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青岛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轨下垫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08155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26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新型轨下垫板,用于设置在钢轨和轨枕之间,在所述轨下垫板所在的平面内,所述轨下垫板的刚度在第一方向上相同,所述轨下垫板的刚度在第二方向上不同,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垂直。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将轨下垫板的两侧设置为不同刚度,使用时,将刚度较大的一侧放置在曲线段的内测,承受较大的压力,将刚度较小的一侧放置在曲线段的外侧,承受较小的压力,使得轨下垫板整体形变更加均匀,延长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轨下垫板
本申请涉及轨道交通
,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轨下垫板。
技术介绍
轨下垫板是指用橡胶制成的,设在钢轨和轨枕之间起绝缘减震作用。轨下垫板通常采用质地均匀的结构,整个轨下垫板的刚度相同。在铁路的直线段,由于整个轨下垫板的受力均匀,因此,采用质地均匀的轨下垫板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是,在铁路的曲线段,由于铁路设置了曲线超高,且受到离心力的影响,导致轨下垫板内外侧形变不均匀,容易造成轨下垫板的一侧磨损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新型轨下垫板,以利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在曲线段,轨下垫板受力不均匀,容易造成轨下垫板的一侧磨损严重的问题。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轨下垫板,用于设置在钢轨和轨枕之间,在所述轨下垫板所在的平面内,所述轨下垫板的刚度在第一方向上相同,所述轨下垫板的刚度在第二方向上不同,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优选地,所述轨下垫板的刚度在第二方向上不同,具体为:所述轨下垫板第一侧的刚度大于所述轨下垫板第二侧的刚度,所述第一侧和第二侧为所述第二方向上相对的两侧。优选地,所述轨下垫板第一侧的刚度大于所述轨下垫板第二侧的刚度,具体为:所述轨下垫板上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开槽;所述轨下垫板第一侧的开槽数量少于第二侧,使得所述轨下垫板第一侧的刚度大于第二侧。优选地,所述轨下垫板上还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橡胶线,所述橡胶线可抽离地设置在所述轨下垫板上;所述轨下垫板还包括钢丝线,所述钢丝线用于替换所述轨下垫板上的橡胶线。优选地,所述橡胶线设置在所述轨下垫板的第一侧,所述开槽设置在所述轨下垫板的第二侧,所述橡胶线和所述开槽在所述轨下垫板所在的平面内的投影相离。优选地,所述轨下垫板第一侧的刚度大于所述轨下垫板第二侧的刚度,具体为:所述轨下垫板上还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橡胶线,所述橡胶线可抽离地设置在所述轨下垫板上;所述轨下垫板还包括钢丝线,所述钢丝线用于替换所述轨下垫板上的橡胶线,使得所述轨下垫板第一侧的刚度大于所述轨下垫板第二侧的刚度。优选地,所述轨下垫板第一侧的刚度大于所述轨下垫板第二侧的刚度,具体为:所述轨下垫板上还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钢丝线;所述轨下垫板第一侧的钢丝线数量大于第二侧,使得所述轨下垫板第一侧的刚度大于第二侧。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案,具有以下优点:1、将轨下垫板的两侧设置为不同刚度,使用时,将刚度较大的一侧放置在曲线段的内测,承受较大的压力,将刚度较小的一侧放置在曲线段的外侧,承受较小的压力,使得轨下垫板整体形变更加均匀,延长使用寿命。2、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橡胶线和钢丝线的交替,随时调整轨下垫板的刚度分布情况,使得轨下垫板可以更好的适用于不同的工况条件,所述不同工况条件包括不同曲线超高、不同速度级等。3、垫板使用一段时间后,侧磨严重,传统养护维修方式为更换新垫板。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使用钢丝线代替橡胶线,增大侧磨一侧刚度,延长垫板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中提供的一种轨下垫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提供给的另一种轨下垫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轨下垫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轨下垫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的符号表示为:101-轨下垫板,102-开槽,103-橡胶线,104-钢丝线,x-第一方向,y-第二方向。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图1为现有技术中提供的一种轨下垫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轨下垫板101为质地均匀的结构,轨下垫板101不同位置能够承受的外力是相同的,那么在铁路的曲线段,受到离心力的影响,导致轨下垫板101内外侧形变不均匀,容易造成轨下垫板101的一侧磨损严重。图2为现有技术中提供给的另一种轨下垫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为了增加轨下垫板101的弹力,该轨下垫板101在图1所示结构的基础上,设置了一系列的开槽102,开槽102均匀地分布在轨下垫板101上,轨下垫板101不同位置能够承受的外力仍然是相同的,那么在铁路的曲线段,受到离心力的影响,导致轨下垫板101内外侧形变不均匀,容易造成轨下垫板101的一侧磨损严重。对于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针对铁路的曲线段,设计了一种新型轨下垫板101,该新型轨下垫板101的两侧配置为不同的刚度。使用时,将刚度较大的一侧放置在曲线段的内测,承受较大的压力,将刚度较小的一侧放置在曲线段的外侧,承受较小的压力,使得轨下垫板101整体形变更加均匀,延长使用寿命。为了便于说明,在所述轨下垫板101所在的平面内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在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定义x轴为第一方向,y轴为第二方向。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轨下垫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所述轨下垫板101上设有多个开槽102,所述多个开槽102沿x轴方向延伸,从x轴的角度来看,所述轨下垫板101上的开槽102是均匀分布的,因此,所述轨下垫板101的刚度在x轴方向上相同。另外,在y轴方向上,所述轨下垫板101一侧的开槽102数量少于另一侧,为了便于说明,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将开槽102数量少的一侧定义为第一侧,将开槽102数量多的一侧定义为第二侧。由于开槽102可以降低轨下垫板101的刚度,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侧的刚度大于第二侧的刚度。需要指出的是,图3只是本申请实施例所示出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例如,改变开槽102的数量、大小和分布方式,或者改变钢丝线的直径、数量、层数等。但是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思想“轨下垫板101一侧的刚度大于另一侧”的前提下,其均应当落入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另外,本申请中的“一侧”和“另一侧”并非严格沿着y轴方向按照1/2的长度等分,轨下垫板101的刚度可以在第二方向上按照线性关系或非线性关系变化,该刚度的变化关系需要根据轨道的实际工况情况确定。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轨下垫板101生产完成后,其刚度分布情况也同时确定,不能再进行调整。但是,铁路轨道的工况环境负责,在不同的工况环境下,对轨下垫板101的刚度要求也不尽相同。为了使得轨下垫板101的刚度更好的适应实际的工况,本申请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轨下垫板,用于设置在钢轨和轨枕之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轨下垫板所在的平面内,所述轨下垫板的刚度在第一方向上相同,所述轨下垫板的刚度在第二方向上不同,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垂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轨下垫板,用于设置在钢轨和轨枕之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轨下垫板所在的平面内,所述轨下垫板的刚度在第一方向上相同,所述轨下垫板的刚度在第二方向上不同,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轨下垫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轨下垫板的刚度在第二方向上不同,具体为:
所述轨下垫板第一侧的刚度大于所述轨下垫板第二侧的刚度,所述第一侧和第二侧为所述第二方向上相对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轨下垫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轨下垫板第一侧的刚度大于所述轨下垫板第二侧的刚度,具体为:
所述轨下垫板上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开槽;
所述轨下垫板第一侧的开槽数量少于第二侧,使得所述轨下垫板第一侧的刚度大于第二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轨下垫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轨下垫板上还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橡胶线,所述橡胶线可抽离地设置在所述轨下垫板上;
所述轨下垫板还包括钢丝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骞吕谦和许明翰于梦阁张运广李红梅徐安东史伟华王国宏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