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药乳化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3522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反应釜技术领域,具体揭示了一种农药乳化反应釜,包括釜身,釜身的顶部螺纹连接有密封盖,密封盖顶部的中央固定连接有加热箱,加热箱顶部的中央固定连接有电机,加热箱内腔的中央转动连接有转动导热杆,转动导热杆的顶部贯穿于密封盖顶部的中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加热箱与转动导热杆之间的结构设计,能够使环形加热管可以对转动导热杆进行加热,并通过转动导热杆与转动杆以及搅拌杆之间的结构设计,能够使导热杆可以快速的将热量传递到搅拌杆上,从而使搅拌杆在进行旋转搅拌时也能对反应釜内的原料进行加热,从而使该农药乳化反应釜达到了在进行搅拌时也能对原料进行加热从而加快工作效率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农药乳化反应釜
本技术涉及反应釜
,具体为一种农药乳化反应釜。
技术介绍
农药,是指农业上用于防治病虫害及调节植物生长的化学药剂。广泛用于农林牧业生产、环境和家庭卫生除害防疫、工业品防霉与防蛀等。农药品种很多,按用途主要可分为杀虫剂、杀螨剂、杀鼠剂、杀线虫剂、杀软体动物剂、杀菌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按原料来源可分为矿物源农药(无机农药)、生物源农药(天然有机物、微生物、抗生素等)及化学合成农药;按化学结构分,主要有有机氯、有机磷、有机氮、有机硫、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酰胺类化合物、脲类化合物、醚类化合物、酚类化合物、苯氧羧酸类、脒类、三唑类、杂环类、苯甲酸类、有机金属化合物类等,它们都是有机合成农药;根据加工剂型可分为粉剂、可湿性粉剂、乳剂、乳油、乳膏、糊剂、胶体剂、熏蒸剂、熏烟剂、烟雾剂、颗粒剂、微粒剂及油剂等。目前,很多农药在生产时需要进行乳化反应,但是现有的农药乳化反应釜的搅拌装置,无法在搅拌时对反应釜内的原料进行加热,从而导致现有的反应釜的工作效率不够快,同时现有的反应釜无法有效的防止釜身内的温度会快速的传递到外界。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农药乳化反应釜,具备搅拌杆在进行搅拌时也能对原料进行加热从而加快工作效率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农药乳化反应釜的搅拌装置,无法在搅拌时对反应釜内的原料进行加热,从而导致现有的反应釜的工作效率不够快的问题。本技术的一种农药乳化反应釜,包括釜身,釜身的顶部螺纹连接有密封盖,密封盖顶部的中央固定连接有加热箱,加热箱顶部的中央固定连接有电机,加热箱内腔的中央转动连接有转动导热杆,转动导热杆的顶部贯穿于密封盖顶部的中央,转动导热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杆身的左右两侧沿垂直方向等距离固定连接有搅拌杆,搅拌杆左侧的转动杆位于搅拌杆右侧转动杆的顶部的左侧,密封盖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有真空机,密封盖顶部的右侧贯通连接有进料管。本技术的一种农药乳化反应釜,其中釜身的左右两侧均贯通连接有连通管,釜身的内壁中开设有空腔,连通管与空腔贯通连接,该设计有益于使工作人员可以将热蒸汽或高温液体导入到空腔内,从而防止釜身与外界之间的温差过大从而导致温度流失的情况出现。本技术的一种农药乳化反应釜,其中电机底部的输出轴与转动导热杆的顶部传动连接,转动杆位于釜身的中央且转动杆正面的长度与釜身正面长度相契合,该设计有益于转动杆上的搅拌杆可以对釜身内所有的原料进行搅拌混合。本技术的一种农药乳化反应釜,其中加热箱内壁的左右两侧沿垂直方向等距离固定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的内腔固定套接有环形加热管,环形加热管俯视面的直径与转动导热杆俯视面的直径相契合,该设计有益于环形加热管能够对转动导热杆进行热量传递。本技术的一种农药乳化反应釜,其中转动杆左侧的搅拌杆与转动杆右侧搅拌杆的正面与背部均固定连接有曲形搅拌杆,曲形搅拌杆俯视面的形状为半圆形,曲形搅拌杆与搅拌杆以及转动杆均为导热金属,该设计有益于转动杆上的热量能被快速的导入到曲形搅拌杆与搅拌杆上。本技术的一种农药乳化反应釜,其中釜身底部的中央贯通连接有开关阀,该开关阀的底部贯通连接有出料口,该设计有益于能方便工作人员将釜身内乳化后的原料导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釜身与密封盖之间的结构设计,能够使工作人员可以打开该反应釜对其内部进清理,再通过真空机与密封盖之间的结构设计,能够使工作人员可以将反应釜内变成真空环境,从而加快农药乳化反应的速度,再通过连接块与环形加热管之间的结构设计,能够将环形加热管固定在加热箱的内壁上,再通过加热箱与转动导热杆之间的结构设计,能够使环形加热管可以对转动导热杆进行加热,并通过转动导热杆与转动杆以及搅拌杆之间的结构设计,能够使导热杆可以快速的将热量传递到搅拌杆上,从而使搅拌杆在进行旋转搅拌时也能对反应釜内的原料进行加热,从而使该农药乳化反应釜达到了在进行搅拌时也能对原料进行加热从而加快工作效率的目的。2、本技术通过连通管与空腔以及釜身之间的结构设计,能够使工作人员可以将高温液体或蒸汽导入到釜身内壁的空腔中,从而使高温液体或蒸汽能够环绕在釜身的内壁中,防止釜身的内壁与外界之间的温度差异过大,从而能够起到防止反应釜内热量快速流失的情况,并且通过曲形搅拌杆与搅拌杆之间的结构设计,能够加大搅拌杆旋转时带动的面积,从而能够起到加快乳化反应的目的。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正面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加热箱俯视面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转动杆与搅拌杆以及曲形搅拌杆俯视面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釜身;2、连通管;3、密封盖;4、真空机;5、电机;6、加热箱;7、进料管;8、出料口;9、空腔;10、转动导热杆;11、环形加热管;12、连接块;13、转动杆;14、搅拌杆;15、曲形搅拌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技术。也就是说,在本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请参阅图1-4,本技术的一种农药乳化反应釜,包括釜身1,釜身1的顶部螺纹连接有密封盖3,密封盖3顶部的中央固定连接有加热箱6,加热箱6顶部的中央固定连接有电机5,加热箱6内腔的中央转动连接有转动导热杆10,转动导热杆10的顶部贯穿于密封盖3顶部的中央,转动导热杆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杆13,转动杆13杆身的左右两侧沿垂直方向等距离固定连接有搅拌杆14,搅拌杆14左侧的转动杆13位于搅拌杆14右侧转动杆13的顶部的左侧,密封盖3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有真空机4,密封盖3顶部的右侧贯通连接有进料管7。釜身1的左右两侧均贯通连接有连通管2,釜身1的内壁中开设有空腔9,连通管2与空腔9贯通连接,该设计有益于使工作人员可以将热蒸汽或高温液体导入到空腔9内,从而防止釜身1与外界之间的温差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农药乳化反应釜,包括釜身(1),其特征在于:所述釜身(1)的顶部螺纹连接有密封盖(3),所述密封盖(3)顶部的中央固定连接有加热箱(6),所述加热箱(6)顶部的中央固定连接有电机(5),所述加热箱(6)内腔的中央转动连接有转动导热杆(10),所述转动导热杆(10)的顶部贯穿于密封盖(3)顶部的中央,所述转动导热杆(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杆(13),所述转动杆(13)杆身的左右两侧沿垂直方向等距离固定连接有搅拌杆(14),所述搅拌杆(14)左侧的转动杆(13)位于搅拌杆(14)右侧转动杆(13)的顶部的左侧,所述密封盖(3)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有真空机(4),所述密封盖(3)顶部的右侧贯通连接有进料管(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农药乳化反应釜,包括釜身(1),其特征在于:所述釜身(1)的顶部螺纹连接有密封盖(3),所述密封盖(3)顶部的中央固定连接有加热箱(6),所述加热箱(6)顶部的中央固定连接有电机(5),所述加热箱(6)内腔的中央转动连接有转动导热杆(10),所述转动导热杆(10)的顶部贯穿于密封盖(3)顶部的中央,所述转动导热杆(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杆(13),所述转动杆(13)杆身的左右两侧沿垂直方向等距离固定连接有搅拌杆(14),所述搅拌杆(14)左侧的转动杆(13)位于搅拌杆(14)右侧转动杆(13)的顶部的左侧,所述密封盖(3)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有真空机(4),所述密封盖(3)顶部的右侧贯通连接有进料管(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药乳化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釜身(1)的左右两侧均贯通连接有连通管(2),所述釜身(1)的内壁中开设有空腔(9),所述连通管(2)与空腔(9)贯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药乳化反应釜,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薛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北九环境技术实验室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