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万黛专利>正文

一种湿垃圾挤压后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3304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湿垃圾挤压后过滤装置,包括拨片和滤网,所述拨片设置在滤网上,滤网和拨片中部都设有套接圆孔,拨片中部设有齿轮,滤网中部设有落料板,滤网一侧设有卸料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湿垃圾挤压后过滤装置,能够将经过挤压后的餐厨垃圾进行打散进行二次固液分离,能够有效解决挤压出来的污水在底部再次和固体混合的问题,保证了挤压后固液分离的有效性,使得后续处理稳定容易,在垃圾处理领域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湿垃圾挤压后过滤装置
本技术涉及环保设备领域,具体的,本技术涉及家电
,更加具体的,本技术涉及民用垃圾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湿垃圾是居民在生活消费过程中形成的生活废物,极易腐烂变质,散发恶臭,传播细菌和病毒。但是其从化学组成上,有淀粉、纤维素、蛋白质、脂类和无机盐等有用物质,是理想的肥料,也可以加工成饲料或者作为发电原料。随着垃圾填埋问题的突显,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希望对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利用,一方面降低人口聚居区餐厨垃圾带来的污染,另外一方面将这部分资源能够变废为宝。但是垃圾分类必须从源头开始,居家垃圾要进行分离就需要对应的分离器具,目前市场上更多的是垃圾分类垃圾桶,这种垃圾桶只能进行盛装,却不能进行压缩,更无法排除水分,所以扔垃圾前需要人为将污水和垃圾分离,但是通过人工倾倒的方法分离不彻底,沈阳化工大学的侯嘉鑫、田沅沅等人曾于2015年7月在《辽宁化工》杂志上提出一种绿色厨余垃圾处理器的研制,希望通过螺旋轴挤压的方法分离污水和固体废弃物,这是目前认为最为简单有效的固液分离方法,占地体积小,使用方便,清洗容易,但是这种结构对液体和固体的分离不够充分,随着螺旋轴的挤压,部分污水从侧壁过滤网排除,但是残渣收纳盒既然能够接受从上部挤压下大垃圾就会有部分污水从残渣收纳盒上部漏入残渣收纳盒中,尤其在螺旋轴挤压情况下,液体在从侧壁排除的同时一定会随着固体向下沉降,最终仍旧混合在一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污水和固体的过滤分离不够充分,在固液分离上只是依靠内外壁之间的空隙和网孔,污水容易随着固体下移到残渣收纳盒中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湿垃圾挤压后过滤装置,通过在螺旋轴下部设置滤网,使得挤压过后的物质有机会滤网上停留,在螺旋轴挤压完排出时进行剪切分散,通过拨片的拨动将挤压后又经过切割的物质打散过滤,使得污水和固体物质再次分离,随着拨片的旋转固体被从卸料口排出,污水从过滤网下排出,在餐厨垃圾处理领域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湿垃圾挤压后过滤装置,包括拨片和滤网,所述拨片设置在滤网上,滤网和拨片中部都设有套接圆孔,拨片中部设有齿轮,滤网中部设有落料板,滤网一侧设有卸料口。本技术中,卸料口靠近落料板的一侧设有挡水板,拨片上设有和挡水板相适应的挡水板缝隙。本技术中,落料板呈中空圆台型。本技术中,滤网四周设有固定边。本技术中,拨片靠近落料板的一侧设有和落料板相适应的斜面。本技术中,齿轮为伞状齿轮。本技术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湿垃圾挤压后过滤装置,能够将经过挤压后的餐厨垃圾进行打散进行二次固液分离,能够有效解决挤压出来的污水在底部再次和固体混合的问题,保证了挤压后固液分离的有效性,使得后续处理稳定容易,起到了很好的减量缩体效果,使得运输过程中的二次污染彻底消除,在垃圾处理领域具有广泛的适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显示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显示为本技术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显示为本技术拨片结构示意图。图4显示为本技术滤网结构示意图。图1-4中:1-拨片、2-滤网、3-套接圆孔、4-齿轮、5-落料板、6-卸料口、7-挡水板、8-挡水板缝隙。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4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本技术装置不限于下述实施例。本技术中,为了便与描述,将一种湿垃圾挤压后过滤装置中个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是根据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上、下、左、右等位置关系是根据附图1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本技术中所用的滤网2、拨片1等都能通过市场途径采购获得。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湿垃圾挤压后过滤装置,包括拨片1和滤网2,所述拨片1设置在滤网2上,滤网2和拨片1中部都设有套接圆孔3,拨片1中部设有齿轮4,滤网2中部设有落料板5,滤网2一侧设有卸料口6。本技术中,卸料口6靠近落料板5的一侧设有挡水板7,拨片1上设有和挡水板7相适应的挡水板缝隙8。本技术中,落料板5呈中空圆台型。本技术中,滤网2四周设有固定边。本技术中,拨片1靠近落料板5的一侧设有和落料板5相适应的斜面。本技术中,齿轮4为伞状齿轮4。在装配本实用所述的湿垃圾挤压后过滤装置时,将滤网2套接在电机的输出轴上,将拨片1套接在螺旋轴底部并与螺旋轴通过齿轮4连接,使得齿轮4能够随同螺旋轴一并旋转。在适用本技术所述的湿垃圾挤压后过滤装置时,垃圾经过螺旋轴挤压后大部分污水从侧壁滤网2中排除,固体垃圾排向残渣收纳盒,在挤压后的垃圾从排渣口排出后,掉落到滤网2上,随着拨片1的旋转将垃圾打散让固液再次分离,分离后的固体被从卸料口6拨出,液体从滤网2漏出后从进入外筒和内筒之间和前面挤压流出的污水合并到一起,在必要的时候在排渣口设置剪切刀对挤压后的垃圾进行剪切破碎方便过滤。以上对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湿垃圾挤压后过滤装置,包括拨片和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拨片设置在滤网上,滤网和拨片中部都设有套接圆孔,拨片中部设有齿轮,滤网中部设有落料板,滤网一侧设有卸料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湿垃圾挤压后过滤装置,包括拨片和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拨片设置在滤网上,滤网和拨片中部都设有套接圆孔,拨片中部设有齿轮,滤网中部设有落料板,滤网一侧设有卸料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垃圾挤压后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口靠近落料板的一侧设有挡水板,拨片上设有和挡水板相适应的挡水板缝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垃圾挤压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黛
申请(专利权)人:万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