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以调整高度的船尾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4909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以调整高度的船尾舵,包括船体,所述船体右侧开设有滑槽,且滑槽内部转动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顶部与驱动电机相连接,且驱动电机设置在船体顶部,所述船体右侧固定有滑杆,且滑杆与滑台四角滑动连接,同时滑台设置在船体右侧,所述滑台左侧滑动连接在滑槽内部,且滑台左侧与螺杆螺纹连接,所述滑台顶部设置有防水电机,且防水电机贯穿滑台与加固盘相连接,所述加固盘设置在开口内部,且开口开设在滑台下端,所述加固盘外侧设置有转轮。该可以调整高度的船尾舵,设置有螺杆、滑槽和滑台,驱动电机带动螺杆转动,螺杆推动滑台沿滑槽滑动,调整滑台的高度,便于根据航道深浅调整滑台下方舵叶的高度,使用起来更具有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以调整高度的船尾舵
本技术涉及船尾舵
,具体为一种可以调整高度的船尾舵。
技术介绍
船只通常通过螺旋桨等推进设备推动航行,而为了方便控制船只的航行方向,因此需要使用到船尾舵。现有的船尾舵无法调整高度,若船尾舵与船体设置在同一水平面时,船体阻挡水流,导致船尾舵舵效降低,若船尾舵设置在船体下方时,导致船体无法经过一些浅水区域,并且现有的船尾舵的舵杆长度长,且船尾舵与舵杆的连接面积小,导致船尾舵整体结构强度差,船尾舵承受水压时容易损坏,针对上述问题,需要对现有设备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调整高度的船尾舵,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船尾舵无法调整高度,若船尾舵与船体设置在同一水平面时,船体阻挡水流,导致船尾舵舵效降低,若船尾舵设置在船体下方时,导致船体无法经过一些浅水区域,并且现有的船尾舵的舵杆长度长,且船尾舵与舵杆的连接面积小,导致船尾舵整体结构强度差,船尾舵承受水压时容易损坏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以调整高度的船尾舵,包括船体,所述船体右侧开设有滑槽,且滑槽内部转动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顶部与驱动电机相连接,且驱动电机设置在船体顶部,所述船体右侧固定有滑杆,且滑杆与滑台四角滑动连接,同时滑台设置在船体右侧,所述滑台左侧滑动连接在滑槽内部,且滑台左侧与螺杆螺纹连接,所述滑台顶部设置有防水电机,且防水电机贯穿滑台与加固盘相连接,所述加固盘设置在开口内部,且开口开设在滑台下端,所述加固盘外侧设置有转轮,且转轮转动连接在滑台内部,所述转轮靠近加固盘的一端设置在环槽内部,且环槽开设在加固盘外侧,所述加固盘底部焊接有舵叶,且舵叶表面开设有菱孔,所述船体右侧顶部设置有收纳槽,且收纳槽设置在防水电机上方。优选的,所述滑槽的高度大于舵叶的高度。优选的,所述转轮靠近加固盘的一端贴合环槽内壁,且转轮以加固盘为中心呈环形阵列状设置。优选的,所述舵叶呈流线型设置,且舵叶的中心线与加固盘的中心线位于同一垂直线上。优选的,所述菱孔贯穿舵叶,且菱孔均匀分布在舵叶上。优选的,所述收纳槽的内径大于防水电机的外径,且收纳槽的中心线与防水电机的中心线位于同一垂直线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可以调整高度的船尾舵,(1)设置有加固盘、转轮和滑杆,舵叶顶部焊接在加固盘底部,舵叶与加固盘连接面积大,连接更加牢固,防水电机通过加固盘带动舵叶转动,转轮转动支撑加固盘,使加固盘转动更加平稳,螺杆与四个滑杆配合固定加固盘的位置,提高船尾舵整体的结构强度,延长了船尾舵的使用寿命;(2)设置有螺杆、滑槽和滑台,驱动电机带动螺杆转动,螺杆推动滑台沿滑槽滑动,调整滑台的高度,便于根据航道深浅调整滑台下方舵叶的高度,使用起来更具有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舵叶仰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船体,2、滑槽,3、螺杆,4、驱动电机,5、滑杆,6、滑台,7、防水电机,8、加固盘,9、开口,10、转轮,11、环槽,12、舵叶,13、菱孔,14、收纳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以调整高度的船尾舵,如图1和图2所示,船体1右侧开设有滑槽2,且滑槽2内部转动连接有螺杆3,滑槽2的高度大于舵叶12的高度,使舵叶12移动至最上端时,舵叶12的最下端与船体1的最下端位于同一水平面,螺杆3顶部与驱动电机4相连接,且驱动电机4设置在船体1顶部,船体1右侧固定有滑杆5,且滑杆5与滑台6四角滑动连接,同时滑台6设置在船体1右侧,滑台6左侧滑动连接在滑槽2内部,且滑台6左侧与螺杆3螺纹连接,滑台6顶部设置有防水电机7,且防水电机7贯穿滑台6与加固盘8相连接。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加固盘8设置在开口9内部,且开口9开设在滑台6下端,加固盘8外侧设置有转轮10,且转轮10转动连接在滑台6内部,转轮10靠近加固盘8的一端贴合环槽11内壁,且转轮10以加固盘8为中心呈环形阵列状设置,转轮10起到支撑加固盘8的作用,使加固盘8转动更加平稳,转轮10靠近加固盘8的一端设置在环槽11内部,且环槽11开设在加固盘8外侧,加固盘8底部焊接有舵叶12,且舵叶12表面开设有菱孔13,舵叶12呈流线型设置,且舵叶12的中心线与加固盘8的中心线位于同一垂直线上,舵叶12转动时两侧水压平衡,转动时更加省力,菱孔13贯穿舵叶12,且菱孔13均匀分布在舵叶12上,舵叶12两侧水流相通,减少水流对舵叶12的压力,同时也不会影响舵效,船体1右侧顶部设置有收纳槽14,且收纳槽14设置在防水电机7上方,收纳槽14的内径大于防水电机7的外径,且收纳槽14的中心线与防水电机7的中心线位于同一垂直线上,便于防水电机7向上移动收纳在收纳槽14内部。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可以调整高度的船尾舵时,首先接通船载电源,启动驱动电机4,驱动电机4带动螺杆3转动,螺杆3推动滑台6沿滑杆5以及滑槽2滑动,调整滑台6的高度,便于根据航道深浅调整滑台6下方舵叶12的高度,滑台6水平方向切割水流,使滑台6的水平位置更加平稳,需要转向时,启动防水电机7,防水电机7带动加固盘8转动,加固盘8带动舵叶12转动,水流经过菱孔13相通,减少水流对舵叶12的压力,舵叶12两侧的水压相同,使舵叶12转动更加省力,转轮10靠近加固盘8的一端贴合环槽11内壁,加固盘8转动时,转轮10随之转动,同时起到支撑加固盘8的作用,使加固盘8转动更加平稳,加固盘8与舵叶12连接面积大,螺杆3与四个滑杆5配合同时支撑加固盘8,使船尾舵整体结构强度高,使用寿命长,舵叶12移动至最上端时,防水电机7进入收纳槽14内部,这就完成了全部工作,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技术的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内容的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以调整高度的船尾舵,包括船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1)右侧开设有滑槽(2),且滑槽(2)内部转动连接有螺杆(3),所述螺杆(3)顶部与驱动电机(4)相连接,且驱动电机(4)设置在船体(1)顶部,所述船体(1)右侧固定有滑杆(5),且滑杆(5)与滑台(6)四角滑动连接,同时滑台(6)设置在船体(1)右侧,所述滑台(6)左侧滑动连接在滑槽(2)内部,且滑台(6)左侧与螺杆(3)螺纹连接,所述滑台(6)顶部设置有防水电机(7),且防水电机(7)贯穿滑台(6)与加固盘(8)相连接,所述加固盘(8)设置在开口(9)内部,且开口(9)开设在滑台(6)下端,所述加固盘(8)外侧设置有转轮(10),且转轮(10)转动连接在滑台(6)内部,所述转轮(10)靠近加固盘(8)的一端设置在环槽(11)内部,且环槽(11)开设在加固盘(8)外侧,所述加固盘(8)底部焊接有舵叶(12),且舵叶(12)表面开设有菱孔(13),所述船体(1)右侧顶部设置有收纳槽(14),且收纳槽(14)设置在防水电机(7)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以调整高度的船尾舵,包括船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1)右侧开设有滑槽(2),且滑槽(2)内部转动连接有螺杆(3),所述螺杆(3)顶部与驱动电机(4)相连接,且驱动电机(4)设置在船体(1)顶部,所述船体(1)右侧固定有滑杆(5),且滑杆(5)与滑台(6)四角滑动连接,同时滑台(6)设置在船体(1)右侧,所述滑台(6)左侧滑动连接在滑槽(2)内部,且滑台(6)左侧与螺杆(3)螺纹连接,所述滑台(6)顶部设置有防水电机(7),且防水电机(7)贯穿滑台(6)与加固盘(8)相连接,所述加固盘(8)设置在开口(9)内部,且开口(9)开设在滑台(6)下端,所述加固盘(8)外侧设置有转轮(10),且转轮(10)转动连接在滑台(6)内部,所述转轮(10)靠近加固盘(8)的一端设置在环槽(11)内部,且环槽(11)开设在加固盘(8)外侧,所述加固盘(8)底部焊接有舵叶(12),且舵叶(12)表面开设有菱孔(13),所述船体(1)右侧顶部设置有收纳槽(14),且收纳槽(14)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辛金强徐鑫刘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事交通学院镇江校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