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二聚体磁微粒化学发光检测试剂盒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45236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D‑二聚体磁微粒化学发光检测试剂盒及其应用,涉及生物技术领域。所述试剂盒包括校准品、质控品、抗试剂、磁微粒试剂和发光底物,其中,所述抗试剂1为由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D‑二聚体抗体1和由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D‑二聚体抗体2抗体按照体积比1:1混合而成的溶液;所述抗试剂2为由碱性磷酸酶标记的D‑二聚体抗体3和由碱性磷酸酶标记的D‑二聚体抗体4按照体积比1:1混合而成的溶液;D‑二聚体抗体1为结合D片段表面抗原表位的抗体,D‑二聚体抗体2为结合X片段表面抗原表位的抗体,D‑二聚体抗体3为结合D片段表面抗原表位的抗体,D‑二聚体抗体4为结合Y片段表面抗原表位的抗体。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显著提高检测试剂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D-二聚体磁微粒化学发光检测试剂盒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
,具体涉及一种D-二聚体磁微粒化学发光检测试剂盒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是人体最重要的抗凝系统。在纤溶过程中,凝血酶在水解纤维蛋白酶原后,即相继释放出纤维蛋白肽(A和B),剩余的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在因子Ⅻa作用下,形成稳定的交联纤维蛋白,交联纤维蛋白在纤溶酶的降解过程中,释放的碎片进一步降解为最小片段D-二聚体。在病理状态下,凝血与纤溶系统的动态平衡遭到破坏,凝血倾向增强,从而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增加,导致D-二聚体含量增加,D-二聚体是体内存在着凝血及纤溶活性增强的重要分子标志物。因此它既可反映体内存在着血栓或继续形成的状况,又可反映体内纤溶活性增强的指标,对于临床血栓性疾病的诊断和溶栓治疗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D-二聚体检测的基本原理均是基于抗原抗体的反应,自1983年Rylatt等最先报道了D-二聚体的单克隆抗体后,有20种D-二聚体单抗研发问世,目前有超过30种检测方法和20多种单抗被使用,但不同试剂测定同一份标本中的D-二聚体浓度往往不具有可比性,主要原因是:我们通常所说的“D-二聚体”在循环体内并不是一个结构简单均一的物质,而是含有D-二聚体结构的大小不同片段组成的混合物(如:DD、DY、XD、XY、DXD、YXD、YXY、XXD、XXY、DXXD、XXD),分子量为190KD-720KD,不同的检测试剂一般只测定其中某种类型,而非降解片段的全部,因此各类试剂在对同一标本进行测定时,其敏感性显著不同,且在检测过程中容易出现漏检现象,因此寻求一种检验结果准确、灵敏度高的试剂盒极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结果准确、灵敏度高、检测时间短、使用方便的D-二聚体磁微粒化学发光检测试剂盒及其应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技术方案如下:一种D-二聚体磁微粒化学发光检测试剂盒,包括校准品、质控品、第一抗试剂、第二抗试剂、磁微粒试剂和发光底物,其中,所述磁微粒试剂为由抗异硫氰酸荧光素抗体包被的磁性微球;所述第一抗试剂为由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D-二聚体抗体1和由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D-二聚体抗体2按照体积比1:1混合而成的溶液;所述第二抗试剂为由碱性磷酸酶标记的D-二聚体抗体3和由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D-二聚体抗体4按照体积比1:1混合而成的溶液;其中,D-二聚体抗体1为结合D片段表面抗原表位的抗体,D-二聚体抗体2为结合X片段表面抗原表位的抗体,D-二聚体抗体3为结合D片段表面抗原表位的抗体,D-二聚体抗体4为主要结合Y片段表面抗原表位的抗体。进一步的,所述磁微粒试剂的制备步骤为:步骤1:对粒径为0.5~2μm的磁微粒进行活化,室温下搅拌30~40min后在磁场中静置1~3min,之后吸出上清液,使用缓冲液清洗,并进行悬浮,获得浓度为20~60mg/mL的第一溶液;步骤2:向所述第一溶液内加入100-500ug羊抗异硫氰酸荧光素抗体,在37℃下搅拌2~5h后在磁场中静置2~6min,吸出上清液,之后加入缓冲液并在37℃下搅拌封闭2~6小时,获得第二溶液;步骤3:使用缓冲液对所述第二溶液进行清洗3~5次,并用含有缓冲液配制成8~12mg/mL的磁性微球初溶液;步骤4:使用缓冲液对所述磁性微球初溶液进行稀释,制成磁微粒试剂,所述磁微粒试剂的浓度为0.8~2.0mg/ml。进一步的,所述磁微粒试剂的制备步骤1中使用的缓冲液为PH=5.5~6.5,浓度为0.1-0.5mol/L的柠檬酸钠缓冲液、醋酸钠缓冲液、吗啉乙磺酸缓冲液中的一种或多种;和/或者:所述磁微粒试剂的制备步骤2中的缓冲液为PH=7~8,浓度为0.1-0.5mol/L,含有质量体积分数为1.0-2.0%酪蛋白的磷酸缓冲液;和/或者:所述磁微粒试剂的制备步骤3中的缓冲液为PH=7~8,浓度为0.1-0.5mol/L,体积分数为0.01-0.1%的表面活性剂、含质量体积分数为1.0-2.0%酪蛋白和0.01-0.05%防腐剂的磷酸缓冲液;和/或者:所述磁微粒试剂的制备步骤4中的缓冲液为PH=7~8,浓度为0.1-0.5mol/L,含体积分数为0.01-0.1%的表面活性剂、质量体积分数为0.5-1.0%牛血清白蛋白、1.0-2.0%酪蛋白和0.01-0.05%防腐剂的磷酸缓冲液。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抗试剂的制备步骤为:使用缓冲液对需偶联的D-二聚体抗体1和D-二聚体抗体2分别进行透析,制成D-二聚体抗体1溶液和D-二聚体抗体2溶液;使用缓冲溶液对异硫氰酸荧光素进行溶解,制成异硫氰酸荧光素溶液,使异硫氰酸荧光素溶液的浓度为2-4mg/ml;将D-二聚体抗体1溶液和D-二聚体抗体2溶液分别与异硫氰酸荧光素溶液按照100ug:1mg~200ug:1mg的比例混合均匀,并避光反应过夜,之后加NH4Cl终止反应,分别得到异硫氰酸荧光素-D-二聚体抗体1混合溶液和异硫氰酸荧光素-D-二聚体抗体2混合溶液;分别对所述异硫氰酸荧光素-D-二聚体抗体1混合溶液和异硫氰酸荧光素-D-二聚体抗体2混合溶液进行分离,得到异硫氰酸荧光素-D-二聚体抗体偶联物1和异硫氰酸荧光素-D-二聚体抗体偶联物2,之后使用抗试剂缓冲液分别对异硫氰酸荧光素-D-二聚体抗体偶联物1和异硫氰酸荧光素-D-二聚体抗体偶联物2进行稀释,之后将稀释后的异硫氰酸荧光素-D-二聚体抗体偶联物1和异硫氰酸荧光素-D-二聚体抗体偶联物2进行混合,得到浓度为1.5~3.0μg/ml的第一抗试剂。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抗体试剂的制备步骤为:使用缓冲液对需偶联的D-二聚体抗体3和D-二聚体抗体4分别进行透析,制成D-二聚体抗体3溶液和D-二聚体抗体4溶液;使用缓冲溶液对碱性磷酸酶进行溶解,制成碱性磷酸酶溶液,使碱性磷酸酶溶液的浓度为2-4mg/ml;将D-二聚体抗体3溶液和D-二聚体抗体4溶液分别与碱性磷酸酶溶液按照摩尔比为1:1~2:1的比例混合均匀,并加入赖氨酸溶液,反应过夜,分别得到碱性磷酸酶-D-二聚体抗体3混合溶液和碱性磷酸酶-D-二聚体抗体4混合溶液;分别对所述碱性磷酸酶-D-二聚体抗体3混合溶液和碱性磷酸酶-D-二聚体抗体4混合溶液进行分离,得到碱性磷酸酶-D-二聚体抗体偶联物3和碱性磷酸酶-D-二聚体抗体偶联物4,之后使用抗试剂缓冲液分别对碱性磷酸酶-D-二聚体抗体偶联物3和碱性磷酸酶-D-二聚体抗体偶联物4进行稀释,并将稀释后的碱性磷酸酶-D-二聚体抗体偶联物3和碱性磷酸酶-D-二聚体抗体偶联物4进行混合,得到浓度为1.0~2.0μg/ml的第二抗试剂。进一步的,所述抗试剂缓冲液的组分及含量为:进一步的,所述校准品和质控品的制备方法为:采用校准品缓冲液溶解D-二聚体,得到0ng/mL、10ng/mL、50ng/mL、100ng/mL、500ng/mL、1000ng/mL和5000ng/mL的校准品以及100ng/m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D-二聚体磁微粒化学发光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包括校准品、质控品、第一抗试剂、第二抗试剂、磁微粒试剂和发光底物,其中,/n所述磁微粒试剂为由抗异硫氰酸荧光素抗体包被的磁性微球;/n所述第一抗试剂为由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D-二聚体抗体1和由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D-二聚体抗体2按照体积比1:1混合而成的溶液;/n所述第二抗试剂为由碱性磷酸酶标记的D-二聚体抗体3和由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D-二聚体抗体4按照体积比1:1混合而成的溶液;/n其中,D-二聚体抗体1为结合D片段表面抗原表位的抗体,D-二聚体抗体2为结合X片段表面抗原表位的抗体,D-二聚体抗体3为结合D片段表面抗原表位的抗体,D-二聚体抗体4为主要结合Y片段表面抗原表位的抗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D-二聚体磁微粒化学发光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包括校准品、质控品、第一抗试剂、第二抗试剂、磁微粒试剂和发光底物,其中,
所述磁微粒试剂为由抗异硫氰酸荧光素抗体包被的磁性微球;
所述第一抗试剂为由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D-二聚体抗体1和由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D-二聚体抗体2按照体积比1:1混合而成的溶液;
所述第二抗试剂为由碱性磷酸酶标记的D-二聚体抗体3和由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D-二聚体抗体4按照体积比1:1混合而成的溶液;
其中,D-二聚体抗体1为结合D片段表面抗原表位的抗体,D-二聚体抗体2为结合X片段表面抗原表位的抗体,D-二聚体抗体3为结合D片段表面抗原表位的抗体,D-二聚体抗体4为主要结合Y片段表面抗原表位的抗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D-二聚体磁微粒化学发光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微粒试剂的制备步骤为:
步骤1:对粒径为0.5~2μm的磁微粒进行活化,室温下搅拌30~40min后在磁场中静置1~3min,之后吸出上清液,使用缓冲液清洗,并进行悬浮,获得浓度为20~60mg/mL的第一溶液;
步骤2:向所述第一溶液内加入100-500ug羊抗异硫氰酸荧光素抗体,在37℃下搅拌2~5h后在磁场中静置2~6min,吸出上清液,之后加入缓冲液并在37℃下搅拌封闭2~6小时,获得第二溶液;
步骤3:使用缓冲液对所述第二溶液进行清洗3~5次,并用含有缓冲液配制成8~12mg/mL的磁性微球初溶液;
步骤4:使用缓冲液对所述磁性微球初溶液进行稀释,制成磁微粒试剂,所述磁微粒试剂的浓度为0.8~2.0mg/ml。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D-二聚体磁微粒化学发光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微粒试剂的制备步骤1中使用的缓冲液为PH=5.5~6.5,浓度为0.1-0.5mol/L的柠檬酸钠缓冲液、醋酸钠缓冲液、吗啉乙磺酸缓冲液中的一种或多种;和/或者:
所述磁微粒试剂的制备步骤2中的缓冲液为PH=7~8,浓度为0.1-0.5mol/L,含有质量体积分数为1.0-2.0%酪蛋白的磷酸缓冲液;和/或者:
所述磁微粒试剂的制备步骤3中的缓冲液为PH=7~8,浓度为0.1-0.5mol/L,体积分数为0.01-0.1%的表面活性剂、含质量体积分数为1.0-2.0%酪蛋白和0.01-0.05%防腐剂的磷酸缓冲液;和/或者:
所述磁微粒试剂的制备步骤4中的缓冲液为PH=7~8,浓度为0.1-0.5mol/L,含体积分数为0.01-0.1%的表面活性剂、质量体积分数为0.5-1.0%牛血清白蛋白、1.0-2.0%酪蛋白和0.01-0.05%防腐剂的磷酸缓冲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D-二聚体磁微粒化学发光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抗试剂的制备步骤为:
使用缓冲液对需偶联的D-二聚体抗体1和D-二聚体抗体2分别进行透析,制成D-二聚体抗体1溶液和D-二聚体抗体2溶液;
使用缓冲溶液对异硫氰酸荧光素进行溶解,制成异硫氰酸荧光素溶液,使异硫氰酸荧光素溶液的浓度为2-4mg/ml;
将D-二聚体抗体1溶液和D-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树彬谢清华郭宣城赵凤李静王珍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博科诊断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