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管下拉挂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24124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棕榈栽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管下拉挂药装置,包括:药包放置管,挂钩固定杆和连接管;所属的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的药包放置管相连接;所述的药包放置管远离连接管的一端设有开口二,需要放置的药包固定在开口二内;所述的挂钩固定杆顺着所述药包放置管延伸方向延伸,其一端与所述药包放置管的外侧壁相连,另一端朝向远离连接管的一端设置,并且远离所述连接管的一端的顶部设有朝向所述药包放置管的凹槽,药包挂钩的设于所述的凹槽内,并且可以从凹槽处自由脱出。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挂药装置,操作工人从地面即可将药包悬挂在所需要的位置,不仅操作简便,而且提高了劳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管下拉挂药装置
本技术涉及林木栽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管下拉挂药装置。
技术介绍
易招惹病、虫危害的植物,通常会选择悬挂药包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尤其是对于植株高大的林木,悬挂药包既可以有效防治病虫害,又可以避免常规喷洒农药的不便。悬挂药包的时候,为了便于操作,常常将药包悬挂在挂钩的一端,然后将挂钩悬挂在树木的枝叶上,这样药包即可固定在树木上,药包中的药物可以随风飘散或者随着雨水冲刷散布出来,对下方所有的枝叶及果实等发挥作用。为了保证防治效果,需要将药包悬挂在易发病的位置,并且尽量靠近树木的中心。而椰子、油棕、槟榔、椰枣、山棕、大黄棕等棕榈科树木,生长点极易受椰心叶甲、红棕象甲及芽腐病等病虫害的危害,并且生长点位置大多集中在树干顶部。为了更好的防治病虫害,常常需要在树顶部中心的位置悬挂药包。由于棕榈科植物植株较高,并且生长点周围常常有多层簇生的叶片阻档,不利于挂药操作,难以在地面直接将药包挂在生长点位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单管下拉挂药装置,可以在地面直接将药包悬挂在棕榈科树木顶部中心位置,操作十分简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单管下拉挂药装置,包括:药包放置管,挂钩固定杆和连接管;所述的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的药包放置管相连接;所述的药包放置管远离连接管的一端设有开口一,需要放置的药包固定在开口一内;所述的挂钩固定杆顺着所述药包放置管延伸方向延伸,其一端与所述药包放置管的外侧壁相连,另一端朝向远离连接管的一端设置,并且远离所述连接管的一端的顶部设有朝向所述药包放置管的凹槽,药包挂钩的设于所述的凹槽内,并且可以从凹槽处自由脱出。进一步,所述药包的挂钩其弯曲部分设于所述凹槽内。进一步,所述的凹槽贯穿所述的挂钩固定杆,并且一个端点位于所述挂钩固定杆与所述药包放置管相连接的一侧。进一步,所述的位于所述挂钩固定杆与所药包放置管之间的距离,小于药包到挂钩弯曲部分的距离。进一步,所述的凹槽沿着所述挂钩固定杆直径的方向延伸。进一步,所述的连接管上设有冲孔,所述的冲孔内设有固定螺丝。进一步,所述的连接管的远离药包放置管的一端设有开口二,所述的开口二内设有支撑杆,所述的支撑杆的外侧壁与所述的固定螺丝相抵接。进一步,所述的挂钩固定杆顶部设有倾斜面,所述的倾斜面从所述挂钩固定杆远离所述药包放置管的一侧至所述挂钩固定杆与所述药包放置管相接的一侧逐渐倾斜。进一步,所述的药包放置管的侧壁的高度,靠近所述挂钩固定杆的一侧大于远离所述挂钩固定杆一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所的单管下拉挂药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先将药包放入药包放置管的开口二内,挂钩的弯曲部分卡入挂钩固定杆顶部的凹槽中,并且使挂钩未与药包相连的一端与所药包放置管分别位于挂钩固定杆的两侧。移动整个装置,将挂钩固定杆顶部穿过簇生的叶片送入到棕榈科树木上需要悬挂药包的位置。由于挂钩固定在挂钩固定杆的顶部,因此,挂钩也随着挂钩固定杆进入到需要悬挂药包的位置。调整挂钩固定杆,使挂钩的开口对应可以悬挂药包的叶柄上。向下拉动挂钩固定杆,挂钩勾住树顶中心的叶柄而从凹槽处脱出,从而被挂在中心的叶柄上。由于挂钩被叶柄勾住无法随着挂钩固定杆移动,与挂钩相连接的药包由于挂钩的拉力,也从药包放置管中脱出,与挂钩一起停留在叶柄上,完成药包的悬挂。由于药包放置在药包放置管内,即使是生长点周围有叶片包围,比如槟榔、椰子、油棕等棕榈科植物,药包也可以随着药包放置管顺利穿过外层叶片,进入到生长点位置,并且悬挂在中心叶片的叶柄上。使用本技术所述的挂药装置,操作工人地面从即可将药包悬挂在棕榈科植物生长点附近所需要的位置,不仅操作简便,而且提高了劳动效率,降低了上树挂药包的危险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一种单管下拉挂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一种单管下拉挂药装置的切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一种单管下拉挂药装置与支撑杆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一种单管下拉挂药装置的切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2一种单管下拉挂药装置与支撑杆连接结构示意图;图6为为本技术实施例3一种单管下拉挂药装置的切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药包放置管,2为挂钩固定杆,3为连接管,4为药包,21为凹槽,41为药包的挂钩,31为冲孔,32为固定螺丝,5为支撑杆,22为倾斜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单管下拉挂药装置,包括:药包放置管1,挂钩固定杆2和连接管3;所属的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的药包放置管相连接;所述的药包放置管远离连接管的一端设有开口一,需要放置的药包4固定在药包放置管的开口一内;其一端与所述药包放置管的外侧壁相连,另一端朝向远离连接管的一端设置,并且远离所述连接管的一端的顶部设有朝向所述药包放置管的凹槽21,药包的挂钩41设于所述的凹槽内,并且可以从凹槽处自由脱出。所述药包的挂钩其弯曲部分设于所述凹槽内。所述的凹槽沿着所述挂钩固定杆直径的方向延伸。所述的凹槽贯穿所述的挂钩固定杆,并且一个端点位于所述挂钩固定杆与所述药包放置管相连接的一侧。所述挂钩固定杆的顶部与所药包放置管之间的距离,小于药包到挂钩弯曲部分的距离。所述的连接管上设有冲孔31,所述的冲孔内设有固定螺丝32。所述的连接管远离药包放置管的一端设有开口二,所述的开口二内设有支撑杆5,所述的支撑杆的外侧壁与所述的固定螺丝相抵接。本实施例中,药包的挂钩的弯曲部分位于凹槽内,在伸入到植物枝叶中,尤其是伸入到棕榈科等植物的簇生叶的时候,弯曲部分朝向树叶的一侧,可以分开簇生的叶片,有利于挂钩进入到棕榈科植物树冠中心位置,也便于操控挂钩的位置,有利于快速悬挂到棕榈树上。而凹槽沿着挂钩固定杆的直径方向延伸,可以保证挂钩与挂钩固定杆的接触部分达到最大,有利于保持挂钩和挂钩固定杆的相对位置,避免在悬挂过程中,挂钩冲凹槽中脱落。凹槽的一个端点位于挂钩固定杆与药包放置管相连接的一侧,可以保证挂钩与药包相连接的一端与药包位于挂钩固定杆的同一侧,而凹槽贯穿挂钩固定杆,保证了挂钩未与药包相连接的一端位于挂钩固定杆的另一侧。当挂钩固定杆从叶片中拉出时,挂钩和药包分别位于挂钩固定杆的两侧,避免挂钩和药包将挂钩固定杆缠住,导致挂钩固定杆无法拉出。挂钩固定杆顶部与药包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管下拉挂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药包放置管,挂钩固定杆和连接管;所述的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的药包放置管相连接;所述的药包放置管远离连接管的一端设有开口一,需要放置的药包固定在开口一内;所述的挂钩固定杆顺着所述药包放置管延伸方向延伸,其一端与所述药包放置管的外侧壁相连,另一端朝向远离连接管的一端设置,并且远离所述连接管的一端的顶部设有朝向所述药包放置管的凹槽,药包的挂钩设于所述的凹槽内,并且可以从凹槽处自由脱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管下拉挂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药包放置管,挂钩固定杆和连接管;所述的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的药包放置管相连接;所述的药包放置管远离连接管的一端设有开口一,需要放置的药包固定在开口一内;所述的挂钩固定杆顺着所述药包放置管延伸方向延伸,其一端与所述药包放置管的外侧壁相连,另一端朝向远离连接管的一端设置,并且远离所述连接管的一端的顶部设有朝向所述药包放置管的凹槽,药包的挂钩设于所述的凹槽内,并且可以从凹槽处自由脱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管下拉挂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包的挂钩其弯曲部分设于所述凹槽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管下拉挂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槽贯穿所述的挂钩固定杆,并且一个端点位于所述挂钩固定杆与所述药包放置管相连接的一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管下拉挂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固定杆与所药包放置管之间的距离,小于药包到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立云陈君周焕起李佳朱辉齐兰符会思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海南;4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