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纳米水离子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21073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多功能纳米水离子发生器,包括由一个P型半导体和一个N型半导体组成的半导体芯片对,半导体芯片对的一端为制冷端,另一端为散热端;还包括放电电极和取水部,取水部与半导体芯片对的制冷端相电连;放电电极设置于取水部的侧部且两者互不接触,放电电极靠近取水部的一端为放电部,放电电极的另一端与高压电源相电连;其中,放电部为一个或多个并联设置的尖端状导体,取水部的表面设有吸附有功能性营养物质的存液件或纤维体存液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多功能纳米水离子发生器不但可产生大量的纳米水离子,同时可制造出大量的负氧离子及功能性纳米微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纳米水离子发生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纳米水离子发生器,属于美容美发、杀菌消毒、保湿保鲜和空气净化领域。
技术介绍
纳米水离子具有粒径小(5-60nm)、寿命长(传播半径达10米)、含水量高(为负离子的1000倍)、呈弱酸性(亲和发肤)、易吸收、深度清洁、补水美容、杀菌消毒、促进睡眠等诸多优点,逐渐成为美容美发、个人护理、杀菌消毒、空气净化、除醛去味、保湿保鲜、改善睡眠等领域的研究热点。既有的纳米水离子发生器,如对比文件1(申请号201910329506.X)提供了一种纳米水离子发生装置,对比文件2(申请号201710238050.7)提供了一种无需加水的纳米水离子发生方法及装置,均能够实现从空气中冷凝取水,制造纳米水离子,但主要存在以下三大不足:(1)放电电极易损耗:放电电极长期浸泡在冷凝水中,容易腐蚀,虽然放电电极整体采用或外周镀有耐腐蚀的材料,但随着放电工作时间的增加,放电电极的放电部由于损耗而出现粗糙的表面,导致放电不稳定。(2)工作初期纳米水离子发生量不足,对比文件1采用放电电极的尖端凝水的方式来制造纳米水离子,由于传热温度梯度的存在,放电电极尖端的温度要高于底部的温度,加大了冷凝水的难度,对比文件2采用放电电极从底部吸取冷凝水的方式来制造纳米水离子,底部冷凝出冷凝水,然后再输送到放电电极的放电部,需要较长的等待时间,导致纳米水离子发生装置在工作初期不能产生纳米水离子。(3)离子的多样性不足,对比文件1和对比文件2均采用放电电极向圆环状的高压电极或接收电极放电的方式来制取纳米水离子,负氧离子(或正离子)很容易被圆环状的高压电极或接收电极吸附而不能逃逸出来,产生的离子以纳米水离子为主,负氧离子(或正离子)等其他离子的含量极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功能纳米水离子发生器。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功能纳米水离子发生器,包括由一个P型半导体和一个N型半导体组成的半导体芯片对,所述半导体芯片对的一端为制冷端,另一端为散热端;还包括放电电极和取水部,所述取水部与半导体芯片对的制冷端相电连;所述放电电极设置于所述取水部的侧部且两者互不接触,所述放电电极靠近所述取水部的一端为放电部,所述放电电极的另一端与高压电源相电连。进一步地,所述放电部为一个或多个并联设置的尖端状导体。进一步地,所述取水部的表面设有凸起的尖端部。进一步地,所述取水部的表面设有多孔的存液件。进一步地,所述取水部的表面设有纤维体存液构件。进一步地,所述放电电极的放电部为一个或多个并联设置的尖端状导体。进一步地,所述存液件或纤维体存液构件上吸附有营养物质。进一步地,还包括散热部,所述散热部与所述半导体芯片对的散热端相电连。进一步地,还包括封装组件,所述封装组件上设有定位通孔和多个散热槽,所述封装组件一端与所述放电电极固定连接,所述封装组件另一端与散热部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取水部贯穿所述封装组件的定位通孔。进一步地,所述散热部由基板和敷设于基板上相互电连接的两对导体覆层组成。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分开设置取水部和放电电极,放电电极不再接触到冷凝水,使放电电极不易被腐蚀、损耗,延长其使用寿命,从而保障该发生器长期、稳定地制取纳米水离子。(2)利用半导体芯片对的制冷端直接冷却取水部,不存在传热温度梯度,也无需向放电电极传输冷凝水,从而可以高效、快速地从空气获取大量冷凝水,迅速制造出大量的纳米水离子。(3)取消圆环状的高压电极或接收电极,改变放电电极的结构形式和放电方式,还可在取水部上设置吸附有美容液、胶原蛋白、香薰精油等功能性物质的多孔的存液件,利用放电电极对低电位的取水部放电,不但可以顺利制造出大量的纳米水离子,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负氧离子(或正离子)、美容液、胶原蛋白、香薰精油等功能性纳米微粒,从而具有纳米水离子和功能性纳米微粒的多重功效。此外,可以通过定期更换吸附有不同功能性物质的多孔存液件,以制造出不同功能效果的纳米粒子。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者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实施例一中的一种多功能纳米水离子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一中的一种多功能纳米水离子发生器的横向剖面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一中的主要元件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一中的第一种放电电极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一中的第二种放电电极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一中的第三种放电电极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实施例二中的一种多功能纳米水离子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实施例三中的一种多功能纳米水离子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实施例四中的一种多功能纳米水离子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实施例四中的取水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放电电极;11-放电部;12-高压电源连接部;13-支撑固定孔;2-取水部;21-取水部尖端;22-存液件;26-纤维体存液构件;261-纤维体;262-卡扣件;3-封装组件;31-散热槽;32-定位通孔;33-支撑柱;34-螺丝孔;4-散热部;41-基板;42-导体覆层;45-散热通风孔;46-接线孔;5-半导体芯片对。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应该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实施例一:参阅图1-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纳米水离子发生器,其主要包括:放电电极1、取水部2、封装组件3、散热部4和半导体芯片对5。其中,所述半导体芯片对5由一个P型半导体和一个N型半导体组成,其一端为制冷端,另一端为散热端,利用热电效应进行制冷。所述散热部4由基板41和敷设于基板41上、下表面的左右对称的导体覆层42组成。所述导体覆层42之间相电连,以增加散热面积,强化导热和散热。靠近所述半导体制冷芯片对5的散热端的导体覆层42与所述散热端相电连。本实施例中通过表面积较大的导体覆层不但可节省导体材料,同时可迅速导走并散掉半导体制冷芯片散热端所散发出来的热量。具体地,所述散热部4通过螺丝孔34与封装组件3相固定连接,并设有散热通风孔45,以强化散热,并使取水部2上的过量冷凝水蒸发掉。具体地,所述散热部4两侧还设有接线孔46,用于外接低压电源,对半导体芯片对5进行供电。具体地,所述基板41采用绝缘材料制成,如导热性能较好的陶瓷、P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纳米水离子发生器,包括由一个P型半导体和一个N型半导体组成的半导体芯片对,所述半导体芯片对的一端为制冷端,另一端为散热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放电电极和取水部,所述取水部与半导体芯片对的制冷端相电连;所述放电电极设置于所述取水部的侧部且两者互不接触,所述放电电极靠近所述取水部的一端为放电部,所述放电电极的另一端与高压电源相电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纳米水离子发生器,包括由一个P型半导体和一个N型半导体组成的半导体芯片对,所述半导体芯片对的一端为制冷端,另一端为散热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放电电极和取水部,所述取水部与半导体芯片对的制冷端相电连;所述放电电极设置于所述取水部的侧部且两者互不接触,所述放电电极靠近所述取水部的一端为放电部,所述放电电极的另一端与高压电源相电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纳米水离子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部为一个或多个并联设置的尖端状导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纳米水离子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水部的表面设有凸起的尖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纳米水离子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水部的表面设有多孔的存液件,所述存液件上吸附有营养物质。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峰姜峰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大湛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