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挑式水域地质钻探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4902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悬挑式水域地质钻探船,包括:船体、船舶锚固系统、悬挑式平台、钻架、地质钻进系统;船舶锚固系统组设于船体上;悬挑式平台组设于船体一侧,其上开设有孔洞,孔洞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位于船体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外侧;钻架组设于悬挑式平台上,钻架上设有定滑轮;地质钻进系统组设于悬挑式平台上,且包括泥浆池、钻机及用于穿过孔洞以插接于河床的地质钻探套管;钻机上设有钻杆和卷收装置,卷收装置上的绳索绕过定滑轮后连接有用于吊放地质钻探套管的挂钩,钻杆通过管路与位于泥浆池内的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船上设置悬挑式平台,不仅可以增大作业面,而且悬挑式平台上设置孔洞,可供地质钻探用,解决了现有租赁工程船存在的弊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悬挑式水域地质钻探船
本技术涉及工程地质钻探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悬挑式水域地质钻探船。
技术介绍
近10年来,我国的基础建设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跨江、跨湖、跨海的桥梁、隧道不断地涌现,岩土工程勘察的难度也与日俱增,特别地,在海域工程勘察中,受到波浪、潮汐、航运、流速流向和海底地形地貌的影响,建立固定平台需要耗费额度可观的工程费用和占用航道时间,相对于工程施工费用来说,岩土工程勘察的费用千不足一,在有限的工程费用中需要完成海域的岩土工程勘察,是岩土工程师们面临的一大挑战,由此可见,采用船舶钻探船显得尤为合理。通常来说,海域地质钻探工作常常采用租赁工程船舶的形式来进行开展,一方面可以避免购买船舶和养护船舶带来的资产消耗,实现成本费用的降低,另一方面,工程船出租方在工程停滞或完结期间,可以将工程船用作他途,而不仅仅是地质钻探,加快了设备的周转和资产回收。然而,市场上能租赁的工程船并没有可供地质钻探的孔洞,同时,地质钻探所需的设备和材料众多,工艺流程相互交叉,甚至在外海或者航运繁忙的航道中施工,工期紧张,需要提供工人和船员的居住场所,这就使得甲板可施工作业面大为减少,因此,需要在甲板上拓展一定的作业平面以满足岩土工程勘察中取样、测试等各方面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悬挑式水域地质钻探船,在船上设置悬挑式平台,一方面可以增大作业面,另一方面,悬挑式平台上设置孔洞,可供地质钻探用,解决了现有租赁工程船存在的弊端。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悬挑式水域地质钻探船,其包括:船体;船舶锚固系统,其组设于所述船体上;悬挑式平台,其组设于所述船体一侧,且其上开设有孔洞,所述孔洞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位于船体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外侧;钻架,其组设于所述悬挑式平台上,所述钻架上设有定滑轮;地质钻进系统,其组设于所述悬挑式平台上,且包括泥浆池、钻机及用于穿过孔洞以插接于河床的地质钻探套管;所述钻机上设有钻杆和卷收装置,所述卷收装置上的绳索绕过所述定滑轮后连接有用于吊放地质钻探套管的挂钩,所述钻杆通过管路与位于泥浆池内的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悬挑式平台包括板体和多根水平设置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平行且间隔布置,并组设于所述船体一侧,所述板体铺设于所述支撑柱上,所述孔洞开设于所述板体上且位于其中两根支撑柱之间。进一步地,所述所述支撑柱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加劲肋。进一步地,所述悬挑式平台外围设有护栏。进一步地,所述悬挑式平台的悬挑长度为2.0~3.0m。进一步地,所述钻架上还设有供人站立的操作平台。进一步地,所述船舶锚固系统包括铰锚机、锚以及锚绳,所述锚绳一端卷收于所述铰锚机上,另一端与所述锚相连。进一步地,所述船舶锚固系统设有6组,其中三组位于船首,余下三组位于船尾。进一步地,其还包括重力起吊系统,所述重力起吊系统设于所述船体上。进一步地,所述船体为100~200吨级工程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在船上设置悬挑式平台,一方面可以增大作业面,另一方面,悬挑式平台上设置孔洞,可供地质钻探用,解决了现有租赁工程船存在的弊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悬挑式水域地质钻探船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悬挑式水域地质钻探船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悬挑式平台断面图。图中:1、船体;2、船舶锚固系统;20、铰锚机;21、锚;22、锚绳;3、悬挑式平台;30、孔洞;31、板体;32、支撑柱;33、加劲肋;34、护栏;4、钻架;40、定滑轮;41、操作平台;5、地质钻进系统;50、泥浆池;51、钻机;52、地质钻探套管;53、钻杆;54、卷收装置;55、绳索;56、挂钩;57、管路;6、重力起吊系统;7、膨润土。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悬挑式水域地质钻探船,其包括船体1、船舶锚固系统2、悬挑式平台3、钻架4和地质钻进系统5;船体1可以采用具有自动航行能力的100~200吨级的工程船。船舶锚固系统2组设于船体1上;船舶锚固系统2包括铰锚机20、锚21以及锚绳22,锚绳22一端卷收于铰锚机20上,另一端与锚21相连。为了更好地锚固,船舶锚固系统2设有6组,其中三组位于船首,余下三组位于船尾。锚21抛掷河床时,锚绳22可以经受波浪升沉运动。悬挑式平台3组设于船体1一侧,且其上开设有直径为180cm左右的孔洞30,孔洞30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位于船体1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外侧;钻架4组设于悬挑式平台3上,钻架4上设有定滑轮40;地质钻进系统5组设于悬挑式平台3上,且包括泥浆池50、钻机51及用于穿过孔洞30以插接于河床的地质钻探套管52;泥浆池50内可以放膨润土浆液,钻机51上设有钻杆53和卷收装置54,卷收装置54可以采用卷扬机,卷收装置54上的绳索55绕过定滑轮40后连接有用于吊放地质钻探套管52的挂钩56,钻杆53通过管路57与位于泥浆池50内的泵连接。本技术在船上设置悬挑式平台,一方面可以增大作业面,另一方面,悬挑式平台上设置孔洞,可供地质钻探用,解决了现有租赁工程船存在的弊端。参见图1和2所示,悬挑式平台3包括板体31和多根水平设置的支撑柱32,支撑柱32平行且间隔布置,并组设于船体1一侧,板体31铺设于支撑柱32上,孔洞30开设于板体31上且位于其中两根支撑柱32之间。其中,板体31采用厚4~5cm的木板,支撑柱32采用U型槽钢,并焊接在船体1一侧,参见图3所示,支撑柱32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加劲肋33。参见图1所示,悬挑式平台3外围设有护栏34,以防人或物掉落。本实施例中,悬挑式平台3的悬挑长度为2.0~3.0m。参见图1所示,钻架4上还设有供人站立的操作平台41,通过定滑轮40和工人的配合操作,可以提升钻杆、地质钻探套管52等。参见图1所示,船体1上还设有重力起吊系统6,并位于船尾部,通过重力起吊系统6,可以将膨润土7、钻机51、地质钻探套管52等重物起吊和搬运,放在甲板指定区域。在实施时,如图3所示,首先将槽钢与船体焊接牢固,悬挑长度与焊接长度比约1:3~1:4,悬挑式平台3的大小应满足地质取样和各项测试要求,悬挑面积约10m~15m。上铺4~5cm厚的木板,保证平台表面100%铺装。同时在平台上预留直径180mm孔洞30,以备地质钻探套管52的穿越,同时,孔洞30的预留尽量靠在悬挑根部,以达到钻机51摆放时,钻机51的自重传给船体1而不是悬挑式平台3。悬挑式平台3周边焊接1.50m高的护栏34。如图2所示,重力起吊系统6将膨润土7、地质钻探套管52、钻机51、泥浆池50等设备吊装到指定位置。钻机51应放在平台上预留直径180m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悬挑式水域地质钻探船,其特征在于,其包括:/n船体(1);/n船舶锚固系统(2),其组设于所述船体(1)上;/n悬挑式平台(3),其组设于所述船体(1)一侧,且其上开设有孔洞(30),所述孔洞(30)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位于船体(1)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外侧;/n钻架(4),其组设于所述悬挑式平台(3)上,所述钻架(4)上设有定滑轮(40);/n地质钻进系统(5),其组设于所述悬挑式平台(3)上,且包括泥浆池(50)、钻机(51)及用于穿过孔洞(30)以插接于河床的地质钻探套管(52);所述钻机(51)上设有钻杆(53)和卷收装置(54),所述卷收装置(54)上的绳索(55)绕过所述定滑轮(40)后连接有用于吊放地质钻探套管(52)的挂钩(56),所述钻杆(53)通过管路(57)与位于泥浆池(50)内的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挑式水域地质钻探船,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船体(1);
船舶锚固系统(2),其组设于所述船体(1)上;
悬挑式平台(3),其组设于所述船体(1)一侧,且其上开设有孔洞(30),所述孔洞(30)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位于船体(1)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外侧;
钻架(4),其组设于所述悬挑式平台(3)上,所述钻架(4)上设有定滑轮(40);
地质钻进系统(5),其组设于所述悬挑式平台(3)上,且包括泥浆池(50)、钻机(51)及用于穿过孔洞(30)以插接于河床的地质钻探套管(52);所述钻机(51)上设有钻杆(53)和卷收装置(54),所述卷收装置(54)上的绳索(55)绕过所述定滑轮(40)后连接有用于吊放地质钻探套管(52)的挂钩(56),所述钻杆(53)通过管路(57)与位于泥浆池(50)内的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挑式水域地质钻探船,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挑式平台(3)包括板体(31)和多根水平设置的支撑柱(32),所述支撑柱(32)平行且间隔布置,并组设于所述船体(1)一侧,所述板体(31)铺设于所述支撑柱(32)上,所述孔洞(30)开设于所述板体(31)上且位于其中两根支撑柱(32)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挑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士房项后军郭建波梅江兵王腾飞李光耀曾洪贤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