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万黛专利>正文

一种固液混合废弃物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8987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固液混合废弃物处理装置,包括桶壁、螺旋轴和电机,螺旋轴设置在桶壁内,电机设置在螺旋轴下部,所述桶壁上部设有第一过滤网,桶壁中部设有第二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内设有螺旋轴,螺旋轴四周设有螺旋叶片,螺旋叶片呈双锥体结构,双锥体结构中上部的锥体结构的螺旋叶片四周设有刀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固液混合废弃物处理装置,通过三次过滤程序,能够最大限度将固体和液体分离,同时实现了将挤压破碎和切割破碎结合,在挤压前对大块进行切割,方便后续挤压破碎,提高了挤压破碎效率,连接可靠,组装方便,在垃圾处理领域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固液混合废弃物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环保设备领域,具体的,本技术涉及家电
,更加具体的,本技术涉及民用垃圾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固液混合废弃物因为变质快,容易细菌滋生,污染大,运输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对居住环境危害极大。所以大多数垃圾处理都需要将固液进行有效分离,随着多个城市开始实施垃圾分类,民用居家垃圾处理装置需求也越来越迫切。为此,已经很多研究主体对垃圾桶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尤其对垃圾压缩破碎机构的研究较为集中,比如深圳市华富市政服务有限公司公开了CN201721599978.X一种湿垃圾加工装置按照先切割破碎后挤压的方法进行处理,深圳市城洁亮清洁服务有限公司公开了CN201720077648.8湿垃圾减量机利用螺旋轴纯挤压破碎的方法减量,但是这些装置都占地面积大,而且分离效果有限,沈阳化工大学的侯嘉鑫、田沅沅等人曾于2015年7月在《辽宁化工》杂志上提出一种绿色厨余垃圾处理器的研制,也希望通过螺旋轴挤压的方法分离液体和固体废弃物,但是这些结构对固体都不能有效分割破碎,对液体也分离不彻底,后续处理麻烦,尤其挤压时由于固体废弃物尺寸大小不一不能有效挤出水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对固体都不能有效分割破碎,对液体也分离不彻底,后续处理麻烦,尤其挤压时由于固体废弃物尺寸大小不一不能有效挤出水分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固液混合废弃物处理装置,采用三层过滤系统,对固液混合废弃物先进行过滤后进行切割挤压过滤,然后对挤压后的固体进行切割分散再进行过滤,过滤效果好,固体破碎彻底;采用的双锥体结构设计,实现了挤压和切割结合,能够先切割破碎再挤压脱水,既节省了空间,也提高了挤压破碎效率,而且方便后续清洗清理,在固液混合废弃物处理领域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固液混合废弃物处理装置,包括桶壁、螺旋轴和电机,螺旋轴设置在桶壁内,电机设置在螺旋轴下部,所述桶壁上部设有第一过滤网,桶壁中部设有第二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内设有螺旋轴,螺旋轴四周设有螺旋叶片,螺旋叶片呈双锥体结构,双锥体结构中上部的锥体结构的螺旋叶片四周设有刀口。本技术中,双锥体结构中下部的锥体结构的螺旋叶片中部设有旋翼柱,旋翼柱的截面和机翼截面形状相同。本技术中,第二过滤网外部设有加强筋,加强筋外部设有第二导水板;螺旋叶片边缘圆周设置多个旋翼柱;旋翼柱在螺旋轴叶片边缘靠近第二过滤网倾斜设置。本技术中,螺旋叶片下部设有剪切板;螺旋轴下部设置第三过滤机构;第三过滤机构包括第三过滤网和拨片,第三过滤网和拨片之间设置离合机构;第三过滤网的一侧设置下料口。本技术中,离合机构包括抬升环、连接套和连接柱,抬升环上部设有连接套,抬升环和连接套中部套接有连接柱;连接柱中部设置第三齿轮,连接柱外部设有弹簧,弹簧上部和拨片活动连接,弹簧下部和连接套活动连接,连接套上部设有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位于连接套内部的第一齿轮与第三齿轮相适应设置,位于连接套外部的第二齿轮和拨片下部设置的第四齿轮相适应设置;抬升环外部设有竖槽和斜槽,竖槽外套接有连轴转杆,斜槽外套接有第三过滤网,连轴转杆另外一端伸出桶壁外。本技术中,电机上部设有第一伞状齿轮,连接柱下部设有和第一伞状齿轮相适应的第二伞状齿轮,螺旋轴下部设有连接孔,连接孔和连接柱相适应设置。本技术中,桶壁上部设有斜板,斜板下部设有第一过滤网;第一过滤网呈扇形,第一过滤网一侧设有导流槽;斜板下部靠近第一过滤网表面或者与第一滤网表面接触。本技术中,第三过滤网中部设有落料板,第三过滤网靠近下料口的一侧落料板底部设有挡水板,第三过滤网下部设有第三导水板,第三导水板位于下料口的一侧设有出料通道,出料通道端头的桶壁上设置出料口,出料口外部设有出料口挡板;连接柱和分离环之间设置限位环;拨片和弹簧之间设有石墨垫片;所述螺旋叶片不等距变径。本技术中,第一过滤网侧面设有渗液板,第一过滤网下部设有第一导水板,渗液板靠近导流槽的一侧设有第四过滤网,渗液板上部设有转动杆。本技术中,桶壁上部设有电机控制开关,桶壁侧壁设有排液管,排液管和桶壁上部的排液口、设置在桶壁中部的第四导水板,设置在桶壁底部的第三导水板分别连通。本技术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固液混合废弃物处理装置,通过三次过滤程序,能够最大限度将固体和液体分离,同时实现了将挤压破碎和切割破碎结合,在挤压前对大块进行切割,方便后续挤压破碎,提高了挤压破碎效率,而且有效防止了螺旋轴中螺旋叶片之间卡垃圾的情况,连接可靠稳定,组装方便,第三次底部第三过滤网的过滤使得随着固体流下的液体也被过滤分离,使得水分含量稳定可靠,保证后续处理的稳定性,尤其对湿垃圾能够实现明显的减量缩体,减少了湿垃圾在运输过程中的二次污染,在垃圾处理领域具有广泛的适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显示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显示为本技术剖视结构示意图一。图3显示为本技术图2中A处局部放大图。图4显示为本技术剖视结构示意图二。图5显示为本技术图4中沿A-A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显示为本技术螺旋轴结构示意图。图7显示为本技术第二过滤网结构示意图。图8显示为本技术分离环结构示意图。图9显示为本技术连接套结构示意图。图10显示为本技术抬升环结构示意图。图1-10中:1-桶壁、2-螺旋轴、3-电机、4-第一过滤网、5-第二过滤网、6-螺旋叶片、7-刀口、8-旋翼柱、9-加强筋、10-第二导水板、11-剪切板、12-第三过滤网、13-拨片、14-抬升环、15-连接套、16-连接柱、17-第三齿轮、18-弹簧、19-第一齿轮、20-第二齿轮、21-第四齿轮、22-连轴转杆、23-第一伞状齿轮、24-第二伞状齿轮、25-第一斜板、26-导流槽、27-落料板、28-挡水板、29-第三导水板、30-出料口挡板、31-分离环、32-渗液板、33-第一导水板、34-第四过滤网、35-转动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10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本技术装置不限于下述实施例。本技术中,为了便与描述,将一种固液混合废弃物处理装置中个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是根据附图2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上、下、左、右等位置关系是根据附图2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本技术中所用的电机3、连接柱16、螺旋轴2等都能通过市场途径采购获得。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固液混合废弃物处理装置,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固液混合废弃物处理装置,包括桶壁、螺旋轴和电机,螺旋轴设置在桶壁内,电机设置在螺旋轴下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桶壁上部设有第一过滤网,桶壁中部设有第二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内设有螺旋轴,螺旋轴四周设有螺旋叶片,螺旋叶片呈双锥体结构,双锥体结构中上部的锥体结构的螺旋叶片四周设有刀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液混合废弃物处理装置,包括桶壁、螺旋轴和电机,螺旋轴设置在桶壁内,电机设置在螺旋轴下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桶壁上部设有第一过滤网,桶壁中部设有第二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内设有螺旋轴,螺旋轴四周设有螺旋叶片,螺旋叶片呈双锥体结构,双锥体结构中上部的锥体结构的螺旋叶片四周设有刀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液混合废弃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锥体结构中下部的锥体结构的螺旋叶片中部设有旋翼柱,旋翼柱的截面和机翼截面形状相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固液混合废弃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滤网外部设有加强筋,加强筋外部设有导水板;旋翼柱呈倾斜设置,旋翼柱下部靠近螺旋轴中部,旋翼柱上部靠近螺旋轴外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液混合废弃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叶片下部设有剪切板;螺旋轴下部设置第三过滤机构;第三过滤机构包括第三滤网和拨片,第三滤网和拨片之间设置离合机构;第三滤网的一侧设置下料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固液混合废弃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机构包括抬升环、连接套和连接柱,抬升环上部设有连接套,抬升环和连接套中部套接有连接柱;连接柱中部设置第三齿轮,连接柱外部设有弹簧,弹簧上部和拨片活动连接,弹簧下部和连接套活动连接,连接套上部设有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位于连接套内部的第一齿轮与第三齿轮相适应设置,位于连接套外部的第二齿轮和拨片下部设置的第四齿轮相适应设置;抬升环外部设有竖槽和斜槽,竖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黛
申请(专利权)人:万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