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文修专利>正文

一种模块化多功能车用辅助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4815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块化多功能车用辅助工具,包括电源模块,动力模块以及功能模块,所述动力模块包括动力驱动组件以及第一连接件,所述功能模块包括第二连接件以及联动件,所述动力模块与功能模块通过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活动连接,所述电源模块驱动动力模块中的动力驱动组件进行运动,所述动力模块的动力驱动组件与功能模块的联动件联动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块化多功能车用辅助工具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领域,尤其是一种模块化多功能车用辅助工具。
技术介绍
随着家用汽车的不断普及,根据用户需求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汽车用品映入各大消费者的眼帘,其中较为常用的包括车用吸尘器,洗车器,泥地自救器,车用照明器及轮胎充气泵。虽然说每一种汽车用品都很好的解决了汽车日常行驶中遇到的各个问题,但是由于每一个汽车用品都需要单独购买并储存,需要占用大量的车内储物空间,而且还需要花费大量的钱去购买。所以,如何研发一种车用多功能的辅助工具,既花费较少的钱,又可以“一机多用”,成为了现今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包括电源模块,动力模块以及功能模块,所述动力模块包括动力驱动组件以及第一连接件,所述功能模块包括第二连接件以及联动件,所述动力模块与功能模块通过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活动连接,所述电源模块驱动动力模块中的动力驱动组件进行运动,所述动力模块的动力驱动组件与功能模块的联动件联动连接。采用了上述结构后,通过电源模块为动力模块提供动力源,然后通过活动连接的两个连接件来连接不同功能的功能模块,当使用者需要相应的车用辅助功能时,只需更换上相应的功能模块,就可实现一机多用,一个动力源对应多个功能模块的技术效果,不但节省了用户重复购买的成本,还节省了车内的储藏空间。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动力驱动组件包括电机以及将电机进行容纳的电机腔,所述电机腔一侧设置有转动腔,所述转动腔上设置有转动槽,所述电机中的转动轴露出电机腔与转动腔固定连接并联动,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电源本体,控制电机的转动轴转动的控制电路单元。采用了上述结构后,动力驱动组件为电机以及电机腔,通过电源模块来为电机提供动力源,而电机上自带的转动轴与转动腔固定连接,这样就可以提供一个转动的动力,通过该转动的动力便可转化为功能模块相应的动力源。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电路单元包括控制开关以及控制电路,所述控制开关包括调速开关,电源开关以及正反转开关,所述控制电路可控制上述控制开关进行相应的控制操作。采用了上述结构后,控制开关包括三个功能,分别为正反转,开关以及调速,通过这三个动力的变更,可以在功能模块中得到相应的功能体现。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功能模块为车用吸尘组件,所述车用吸尘组件包括将功能模块与动力模块进行容纳的吸尘外壳壳体,设置于外壳壳体顶部的出风口,以及设置于外壳壳体内朝向与出风口方向正对的风扇,所述风扇中部设置有可带动整个扇叶进行转动的扇叶连接轴,所述扇叶连接轴插接于转动腔的转动槽上,并且转动槽带动扇叶连接轴进行自转,所述第一连接件为设置于动力模块上的卡块,所述第二连接件为设置于功能模块上的卡槽,所述动力模块与功能模块分别通过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卡接。采用了上述结构后,通过内置风扇,让转动腔带动风扇进行转动,从而达到吸风的技术效果,而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通过卡接连接,既可得到连接效果好又方便拆卸的技术效果。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功能模块为车用充气组件,所述车用充气组件包括将将功能模块与动力模块进行容纳的充气外壳壳体,设置于外壳壳体内的双螺杆气体压缩泵,所述双螺杆气体压缩泵包括第一螺杆,第二螺杆,进气口以及出气口,所述第一螺杆与第二螺杆相互咬合并联动,所述第一螺杆伸出双螺杆气体压缩泵并插接于转动腔的转动槽上,所述第一连接件为设置于动力模块上的卡块,所述第二连接件为设置于功能模块上的卡槽,所述动力模块与功能模块分别通过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卡接。采用了上述结构后,本结构参考了双螺杆压缩机的工作原理,通过一系列的气体压缩,从进气口进气并在螺杆内压缩气体,让转动腔的自转转动效果转化成活塞的竖直运动效果,从而实现车用充气功能。其中活塞杆与转动腔的连接结构不仅包括上述方式,任何能实现从自转转动传动为竖直运动的结构方式均属于本专利的保护范围。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功能模块为车用水枪组件,所述车用水枪组件包括将功能模块与动力模块容纳在内的水枪外壳壳体,设置于外壳壳体内的柱塞泵,所述柱塞泵内设置有连接套管,圈设于连接套管外周部并与连接套管联动的偏心轮以及柱塞,所述偏心轮的横向一端与柱塞固定连接,所述偏心轮包括外轮以及内轮,连接套管插接于转动腔的转动槽上,并且转动槽可带动连接套管自转,所述内轮设置于连接套管外部,并随着连接套管的自转而周转,内轮带动外轮周转,从而使柱塞在横向方向上作往复运动,所述第一连接件为设置于动力模块上的卡块,所述第二连接件为设置于功能模块上的卡槽,所述动力模块与功能模块分别通过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卡接。采用了上述结构后,本结构参考了柱塞泵压缩水枪的结构,通过一系列的柱塞泵压缩水枪原理,让转动腔带动连接套管,连接套管连接偏心轮从而实现压缩水枪功能。其中连接套管与转动腔的连接结构不仅包括上述方式,任何能实现从自转转动传动为横向运动的结构方式均属于本专利的保护范围。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模块外多功能车用辅助工具外部设置有将功能模块,电源模块以及动力模块容纳于内的外壳壳体,所述功能模块为泥地自救组件,所述泥地自救组件包括齿轮盘,设置于齿轮盘下方的绕线柱,以及设置于绕线柱下方的绕线柱连接轴,所述绕线柱连接轴插接于转动腔的转动槽上,并且转动槽可带动绕线柱连接轴自转,从而使绕线柱以及齿轮盘自转,所述外壳壳体位于绕线柱一侧设置有出线孔,所述齿轮盘一侧设置有将齿轮盘进行卡位的卡位件,所述卡位件可与齿轮盘中的任意一齿部相卡接,并在卡接后与外壳壳体内侧壁相抵靠,所述第一连接件为设置于动力模块上的卡块,所述第二连接件为设置于功能模块上的卡槽,所述动力模块与功能模块分别通过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卡接。采用了上述结构后,由于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有时会陷入泥地中导致轮胎打滑,不能脱困。一般的车用泥地自救器是通过绞盘伸出绳索并固定至石头,树木或其他固定物体上,通过启动汽车拉取绳索来让轮胎脱困。本技术的方案基于该原理,来让转动腔提供转动动力,让绕线柱中的线转出一端固定于石头,树木或其他固定物,从而实现轮胎自救功能,而卡位件则帮助使用者在脱困时可固定住绳索,更加便于使用者将轮胎移出泥地。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车用辅助工具正视图;图2所示为动力模块的侧面剖视图;图3所示为车用吸尘模式下的辅助工具正面剖视图;图4所示为车用充气模式下的辅助工具正面剖视图;图5所示为车用洗车模式下的辅助工具正面剖视图;图6所示为车用自救模式下的辅助工具正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6所示,本技术包括电源模块1,动力模块2以及功能模块3,所述动力模块2包括动力驱动组件21以及第一连接件22,所述功能模块3包括第二连接件以及联动件32,所述动力模块2与功能模块3通过第一连接件22与第二连接件31活动连接,所述电源模块1驱动动力模块2中的动力驱动组件21进行运动,所述动力模块2的动力驱动组件21与功能模块3的联动件32联动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块化多功能车用辅助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模块,动力模块以及功能模块,所述动力模块包括动力驱动组件以及第一连接件,所述功能模块包括第二连接件以及联动件,所述动力模块与功能模块通过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活动连接,所述电源模块驱动动力模块中的动力驱动组件进行运动,所述动力模块的动力驱动组件与功能模块的联动件联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多功能车用辅助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模块,动力模块以及功能模块,所述动力模块包括动力驱动组件以及第一连接件,所述功能模块包括第二连接件以及联动件,所述动力模块与功能模块通过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活动连接,所述电源模块驱动动力模块中的动力驱动组件进行运动,所述动力模块的动力驱动组件与功能模块的联动件联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多功能车用辅助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驱动组件包括电机以及将电机进行容纳的电机腔,所述电机腔一侧设置有转动腔,所述转动腔上设置有转动槽,所述电机中的转动轴露出电机腔与转动腔固定连接并联动,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电源本体,控制电机的转动轴转动的控制电路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多功能车用辅助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单元包括控制开关以及控制电路,所述控制开关包括调速开关,电源开关以及正反转开关,所述控制电路可控制上述控制开关进行相应的控制操作。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多功能车用辅助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模块为车用吸尘组件,所述车用吸尘组件包括将功能模块与动力模块进行容纳的吸尘外壳壳体,设置于外壳壳体顶部的出风口,以及设置于外壳壳体内朝向与出风口方向正对的风扇,所述风扇中部设置有可带动整个扇叶进行转动的扇叶连接轴,所述扇叶连接轴插接于转动腔的转动槽上,并且转动槽带动扇叶连接轴进行自转,所述第一连接件为设置于动力模块上的卡块,所述第二连接件为设置于功能模块上的卡槽,所述动力模块与功能模块分别通过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卡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多功能车用辅助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模块为车用充气组件,所述车用充气组件包括将功能模块与动力模块进行容纳的充气外壳壳体,设置于外壳壳体内的双螺杆气体压缩泵,所述双螺杆气体压缩泵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文修
申请(专利权)人:陈文修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