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排水平衡装置及双排水养殖池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11002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排水平衡装置,包括设于养殖池外的支撑杆、通过设于支撑杆上不同的高度以与养殖池间形成不同水位差实现养殖池上下排水平衡的旋流分离器,所述旋流分离器与所述支撑杆滑动连接,所述旋流分离器的上端设有与养殖池底部连通的进水口、与物理过滤器连通的出水口,所述旋流分离器的底部设有排污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排水养殖池,包括养殖池本体,还包括上述的双排水平衡装置,所述养殖池本体的上端开设有流向物理过滤器的溢流口,所述旋流分离器的进水口与所述养殖池本体的底部连通。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旋流分离器通过上下滑动调节养殖池水流平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双排水平衡装置使得循环水养殖池可以满足不同流量的养殖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排水平衡装置及双排水养殖池
本技术涉及循环水养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排水平衡装置及双排水养殖池。
技术介绍
养殖池双排水是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最常用的排污设计。由于水产养殖中产生的主要颗粒物为粪便残饵,通过养殖桶内水体的旋转,颗粒物一般集中在池底,如果采用单排水,即所有水体都经由一条管道排出,势必造成过滤器极大的压力。双排水设计将养殖池底排与表层溢流相结合,采用双通道模式,底排水携带主要的颗粒物从底部排水,先经过一次类似旋流分离器之类的固液分离装置预先处理,迅速有效排出沉淀性颗粒物,表层水则直接进入物理过滤。双排水设计通过及时有效的处理,大大减轻了物理过滤的压力。实验数据表明,养殖水体中10-15%的底部排水即可预先处理65-85%的固体颗粒物。因此,双排水设计是循环水养殖中极为高效的处理模式。双排水通道的管径都是通过理论计算实现设定的,安装之后便固定不变,但在实际生产中,由于安装场地、养殖桶的个体差异等因素,常常导致实际水流与理论计算出现一定差别,从而导致水流失去平衡,造成养殖池、旋流分离器或物理过滤模块溢水。同时,实际生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排水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养殖池外的支撑杆、通过设于支撑杆上不同的高度以与养殖池间形成不同水位差实现养殖池上下排水平衡的旋流分离器,所述旋流分离器与所述支撑杆滑动连接,所述旋流分离器的上端设有与养殖池底部连通的进水口、与物理过滤器连通的出水口,所述旋流分离器的底部设有排污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排水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养殖池外的支撑杆、通过设于支撑杆上不同的高度以与养殖池间形成不同水位差实现养殖池上下排水平衡的旋流分离器,所述旋流分离器与所述支撑杆滑动连接,所述旋流分离器的上端设有与养殖池底部连通的进水口、与物理过滤器连通的出水口,所述旋流分离器的底部设有排污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排水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三根软管,所述进水口、出水口和排污口分别与一软管的一端连通,各所述软管的另一端均设有活接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排水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滑块,所述旋流分离器通过所述滑块与所述支撑杆滑动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排水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上开设有滑孔,所述支撑杆贯穿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汉勤黄剑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康立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