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流控芯片的反应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3540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生化反应芯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微流控芯片的反应室,包括底板和盖板,所述底板和所述盖板通过连接板连接组成具有通道的反应室,所述底板和所述盖板之间设置有微柱,所述微柱设置在所述通道内,所述微柱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微柱包括本体和设置在所述本体端部的弧形凸起,通过在现有的反应室的本体上增加了弧形凸起结构,使得微柱上部的表观接触角减小,进而增加了微柱上部的润湿性,使得待测样品在流过反应室时,流动速度慢,待测样品与反应试剂能够充分反应,增加了后续对待测样品的测量精度,微柱增大了芯片反应室的表面积,使得微柱上能够包埋更多的反应试剂,使得待测样品能够与反应试剂充分反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流控芯片的反应室
本技术涉及生化反应芯片
,特别是一种微流控芯片的反应室。
技术介绍
微流控芯片是把生物、化学、医学分析过程的样本制备、反应、分离、检测等基本操作单元集成到一块微米尺度的芯片上,自动完成分析全过程。由于它在生物、化学、医学等领域的巨大潜力,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生物、化学、医学、流体、电子、材料、机械等学科交叉的崭新研究领域。微流控芯片POCT检测技术是近十年发展起来的快速检测技术。由于微流控技术拥有样本流动控制、芯片封闭、管道微小、可控性强等特点,使得微流控芯片POCT检测技术的检测灵敏度和检测重复性相比于层析POCT检测技术均有不同程度提升,因此微流控芯片POCT检测技术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青睐。现有的微流控芯片包括底板、上盖、加样槽、滤血槽、反应室、时控阀门、检测区、废液池等,为了增加芯片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在芯片的反应室中设置了微柱结构,用于延长待测样品通过反应室的时间,使得延长了待测样品与反应室中包埋的反应试剂的反应时间,用于提高对待测样品的测量精度,但是现有的微柱结构多为圆柱状,该圆柱状的微柱结构包埋的反应试剂数量相对较少,且与待测样品之间的表观接触角较大,使得待测样品与该结构润湿性较低,待测样品的流动速度较快,使得部分待测样品不能与反应试剂充分反应,芯片对待测样品的测量精度还是比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待测样品在反应室的圆柱状结构的表观接触角较大、流动速度快,使得待测样品不能与反应试剂充分反应,造成对待测样品测量精度低的问题,提供一种微流控芯片的反应室。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微流控芯片的反应室,包括底板和盖板,所述底板和所述盖板通过连接板连接组成具有通道的反应室,所述底板和所述盖板之间设置有微柱,所述微柱设置在所述通道内,所述微柱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微柱包括本体和设置在所述本体端部的弧形凸起。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底板与所述盖板距离最近的两个侧面的距离为0.05~1mm,使得底板与盖板形成的通道为毛细通道,待测样品在通道中行进时能够依靠自身的毛细管力自驱动的前进。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微柱交错阵列的布置在所述底板上,使得待测样品在微柱之间流动时间延长,保证了待测样品与反应室和检测区内的反应试剂能够充分反应,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相邻两个所述微柱的中心轴之间的距离为0.05~0.1mm,使得待测样品能够顺利通过微柱的同时能够与反应试剂充分反应。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本体为圆柱,所述圆柱的直径为20~50μm,所述圆柱的高度为10~200μm,所述弧形凸起的高度为10~100μm,圆柱增大了微柱的比表面积,使得能够包埋更多的反应试剂,使待测样品与反应试剂充分反应。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弧形凸起为半球形。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连接板沿着所述反应室的流向方向倾斜布置使得所述反应室呈漏斗形,反应室宽度慢慢缩小,使得待测样品能够慢慢聚集在一起,在经过后续的部件时,能够增大待测样品的毛细管力,使待测样品能够行进更长的距离。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在现有的反应室微柱的本体上增加了弧形凸起结构,使得微柱上部的表观接触角减小,进而增加了微柱上部的润湿性,使得待测样品在流过反应室时,流动速度慢,待测样品与反应试剂能够充分反应,增加了后续对待测样品的测量精度,微柱增大了芯片反应室的表面积,使得微柱上能够包埋更多的反应试剂,使得待测样品能够与反应试剂充分反应。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的剖视图;图中标记:1-底板,2-盖板,3-通道,4-微柱,5-本体,6-弧形凸起,7-连接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微流控芯片的反应室,包括底板1和盖板2,所述底板1和所述盖板2通过连接板7组成具有通道3的反应室,所述底板1和所述盖板2之间设置有微柱4,所述微柱4设置在所述通道3内,所述微柱4设置在所述底板1上,所述微柱4包括本体5和设置在所述本体5端部的弧形凸起6,所述本体5设置在所述底板1上,所述底板1、所述盖板2和所述连接板3键合成所述反应室。如图2所示,所述底板1与所述盖板2距离最近的两个侧面的距离为0.05~1mm。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微柱4交错阵列的布置在所述底板1上,相邻两个所述微柱4的中心轴之间的距离为0.05~0.1mm,所述本体5为圆柱,所述圆柱的直径为20~50μm,所述圆柱的高度为10~200μm,所述弧形凸起6的高度为10~100μm,本实施例中,当相邻两个所述微柱4的中心轴的距离为0.05~0.06mm时,所述圆柱的直径20~40μm,本体除了圆柱之外,还可为其他形状的柱体结构。本实施例中,所述弧形凸起6为半球形,所述连接板7沿着所述反应室的流向方向B倾斜布置使得所述反应室呈漏斗形。根据微方柱结构运用Wenzel模型可推导出微柱的表面粗糙度因子γ为:(1)表观接触角为:(2)a为微柱边长,h为微柱高度,P为相邻两微柱的中心距,cosθ为常数;由公式(1)和(2)可得,在保持本体高度h不变的情形下时,将本体的顶端切削或打磨成圆弧形时,弧形的长度大于本体之前的长度,这使得a增大;公式(2)进一步简化为在P和h不变,a增大的时候,cosθr增大,也即是θr减小,进而使得增加了微柱表面的润湿性。由此我们可知,在微柱表面增加弧形凸起能够增大待测样品在反应室中的润湿性,延长待测样品与反应试剂的反应时间,增加了后续对待测样品的测量精度。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流控芯片的反应室,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和盖板(2),所述底板(1)和所述盖板(2)通过连接板(7)连接组成具有通道(3)的反应室,所述底板(1)和所述盖板(2)之间设置有微柱(4),所述微柱(4)设置在所述通道(3)内,所述微柱(4)包括本体(5)和设置在所述本体(5)端部的弧形凸起(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流控芯片的反应室,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和盖板(2),所述底板(1)和所述盖板(2)通过连接板(7)连接组成具有通道(3)的反应室,所述底板(1)和所述盖板(2)之间设置有微柱(4),所述微柱(4)设置在所述通道(3)内,所述微柱(4)包括本体(5)和设置在所述本体(5)端部的弧形凸起(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的反应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与所述盖板(2)距离最近的两个侧面的距离为0.05~1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的反应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柱(4)交错阵列的布置在所述底板(1)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朝辉钟越于梦露兰诗玉杨杰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创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