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动力机搭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3232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23
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车辆的动力机搭载装置,其能够确保悬架的刚性,并且能够最大限度地抑制动力机的振动向车体传递。解决方案: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车辆的动力机搭载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安装有车轮支撑用的悬架(13)的第一支撑部件(14)、将该第一支撑部件与车体框架结构体(10)一体地连结的第一连结部件(15)、装配于该第一连结部件并安装有动力机(11)的第二支撑部件(16)、以及将该第二支撑部件与动力机连结的第二连结部件(17),在第一连结部件设置有抑制第一支撑部件与第二支撑部件之间的振动传递的振动吸收单元(18),并且在第二连结部件设置有抑制动力机与第二支撑部件之间的振动传递的振动吸收单元(19)。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的动力机搭载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的动力机搭载装置,其抑制在搭载于车辆的内燃机、电动马达、或者流体马达等动力机中产生的振动向构成所述车辆的框架结构体传递。
技术介绍
当前,在车辆中搭载内燃机、电动马达、或者流体马达等动力机的情况下,可采用例如图3所示那样的结构。该现有的动力机的搭载装置设置为,将具备枢轴2的支撑部件3经由弹性体构成的振动吸收单元4安装于车辆的车体框架结构体1,所述枢轴2上装配有构成车轮支撑的悬架(省略图示),经由其它的振动吸收单元5将动力机6固定于所述支撑部件3。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无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但是,在上述的现有的动力机的搭载装置中,对悬架进行支撑的支撑部件3经由振动吸收单元4连结于车体框架结构体1,从而使得悬架的刚性低。因此,车辆的操纵稳定性降低,在测量车辆的舒适性方面作为一个基准的NVH性能(所谓的声音振动)趋于恶化。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的现有技术中所残存的问题而完成的,其应该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的动力机搭载装置,其能够确保悬架的刚性,并且能够最大限度地抑制动力机的振动向车体传递。(二)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的动力机搭载装置是用于将动力机安装于车辆框架结构体上的搭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安装有车轮支撑用的悬架的第一支撑部件、将该第一支撑部件与所述车体框架结构体一体地连结的第一连结部件、装配于该第一连结部件并安装有所述动力机的第二支撑部件、以及将该第二支撑部件与所述动力机连结的第二连结部件,在所述第一连结部件设置有抑制所述第一支撑部件与所述第二支撑部件之间的振动传递的振动吸收单元,并且在所述第二连结部件设置有抑制所述动力机与所述第二支撑部件之间的振动传递的振动吸收单元。通过设置成为这样的结构,对悬架进行支撑的第一支撑部件利用第一连结部件与车体框架结构体刚性接合。由此,第一支撑部件与框架结构体一体化,可提高支撑于第一支撑部件的悬架的刚性,改善操纵稳定性。另一方面,所述动力机经由第二连结部件安装于第二支撑部件,所述第二支撑部件装配于所述第一连结部件。在此,通过在第一连结部件设置有振动吸收单元,从而抑制第二支撑部件的振动经由第一连结部件向第一支撑部件传递。另外,通过在第二连结部件设置有振动吸收单元,从而抑制动力机的振动经由第二连结部件向第二支撑部件传递。因而,可抑制动力机的振动向车体框架结构体传递,改善NVH性能。另外,可抑制动力机的振动向悬架传递,实现操纵稳定性的提高。设置于所述第一连结部件及第二连结部件的所述振动吸收单元可以由振动吸收部件构成,所述振动吸收部件由外筒、内筒、以及弹性体构成,其中,所述内筒呈同心状地配置于该外筒的内侧;所述弹性体夹装于所述外筒的内表面与所述内筒的外表面之间,并且与所述外筒和内筒一体化。通过设置成这样的结构,能够将第一连结部件及第二连结部件经由所述外筒安装于第二支撑部件,因此能够可靠且容易地进行该安装。而且,可以通过所述振动吸收单元和贯穿于构成该振动吸收单元的所述内筒的固定螺栓构成所述第一连结部件及第二连结部件。通过设置成这样的结构,能够将所述内筒压接固定于车体框架结构体、动力机,因此能够可靠地装配第一连结部件及第二连结部件。也可以将所述第二支撑部件及第二连结部件设置于动力机的前后方向的至少一方。在此,在将所述第二支撑部件及第二连结部件设置于动力机的前后方向的一方的情况下,也可以在另一方使用具备振动吸收单元的第三连结部件将动力机与第一支撑部件连结。在设置成这样的结构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设置于一方的第二支撑部件及第二连结部件确保向悬架、框架结构体的振动传递的抑制效果。当然,通过将所述第二支撑部件及第二连结部件设置于动力机的前后方向双方,从而能够更有效地确保向上述的悬架、车体框架结构体的振动传递的抑制效果。(三)有益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的动力机搭载装置,能够确保悬架的刚性,并且有效地抑制动力机的振动向悬架、框架结构体传递。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的主要部位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的省略了一部分的主要部位的主视图。图3是表示现有的一个结构例的省略了一部分的主要部位的主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车体框架结构体;2-枢轴;3-支撑部件;4-振动吸收单元;5-振动吸收单元;6-动力机;10-车体框架结构体;10a-梁;11-动力机;12-动力机搭载装置;13-悬架;14-第一支撑部件;15-第一连结部件;16-第二支撑部件;17-第二连结部件;18/19-振动吸收单元;20-外筒;21-内筒;22-弹性体;23-固定螺栓;23a-螺母;24-外筒;25-内筒;26-弹性体;27-固定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图1及图2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图1中,附图标记10表示车辆的车体框架结构体,附图标记11表示动力机。而且,在所述车体框架结构体10与动力机11之间设置有本实施方式的动力机搭载装置12。该动力机搭载装置12具备:安装有车轮支撑用的悬架13的第一支撑部件14、将该第一支撑部件14与所述车体框架结构体10一体地连结的第一连结部件15、装配于该第一连结部件15并安装有所述动力机11的第二支撑部件16、以及将该第二支撑部件16与所述动力机11连结的第二连结部件17,在所述第一连结部件15上设置有抑制所述第一支撑部件14与所述第二支撑部件16之间的振动传递的振动吸收单元18,并且在所述第二连结部件17上设置有抑制所述动力机11与所述第二支撑部件16之间的振动传递的振动吸收单元19。所述车体框架结构体10具备在车体的宽度方向上空开间隔并向前方延伸的一对梁10a,在这些梁10a的下方配置有所述第一支撑部件14。在所述第一支撑部件14的宽度方向两侧分别装配有所述悬架13(在图1中仅示出车辆左侧的悬架),并且在这些悬架13的附近设置有所述第一连结部件15。如图2所详细说明的那样,所述第一连结部件15由所述振动吸收单元18和固定螺栓23构成,其中,所述振动吸收单元18具有:圆筒状的外筒20、内装于该外筒20并在与该外筒20的内壁之间形成间隙的内筒21、以及夹装于外筒20与内筒21之间并固定于这些外筒20及内筒21的弹性体22;所述固定螺栓23插通于所述内筒21。另外,所述内筒21形成为从所述外筒20的两端部突出的长度。而且,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连结部件15通过利用压入或者焊接等将该外筒20固定于第二支撑部件16,从而进行安装。另外,在使所述内筒21的一端部与第一支撑部件14抵接,使另一端部与车体框架结构体10抵接的状态下配置,使固定螺栓23贯穿第一支撑部件14后插通于内筒21内,进一步地贯穿车体框架结构体10进行配置,并与螺母23a螺纹紧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的动力机搭载装置,其用于将动力机安装于车辆的车体框架结构体,所述车辆的动力机搭载装置的特征在于,/n具备:安装有车轮支撑用的悬架的第一支撑部件、将该第一支撑部件与所述车体框架结构体一体地连结的第一连结部件、装配于该第一连结部件并安装有所述动力机的第二支撑部件、以及将该第二支撑部件与所述动力机连结的第二连结部件,在所述第一连结部件设置有抑制所述第一支撑部件与所述第二支撑部件之间的振动传递的振动吸收单元,并且在所述第二连结部件设置有抑制所述动力机与所述第二支撑部件之间的振动传递的振动吸收单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的动力机搭载装置,其用于将动力机安装于车辆的车体框架结构体,所述车辆的动力机搭载装置的特征在于,
具备:安装有车轮支撑用的悬架的第一支撑部件、将该第一支撑部件与所述车体框架结构体一体地连结的第一连结部件、装配于该第一连结部件并安装有所述动力机的第二支撑部件、以及将该第二支撑部件与所述动力机连结的第二连结部件,在所述第一连结部件设置有抑制所述第一支撑部件与所述第二支撑部件之间的振动传递的振动吸收单元,并且在所述第二连结部件设置有抑制所述动力机与所述第二支撑部件之间的振动传递的振动吸收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动力机搭载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竹村洋之桐山和博望月笃史
申请(专利权)人:布鲁斯凯技术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