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碳纳米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及用途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磁防护和热管理
,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碳纳米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及用途。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设备的小型化和功能集成化成为了发展趋势,各类柔性器件,如可穿戴电子设备、可折叠电子设备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然而,电子元器件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了电磁辐射,不仅威胁到人类的健康,还造成了元器件之间的相互干扰,影响设备正常运行;另一方面,随着电子器件的功率越来越高,电子器件在工作过程中产生了更多的热量,造成温度过高,严重影响器件的工作性能及使用寿命。同时由于这些柔性器件的体积较以往大大缩小,为了节省内部空间,多功能界面材料受到柔性器件青睐。因此,兼具散热及电磁屏蔽功能的柔性界面材料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热界面材料通常位于热源(如CPU)和散热器之间,起到将热量从热源传导到散热器的作用。硬质材料的界面会不可避免地产生空气间隙,由于空气热导率很低,严重影响界面的热传导性能。因此,软质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是热界面材料的首选。对于电磁屏蔽而言,高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碳纳米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将碳纳米管加入丙酮溶液中,超声分散获得碳纳米管分散液;/nS2、取S1制备的碳纳米管分散液转移至配有温度计、冷凝管、搅拌器的四口烧瓶中,并向其中加入低聚物多元醇和二异氰酸酯,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在70-90℃温度下持续搅拌反应1-3h;/nS3、向S3烧瓶中加入扩链剂,在70-90℃温度下持续搅拌反应2-5h得到聚氨酯预聚体,待溶液冷却至室温后,加入三乙胺;/nS4、向S3得到的溶液中加入蒸馏水,并通过蒸馏方式去除溶液中的丙酮,得到水性碳纳米管/聚氨酯预聚体分散液;/nS5、将S4制备的水性碳纳米管/聚氨酯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纳米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碳纳米管加入丙酮溶液中,超声分散获得碳纳米管分散液;
S2、取S1制备的碳纳米管分散液转移至配有温度计、冷凝管、搅拌器的四口烧瓶中,并向其中加入低聚物多元醇和二异氰酸酯,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在70-90℃温度下持续搅拌反应1-3h;
S3、向S3烧瓶中加入扩链剂,在70-90℃温度下持续搅拌反应2-5h得到聚氨酯预聚体,待溶液冷却至室温后,加入三乙胺;
S4、向S3得到的溶液中加入蒸馏水,并通过蒸馏方式去除溶液中的丙酮,得到水性碳纳米管/聚氨酯预聚体分散液;
S5、将S4制备的水性碳纳米管/聚氨酯预聚体分散液转移至球磨罐中,加入肼或多乙烯多胺类有机物,在室温下球磨得到碳纳米管/水性聚氨酯涂料;
S6、将S5制备的碳纳米管/水性聚氨酯涂料涂覆在玻璃基板上,形成薄膜;待薄膜完全干燥后,将薄膜从玻璃基板上剥离,即为碳纳米复合薄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纳米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丙酮、低聚物多元醇、二异氰酸酯、扩链剂、三乙胺、肼或多乙烯多胺、水按以下重量份配制:10-100:1000-1500:50-100:20-50:4-10:2-5:1-3:500-12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纳米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聚物多元醇为聚己内酯二元醇、聚丁二醇、聚碳酸酯二元醇、聚醚二元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马江将,贾琨,王东红,马晨,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三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