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系贝类培育养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96317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家系贝类培育养殖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有本体,本体上设有开口向上的养殖腔体,所述养殖腔体的底部设置有与其相适配的接管凹槽,接管凹槽内部采用球面结构设置,接管凹槽的中心处固设有与其相连通的第一接管,第一接管整体呈L形结构设置,本体的一侧还设置有与养殖腔体相连通的第二接管,第二接管和第一接管的内径大小相等,第二接管和第一接管的出口端相互平行设置且朝向相同,本体下端还设有若干与其相连接的支撑结构,本体上端设置有与养殖腔体相适配的遮光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育苗效果好、便于观察培育情况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家系贝类培育养殖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
,具体涉及一种家系贝类培育养殖装置。
技术介绍
贝类养殖的全过程主要包括养殖场地选择、采苗育苗、养成、育肥和收获加工等环节。人工繁殖贝苗包括亲贝的蓄养和选择、人工授精、幼虫饲养、采苗及饵料培养等。人工繁殖贝苗具有成本较低,并可通过控制亲贝的生活条件,提前生产出贝苗,以充分利用当年的主要生长期,加速贝类的生长,缩短生产周期,还可为选育优良品种提供可能。贝类的卵多属沉性卵,在静止的水体中会分散沉在底部,随其发育,贝类的受精卵孵化出小的幼虫,幼虫随着孵化运动逐渐增强,便从底部逐渐上浮分布到水体中层,继而上升到表层及缸壁向光处游动,这些幼虫渐渐地发育成为幼贝。目前,公告号为CN21058054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贝类育苗用养殖装置,它包括本体,本体上设有开口向上的养殖腔体,所述本体一侧设置有与其内部相连通的第一接管和第二接管,第一接管内壁的最低点与养殖腔体的底部处于同一水平面内,第二接管位于第一接管的斜上方,第一接管和第二接管的内径大小相等,且第一接管和第二接管上设有大小相等的第一法兰盘和第二法兰盘。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便于育苗过程中水体更换,减少苗种受损情况,提高育苗质量的效果。该专利通过本体一侧设置有第一接管和第二接管,使得水体进行更换,但会导致接管一侧的苗种受水体更换影响较大,另一侧则影响较小,且养殖腔体的底部容易残留无法排净,造成贝类苗种培育产生差异,进而影响育苗效果。同时贝类培育养殖过程中,要避免阳光直晒,否则会造成贝类培育养殖过程中不必要的死亡,降低贝类的培育效果,而现有培育养殖时普遍在养殖装置上直接加盖遮阳布或遮阳板,但这容易导致养殖装置内空气不流通,影响培育养殖的效果,且遮阳布或遮阳板存在着收放不便的问题,进而不利于养殖人员进行观察培育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在于提供一种家系贝类培育养殖装置,具有结构简单、育苗效果好、便于观察培育情况的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家系贝类培育养殖装置,包括有本体,本体上设有开口向上的养殖腔体,所述养殖腔体的底部设置有与其相适配的接管凹槽,接管凹槽内部采用球面结构设置,接管凹槽的中心处固设有与其相连通的第一接管,第一接管整体呈L形结构设置,本体的一侧还设置有与养殖腔体相连通的第二接管,第二接管和第一接管的内径大小相等,第二接管和第一接管的出口端相互平行设置且朝向相同,本体下端还设有若干与其相连接的支撑结构,本体上端设置有与养殖腔体相适配的遮光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养殖腔体的底部设置接管凹槽的方式,避免一侧的苗种受水体更换影响较大,另一侧则影响较小,且养殖腔体的底部不易残留,能有效排净,保证贝类苗种培育效果的一致性,提高育苗效果。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接管、第二接管与本体为一体式结构设置,第一接管和第二接管的出口端均设置有法兰盘结构,法兰盘结构通过设置电磁阀与外部水路管道相互连接,第一接管的进口端和出口端相互垂直且连接处采用圆角过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接管、第二接管与本体为一体式结构设置有利于提高整体的机械强度,法兰盘结构便于第一接管和第二接管的出口端与外部水路管道连接,电磁阀便于养殖人员进行操作控制,第一接管的进口端和出口端连接处采用圆角过渡能减小水阻,便于水体更换。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接管凹槽上设置有若干漩涡状的导向结构,导向结构的数量设置为至少四条,且导向结构关于所述第一接管与接管凹槽的连接处呈圆周状均匀分布,导向结构设置为导向凸起或导向凹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结构便于更换水体时接管凹槽处形成漩涡,便于水体更换的进行。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遮光组件包括有遮光挡板以及与所述本体上端滑动连接的遮光支架,遮光支架上设置有与其相适配的遮光子架,遮光支架和遮光子架上均固定连接有所述的遮光挡板,且遮光挡板之间相等距离间隔分布,遮光子架的下侧设置有若干遮光支撑柱,且遮光支撑柱上穿插设有上下活动的遮光子柱,遮光子柱的下端与遮光支架相互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遮光挡板用于遮挡外界的强光,避免光照强度过大影响育苗效果,遮光子架通过遮光支撑柱和遮光子柱与遮光支架活动连接,使得遮光子架上的遮光挡板能随其上下移动,遮光支架与本体上端滑动连接,便于遮光组件的使用,有利于养殖人员进行观察培育情况。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遮光支撑柱和遮光子柱均为中空结构设置,且遮光支撑柱内还固定连接有升降电动缸,升降电动缸的活塞杆与遮光子柱相互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升降电动缸通过带动遮光子柱伸缩运动进而带动遮光子架进行上下移动,使得遮光子架上的遮光挡板能随其上下移动,使得遮光挡板保证遮光效果的情况下,提高空气流通性,从而提高培育效果。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遮光组件包括有遮光挡板以及与所述本体上端滑动连接的遮光支架,遮光支架上均匀分布有所述的遮光挡板,且遮光挡板的两端通过遮光轴承与遮光支架相互铰接连接,遮光挡板的一端还设置有与其固定连接的遮光从动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遮光挡板用于遮挡外界的强光,避免光照强度过大影响育苗效果,遮光挡板的两端通过遮光轴承与遮光支架相互铰接,使得遮光挡板能自由翻转,遮光支架与本体上端滑动连接,便于遮光组件的使用,有利于养殖人员进行观察培育情况。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遮光支架一侧设置有与其相适配的遮光电机,遮光电机的主轴上设置有与其固定连接的遮光主动轮,遮光主动轮通过设置传动带与所述的遮光从动轮相互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遮光电机通过带动遮光主动轮进而使得传动带与遮光从动轮转动,进而对遮光挡板进行转动,使得遮光挡板保证遮光效果的情况下,提高空气流通性,从而提高培育效果。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遮光挡板上还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光伏板,相连两块光伏板之间通过串联方式相互连接,遮光板的中心处设置有与其相适配的光敏传感器,遮光挡板的两端还设置有与其一体式的排水沟。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遮光挡板上设置光伏板能有效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同时将光伏板收集的光能转换为电能供遮光组件进行使用,光敏传感器用于检测光照强度进而调节遮光组件适应光照强度,排水沟防止外界雨水落入养殖腔体内而影响内部水体质量进而影响育苗效果。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有支撑底柱以及穿设于支撑底柱上的支撑子柱,支撑底柱内设置有升降槽,且升降槽内设有与其相适配的升降电机,支撑子柱通过设置升降丝杆与升降电机相互固定连接,支撑子柱的下端固设有套置于升降丝杆外的升降螺母,支撑子柱内还设置有与升降丝杆相适配的丝杆凹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底柱和支撑子柱以及升降电机相互配合,使得支撑结构的高度可以调节进而本体的高度进行调节,升降电机带动升降丝杆转动进而带动升降子柱进行升降工作。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本体一侧还设置有与其固定连接的控制器,控制器与所述的电磁阀、遮光组件和支撑结构相互电性连接,控制器内还设置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家系贝类培育养殖装置,包括有本体,本体上设有开口向上的养殖腔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腔体(1)的底部设置有与其相适配的接管凹槽(2),接管凹槽(2)内部采用球面结构设置,接管凹槽(2)的中心处固设有与其相连通的第一接管(3),第一接管(3)整体呈L形结构设置,本体的一侧还设置有与养殖腔体(1)相连通的第二接管(4),第二接管(4)和第一接管(3)的内径大小相等,第二接管(4)和第一接管(3)的出口端相互平行设置且朝向相同,本体下端还设有若干与其相连接的支撑结构(5),本体上端设置有与养殖腔体(1)相适配的遮光组件(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家系贝类培育养殖装置,包括有本体,本体上设有开口向上的养殖腔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腔体(1)的底部设置有与其相适配的接管凹槽(2),接管凹槽(2)内部采用球面结构设置,接管凹槽(2)的中心处固设有与其相连通的第一接管(3),第一接管(3)整体呈L形结构设置,本体的一侧还设置有与养殖腔体(1)相连通的第二接管(4),第二接管(4)和第一接管(3)的内径大小相等,第二接管(4)和第一接管(3)的出口端相互平行设置且朝向相同,本体下端还设有若干与其相连接的支撑结构(5),本体上端设置有与养殖腔体(1)相适配的遮光组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系贝类培育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管(3)、第二接管(4)与本体为一体式结构设置,第一接管(3)和第二接管(4)的出口端均设置有法兰盘结构(31),法兰盘结构(31)通过设置电磁阀与外部水路管道相互连接,第一接管(3)的进口端和出口端相互垂直且连接处采用圆角过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家系贝类培育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管凹槽(2)上设置有若干漩涡状的导向结构(21),导向结构(21)的数量设置为至少四条,且导向结构(21)关于所述第一接管(3)与接管凹槽(2)的连接处呈圆周状均匀分布,导向结构(21)设置为导向凸起或导向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家系贝类培育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组件(6)包括有遮光挡板(61)以及与所述本体上端滑动连接的遮光支架(62),遮光支架(62)上设置有与其相适配的遮光子架(63),遮光支架(62)和遮光子架(63)上均固定连接有所述的遮光挡板(61),且遮光挡板(61)之间相等距离间隔分布,遮光子架(63)的下侧设置有若干遮光支撑柱(631),且遮光支撑柱(631)上穿插设有上下活动的遮光子柱(632),遮光子柱(632)的下端与遮光支架(62)相互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家系贝类培育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支撑柱(631)和遮光子柱(632)均为中空结构设置,且遮光支撑柱(631)内还固定连接有升降电动缸(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鹏柴雪良刘颖方军邵艳卿滕爽爽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