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撑车辅助装置的修车槽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07843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有撑车辅助装置的修车槽,其包括工作台和设于所述工作台的维修槽,所述维修槽的相对侧壁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延伸方向与维修槽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维修槽沿长度方向间隔设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相对两端滑动式设于滑槽内的支撑杆和设于所述支撑杆远离维修槽槽底一侧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远离支撑杆的一侧与工作台的台面平齐且与维修槽的侧壁抵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可在将维修车辆撑起的对应位置放置千斤顶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撑车辅助装置的修车槽
本技术涉及车辆维修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带有撑车辅助装置的修车槽。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车辆的数量也在不断升高,因此车辆维修是十分重要的,在维修过程中时常需要对车辆的底部进行维修。现有的,维修场地中会在地面上开设有维修槽,维修车辆的轮胎开至维修槽的槽口相对两侧,使得维修车辆的车轮之间的位置完全位于维修槽的槽口正上方,需要维修时维修人员会进入到维修槽内进行。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于有时需要将维修车辆撑起进行更换轮胎,因此维修车辆行驶到底盘位于维修槽的正上方时,没有足够的位置放置千斤顶,从而使得该维修槽无法进行更换轮胎的任务,适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带有撑车辅助装置的修车槽,其具有可在将维修车辆撑起的对应位置放置千斤顶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带有撑车辅助装置的修车槽,包括工作台和设于所述工作台的维修槽,所述维修槽的相对侧壁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延伸方向与维修槽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维修槽沿长度方向间隔设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相对两端滑动式设于滑槽内的支撑杆和设于所述支撑杆远离维修槽槽底一侧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远离支撑杆的一侧与工作台的台面平齐且与维修槽的侧壁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维修车辆进行撑起时,可直接将维修车辆行驶到维修槽正上方,然后将千斤顶放置在支撑板,从而达到将维修车辆撑起;当维修车辆较大所使用的千斤顶较大时,由于将支撑板与工作台的台面平齐,因此可通过工作台与支撑板一同承接千斤顶,提高实用性;通过设置有滑槽从而可根据车辆的实际宽度对支撑组件的位置进行调整,从而适应不同车型的维修车辆。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每组支撑组件均设置有若干条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排列方向与滑槽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支撑杆之间相互平行,每组所述支撑组件的所述支撑板均同时与所有支撑杆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多条支撑杆,从而使得对支撑板支撑更加稳定;使得支撑杆之间相互平行设置,使得每根支撑板的受力均匀,提高支撑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每组所述支撑组件均设置两所述支撑板,两所述支撑板分别与维修槽的相对两侧壁抵接;两所述支撑板之间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焊接于支撑杆,所述连接板的相对侧壁分别与两所述支撑板远离维修槽的侧壁一侧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连接板从而可将支撑杆连成一个整体,使得在滑槽内滑动更加便捷;由于千斤顶是与支撑板接触,从而使得连接板的材质承载力可低于支撑板,节省制作成本。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板均通过连接组件拆卸式安装在支撑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支撑板进行拆卸式安装在支撑杆从而当使用一段时间后,支撑板有所损坏时,可对支撑板进行单独更换,避免资源浪费。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设于所述支撑板靠近支撑杆一侧的燕尾块、设于所述支撑杆与供所述燕尾块卡入的燕尾槽、以及用于限制所述燕尾块在燕尾槽内的限位件,相邻所述支撑杆之间的燕尾槽位于同一水平线,所述燕尾槽的延伸方向与滑槽的延伸方向一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支撑板时,先将设置在支撑板的燕尾块插入到设置在支撑杆的燕尾槽内,然后再通过限位件将燕尾块限制在燕尾槽内,从而完成了对支撑板拆卸式连接。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每块所述支撑板均通过两组所述限位件限位,所述限位件包括:限位块和限位螺钉,所述限位螺钉与所述支撑杆螺纹配合连接,所述限位块设于所述限位螺钉的外侧壁,所述限位块分别与对应支撑板的燕尾块相对两端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将燕尾块插入燕尾槽内后,可通过转动限位螺钉,带动限位块转动至燕尾块相对两端的位置,使得限位块与燕尾块抵接,从而避免在将支撑杆滑动过程中燕尾块滑出燕尾槽的情况,提高实用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杆远离支撑板的一侧设有导向块,所述滑槽设有供所述导向块滑动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延伸方向与滑槽的延伸方向一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导向块与导向槽的相互配合使得支撑组件在沿滑槽内滑动过程中更加稳定和顺畅,避免发生倾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板在维修槽的延伸方向的相对两端均铰接有把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把手使得当需要调整支撑组件的位置时,可通过把手将其进行拉动,提高便利性。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当需要将维修车辆进行撑起时,可直接将维修车辆行驶到维修槽正上方,然后将千斤顶放置在支撑板,从而达到将维修车辆撑起;当维修车辆较大所使用的千斤顶较大时,由于将支撑板与工作台的台面平齐,因此可通过工作台与支撑板一同承接千斤顶,提高实用性;通过设置有滑槽从而可根据车辆的实际宽度对支撑组件的位置进行调整,从而适应不同车型的维修车辆;2.通过设置有连接板从而可将支撑杆连成一个整体,使得在滑槽内滑动更加便捷;由于千斤顶是与支撑板接触,从而使得连接板的材质承载力可低于支撑板,节省制作成本;3.安装支撑板时,先将设置在支撑板的燕尾块插入到设置在支撑杆的燕尾槽内,再通过转动限位螺钉,带动限位块转动至燕尾块相对两端的位置,使得限位块与燕尾块抵接,从而完成了对支撑板拆卸式连接;4.通过导向块与导向槽的相互配合使得支撑组件在沿滑槽内滑动过程中更加稳定和顺畅,避免发生倾斜。附图说明图1是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支撑板与支撑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是整体的结构剖视图。图5是图4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中,1、维修槽;11、阶梯;12、滑槽;121、导向槽;13、工具放置槽;2、支撑杆;21、燕尾槽;22、限位螺钉;23、限位块;24、导向块;3、支撑板;31、燕尾块;4、连接板;41、把手;101、工作台。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带有撑车辅助装置的修车槽,包括工作台101,工作台101设有呈长条形的维修槽1,维修槽1的相对两端均设有阶梯11,阶梯11自维修槽1的槽口处倾斜延伸至维修槽1的槽底,从而方便维修人员进入到维修槽1内。维修槽1的相对内侧壁均设有滑槽12,滑槽12设置在靠近维修槽1的槽口处,滑槽12的延伸方向与维修槽1的延伸方向一致,维修槽1的槽口处沿滑槽12的延伸方向设置有两组支撑组件。维修槽1的相对内侧壁均设有工具放置槽13,工具放置槽13的延伸方向与滑槽12的延伸方向一致,从而方便放置维修工具。如图1和图2所示,每组支撑组件均包括三根支撑杆2、一块连接板4和两块支撑板3,三根支撑杆2的相对两端均滑动式安装在对应的滑槽12内,三根支撑杆2沿滑槽12的延伸方向依次排列,相邻两根支撑杆2之间相互平行,相邻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撑车辅助装置的修车槽,包括工作台(101)和设于所述工作台(101)的维修槽(1),其特征在于,所述维修槽(1)的相对侧壁设有滑槽(12),所述滑槽(12)的延伸方向与维修槽(1)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维修槽(1)沿长度方向间隔设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相对两端滑动式设于滑槽(12)内的支撑杆(2)和设于所述支撑杆(2)远离维修槽(1)槽底一侧的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远离支撑杆(2)的一侧与工作台(101)的台面平齐且与维修槽(1)的侧壁抵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撑车辅助装置的修车槽,包括工作台(101)和设于所述工作台(101)的维修槽(1),其特征在于,所述维修槽(1)的相对侧壁设有滑槽(12),所述滑槽(12)的延伸方向与维修槽(1)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维修槽(1)沿长度方向间隔设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相对两端滑动式设于滑槽(12)内的支撑杆(2)和设于所述支撑杆(2)远离维修槽(1)槽底一侧的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远离支撑杆(2)的一侧与工作台(101)的台面平齐且与维修槽(1)的侧壁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撑车辅助装置的修车槽,其特征在于,每组支撑组件均设置有若干条支撑杆(2),所述支撑杆(2)的排列方向与滑槽(12)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支撑杆(2)之间相互平行,每组所述支撑组件的所述支撑板(3)均同时与所有支撑杆(2)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撑车辅助装置的修车槽,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支撑组件均设置两所述支撑板(3),两所述支撑板(3)分别与维修槽(1)的相对两侧壁抵接;两所述支撑板(3)之间设有连接板(4),所述连接板(4)焊接于支撑杆(2),所述连接板(4)的相对侧壁分别与两所述支撑板(3)远离维修槽(1)的侧壁一侧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有撑车辅助装置的修车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3)均通过连接组件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灿祺李宏波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捷盛汽车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