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水离子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21761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5:00
本技术属于空气调节、空气净化及医养健康领域,具体涉及纳米水离子发生器,包括供水部、电极元件和高压电源。供水部用于为电极元件提供水;电极元件包括放电电极和诱导电极,放电电极和诱导电极对置设置;通过高压电源使放电电极和诱导电极之间产生电场,施加于放电电极的电压的绝对值不小于施加于诱导电极的电压的绝对值。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改变诱导电极的电位极性和电压高低,以此可调节纳米水离子气溶胶中带电粒子和含氧自由基的浓度,大大拓展了其应用场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空气调节、空气净化及医养健康领域,具体涉及纳米水离子发生器


技术介绍

1、由于具有生物活性、粒径小、渗透能力强、性能稳定、杀菌消毒、除异味、美容美发等诸多优点,纳米水离子越来越被人们关注。既有的纳米水离子发生器或装置,仍存在以下不足:

2、(1)结构稳固性差

3、现有的纳米水离子发生器的热电半导体晶粒与放电电极相电连接,且裸露在外界空气中,由于放电电极具有一定的长度,在杠杆效应作用下,其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冲击而损坏,导致半导体晶粒折断、脱落或断裂,因此现有的纳米水离子发生器的结构稳固性差,产品的故障率高。

4、(2)热电半导体晶粒易失效

5、现有的纳米水离子发生器的热电半导体晶粒与放电电极相电连接,这使得放电电极上不能直接加载高电压,另外,放电电极在放电时产生的高电压冲击极易导致热电半导体晶粒被电击穿而失效。

6、(3)带电粒子的含量不方便调节

7、由于热电半导体晶粒与放电电极相电连,不能在放电电极上加载高电压,若加载高电压会导致热电晶粒的制冷效果下降,甚至使得热电晶粒被高电压击穿而损坏。因此,需设置对置电极或高压电极,用于加载高电压。此时对置电极或高压电极容易吸附电子雪崩效应作用下产生的带电粒子,大大降低了其释放量,限制了其应用场景。

8、本技术提供纳米水离子发生器可全面解决以上的问题,结构紧凑,安全可靠,同时实现纳米水离子气溶胶中带电粒子和含氧自由基浓度的可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纳米水离子发生器,利用热电效应等制冷获取冷凝水或者外部供水,该纳米水离子发生器结构稳固、尺寸小、耗电低,可应用于多种应用场景。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纳米水离子发生器,其包括供水部、电极元件和高压电源;

4、所述供水部用于为所述电极元件提供水;

5、所述电极元件包括放电电极和诱导电极,所述放电电极和所述诱导电极对置设置;

6、通过所述高压电源使所述放电电极和所述诱导电极之间产生电场,施加于所述放电电极的电压的绝对值不小于施加于所述诱导电极的电压的绝对值。

7、较佳地,所述供水部包括制冷器,所述制冷器为半导体热电制冷装置,所述供水部包括成对的p型/n型热电晶粒和冷却部,所述冷却部的一侧与所述p型/n型热电晶粒的制冷端导热连接,所述冷却部的另一侧与所述放电电极或所述诱导电极导热连接。

8、较佳地,所述冷却部为高介电常数材料或高导热性材料。

9、较佳地,所述供水部还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置于所述冷却部靠近所述放电电极的一侧,所述连接部分别与所述冷却部和所述放电电极导热连接。

10、较佳地,所述供水部还包括连接电极,所述连接电极与所述高压电源电连接,所述连接电极设置在靠近所述放电电极的一侧,所述连接电极与所述放电电极相隔设置。

11、较佳地,所述供水部还包括冷却部导体件、散热部导体对和散热部;所述p型/n型热电晶粒包括p型热电晶粒和n型热电晶粒,所述散热部导体对包括第一散热部导体对和第二散热部导体对,成对的所述p型热电晶粒的制冷端和所述n型热电晶粒的制冷端分别与所述冷却部导体件电连接,所述p型热电晶粒的发热端与所述第一散热部导体对导热连接,所述n型热电晶粒的发热端与所述第二散热部导体对导热连接;所述散热部导体对设置于所述散热部靠近p型/n型热电晶粒的发热端的一侧。

12、较佳地,所述散热部包括散热板,所述散热板的端部为翅片或肋片;所述冷却部和所述散热部整体封装。

13、较佳地,所述诱导电极为环形、球形或尖端形,所述诱导电极上至少设置一个释放部。

14、较佳地,所述诱导电极的电位为零电位或与所述放电电极极性相同的电位或与所述放电电极极性相反的电位。

15、较佳地,所述放电电极包括放电部和传热部,所述传热部与冷却部导热连接,所述传热部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放电部的横截面积;所述放电部为球形、椭球形、圆锥形、多孔状或尖端形状。

16、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7、(1)结构更稳固和安全:本技术为纳米水离子发生器,冷却部的一侧通过冷却部导体件电耦接至p/n型半导体晶粒的制冷端,另一侧热耦接至电极元件的其中一个电极(如放电电极)。如此,热电半导体晶粒与放电电极之间,不但不相电连接,而且不直接接触。由于冷却部和散热部的封装保护和绝缘阻隔,可防止半导体晶粒免受外界因素的冲击而折断、脱落或断裂,增加了装置的稳固性,同时可防止放电电极在放电时产生的高电压冲击导致热电半导体晶粒被电击穿而失效。

18、(2)纳米水离子气溶胶中带电粒子和含氧自由基的浓度可调节:由于冷却部的绝缘阻隔,使得所述放电电极与半导体晶粒不相电连接,从而可在放电电极上直接加载高电压,同时通过改变所述诱导电极的电位极性和电压大小(所述诱导电极可施加零电位、与所述放电电极极性相同的电位或与所述放电电极极性相反的电位),以此调节纳米水离子气溶胶中带电粒子和含氧自由基的浓度,大大拓展了其应用场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纳米水离子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供水部、电极元件和高压电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水离子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部包括制冷器,所述制冷器为半导体热电制冷装置,所述供水部包括成对的P型/N型热电晶粒和冷却部,所述冷却部的一侧与所述P型/N型热电晶粒的制冷端导热连接,所述冷却部的另一侧与所述放电电极或所述诱导电极导热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纳米水离子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部为高介电常数材料或高导热性材料。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纳米水离子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部还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置于所述冷却部靠近所述放电电极的一侧,所述连接部分别与所述冷却部和所述放电电极导热连接。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纳米水离子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部还包括连接电极,所述连接电极与所述高压电源电连接,所述连接电极设置在靠近所述放电电极的一侧,所述连接电极与所述放电电极相隔设置。

6.如权利要求2-5任一所述的纳米水离子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部还包括冷却部导体件、散热部导体对和散热部;所述P型/N型热电晶粒包括P型热电晶粒和N型热电晶粒,所述散热部导体对包括第一散热部导体对和第二散热部导体对,成对的所述P型热电晶粒的制冷端和所述N型热电晶粒的制冷端分别与所述冷却部导体件电连接,所述P型热电晶粒的发热端与所述第一散热部导体对导热连接,所述N型热电晶粒的发热端与所述第二散热部导体对导热连接;所述散热部导体对设置于所述散热部靠近P型/N型热电晶粒的发热端的一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纳米水离子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部包括散热板,所述散热板的端部为翅片或肋片;所述冷却部和所述散热部整体封装。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水离子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诱导电极为环形、球形或尖端形,所述诱导电极上至少设置一个释放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水离子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诱导电极的电位为零电位或与所述放电电极极性相同的电位或与所述放电电极极性相反的电位。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水离子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电极包括放电部和传热部,所述传热部与冷却部导热连接,所述传热部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放电部的横截面积;所述放电部为球形、椭球形、圆锥形、多孔状或尖端形状。

...

【技术特征摘要】

1.纳米水离子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供水部、电极元件和高压电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水离子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部包括制冷器,所述制冷器为半导体热电制冷装置,所述供水部包括成对的p型/n型热电晶粒和冷却部,所述冷却部的一侧与所述p型/n型热电晶粒的制冷端导热连接,所述冷却部的另一侧与所述放电电极或所述诱导电极导热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纳米水离子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部为高介电常数材料或高导热性材料。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纳米水离子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部还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置于所述冷却部靠近所述放电电极的一侧,所述连接部分别与所述冷却部和所述放电电极导热连接。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纳米水离子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部还包括连接电极,所述连接电极与所述高压电源电连接,所述连接电极设置在靠近所述放电电极的一侧,所述连接电极与所述放电电极相隔设置。

6.如权利要求2-5任一所述的纳米水离子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部还包括冷却部导体件、散热部导体对和散热部;所述p型/n型热电晶粒包括p型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峰吴泽滨袁超孟天宁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大湛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