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4814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40
公开了一种雨刷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雨刷装置与雨刷臂相结合,用于去除附着在车窗上的异物,包括:贴紧构件,刮除异物;加压构件,加压贴紧构件,以使贴紧构件紧贴于所述车窗;接头,与加压构件相结合,形成有用于插入雨刷臂的端部以实现连接的连接槽;以及接头盖,与接头相结合,覆盖连接槽的至少一部分。该接头盖包括:盖部,覆盖连接槽的开口;第一结合部,从盖部突出延伸,并与接头相结合,形成有用于使盖部相对于接头旋转的关节部;以及第二结合部,从盖部延伸,并与接头相结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雨刷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雨刷装置。
技术介绍
通常,就行驶中的汽车而言,若玻璃窗表面被大气中的灰尘、各种异物污染,或者因气象条件而被雪或雨污染,则难以确保视野,会阻碍安全行驶。因此,作为用于驾驶员安全驾驶的视野确保装置,在汽车上会设置用于刮除玻璃窗表面上的雪、雨或异物的车辆用雨刷装置。雨刷装置连接于设置在车辆上的雨刷臂,并借助雨刷臂来工作。雨刷装置包括通过将雨刷臂插入接头(adapter)来实现连接的类型,这种类型的雨刷装置,在雨刷臂完成插入后,将接头盖结合在接头上,由此完成连接。图1是示出现有技术中的雨刷装置的接头盖的立体图。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的接头盖5通常采用通过单纯的插入配合来与接头4相连接的结构。具体而言,具有:将接头4的旋转轴4a插入接头盖5的连接槽5a,并将接头盖5以旋转轴4a为中心旋转的结构。然而,将旋转轴4a插入连接槽5a来实现连接的结构是结合力弱的结构。因此,经常发生接头盖5受到外部冲击而从接头4分离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雨刷装置,该雨刷装置既能够确保结合雨刷臂变得简单,又能够防止接头盖脱离。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根据本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一种雨刷装置,该雨刷装置与雨刷臂相结合,用于去除附着在车窗上的异物,包括:贴紧构件,刮除异物;加压构件,加压贴紧构件,以使贴紧构件紧贴于所述车窗;接头,与加压构件相结合,形成有用于插入雨刷臂的端部以实现连接的连接槽;以及接头盖,与接头相结合,覆盖连接槽的至少一部分。该接头盖包括:盖部,覆盖连接槽的开口;第一结合部,从盖部突出延伸,并与接头相结合,形成有用于使盖部相对于接头旋转的关节部;以及第二结合部,从盖部延伸,并与接头相结合。技术效果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能够使用于覆盖接头的接头盖与接头牢固地相结合,从而能够有效防止雨刷装置在工作中与接头盖相分离。另外,由于接头盖具有可旋转的结构,所以能够完全开放接头的内部,使得结合雨刷臂变得简单。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现有技术中的雨刷装置的接头盖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雨刷装置的立体图。图3是示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雨刷装置的分解图。图4是示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雨刷装置的接头和接头盖的图。图5和图6是用于详细说明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雨刷装置的接头盖的图。图7是用于说明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雨刷装置的接头盖的操作的图。图8和图9是用于说明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雨刷装置的接头与接头盖之间的结合的图。附图标记的说明5:雨刷臂10:贴紧构件20:加压构件30:罩构件40:接头42:连接槽44:锁定突起46:结合孔50:接头盖52:盖部54:第一结合部54a:锁定槽55:关节部56:第二结合部57:紧固突起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图2是示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雨刷装置的立体图,图3是示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雨刷装置的分解图。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雨刷装置是用于去除附着在车窗上的异物的雨刷装置,该雨刷装置包括:贴紧构件10、加压构件20、接头40和接头盖50。贴紧构件10是紧贴在车窗而刮除异物的部分,本实施例的贴紧构件10包括如橡胶材质的雨刷刮片那样的公知的多种贴紧构件10。贴紧构件10可以附加结合有用于弹性支撑贴紧构件10的支撑构件。加压构件20是用于将贴紧构件10向车窗侧加压支撑以使贴紧构件10紧贴在车窗上的部分。加压构件20可以是多个杠杆铰链连接而成的树形选择排序(tournament)形态的杠杆结构体。即,具有如下结构:与雨刷臂最近的杠杆为最上部杠杆,多个下部杠杆依次连接到最上部杠杆,由此杠杆结构朝向贴紧构件10扩大。杠杆结构体通过接头40连接于雨刷臂5,从而接收来自雨刷臂5的按压力。从雨刷臂接收的按压力传递至相连接的各杠杆,传递至杠杆的按压力重新传递至贴紧构件10,从而能够将贴紧构件10紧贴在汽车玻璃窗的曲面。另外,加压构件20可以是由板簧构成的扁平结构。另外,加压构件20也可以是树形选择排序形态的结构与扁平结构相结合而成的混合结构。在加压构件20上,可结合用于覆盖并保护加压构件20的罩构件30。罩构件30可具备借助空气压力来给杠杆结构体提供附加按压力的导流板(spoiler)的功能。参照图2和图3,本实施例的雨刷装置可包括一对罩构件30,所述一对罩构件30分别与接头40的两端部相连接并覆盖至加压构件20的两端部。接头40接收来自雨刷臂5的力并将该力传递至加压构件20。为此,接头40结合于加压构件20并与雨刷臂5相连接。在接头40形成有用于插入雨刷臂5的端部来实现连接的连接槽42。图4是示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雨刷装置的接头和接头盖的图。参照图3和图4,本实施例的接头40结合于加压构件20的中心部,雨刷臂5可以经由连接槽42插入接头40的内部,由此实现连接。例如,在连接槽42形成有横穿内部的连接杆48,具有U型钩结构的雨刷臂5可以挂在连接杆48上来实现连接。此时,还可包括可旋转地连接于连接杆48的结合构件49,结合构件49可插入至雨刷臂5的U型钩内。接头盖50发挥用于遮盖在结合雨刷臂5之后留下的连接槽42的空余空间的作用。接头盖50具有能够结合于接头40且覆盖连接槽42的至少一部分的结构。具体而言,接头盖50包括盖部52、第一结合部54和第二结合部56。图5和图6是用于详细说明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雨刷装置的接头盖的图。盖部52是用于覆盖连接槽42的开口42a的部分。盖部52能够覆盖在连接槽42中成为用于插入雨刷臂5的人口的开口42a,由此盖部52能够覆盖连接槽42中空余的部分。参照图3至图5,盖部52是板形构件,可以覆盖在连接槽42中位于雨刷臂5的U型钩前的空余空间。第一结合部54是用于将接头盖50可旋转地结合在接头40的部分。第一结合部54从盖部52突出延伸并结合于接头40,在第一结合部54形成有用于使盖部52相对于接头40旋转的关节部55。图7是用于说明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雨刷装置的接头盖的操作的图。参照图6和图7,当将第一结合部54结合在接头40时,可以如同以关节部55为中心旋转而能够打开或关闭连接槽42的盖子那样操作盖部52。具体而言,在盖部52的一侧端部形成有第一结合部54,第一结合部54可以插入接头40的连接槽42内部以实现结合。因此,设置在盖部52的一侧端部的第一结合部54的关节部55可以发挥铰链作用,盖部52能够以关节部55为中心旋转,从而能够打开或关闭连接槽42的开口42a。参照图5和图6,盖部52与第一结合部54可以由合成树脂一体制成。此时,关节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雨刷装置,与雨刷臂相结合,用于去除附着在车窗上的异物,其中,/n该雨刷装置包括:/n贴紧构件,刮除所述异物,/n加压构件,加压所述贴紧构件,以使所述贴紧构件紧贴于所述车窗,/n接头,与所述加压构件相结合,形成有用于插入所述雨刷臂的端部以实现连接的连接槽,以及/n接头盖,与所述接头相结合,覆盖所述连接槽的至少一部分;/n所述接头盖包括:/n盖部,覆盖所述连接槽的开口,/n第一结合部,从所述盖部突出延伸,并与所述接头相结合,形成有用于使所述盖部相对于所述接头旋转的关节部,以及/n第二结合部,从所述盖部延伸,并与所述接头相结合。/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210 KR 10-2020-00157841.一种雨刷装置,与雨刷臂相结合,用于去除附着在车窗上的异物,其中,
该雨刷装置包括:
贴紧构件,刮除所述异物,
加压构件,加压所述贴紧构件,以使所述贴紧构件紧贴于所述车窗,
接头,与所述加压构件相结合,形成有用于插入所述雨刷臂的端部以实现连接的连接槽,以及
接头盖,与所述接头相结合,覆盖所述连接槽的至少一部分;
所述接头盖包括:
盖部,覆盖所述连接槽的开口,
第一结合部,从所述盖部突出延伸,并与所述接头相结合,形成有用于使所述盖部相对于所述接头旋转的关节部,以及
第二结合部,从所述盖部延伸,并与所述接头相结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泰宪金明渊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可普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