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7175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6: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雨刮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雨刮装置用于去除附着在挡风玻璃上的异物,包括:紧贴构件,用于刮除异物;杆结构体,具备中心杆和通过铰链结构连接在中心杆上的延伸杆,并用于对紧贴构件进行加压,使得紧贴构件紧贴在挡风玻璃上;接头,与杆结构体结合且连接有雨刮臂。中心杆的中心部具有相互对置的一对侧壁以及连接一对侧壁的上部面,上部面形成有供接头插入的贯通孔,在贯通孔和侧壁之间留有上部面的一部分而形成加强部。

Wiper un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雨刮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雨刮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挡风玻璃表面如果被大气中的灰尘或各种异物或气象状态引起的雪、雨污染,则难以确保驾驶中的汽车的视野,会影响安全驾驶。因此,作为用于确保驾驶员安全驾驶的视野的工具,在汽车上会设置有车辆用雨刮装置,以刮除附在挡风玻璃表面的雪、雨或异物等。雨刮装置连接在设置于车辆上的雨刮臂,并借助雨刮臂进行工作。在具有多节臂的雨刮装置中,中心(primary)杆一般是通过对金属进行冲压加工或注塑合成树脂而制得,所述中心杆与雨刮臂结合并承受使雨刮装置工作所需的力。但是,对金属进行冲压加工的方式在用金属材料实现复杂形状方面具有难度,剖面仅能实现为一字形,制造受限较多,因此,一般情况下,在制作塑料材料的薄壳之后,为了补充强度,在内侧叠加金属材料的结构物进行制作。尽管这种方式由于采用注塑方式来制作壳体而具有制造简单的优点,但是强度较弱,在擦拭时,损坏的危险较大,因此,为了确保强度,在制作时会增加结构物内侧的厚度(塑料壳+金属结构物),但这会导致外形粗笨且重量加重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够用金属材料实现中心杆且结构简单并能够确保强度及性能的雨刮装置。提供一种雨刮装置,用于去除附着在挡风玻璃上的异物,包括:紧贴构件,用于刮除异物;杆结构体,具备中心杆和通过铰链结构连接在中心杆上的延伸杆,并用于对紧贴构件进行加压,使得紧贴构件紧贴在挡风玻璃上;接头,与杆结构体结合且连接有雨刮臂。中心杆的中心部具有相互对置的一对侧壁以及连接一对侧壁的上部面,上部面形成有供接头插入的贯通孔,在贯通孔和侧壁之间留有上部面的一部分而形成加强部。本技术中,通过冲压加工方法,省掉塑料壳,并用金属材料形成简单的杆结构体,从而能够确保雨刮装置的强度以及性能。另外,通过减少零件数量,例如塑料壳,能够形成外形光洁且重量轻盈的杆结构体。另外,能够节约杆结构体的制造中所消耗的成本和时间。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雨刮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雨刮装置的分解图。图3是示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雨刮装置的中心杆的立体图。图4A以及图4B是比较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涉及的雨刮装置的中心杠杆的剖面图以及现有中心杠杆的剖面图的图。图5是说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雨刮装置的中心杆和加强块的图。图6是说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雨刮装置的中心杆和加强块的图。图7是说明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雨刮装置的中心杆和加强块的图。图8是示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雨刮装置的侧视图。图9是示出本技术的又一实施例的雨刮装置的侧视图。图10是示出本技术的又一实施例的雨刮装置的侧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0:紧贴构件20:杆结构体30、30'、30”:中心杆32:侧壁34、34”:上部面36:贯通孔38:加强部40、40':加强块42:加强壁44:安装槽50:延伸杆60、70:接头65:连接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图1是示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雨刮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雨刮装置的分解图。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雨刮装置是去除附着在挡风玻璃上的异物的雨刮装置,其包括:紧贴构件10、杆结构体20以及接头60。紧贴构件10是紧贴在挡风玻璃上刮除异物的部分,诸如橡胶材料的雨刮片等已知的多种紧贴构件10均属于本实施方式中的紧贴构件10。紧贴构件10上还可以进一步结合有用于弹性支撑紧贴构件10的支撑构件。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根据挡风玻璃形状而具有规定曲率以及弹性力的弹簧条(railspring)被用作支撑构件,从而能够将紧贴构件10紧贴在车辆挡风玻璃的曲面上。此时,沿着紧贴构件10的长度方向形成有轨道槽,弹簧条能够嵌合在轨道槽中。杆结构体20是将紧贴构件10向挡风玻璃侧加压并支撑的部分,以使紧贴构件10紧贴在挡风玻璃上。杆结构体20可为多个杆通过铰链连接的结构。杆结构体20通过接头60连接在雨刮臂上,从而接收来自雨刮臂的按压力。从雨刮臂传递来的按压力传递至通过铰链连接的各杆,传递至杆的按压力再传递至紧贴构件10,从而能够使紧贴构件10紧贴在车辆挡风玻璃的曲面上。本实施例的杆结构体20具备中心杆30和通过铰链结构连接在中心杆30的延伸杆50。参照图1以及图2,本实施例的杆结构体20可以包括:中心杆30,配置在中心处;以及一对延伸杆50,通过铰链结构连接在中心杆30的两端。并且,延伸杆50上可以通过铰链结构连接有轭结构(yoke)55。轭结构55的端部可以具备用于把持紧贴构件10的把持部56。此时,中心杆30形成为能够在内部形成容纳空间的剖面呈倒U字形的结构,从而能够容纳延伸杆50的端部以及轭结构55。另外,延伸杆50也形成为能够在内部形成容纳空间的剖面呈倒U字形的结构,从而能够容纳轭结构55并通过铰链结构与轭结构55结合。一方面,中心杆30以及延伸杆50的外侧可以呈现有的扰流板(Spoiler)形状,无需额外的壳构件,杆结构体20也能够形成扰流板结构。尤其,本实施例的中心杆30具有加强部38,所述加强部38与接头60结合而加强雨刮臂上的力量所集中的中心部。图3是示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雨刮装置的中心杆30的立体图,图4A以及图4B是比较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雨刮装置的中心杆的剖面图以及现有中心杆的剖面图的图。图4A是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雨刮装置的中心杆的剖面图,图4B是现有技术的中心杆的剖面图。参照图3以及图4A、图4B,中心杆30的中心部具有相互对置的一对侧壁32,并形成有连接一对侧壁32的上部面34。即,通过一对侧壁32和上部面34形成整体呈倒U字形剖面并且朝下开放的内部空间。并且,上部面34上形成有供接头60插入的贯通孔36。此时,在贯通孔36和侧壁32之间留有上部面34的一部分,从而能够形成加强部38。据此,侧壁32和加强部38形成字形角结构,从而强度被加强并抗扭曲能力得到强化。比较观察图4B示出的现有技术的中心杆,现有的中心杆的剖面结构呈仅留有连接中心轴5的侧壁2的平板结构,因此是抗扭曲能力弱且强度较弱的结构。本技术的雨刮装置中,中心杆30的强度增强,因此能够删减现有的塑料壳等其他零件,由此零件数量减少,能够形成外形光洁且重量轻盈的杆结构体。另外,以往仅在塑料壳上实现了光洁且富有美感的设计,但是在本技术中,能够在金属材料的中心杆30上实现从外部观察具有光洁外形的字形角结构,因此能够实现以往只有在塑料壳上才能够看到的简洁的设计。本技术中,为了进一步加强中心部的强度,可以进一步包括结合在中心部的加强块40。图5以及图6是说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雨刮装置,用于去除附着在挡风玻璃上的异物,其特征在于,/n包括:/n紧贴构件,用于刮除所述异物,/n杆结构体,具备中心杆和通过铰链结构连接在所述中心杆上的延伸杆,并用于对所述紧贴构件进行加压,使得所述紧贴构件紧贴在所述挡风玻璃上,以及/n接头,与所述杆结构体结合且连接有雨刮臂;/n所述中心杆的中心部具有相互对置的一对侧壁以及连接所述一对侧壁的上部面,/n所述上部面形成有供所述接头插入的贯通孔,在所述贯通孔和所述侧壁之间留有所述上部面的一部分而形成加强部。/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806 KR 10-2018-00914711.一种雨刮装置,用于去除附着在挡风玻璃上的异物,其特征在于,
包括:
紧贴构件,用于刮除所述异物,
杆结构体,具备中心杆和通过铰链结构连接在所述中心杆上的延伸杆,并用于对所述紧贴构件进行加压,使得所述紧贴构件紧贴在所述挡风玻璃上,以及
接头,与所述杆结构体结合且连接有雨刮臂;
所述中心杆的中心部具有相互对置的一对侧壁以及连接所述一对侧壁的上部面,
所述上部面形成有供所述接头插入的贯通孔,在所述贯通孔和所述侧壁之间留有所述上部面的一部分而形成加强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刮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加强块,插入所述中心杆的中心部所形成的内部空间,并结合在所述中心部,
所述加强块上形成有与所述贯通孔对应的安装槽,配置在所述安装槽两侧的一对加强壁配置在所述加强部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雨刮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泰宪玄承喆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可普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