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型纳米水离子发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72952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型纳米水离子发生装置,尺寸小、结构简单,适用于吹风机、可穿戴设备等小电器产品。该装置主要由绝缘主体封装自凝水放电电极模块和高压电极而成。其中:自凝水放电电极模块由放电电极、一对P/N型热电芯片和散热板组成,通过热电芯片的热电效应制造冷量冷却放电电极,从而在放电电极表面产生冷凝水;高压电极与放电电极相对设置,在高压电极与放电电极间施加高压电,放电电极上的冷凝水在高压放电电场的作用下生成大量纳米粒径带负电的水粒子;绝缘主体由绝缘材料制成,用于固定封装自凝水放电电极模块和高压电极,使得该纳米水离子发生装置结构牢固、性能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型纳米水离子发生装置
本技术涉及空气净化和美容美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型纳米水离子发生装置。
技术介绍
纳米水离子技术由于具有生物活性、粒径小、性能稳定、呈弱酸性、可灭菌除异味等诸多优点,纳米水离子越来越被人们关注,目前根据纳米水离子技术的应用场景,可将纳米水离子技术分为三大类:1)利用冷凝汲取空气的水制造纳米水离子;2)利用外界提供的水源制造纳米水离子;3)利用既有的水蒸汽制造纳米小分子水雾。本实用提供的纳米水离子发生装置即属于第一类技术,目前已有专利公开了无需加水的纳米水离子发生装置,但由于其存在结构复杂、生产成本过高、传热散热效率低、体积偏大等缺点,在应用推广方面受到了阻碍。本实用通过合理设置纳米水离子发生装置的结构,解决了以上问题并大大简化了其生产工艺,可实现低成本、小型化、批量生产,更利于市场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微型纳米水离子发生装置,由绝缘主体将自凝水放电电极模块和高压电极固定封装而成,自凝水放电电极模块利用冷凝原理在放电电极表面产生凝结水,凝结水在自凝水放电电极模块与高压电极之间的高压放电电场作用下生成大量纳米水离子。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微型纳米水离子发生装置,具有:自凝水放电电极模块,包括放电电极、一对P/N型热电芯片和散热板,热电芯片制造冷量冷却放电电极,空气流经表面温度低于其露点温度的放电电极时,在放电电极的表面凝结出冷凝水;放电电极包括放电极底座和放电针,放电针垂直于放电极底座,针头向上指向高压电极;热电芯片由一个P型和一个N型的半导体材料组成,热电芯片的一端为制冷端,热电芯片的另一端为散热端,制冷端朝上与放电极底座相电连,散热端朝下与散热板相电连;高压电极与放电电极相对设置,高压电极和放电电极之间施加高压电场,产生高压放电;还具有绝缘主体,用于固定封装自凝水放电电极模块和高压电极,自凝水放电电极模块固定于绝缘主体的底部,散热板在自凝水放电电极模块的下部,放电电极在自凝水放电电极模块的上部,高压电极固定于绝缘主体的顶部;绝缘主体设有沉陷台,沉陷台被放电针贯穿,并绝缘封装放电极底座面向高压电极的表面。进一步的,沉陷台上固定连接有保温调节部,沉陷台相对于底板的上表面向下沉陷一定距离,沉陷台的内径大于保温调节部的外径,保温调节部卡在沉陷台中,并通过热熔胶方式将保温调节部加固固定在底板上侧。进一步的,散热板包括散热基板、散热覆层、导体覆层、螺纹穿孔II、对外固定孔、低压导电连通部;散热基板采用绝缘材料制成;散热覆层采用高散热性能的材料制成,散热覆层敷设于散热基板的下表面;导体覆层设置有2块,2块导体覆层为左侧导体覆层和右侧导体覆层,2块导体覆层分别敷设在散热基板上表面左侧和右侧,2块导体覆层互不连通且分别设有低压导电连通部,对应地,P型热电芯片与左侧的导体覆层相电连,N型热电芯片与和右侧的导体覆层相电连;螺纹穿孔II与绝缘主体底部的螺纹穿孔I对应,通过螺丝将散热板固定于绝缘主体的底部;对外固定孔沿散热板的厚度方向贯通;低压导电连通部用以通过焊接或插接方式连接制冷电源。进一步的,所高压电极包括发射口、高压导电连通部、固定柱穿孔,其中:发射口的中轴线与放电针的中心线在同一条直线上;高压导电连通部用于连接高压电源;固定柱穿孔的内径小于隔离柱的外径,并大于熔固柱的外径。进一步的,所绝缘主体由绝缘材料制成,绝缘主体包括底板,底板向上凸起隔离柱和螺丝固定柱,底板向下凸起底围和中心贯穿电极穿通孔I,底板两端开设固定卡槽。高压电极固定在隔离柱上;散热板固定在底板的下侧;放电电极穿过电极穿通孔I,针头向上指向高压电极的发射口。进一步的,所隔离柱之间通过加固围连接,加固围凸出底板。进一步的,所高压电极通过固定柱穿孔和熔固柱固定于绝缘主体的隔离柱上;熔固柱通过高温熔化,将高压电极的固定柱穿孔穿过熔固柱固定在隔离柱上。进一步的,所螺丝固定柱内部贯穿螺纹穿孔I和头部沉孔。螺纹穿孔I与散热板的螺纹穿孔II位置对应、内径相同;头部沉孔内径大于螺纹穿孔I的内径。进一步的,底围设于底板的四边下部,每个边的底围长度均小于对应的底板边长,每个边的底围之间留有空气流通的空间,优化散热板的通风散热;底围凸出底板的高度与螺纹穿孔I向下凸出底板的高度相同,散热板水平固定于底板下侧,散热板与底板之间保留空气流通缝隙;底板的前侧和后侧的底围分别向下凸出设有宽度不同的窄凸起和宽凸起。进一步的,螺丝固定柱设有螺纹穿孔I,且螺纹穿孔I不贯穿底板,螺丝固定柱朝上的部分被绝缘材料密封,螺丝从下向上依次穿过螺纹穿孔II和螺纹穿孔I,螺丝头部位于散热板的下侧。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为一种微型纳米水离子发生装置,通过低压导电连通部和高压导电连通部向纳米水离子发生装置输送相应的低压制冷电源和高压放电电源,纳米水离子发生装置工作:热电芯片对在热电效应下产生冷量和热量,热量从散热端直接传递给散热板,散热板温度升高,从散热板下表面、侧表面以及上表面与底板之间的缝隙流通的空气将热量带走,与此同时,冷量从制冷端直接传递给放电电极,放电针的温度下降,当其表面温度低于周围空气的露点温度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放电针的表面凝结产生冷凝水,放电针针头上的冷凝水在放电电极与高压电极之前的高压放电电场的作用下生成纳米水离子,纳米水离子从高压电极的发射口释放出去。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实用根据实施例的一种微型纳米水离子发生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根据实施例的一种微型纳米水离子发生装置的剖视图;图3是本实用绝缘主体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绝缘主体背面视角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自凝水放电电极模块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高压电极的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保温调节部的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绝缘主体,11、电极穿通孔I,12、沉陷台,13、加固围,14、熔固柱,15、隔离柱,16、螺丝固定柱,161、螺纹穿孔I,162、头部沉孔,17、固定卡槽,18、底围,181、窄凸起,182、宽凸起,19、底板,2、放电电极,21、放电极底座,22、放电针,3、高压电极,31、发射口,32、高压导电连通部,33、固定柱穿孔,4、散热板,41、散热基板,42、散热覆层,43、导体覆层,44、螺纹穿孔II,45、对外固定孔,46、低压导电连通部,47、窄凹槽,48、宽凹槽,5、热电芯片,5A、P型的半导体材料,5B、N型的半导体材料、6、保温调节部,61、电极穿通孔II。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型纳米水离子发生装置,具有:/n自凝水放电电极模块,包括放电电极(2)、一对P/N型热电芯片(5)和散热板(4),所述热电芯片(5)制造冷量以冷却放电电极(2);/n所述放电电极(2)包括放电极底座(21)和放电针(22),放电针(22)垂直于放电极底座(21),针头向上指向高压电极(3);/n所述热电芯片(5)由一个P型和一个N型的半导体材料组成,所述热电芯片(5)的一端为制冷端,所述热电芯片(5)的另一端为散热端,制冷端朝上与放电极底座(21)相电连,散热端朝下与散热板(4)相电连;/n所述高压电极(3)与放电电极(2)相对设置,所述高压电极(3)和放电电极(2)之间施加高压电场,产生高压放电;/n其特征在于:还具有绝缘主体(1),用于固定封装自凝水放电电极模块和高压电极(3),所述自凝水放电电极模块固定于绝缘主体(1)的底部,所述散热板(4)在自凝水放电电极模块的下部,所述放电电极(2)在自凝水放电电极模块的上部,所述高压电极(3)固定于绝缘主体(1)的顶部;所述绝缘主体(1)设有沉陷台(12),所述沉陷台(12)被所述放电针(22)贯穿,并绝缘封装所述放电极底座(21)面向高压电极(3)的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型纳米水离子发生装置,具有:
自凝水放电电极模块,包括放电电极(2)、一对P/N型热电芯片(5)和散热板(4),所述热电芯片(5)制造冷量以冷却放电电极(2);
所述放电电极(2)包括放电极底座(21)和放电针(22),放电针(22)垂直于放电极底座(21),针头向上指向高压电极(3);
所述热电芯片(5)由一个P型和一个N型的半导体材料组成,所述热电芯片(5)的一端为制冷端,所述热电芯片(5)的另一端为散热端,制冷端朝上与放电极底座(21)相电连,散热端朝下与散热板(4)相电连;
所述高压电极(3)与放电电极(2)相对设置,所述高压电极(3)和放电电极(2)之间施加高压电场,产生高压放电;
其特征在于:还具有绝缘主体(1),用于固定封装自凝水放电电极模块和高压电极(3),所述自凝水放电电极模块固定于绝缘主体(1)的底部,所述散热板(4)在自凝水放电电极模块的下部,所述放电电极(2)在自凝水放电电极模块的上部,所述高压电极(3)固定于绝缘主体(1)的顶部;所述绝缘主体(1)设有沉陷台(12),所述沉陷台(12)被所述放电针(22)贯穿,并绝缘封装所述放电极底座(21)面向高压电极(3)的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纳米水离子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陷台(12)上固定连接有保温调节部(6),所述沉陷台(12)相对于底板(19)的上表面向下沉陷一定距离,沉陷台(12)的内径大于保温调节部(6)的外径,所述保温调节部(6)卡在沉陷台(12)中,并通过热熔胶方式将所述保温调节部(6)加固固定在底板(19)上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纳米水离子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板(4)包括散热基板(41)、散热覆层(42)、导体覆层(43)、螺纹穿孔II(44)、对外固定孔(45)、低压导电连通部(46);
所述散热基板(41)采用绝缘材料制成;
所述散热覆层(42)采用高散热性能的材料制成,所述散热覆层(42)敷设于散热基板(41)的下表面;
所述导体覆层(43)设于散热基板(41)的上表面,设置有2块,2块所述导体覆层(43)为左侧导体覆层(43A)和右侧导体覆层(43B),2块所述导体覆层(43)分别敷设在散热基板(41)上表面左侧和右侧,2块所述导体覆层(43)互不连通且分别设有低压导电连通部(46),对应地,所述P型热电芯片与左侧的导体覆层(43A)相电连,所述N型热电芯片与和右侧的导体覆层(43B)相电连;
所述螺纹穿孔II(44)与绝缘主体(1)底部的螺纹穿孔I(161)对应,通过螺丝将散热板(4)固定于绝缘主体(1)的底部;
所述对外固定孔(45)沿散热板(4)的厚度方向贯通;
所述低压导电连通部(46)用以通过焊接或插接方式连接制冷电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纳米水离子发生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峰姜峰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大湛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