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沉式养殖桶的安装结构及安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92393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下沉式养殖桶的安装结构,包括养殖桶和安设养殖桶的基坑底座,养殖桶底部沿周向设有环形的第一斜坡,基坑底座底部沿周向设有环形的第二斜坡,第一斜坡的坡度与第二斜坡的坡度相等,基坑底座底部开设有放置养殖桶底部排污管道的管沟槽,养殖桶底部中心设有弹性圈,养殖桶通过弹性圈支撑于管沟槽上,弹性圈环绕排污管道,养殖桶底部与基坑底座间形成环绕弹性圈的第一间隙,基坑底座的侧壁开设有向第一间隙内浇灌水泥砂浆的灌浆槽,养殖桶的桶壁与基坑底座的内壁间具有第二间隙,第二间隙内填充有从第一间隙溢流上来的水泥砂浆。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基于上述下沉式养殖桶的安装结构的下沉式养殖桶的安装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下沉式养殖桶的安装结构及安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循环水养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下沉式养殖桶的安装结构及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由于国内循环水养殖日渐成熟,采用养殖桶进行鱼类养殖的这种新模式已经成为循环水养殖的前进方向。大型养殖桶安装工艺的优劣是直接决定循环水养殖系统中成败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大型养殖桶多采用PP或者PE材质进行制作。为方便进行养殖生物中残饵粪便收集,必须设置一定的坡度。在此拥有坡度的PP或者PE养殖桶安装过程中,如何保证水泥基坑坡度和已经有坡度的养殖桶坡度匹配是关键问题。下沉式养殖桶的安装方法一般采用的是三点固定法和砖块填充法。三点固定法是指在待安装养殖桶的基坑处。呈三点状进行水泥混凝土点缀,三点中的每两个点都是间隔为120°,在三点之上进行养殖桶的安装和固定,因为三个点的位置、大小、质地等难以与大型养殖桶底部坡度完美契合,只有三个点是与养殖桶底部部分契合,提供暂时支持养殖桶支撑力。除此之外,其余养殖桶底部面积均未接触基坑,悬空在基坑之上。过段时间后,产生养殖桶沉降、桶底底部局部的突起、底部的破裂以及养殖桶底部空间产生中空现象。砖块填充法是指在养殖桶的圆形基坑附近,放置环形砖块,在砖块之上进行放置养殖桶。由于养殖桶自身桶底带有坡度,安装在砖块上后,此坡度会与砖块的90°的直角边进行相切。养殖桶桶底坡度面受力面积小,受力不均匀会导致养殖桶底部出现形变。此形变刚显现是痕迹,即受力挤压产生。也会导致养殖桶固定不坚固,摇晃,进而影响养殖桶管道的衔接。除此之外,此方法安装的养殖桶加水运行时,桶内水的重力会全部压在桶底坡度和砖块连接处,时间久后,养殖桶受力不均匀,减少此养殖桶使用年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了一种下沉式养殖桶的安装结构及安装方法,以实现养殖桶和基坑底座坡度匹配,养殖桶沉降幅度降低,养殖桶形变现象减少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下沉式养殖桶的安装结构,包括养殖桶和安设养殖桶的基坑底座,所述养殖桶底部沿周向设有环形的第一斜坡,沿养殖桶侧壁至养殖桶中心的方向,第一斜坡高度逐渐降低,所述基坑底座底部沿周向设有环形的第二斜坡,沿基坑底座侧壁至基坑底座中心的方向,第二斜坡高度逐渐降低,所述第一斜坡的坡度与所述第二斜坡的坡度相等,所述养殖桶的底部设有排污管道,所述基坑底座底部开设有放置养殖桶底部排污管道的管沟槽,沿管沟槽的内壁铺设保护管沟槽的水泥围挡,所述养殖桶底部中心设有弹性圈,所述养殖桶通过所述弹性圈支撑于所述管沟槽上,所述弹性圈环绕所述排污管道,所述养殖桶底部与所述基坑底座间形成环绕所述弹性圈的第一间隙,所述基坑底座的侧壁开设有向所述第一间隙内浇灌水泥砂浆的灌浆槽,所述养殖桶的桶壁与所述基坑底座的内壁间具有第二间隙,所述第二间隙内填充有从所述第一间隙溢流上来的水泥砂浆。作为优选,所述弹性圈为橡胶圈。作为优选,所述橡胶圈的直径为45cm。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间隙内设有保温件,所述保温件贴合所述养殖桶的底部。作为优选,所述保温件为泡沫板或挤塑板。作为优选,所述养殖桶内设有安装水深线。作为优选,所述灌浆槽有若干个,各所述灌浆槽沿所述基坑底座的周向均匀间隔分布。作为优选,所述灌浆槽远离养殖桶的一端为扩口端,所述灌浆槽靠近养殖桶的一端为窄口端。作为优选,第一斜坡的坡度和第二斜坡的坡度均为10%~2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下沉式养殖桶的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开挖若干基坑底座,每一所述基坑底座内设有一养殖桶,所述基坑底座底部设有与养殖桶桶底相同的坡度,达成坡度匹配;S2、在所述基坑底座的底部开设放置养殖桶底部排污管道的管沟槽;S3、所述基坑底座的内壁与所述养殖桶间留有间隙;S4、所述基坑底座的侧壁开设有向养殖桶底和基坑底座间浇灌水泥砂浆的灌浆槽;S5、基坑底座杂物清除,去除基坑底座内所有的砖块、石头,并用水浇透基坑底座;S6、沿管沟槽的内壁铺设保护管沟槽的水泥围挡;S7、待水泥围挡凝固后,把养殖桶放入基坑底座内,所述养殖桶的底部粘贴保温件和防止浇灌的水泥砂浆进入管沟槽内的弹性圈,所述弹性圈环绕养殖桶底部排污管道,所述保温件环绕弹性圈设置,所述养殖桶通过所述弹性圈支撑于所述管沟槽上,养殖桶底与基坑底座间形成环绕弹性圈的底部间隙;S8、使用振动泵通过灌浆槽向所述底部间隙内浇灌水泥砂浆,向养殖桶内逐步放水到养殖桶内的安装水深线处,在水位到达安装水深线前多次进行养殖桶桶底和水泥浇灌面的磨合与匹配,直至桶壁一周有水泥砂浆的溢出;S9、工程完毕后,水泥砂浆凝固前用红外线激光仪测量所有养殖桶保证其高度处于同一水平面,整齐有序;S10、待水泥砂浆凝固后,进行对应所有排污管道的安装衔接工作。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下沉式养殖桶的安装结构实现了养殖桶和基坑底座坡度匹配,降低了养殖桶沉降幅度,减少了养殖桶底部形变的现象。2、在本专利技术中,保温件对养殖桶内的水体温度进行保温,减少循环水养殖中电力的消耗,从而达到节能目的。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下沉式大型养殖桶的安装方法,在建造过程中进行养殖桶的有序安装,保证施工工艺,杜绝日后正常运行中养殖桶大幅沉降现象,杜绝由于安装工艺导致养殖桶桶底坡度产生的形变(底部突起、破裂、中空现象、固定不稳定等),同时能对养殖桶内的水体温度进行保温,减少循环水养殖中电力的消耗,从而达到节能目的。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养殖桶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下沉式养殖桶的安装结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图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下沉式养殖桶的安装结构,包括养殖桶7和安设养殖桶7的基坑底座5,所述养殖桶7底部沿周向设有环形的第一斜坡,沿养殖桶7侧壁至养殖桶7中心的方向,第一斜坡高度逐渐降低,所述基坑底座5底部沿周向设有环形的第二斜坡,沿基坑底座5侧壁至基坑底座5中心的方向,第二斜坡高度逐渐降低,所述第一斜坡的坡度与所述第二斜坡的坡度相等,所述养殖桶7的底部设有排污管道8,所述基坑底座5底部开设有放置养殖桶底部排污管道8的管沟槽,沿管沟槽的内壁铺设保护管沟槽的水泥围挡,所述养殖桶底部中心设有弹性圈2,所述养殖桶7通过所述弹性圈2支撑于所述管沟槽上,所述弹性圈2环绕所述排污管道8,所述养殖桶7底部与所述基坑底座5间形成环绕所述弹性圈2的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下沉式养殖桶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养殖桶和安设养殖桶的基坑底座,所述养殖桶底部沿周向设有环形的第一斜坡,沿养殖桶侧壁至养殖桶中心的方向,第一斜坡高度逐渐降低,所述基坑底座底部沿周向设有环形的第二斜坡,沿基坑底座侧壁至基坑底座中心的方向,第二斜坡高度逐渐降低,所述第一斜坡的坡度与所述第二斜坡的坡度相等,所述养殖桶的底部设有排污管道,所述基坑底座底部开设有放置养殖桶底部排污管道的管沟槽,沿管沟槽的内壁铺设保护管沟槽的水泥围挡,所述养殖桶底部中心设有弹性圈,所述养殖桶通过所述弹性圈支撑于所述管沟槽上,所述弹性圈环绕所述排污管道,所述养殖桶底部与所述基坑底座间形成环绕所述弹性圈的第一间隙,所述基坑底座的侧壁开设有向所述第一间隙内浇灌水泥砂浆的灌浆槽,所述养殖桶的桶壁与所述基坑底座的内壁间具有第二间隙,所述第二间隙内填充有从所述第一间隙溢流上来的水泥砂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沉式养殖桶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养殖桶和安设养殖桶的基坑底座,所述养殖桶底部沿周向设有环形的第一斜坡,沿养殖桶侧壁至养殖桶中心的方向,第一斜坡高度逐渐降低,所述基坑底座底部沿周向设有环形的第二斜坡,沿基坑底座侧壁至基坑底座中心的方向,第二斜坡高度逐渐降低,所述第一斜坡的坡度与所述第二斜坡的坡度相等,所述养殖桶的底部设有排污管道,所述基坑底座底部开设有放置养殖桶底部排污管道的管沟槽,沿管沟槽的内壁铺设保护管沟槽的水泥围挡,所述养殖桶底部中心设有弹性圈,所述养殖桶通过所述弹性圈支撑于所述管沟槽上,所述弹性圈环绕所述排污管道,所述养殖桶底部与所述基坑底座间形成环绕所述弹性圈的第一间隙,所述基坑底座的侧壁开设有向所述第一间隙内浇灌水泥砂浆的灌浆槽,所述养殖桶的桶壁与所述基坑底座的内壁间具有第二间隙,所述第二间隙内填充有从所述第一间隙溢流上来的水泥砂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沉式养殖桶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圈为橡胶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沉式养殖桶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圈的直径为45c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沉式养殖桶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隙内设有保温件,所述保温件贴合所述养殖桶的底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下沉式养殖桶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件为泡沫板或挤塑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沉式养殖桶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桶内设有安装水深线。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沉式养殖桶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浆槽有若干个,各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汉勤刘帅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康立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