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垂直起降的水上飞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49181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通用航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垂直起降的水上飞机。包括机身、鸭翼、机翼、平尾、垂尾、推进动力系统、旋翼动力系统、撑杆和机身浮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合了固定翼飞机和旋翼飞机的优点,采用三翼面布局和八旋翼垂直起降,配合尾部推进螺旋桨平飞巡航,大大提高了飞行安全性,同时设计有翼尖小翼来改善飞机飞行性能,从而增加航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垂直起降的水上飞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通用航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垂直起降的水上飞机。
技术介绍
我国南方江河湖泊较多,水资源丰富,众多水上飞机在旅游观光、水上巡检等领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但是现有水上飞机多为固定翼水上飞机和旋翼机水上飞机,固定翼水上飞机飞行速度快,巡航时间长,能够在水面上滑行起降,但是所需滑行距离较远,对场地要求比较苛刻。旋翼机虽然可垂直起降和空中悬停,有较好的安全性和低速机动性能,但是飞行效率低,飞行速度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兼顾固定翼和旋翼机的优点,可垂直起降的水上飞机。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垂直起降的水上飞机,包括机身、鸭翼、机翼、平尾、垂尾、推进动力系统、旋翼动力系统、撑杆和机身浮筒;所述机身浮筒设置在所述机身的下端,所述鸭翼水平对称安装在所述机身前端形成左右鸭翼,所述机翼水平对称安装在所述机身中端形成左右机翼,所述平尾水平对称安装在所述机身尾部形成左右平尾,所述垂尾垂直安装在所述机身尾部上表面,所述垂尾上端固定有所述推进动力系统,所述撑杆水平设置在所述机身左右两端形成左右撑杆,所述左撑杆固定连接所述左鸭翼、所述左机翼和所述左平尾,所述右撑杆固定连接所述右鸭翼、所述右机翼和所述右平尾,所述撑杆上安装固定有所述旋翼动力系统,所述左右平尾上分别对称设置有升降舵,所述垂尾上设置有方向舵,所述机身内部集成飞行控制系统、机电系统和航电系统。进一步地,所述机翼由机身向外依次设置有襟翼、副翼和小翼。进一步地,所述小翼向上倾斜,与水平面形成角度α,所述角度α在10°~80°之间。进一步地,所述鸭翼、机翼、平尾和所述垂尾组成三翼面布局。进一步地,旋翼动力系统由八套旋翼动力组件组成,左右对称布置在所述撑杆上。进一步地,所述旋翼动力组件包括螺旋桨、电机、电调、传感器。进一步地,所述推进动力系统包括发动机和螺旋桨。优选的,所述机身采用流线型机身。优选的,所述机身浮筒为船型底机身浮筒。优选的,所述撑杆为流线型撑杆。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采用三翼面布局和八旋翼垂直起降,配合尾部推进动力系统推进平飞巡航,大大提高了飞机的安全性。2、机翼设计有翼尖小翼,可以改善飞机飞行性能,增加飞机航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图;图2为图1的前视图;图中标记为:1、机身,2、鸭翼,3、机翼,4、平尾,5、垂尾,6、推进动力系统,7、旋翼动力系统,8、撑杆,9、机身浮筒,31、襟翼,32、副翼,33、小翼,41、升降舵,51、方向舵。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一种可垂直起降的水上飞机,如图1所示,包括机身1、鸭翼2、机翼3、平尾4、垂尾5、推进动力系统6、旋翼动力系统7、撑杆8和机身浮筒9。机身浮筒9设置在机身1的下端,为飞机提供浮力。鸭翼2水平对称设置在机身1的前端形成左右鸭翼,机翼3水平对称设置在机身1的中端形成左右机翼,平尾4水平对称设置在机身1的尾部形成左右平尾,垂尾5垂直安装在机身1尾部上表面,垂尾5上端固定有推进动力系统6,推进动力系统6为飞机提供向前飞行的动力。撑杆8水平设置在机身1左右两端形成左右撑杆,左撑杆固定连接左鸭翼、左机翼和左平尾,右撑杆固定连接右鸭翼、右机翼和右平尾,可以有效的提高全机的强度。机翼3采用最大厚度在12%以上的高升力翼型。旋翼动力系统7固定安装在撑杆8上,为飞机提供垂直起降及悬停的动力。左右平尾4后端分别设置有升降舵,控制飞机的升降,垂尾5后端设置有方向舵51,控制飞机的飞行方向。在机翼3的后端,由机身向外依次设置有襟翼31、副翼32和小翼33,小翼33向上倾斜,与水平面形成角度α,10°≤α≤80°。如图1和图2所示,鸭翼2、机翼3、平尾4和垂尾5组成三翼面布局。旋翼动力系统7由八套旋翼动力组件构成,左右对称布置在撑杆8上,左右两组旋翼动力组件为对称件,同时提供升力,但是转动方向相反,旋翼动力组件包括螺旋桨、电机、电调和传感器等部件构成。推进动力系统6为飞机提供向前的动力,主要包括发动机和螺旋桨。如图1和图2所示,机身1采用流线型机身,机身浮筒9采用船型底机身浮筒,撑杆8采用流线型撑杆。机身内部安装有飞行控制系统、机电系统、航电系统等控制系统。飞机启动时,控制系统控制旋翼动力系统7高速转动,保持飞机稳定的上升,然后启动推进动力系统6,实现飞机巡飞,通过控制垂尾5上的方向舵51来实现飞机的转向功能。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垂直起降的水上飞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1)、鸭翼(2)、机翼(3)、平尾(4)、垂尾(5)、推进动力系统(6)、旋翼动力系统(7)、撑杆(8)和机身浮筒(9);所述机身浮筒(9)设置在所述机身(1)的下端,所述鸭翼(2)水平对称安装在所述机身(1)前端形成左右鸭翼,所述机翼(3)水平对称安装在所述机身(1)中端形成左右机翼,所述平尾(4)水平对称安装在所述机身(1)尾部形成左右平尾,所述垂尾(5)垂直安装在所述机身(1)尾部上表面,所述垂尾(5)上端固定有所述推进动力系统(6),所述撑杆(8)水平设置在所述机身(1)左右两端形成左右撑杆,所述左撑杆固定连接所述左鸭翼、所述左机翼和所述左平尾,所述右撑杆固定连接所述右鸭翼、所述右机翼和所述右平尾,所述撑杆(8)上安装固定有所述旋翼动力系统(7),所述左右平尾(4)上分别对称设置有升降舵(41),所述垂尾(5)上设置有方向舵(51),所述机身(1)内部集成飞行控制系统、机电系统和航电系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垂直起降的水上飞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1)、鸭翼(2)、机翼(3)、平尾(4)、垂尾(5)、推进动力系统(6)、旋翼动力系统(7)、撑杆(8)和机身浮筒(9);所述机身浮筒(9)设置在所述机身(1)的下端,所述鸭翼(2)水平对称安装在所述机身(1)前端形成左右鸭翼,所述机翼(3)水平对称安装在所述机身(1)中端形成左右机翼,所述平尾(4)水平对称安装在所述机身(1)尾部形成左右平尾,所述垂尾(5)垂直安装在所述机身(1)尾部上表面,所述垂尾(5)上端固定有所述推进动力系统(6),所述撑杆(8)水平设置在所述机身(1)左右两端形成左右撑杆,所述左撑杆固定连接所述左鸭翼、所述左机翼和所述左平尾,所述右撑杆固定连接所述右鸭翼、所述右机翼和所述右平尾,所述撑杆(8)上安装固定有所述旋翼动力系统(7),所述左右平尾(4)上分别对称设置有升降舵(41),所述垂尾(5)上设置有方向舵(51),所述机身(1)内部集成飞行控制系统、机电系统和航电系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垂直起降的水上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翼(3)由机身向外依次设置有襟翼(31)、副翼(32)和小翼(3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艳军罗竑梁斌林玉祥吴海杰
申请(专利权)人:宇领星际航空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