电阻;所述第九三极管的基极通过所述第十一电阻连接控制器的第十五引脚,所述第九三极管的发射极和所述第十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电压调节电路的电压输出接口,所述第九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十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且所述第九三极管的集电极和所述第十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的连接端还连接所述第三电机的第一端,所述第十一三极管的基极通过所述第十二电阻连接所述控制器的第十四引脚,所述第十一三极管的发射极和所述第十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十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十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且所述第十三极管的集电极和所述第十二三极管的集电极的连接端还连接所述第三电机的第二端,所述第十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控制器的第十四引脚,所述第十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控制器的第十五引脚。优选地,所述第一位置检测电路包括:第五电阻、第六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轴电机驱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驱动电路、电压调节电路、第一开关电路、第二开关电路、第三开关电路、第一电机、第二电机以及第三电机;/n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输出接口连接所述驱动电路的输入接口,所述驱动电路的输入接口连接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输出接口,所述驱动电路的输出接口连接所述电压调节电路的电压控制接口,所述电压调节电路的电压输出接口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电压输入接口、第二开关电路的电压输入接口、第三开关电路的电压输入接口,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控制接口连接所述第一电机、所述第二开关电路的控制接口连接所述第二电机、所述第三开关电路的控制接口连接所述第二电机;/n所述控制器根据所接收的外部输入指令输出控制信号至所述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根据所述控制信号输出驱动信号至所述电压调节电路,以使所述电压调节电路根据所述驱动信号输出调节电压至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第二开关电路和第三开关电路;所述控制器还输出速度信号至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第二开关电路和第三开关电路,以调节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的驱动速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轴电机驱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驱动电路、电压调节电路、第一开关电路、第二开关电路、第三开关电路、第一电机、第二电机以及第三电机;
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输出接口连接所述驱动电路的输入接口,所述驱动电路的输入接口连接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输出接口,所述驱动电路的输出接口连接所述电压调节电路的电压控制接口,所述电压调节电路的电压输出接口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电压输入接口、第二开关电路的电压输入接口、第三开关电路的电压输入接口,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控制接口连接所述第一电机、所述第二开关电路的控制接口连接所述第二电机、所述第三开关电路的控制接口连接所述第二电机;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接收的外部输入指令输出控制信号至所述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根据所述控制信号输出驱动信号至所述电压调节电路,以使所述电压调节电路根据所述驱动信号输出调节电压至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第二开关电路和第三开关电路;所述控制器还输出速度信号至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第二开关电路和第三开关电路,以调节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的驱动速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轴电机驱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测距模块、第二测距模块、第三测距模块、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测距模块、第二测距模块和第三测距模块连接的第一数据收集模块;
所述第一测距模块检测第一电机沿第一方向的运动距离,并向所述第一数据收集模块输出第一电机在第一方向上的第一运动距离;
所述第二测距模块检测第二电机沿第二方向的运动距离,并向所述第一数据收集模块输出第二电机在第二方向上的第二运动距离;
所述第三测距模块检测第三电机沿第三方向的运动距离,并向所述第一数据收集模块输出第三电机在第三方向上的第三运动距离;
所述第一数据收集模块接收所述第一运动距离、第二运动距离和第三运动距离,并输出相应的距离数据至控制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轴电机驱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测距模块、第二测距模块和第三测距模块均为光栅尺;
或者,所述第一测距模块、第二测距模块和第三测距模块均为光电编码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轴电机驱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位置检测电路、第二位置检测电路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位置检测电路和第二位置检测电路连接的第二数据收集模块;
所述第一位置检测电路用于检测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三电机的原点位置,并输出第一原点信息、第二原点信息和第三原点信息至所述第二数据收集模块;
所述第二位置检测电路用于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三电机的最大位置点位置,并输出第一最大信息、第二最大信息和第三最大信息至所述第二数据收集模块;
所述第二数据收集模块接收所述第一原点信息、第二原点信息、第三原点信息、第一最大信息、第二最大信息和第三最大信息,并输出相应的位置信息至所述控制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轴电机驱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调节电路包括:第九电容、第十电容、第十三MOS管;
所述第十三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驱动电路的第三端口,所述第十三MOS管的漏极连接供电电压,所述第十三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驱动电路的第四端口;所述第九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三MOS管的源极,所述第九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十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三MOS的源极和所述第九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十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十三MOS管的栅极为所述电压调节电路的电压控制接口,所述驱动电路的第三端口为所述驱动电路的输出接口,所述第十电容的第二端为所述电压调节电路的电压输出接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轴电机驱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第四三极管、第一电阻以及第二电阻;
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通过所述第一电阻连接控制器的第十九引脚,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和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电压调节电路的电压输出接口,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且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和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的连接端还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第一端,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通过所述第二电阻连接所述控制器的第十八引脚,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和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且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和所述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的连接端还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第二端,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控制器的第十八引脚,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控制器的第十九引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轴电机驱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关电路包括:第五三极管、第六三极管、第七三极管、第八三极管、第三电阻以及第四电阻;
所述第五三极管的基极通过所述第三电阻连接控制器的第十七引脚,所述第五三极管的发射极和所述第六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电压调节电路的电压输出接口,所述第五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七三极管的集电极、且所述第五三极管的集电极和所述第七三极管的集电极的连接端还连接所述第二电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张玮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