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辅逆风机拆装辅助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4261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辅逆风机拆装辅助工装,所述辅逆风机拆装辅助工装包含第一支承板和第二支承板。所述第一支承板的一端开设弧形凹槽,所述第二支承板上设置有承载端、承载台和连接端,所述第二支承板通过连接端与第一支承板连接,构成辅逆风机拆装辅助工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辅逆风机拆装辅助工装通过弧形凹槽和承载台承载辅逆风机的风管,通过承载端承载辅逆风机的电机,从而实现对辅逆风机的支撑固定,方便在狭小的操作空间中进行辅逆风机的安装、拆除工作,解决由于辅逆风机沉重、操作空间狭小造成的拆装困难、效率低下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辅逆风机拆装辅助工装
本技术涉及辅逆风机拆装
,具体涉及一种辅逆风机拆装辅助工装。
技术介绍
辅助逆变器系统是城市轨道电客列车上一个必不可少的关键电气部分,用来为电客列车的正常运行提供必要保障。辅助逆变器系统将从接触网引入的1500V直流电逆变成恒压恒频的380V、50HZ交流电,为电客列车上的空调设备、设备通风机、空气压缩机、蓄电池充电器、客室照明及插座等辅助设备提供供电电源。辅助逆变器系统作为电客列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的可靠性对整个车辆的稳定可靠运行有很大的影响。辅助逆变器是辅助逆变器系统的核心部件,为了确保辅助逆变器的可靠运行,需要根据辅助逆变器的功耗选择适当的辅逆风机为其散热,以防止辅助逆变器在运行过程中不能及时散热、温度过高而引发故障、甚至造成安全事故。现有设计中,辅逆风机通常安装在电客列车的车底,日常的设备巡检及维修时,检修人员需要钻进车底对辅逆风机进行的拆卸和安装。在实际工作中,辅逆风机的拆卸和安装完全依靠人力进行,操作空间狭小、辅逆风机设备沉重,操作过程通常需要2名甚至多名检修人员协同作业,工作强度大,拆装难度高,耗费时间长,实际拆装操作甚至超过2小时,且拆装过程容易出现设备损坏或发生检修人员的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安装或拆除电客列车的辅逆风机时,能够牢固支撑辅逆风机、便于在狭小的操作空间中安装或拆除辅逆风机的工装,解决由于辅逆风机重量大、操作空间狭小造成的拆装辅逆风机困难、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辅逆风机拆装辅助工装。本技术提供的辅逆风机拆装辅助工装包含第一支承板和第二支承板;所述第一支承板的一端开设弧形凹槽,用于支撑辅逆风机的风管;所述第二支承板上设置有连接端;所述第二支承板通过连接端与第一支承板连接,第一支承板与第二支承板垂直设置。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承板上开设的弧形凹槽半径与辅逆风机的风管外径相匹配。优选地,所述第二支承板的连接端开设螺旋孔,第一支承板相应位置上开设通孔,采用螺钉穿过通孔并旋进相应位置上的螺旋孔,实现第一支承板与第二支承板的连接固定。优选地,所述第二支承板上还设置有承载端和承载台;所述第二支承板通过承载端支撑辅逆风机的电机,通过承载台支撑辅逆风机的风管。优选地,所述第二支承板为多级台阶结构,其中,第一级台阶部分包含承载端,第二级台阶部分包含承载台。优选地,所述第二支承板还包含第三级台阶部分,所述连接端为第三级台阶部分朝向第一支承板一侧的侧面。优选地,辅逆风机的支架为井型结构,形成有井型口;所述承载端从支架下方穿过井型口到达电机处,对电机进行支撑;所述支架位于承载台的上方。优选地,所述第二支承板承载端的承载面长宽尺寸与辅逆风机支架的井型口尺寸相匹配。优选地,所述第二支承板的承载台与第一支承板弧形凹槽底部在同一高度。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承板和第二支承板均采用尼龙材质。本技术提供的辅逆风机拆装辅助工装能够节省人力、降低辅逆风机拆装工作强度和拆装难度,同时还能够提高拆装效率,提供安全可靠的拆装操作环境。本技术提供的辅逆风机拆装辅助工装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图1为辅逆风机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辅逆风机拆装辅助工装示意图;图3为第二支承板结构示意图;图4为08C01车型电客列车的辅逆风机拆装辅助工装主视图;图5为08C01车型电客列车的辅逆风机拆装辅助工装左视图;图6为08C01车型电客列车的辅逆风机拆装辅助工装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通过详细阐述较佳的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介绍说明。图1为辅逆风机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辅逆风机主要由风管1、电机2和支架3组成,电机2安装固定在支架3上,电机2伸出支架3的部分与风管1连接,所述支架3为通过槽钢叠加并连接形成的井型结构,该井型结构形成有井型口。所述辅逆风机安装于电客列车车底,日常的设备巡检及维修时,检修人员需要钻进车底对辅逆风机进行的拆卸和安装。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辅逆风机拆装辅助工装准确地适配辅逆风机的外形,实现在空间有限的电客列车车底能够稳固地支撑辅逆风机,从而方便进行辅逆风机的拆卸和安装。所述辅逆风机拆装辅助工装如图2所示,包含第一支承板4和第二支承板5。所述第一支承板4的一端开设弧形凹槽,所开设的弧形凹槽半径与风管1的外径相匹配,使得第一支承板4能够平稳地承载辅逆风机上的风管1。如若所开设的弧形凹槽半径过小,则弧形凹槽口窄,风管1难以放入弧形凹槽;如若所开设的弧形凹槽半径过大,放入其中的风管1容易滚动,不稳定。图3为第二支承板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第二支承板5为多级台阶型,本例中最高的第一级台阶部分包含承载端6,中间的第二级台阶部分包含承载台7,本例中最低的第三级台阶部分包含连接端8。所述第二支承板5为一体成型结构;或者,第一级台阶部分属于一个独立部件,可与其他两级台阶部分连接形成组合体。所述第二支承板5通过承载端6承载辅逆风机的电机2。在第二支承板5中,所述承载端6超出承载台7的部分需要穿过支架3的井型口,并通过承载端6的承载面来承载电机2,本例中承载端6的承载面是其顶面。故而,所述承载端6的承载面的长宽尺寸,需要与辅逆风机的支架3的井型口尺寸相匹配,使该承载端6能够穿过井型口。所述第二支承板5的承载台7,也用来承载辅逆风机上的风管1。具体的,承载台7的顶面在本例中作为其承载面,支撑风管1的底部,此时,支架3位于承载台7的承载面上方(风管1的底部低于支架3)。所述辅逆风机拆装辅助工装通过承载台7和弧形凹槽的共同承载辅逆风机上的风管1,所述承载台7的承载面与弧形凹槽底部在同一高度,从而保障承载的风管1平稳、不晃动倾斜。本例中,承载台7的顶面和承载端6的顶面平行。承载端6的顶面超出承载台7顶面的高度,需要满足在承载台7支撑风管1时承载端6能够穿过井型口到达电机2的底部进行支撑的高度要求。所述第二支承板5通过连接端8与第一支承板4连接,第二支承板5与第一支承板4垂直设置。具体的,第二支承板5的第三级台阶部分处、朝向第一支承板4一侧的侧面作为连接端8,所述连接端8的表面上开设螺旋孔,第一支承板4的相应位置上开设通孔。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端8上可开设1个、2个甚至多个螺纹孔,所开设的螺纹孔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定,所开设的螺纹孔数量不应被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同时,本实施例在第一支承板4的对称轴位置上、与各螺纹孔相应高度处开设通孔。然后采用螺钉穿过第一支承板4的通孔、并旋进第二支承板5相应位置上的螺旋孔,进而实现第一支承板4与第二支承板5的连接固定。所述螺旋孔、通孔以及螺钉在图中均未标记显示。以08C01车型电客列车为例,设计的辅逆风机拆装辅助工装的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分别如图4、图5和图6所示。图4、图5和图6中标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辅逆风机拆装辅助工装,其特征在于,包含第一支承板和第二支承板;/n所述第一支承板的一端开设弧形凹槽,用于支撑辅逆风机的风管;/n所述第二支承板上设置有连接端;/n所述第二支承板通过连接端与第一支承板连接,第一支承板与第二支承板垂直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辅逆风机拆装辅助工装,其特征在于,包含第一支承板和第二支承板;
所述第一支承板的一端开设弧形凹槽,用于支撑辅逆风机的风管;
所述第二支承板上设置有连接端;
所述第二支承板通过连接端与第一支承板连接,第一支承板与第二支承板垂直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辅逆风机拆装辅助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承板上开设的弧形凹槽半径与辅逆风机的风管外径相匹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辅逆风机拆装辅助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承板的连接端开设螺旋孔,第一支承板相应位置上开设通孔,采用螺钉穿过通孔并旋进相应位置上的螺旋孔,实现第一支承板与第二支承板的连接固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辅逆风机拆装辅助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承板上还设置有承载端和承载台;
所述第二支承板通过承载端支撑辅逆风机的电机,通过承载台支撑辅逆风机的风管。


5.如权利要求4所述辅逆风机拆装辅助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学平戚斌姚欣凯郎瑜陶佳杰贺黎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地铁维护保障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