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理线设备的断线检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1015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纺织理线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理线设备的断线检测结构,包括支撑杆、理线环、连接件和检测器,理线环通过连接件连接在支撑杆的下方,检测器包括发射器和接收器,发射器和接收器均固定设置在理线环上,并且发射器和接收器互相相对。理线环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在支撑杆的下方,物料条从理线环内穿过,发射器能够朝向接收器发射光信号,当理线环内存在物料条时,发射器产生的光信号会被遮挡,接收器不会接收到光信号,则判断物料条没有出现断线的情况,而一旦接收器接收到光信号,则证明物料条出现断条的情况,此时显示报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理线设备的断线检测结构
本技术涉及纺织理线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理线设备的断线检测结构。
技术介绍
在现代纺织的过程中,纺织的线不仅仅是棉线,而可能是多种材料的混合,在混合物料的过程中通常将不同材料的物料揉搓成条子后盘成卷,之后再将各种物料的条子经过理线设备整齐排列在一起,经过并条机疏散平整之后,将多根物料的条子平整成面状,完成多种物料的混合。条子本身的结构还是比较松散的,结构强度不高,不耐拉扯,一旦条子在盘成卷的过程中有挤压等情况,导致条子在放条进入理线设备的过程中会受到较大的拉扯,可能会导致条子断裂,而一旦产生断裂而不能及时发现的话,会造成并条机梳理之后的纤维条不符合要求。而目前理线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判断条子是否断裂完全是依靠工人观察,非常依赖人工操作,成本较高并且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理线设备的断线检测结构,实现了自动检测断线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理线设备的断线检测结构,包括支撑杆、理线环、连接件和检测器,理线环通过连接件连接在支撑杆的下方,检测器包括发射器和接收器,发射器和接收器均固定设置在理线环上,并且发射器和接收器互相相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理线环通过连接部固定连接在支撑杆的下方,物料条从理线环内穿过,发射器能够朝向接收器发射光信号,当理线环内存在物料条时,发射器产生的光信号会被遮挡,接收器不会接收到光信号,则判断物料条没有出现断线的情况,而一旦接收器接收到光信号,则证明物料条出现断条的情况,此时显示报警。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理线环的内侧固定设置有耐磨环,所述耐磨环与理线环同心,发射器和接收器均位于耐磨环与理线环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物料条穿过耐磨环,使得物料条不与理线环接触,达到提升理线环使用寿命的效果。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发射器和接收器的端部均不超出耐磨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避免物料条与发射器或者接收器接触,从而降低物料条对发射器和接收器的磨损程度,提升发射器和接收器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理线环和耐磨环之间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螺栓和第一固定套,第一固定套从耐磨环的内侧贯穿耐磨环,第一固定套靠近耐磨环内侧的一端设置有搭肩,螺栓从理线环的外侧穿过理线环之后与第一固定套螺纹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耐磨环的过程中,首先将第一固定套安装在耐磨环上,之后从外向内安装螺栓,利用螺栓与第一固定套的螺纹连接,达到固定耐磨环和理线环的目的,安装方便快捷并且结构稳定。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连接件还包括第二固定套,第二固定套从理线环的外侧贯穿理线环,第二固定套靠近理线环外侧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搭肩,螺栓穿过第二固定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固定套的设置能够降低螺栓对理线环的磨损,同时也能够提升螺栓防松的性能。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耐磨环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沿耐磨环的直径方向相对设置并且贯穿耐磨环,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均为沉孔,发射器和接收器的内端分别容置于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发射器和接收器均贯穿理线环,理线环的外侧可拆卸固定设置有压紧板,所述压紧板抵接发射器和接收器的外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发射器和接收器从理线环的外侧插入,使发射器和接收器的内端分别抵接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的阶梯面,之后再将压紧板固定在理线环的外侧,对接收器和发射器进行抵接,使接收器和发射器保持稳定,达到了快捷安装的目的。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1、通过设置理线环和检测器,达到了实现自动检测的效果;2、通过设置耐磨环,达到了提升理线环使用寿命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A-A向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图1中的B-B向放大图。图中,1、支撑杆;2、理线环;21、耐磨环;211、第一安装孔;212、第二安装孔;22、连接部;221、螺栓;222、第一固定套;2221、搭肩;223、第二固定套;2231、第二搭肩;23、压紧板;3、连接件;4、检测器;41、发射器;42、接收器。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介绍了一种理线设备的断线检测结构,包括支撑杆1、理线环2、连接部3和检测器4,支撑杆1通过支架固定放置在地面上,理线环2通过连接部3与支撑杆1固定连接,检测器4固定设置在理线环2上。在使用的过程中,物料条会从理线环2内穿过,利用检测器4对物料条进行检测,一旦物料条发生断线的情况,检测器4就会反馈信号,产生报警,从而实现自动检测断线的效果。由于物料条在理线环2内,在理线的过程中,物料条会长时间与理线环2接触,造成磨损,经常需要更换。为此,如图1所示,可在理线环2的内侧固定设置耐磨环21,所述耐磨环21与理线环2同心,耐磨环21与理线环2之间设置有用于稳定耐磨环21和理线环2的连接件22,耐磨环21由硬质耐磨材料制成,如陶瓷或者橡胶等。此时,物料条从耐磨环21内穿过,与理线环2之间接触较少,能够大大降低理线环2的磨损量,提升使用寿命。如图2和图3所示,连接件22包括螺栓221、第一固定套222和第二固定套223,第一固定套222从耐磨环21的内侧贯穿耐磨环21,第一固定套222靠近耐磨环21内侧的一端设置有搭肩2221,第二固定套223从理线环2的外侧贯穿理线环2,第二固定套223靠近理线环2外侧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搭肩2231,螺栓221从理线环2的外侧穿过第二固定套223之后与第一固定套222螺纹连接。第一固定套222和第二固定套223均可由硬质橡胶制成。在安装耐磨环21的过程中,首先将第一固定套222安装在耐磨环21上,将第二固定套223安装在理线环2上,之后从外向内安装螺栓221,利用螺栓221与第一固定套222的螺纹连接,达到固定耐磨环21和理线环2的目的,第二固定套223能够降低螺栓221对理线环2的磨损,同时也能够提升螺栓221防松的性能,该结构的连接件22安装方便快捷并且结构稳定。如图1所示,检测器4包括发射器41和接收器42,发射器41和接收器42均固定设置在理线环2上,最好位于理线环2和耐磨环21之间,并且发射器41和接收器42互相相对。物料条从耐磨环21内穿过,发射器41能够朝向接收器42发射光信号,当耐磨环21内存在物料条时,发射器41产生的光信号会被遮挡,接收器42不会接收到光信号,则判断物料条没有出现断线的情况,而一旦接收器42接收到光信号,则证明物料条出现断条的情况,此时显示报警。另外,发射器41和接收器42的端部应当均不超出耐磨环21,这样就能够避免物料条与发射器41或者接收器42接触,从而降低物料条对发射器41和接收器42的磨损程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理线设备的断线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杆(1)、理线环(2)、连接部(3)和检测器(4),理线环(2)通过连接部(3)连接在支撑杆(1)的下方,检测器(4)包括发射器(41)和接收器(42),发射器(41)和接收器(42)均固定设置在理线环(2)上,并且发射器(41)和接收器(42)互相相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理线设备的断线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杆(1)、理线环(2)、连接部(3)和检测器(4),理线环(2)通过连接部(3)连接在支撑杆(1)的下方,检测器(4)包括发射器(41)和接收器(42),发射器(41)和接收器(42)均固定设置在理线环(2)上,并且发射器(41)和接收器(42)互相相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理线设备的断线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理线环(2)的内侧固定设置有耐磨环(21),所述耐磨环(21)与理线环(2)同心,发射器(41)和接收器(42)均位于耐磨环(21)与理线环(2)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理线设备的断线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发射器(41)和接收器(42)的端部均不超出耐磨环(2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理线设备的断线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理线环(2)和耐磨环(21)之间设置有连接件(22),所述连接件(22)包括螺栓(221)和第一固定套(222),第一固定套(222)从耐磨环(21)的内侧贯穿耐磨环(21),第一固定套(222)靠近耐磨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条英李雅凤方春霞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凤谊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